美术教案

时间:2024-01-23 09:29:00 教案 我要投稿

美术教案7篇【推荐】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美术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美术教案7篇【推荐】

美术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学习压扁的技能。

  2.尝试用多种材料进行压印活动,初步感知肌理效果。

  3.形成初步的环保意识。

  活动准备:

  1.肌理明显的实物饼干每组一盘。

  2.各种肌理明显的废1日材料,如毛线、纽扣、木棍、石头、网袋等。

  3.陶泥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1.出示饼干,引导幼儿观察。

  (1)教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很多饼干。请你仔细看看,饼干是什么样的?你在饼干上发现了什么?

  (2)教师引导幼儿观察饼干的形状和饼干上的纹理。(幼儿自由讲述)

  要点提示:

  帮助幼儿学会观察的方法对幼儿制作陶艺有很大的帮助,因此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可引导幼儿从饼干的形状和饼干上不同的纹理两个方面来入手,重点在观察饼干的肌理、花纹上,为幼儿后期的创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2.教师示范,重点讲解陶泥搓圆后进行压扁和用废旧材料压印的方法。

  3.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4.展示作品,引导幼儿观察上面压印出的各种肌理,并相互交流各自运用的不同材料。

  教师:利用人们丢弃的`一些废旧材料,可在陶泥上制造出不同的肌理,从而使陶艺作品更漂亮,同时又减少了环境污染。

  活动建议:

  ☆活动延伸 将幼儿制作的各种各样的饼干放进“饼干屋”或“超市”,组织幼儿开展相应的角色游戏。

  ☆家园共育 发动家长和幼儿一起收集更多的不同肌理的废旧材料。

美术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尝试用晕染的方式创作染纸图案,并对其进行再创作。

  2、“兔妈妈做的花花衣”的情境中,体验兔妈妈对宝宝的爱。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一)幼儿跟着音乐节奏以时装展示的形式入场就坐。

  重点提问:

  1、小朋友们你们穿的衣服真漂亮,都是谁给你买的呀?(幼儿肯能会说妈妈、爸爸等)

  2、最近,兔妈妈也看了一场时装表演,里面得衣服可好看了,她正想着给她的三个宝宝做几件漂亮衣服。(播放ppt,,图片以晕染的服装为主)

  小结:妈妈们都是很爱自己的宝宝的,他们都心甘情愿的为宝宝做东西。

  二、欣赏讨论:

  (一)兔妈妈借来了模板服装(用染纸剪贴出的衣服等)

  重点提问:

  1、看看这些图案,都像什么呢?(幼儿大多数会说像花、彩虹等)

  你知道它是用什么方法做的呢?(头儿已经有过染纸方面的初步经验,基本能说出)

  2、谁愿意来帮帮兔妈妈试一试?(个别幼儿尝试,教师将其步骤简单记录并呈现)

  3、我(教师)也来帮帮兔妈妈。(教师制作过程中,重点突出折叠纸的'步骤)

  4、大家看一看我们做一样吗?还能怎么折?(幼儿说一说。教师引导幼儿往折叠方式不同上考虑)

  小结:原来要将纸进行不同的折叠,就会染出不同的图案。

  三、幼儿创作

  (一)、分组进行操作(教师事先准备好各组材料)

  重点提问:

  1、你想染出什么样的花呢?(教师引导幼儿先折叠纸再染)

  2、你的染纸有什么特别呢?(教师引导幼儿将染纸轻轻的展开并展示以便晾干,同时,提醒幼儿注意卫生)

  四、染纸变变

  (一)今天兔妈妈很高兴,因为有你们的帮助,他可以给她的宝宝做很多漂亮衣服了。为了谢谢你们,她特意将自己染纸送给你们。(因为,幼儿刚染好的作品不易马上再用,教师可以先准备好成品染纸)

  重点提问:

  1、兔妈妈用染纸为宝宝做了花花衣,你们想用它做什么呢?(教师引导幼儿用拼贴、剪纸的形式进行再创作)

  2、你想把你的作品送给谁呢?(幼儿可以送给妈妈、爸爸,也可以送个好朋友)

  小结:原来通过小朋友们剪剪、拼拼、贴贴能做出那么多好看的东西啊。

美术教案 篇3

  一、教学目的

  1、通过创作山水画,提高学生的绘画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和想象力。

  2、用绘画的表现形式,抒发自己对生活的热爱,调动平时从多种传播媒介接受和贮存的视觉审美信息和各种知识,创作一幅山水画。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山水画的创作步骤。

  2、难点:勾、皴、染、点的运用。

  三、教具和学具的准备

  1、教具:几种山石的'皴法挂图一幅。山水画创作步骤图一幅。

  2、学具:国画工具-------笔、墨、纸、砚。

  四、 教学步骤

  1、导言:山水是离不开树、山、石的。上堂课我们已学过树木画法,本堂课我们将学习山石画法,并结合上堂课学的知识,创作一幅山水画。画山先画石,那么我们就从画古一讲起。

  2、石头的画法:古人画石起手有:石分三面“之说。(边讲边示范)所谓”三面“无非是说,画石开始勾勒轮廓,就要分出它的阴阳向背,凹深凸浅的基本形态,即石头的体积感。(示范画石,要画群石。石的穿插在于大小高低,聚散得宜。)

  3、介绍几种山石的皴法。(将几种山石和皴法的挂图挂出讲解)(1)斧劈皴:如刀砍斧劈,故称为斧劈皴。这种皴法宜于表现质地坚硬,棱角分明的岩石。作画时,常用中锋勾勒山石轮廓,而以侧锋横刮之笔画出皴纹,再用淡墨渲染。斧劈皴图片折带皴图片荷叶皴图片(2)折带皴: 用侧锋卧笔向右行,再转折横刮;向左行可逆锋向前,再转折向下。画出的墨线如“折带”,故以名之。(3)荷叶皴: 皴笔从峰头向下屈曲纷披,形如荷叶的筋脉,故名。

  4、 创作步骤(1)构思、构图。以平时见过的山水风景(影视、画页等都可以)大胆构思,运用学得的画尖技法和皴法,加以变通和发挥,创作一幅全新的山水画。(2)勾线:(在上幅石头示范画的上面加山、作主体。)凡能用线概括的地方,要分出主次先后。用重墨(相对于整体来看)线尽量明确、肯定地勾出来。遇到有部分败笔也不要怕,不要中途怯场退却,要一直把整体画面的线都勾完后,再根据整体进行调整。(3)皴擦:皴擦要在大的线的骨架基础之上加以补充,以进一步表现山石的脉络、转折,使画面逐步丰富起来。“皴”和“擦“是一个意思,只是笔触的大小与轻重略有差别。(4)点染:在勾、皴的基础上进一步以不同笔法的点加以充实、丰富,逐渐形成画面的整体效果。染,放在最后进行。染,是以水分较多的笔触去画,但不可大面积地瞎涂。当留出的空白,要留出来,不可统统堵死。

  五、作业要求

  1、作业用纸,最好用生宣纸或毛边纸。

  2、提倡自己运用“勾、皴、染、点”的画法去变通表现,创作一幅山水画。(不定题)

美术教案 篇4

  一、教学目标

  1.以强烈的视觉形式来展示民间玩具,使学生获得一种视觉上的体验,并初步直观地了解俑的造型与色彩。

  2.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获得对传统艺术的熏陶,培养学生从小热爱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美好情感。

  二、教材分析

  1.《热爱祖国优秀传统艺术》是本套教材的特色栏目之一。当你打开每册教科书的'首页,映入眼帘的就是一幅幅我国传统艺术的精华之作。这个栏目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的传统艺术日益受到现代社会生活方式,尤其是西方文化的挑战,如何正确对待我国传统艺术,如何从小培养学生热爱本国的优秀传统艺术的美好情感,是新世纪赋予每一位艺术教育工作者的任务。

  我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内容涉及相当广泛,就美术领域而言,有绘画、书法、雕塑、建筑、工艺、民间艺术等。本栏目通过撷取传统艺术中的精品,同时符合学生不同年龄阶段欣赏特点,使学生首先对这些优秀的作品留下深刻的视觉印象,并能初步了解我国传统艺术的种类以及特征。在教材编写中,选用图片的原则是在兼顾内容的前提下,强调作品的视觉冲击力,把美术是视觉艺术的这一重要特征强化出来。在整册教科书中,视觉的印象被相当地强化了。

  2.本栏目在内容安排上,小学阶段以我国工艺美术作品为主,中学阶段以绘画、雕塑、建筑为主。小学阶段选取的作品有民间玩具、剪纸、泥塑、青铜动物雕塑、皮影、陶瓷等。本册选取了雕塑——俑。俑是古代用于殉葬的物品,题材多是被役使的卫士、奴仆和乐舞伎的偶人或现实生活中的畜兽等。俑最早是替代奴隶殉葬的模拟品,起于春秋战国时期,在秦汉与隋唐盛行,到宋代因流行纸冥器而渐衰。

  汉俑的雕塑特点是:长于动态刻画,造型适度夸张,形象鲜明,手法简洁概括,极富生活情趣,表现出稚拙、憨厚、浑朴的艺术风格。代表作品主要有《兵马俑》、《侍女俑》、《乐舞杂技俑》、《击鼓说唱俑》等。

  《击鼓说唱俑》是一件在四川东汉墓出土的雕塑,表现了古代说书艺人边敲鼓边说唱的生动神态。他左臂挽鼓,右手举槌,似乎正说到精彩处,手舞足蹈,眉开眼笑,一副诙谐有趣的样子。造型拙朴、浑厚,手法夸张、概括,充分显示了古代陶塑艺人丰富的想象力和精湛的制陶技巧。

美术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认真观察自己的牙齿,画出自己牙齿的主要特征。

  2、借助镜子,学会用简单的线条,表现露出牙齿的人物面部表情和主要特征。

  3、乐意讲述自己的画面,与同伴一起分享自己的绘画。

  4、进一步学习在指定的范围内均匀地进行美术活动。

  5、养成大胆用色、均匀涂色的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

  1、人手一支勾线笔,一面镜子。

  2、幼儿对自己的牙齿有一定的了解。

  3、幼儿会玩刷牙游戏。

  活动过程:

  一、音乐活动《生活模仿动作》,引出主题。

  1、教师带领幼儿随着音乐表演:睡觉——起床——刷牙——洗脸——散步等。

  2、教师:刚才我看见小朋友睡觉起来都很认真地在刷牙,你看,牙齿都刷干净了吗?

  二、照镜子观察自己的牙齿,进一步了解自己牙齿的特征。

  1、师:照镜子看看镜子里的自己脸上是怎样的?

  2、教师:请小朋友张大嘴巴,看一看嘴巴里的牙齿是什么样子的?

  三、观看教师示范,感知绘画“我的牙”的基本方法。

  1、教师请个别幼儿上来,让大家看一看,说一说,他的脸上是什么样子的?头发是什么样子的?嘴巴是什么样子的?

  2、选择牙齿有特点(例缺一个门牙,牙齿上有蛀牙)的一男一女两个孩子上来,并根据幼儿的脸部特征,在黑板上示范画一个男孩子和一个女孩子的头像以及大嘴巴里的牙齿(画脸部的轮廓→头发、耳朵→画眼睛、鼻子→画张大的嘴巴和牙齿),让幼儿了解画脸和牙齿的基本步骤和手法。

  四、幼儿照镜子画自画像《我的牙》。

  1、幼儿边照镜子边画出自己的五官特征和嘴巴里的牙齿,提醒幼儿头像一定要大,张开的嘴巴也要大一些,突出嘴巴里的牙齿。

  2、幼儿画自画像,教师巡回指导,并进行个别指导和帮助。

  五、展示幼儿的作品,请幼儿自己上来介绍自己的自画像《我的牙》,重点讲述自己牙齿的特点。

  六、游戏活动:刷牙。

  幼儿扮演牙齿,教师带领幼儿随着音乐玩刷牙游戏,感知游戏活动的快乐。

  活动反思:

  幼儿对于教师层层引导的提问十分的感兴趣,对于牙齿他们感到有话可说,因为牙齿的经验,生活知识幼儿都有一定的经验积累,在活动相互观察讨论同伴的'牙齿、自己的牙齿,并在讨论中不断的发现问题,在观察活动中幼儿也十分的认真,里里外外照的十分仔细,不仅自己看还与同伴交换意见,真实的描绘了自己牙齿的健康状况。幼儿在作画过程中有部分幼儿是先观察后画,有的是边观察边画,有的是想象来画,有的幼儿牙齿缝大,有的幼儿牙齿有蛀牙,这些问题幼儿都清楚地反映了出来。

美术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了解树叶的外形特征和叶脉的生长规律。

  2.能写生落叶,提高动手能力。

  3.养成细致观察事物的习惯。

  活动准备

  装落叶的袋子、双面胶、画纸(各色卡纸、刮画纸、牛皮纸、砂纸均可)、记号笔、水粉颜料、棉签、扭扭棒、魔法玉米粒(根据实际情况可要可不要)。

  活动过程

  一、捡落叶,感受自然

  带领幼儿到公园去捡落叶,用袋子装好。提醒幼儿只捡落叶,不摘树叶,不破坏环境,培养幼儿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怀。

  二、落叶写生,动手动脑

  1.感受叶子的外形特征,辨认叶子的颜色。

  小结:不同的叶子有不同的外形,比如有的叶子是圆形的,有的是椭圆形的,有的是橄榄形的,有的像切开的苹果,有的像小手掌等。除了不同种类的叶子颜色多样之外,同一片叶子上的颜色也多姿多彩,小朋友们要仔细观察,看看叶子上有哪些颜色。

  2.观察、分析叶子的.组成及各部分的特点。

  小结:叶子由叶柄、叶面、叶脉组成。叶柄的生长是有粗细变化的,叶子的主脉把叶子分成对称的两半,侧叶脉在叶面的左右有规则地排列,和主叶脉形成粗细对比。

  3.画叶子,巧手展示。

  提示:先画叶子的外形,再画主叶脉,接着画细小的侧叶脉,最后画叶柄。用油画棒或水粉颜料给叶子上色,适当加上合适的背景。(写生的纸张可以是白色画纸,或是牛皮纸、砂纸、刮画纸等,不同的纸张上会有不同的效果,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条件自由选择。)

  三、展示作品,适当点评

美术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让孩子们了解鸡的特征和习性。

  2、学会用手掌印出鸡的形状。

  活动准备 颜料,签字笔,棉手套,彩色铅笔,彩纸,胶水,剪刀

  活动过程

  [导入]

  1、通过猜谜语的方式向孩子们介绍公鸡。

  - 一到凌晨我就会“喔喔”的叫。

  - 虽然我是鸟但是我不会飞,我是谁呢?

  [展开]

  1、谈谈公鸡。

  - 你见过公鸡吗?

  - 你在哪儿见到的公鸡?

  - 见过公鸡后你有什么感想?

  2、说说公鸡的特征以及习性。

  - 公鸡长什么样子? 你记忆犹新的公鸡是什么样子?

  (公鸡和鸟不一样,它的头顶上有鸡冠, 嘴下面有一块垂着的肉连着皮肤。)

  - 你见过在空中飞翔的公鸡吗?公鸡是鸟但是为什么不能飞呢?

  (它是我们随处可见的不能飞的鸟。我们需要鸡肉和鸡蛋所以我们把鸡养在养殖场里。公鸡一次就只能飞起来几米,通常是躲避敌人或是为了在高处睡觉的时候才会飞。)

  - 公鸡为什么在凌晨打鸣呢?

  (公鸡通常在黎明前4—5小时打鸣,因为鸟的大脑里感知光线的器官很发达,比人类还要灵敏,所以在凌晨刚刚有光线的时候它就会自然睡醒。在鸟类里鸡与人类最亲近,再加上鸡的打鸣声音很大就更加的显出了公鸡早起打鸣。)

  3、制作公鸡并研究它的制作材料。

  - 制作公鸡需要哪些材料呢?

  - 用手掌怎样制作出公鸡呢?

  4、用活动纸中的材料制作出公鸡。

  ① 用手掌涂上颜料印在活动纸上,要把五指张来印。如果不喜欢满手蘸上颜料的话可以戴上棉手套,用手套蘸颜料印。

  ② 印完公鸡的身体之后,用签字笔和彩色铅笔画出或是用彩纸剪出剩余的腿,嘴,鸡冠等部位。

  [结尾]

  1、让孩子们把自己完成的公鸡介绍给朋友们

  2、总结活动

  [活动图片]

  剪纸活动:花儿朵朵

  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讨论等感受累加剪纸的特点,并初步尝试用这一方法创作“花儿朵朵”。

  2.能运用折剪、画轮廓的方法进行创作,体验成功的快乐。

  3.能共同合理地使用各种工具、材料。

  准备:

  1.各色蜡光纸,糨糊,剪刀,托盘,抹布,铅笔等。

  2.累加组合剪纸作品一幅(见图1),其中一只蝴蝶的花纹可以分离并移动。

  3.背景音乐,“三只蝴蝶”背景图(图上有幼儿画的若干花朵)。

  4.欣赏剪花娘子库淑兰的剪纸作品,丰富有关经验。

  过程:

  1.回忆已有经验,萌发活动兴趣。

  师:我们听过剪花娘子库淑兰奶奶的故事,也欣赏过库淑兰奶奶的剪纸作品,还记得是什么作品吗?库淑兰奶奶这幅作品是用什么方法做的?

  幼:梅香骑马。

  幼:用的是累加剪纸的方法。 2.欣赏剪纸作品《蝴蝶飞》,感知累加组合剪纸的特点。

  (1)初步整体欣赏作品。

  师:这些蝴蝶是什么样子的?

  幼:大小不一样,飞的方向不一样。

  幼:有红色的、黄色的、蓝色的。

  师:在这么多美丽的蝴蝶中,你最喜欢哪一只?你觉得它哪里最漂亮?

  幼:我最喜欢红色的蝴蝶。

  幼:蝴蝶身上的锯齿形花纹很好看。

  幼:蝴蝶身上还有波浪形、圆形和水滴形的花纹。

  师:这只黑色蝴蝶翅膀上的花纹是什么样子的?

  幼:最外面的是锯齿形,中间有许多圆形,像小太阳一样。

  (2)初步了解累加粘贴的位置不同,产生的效果也不同。

  师:像小太阳一样的花纹有几层呢?我们一起来数一数。

  (教师将黑色蝴蝶上的太阳形花纹一层层地分离,便于幼儿观察。)

  师:原来四层图形从下到上,一层比一层小,而且它们的颜色也不同。

  现在我要把它们贴回去,该先贴哪一个呢?

  幼:桃红色的最大,要贴在最底下,再贴绿色的、小一点的……最小的要贴在最上面。

  师:贴好后的花纹和原来的一样吗?怎么不一样呢?

  幼:圆形都贴到一边去了,和蝴蝶小翅膀上的水滴形花纹有点像。

  师:看来累加粘贴的位置不同,产生的花纹效果也不同。

  (3)初步了解累加粘贴的层数不同,产生的花纹效果也不同。

  师:蝴蝶所有的花纹都是四层的吗?有没有和它不一样的?

  幼:小翅膀上的花纹是三层的。

  幼:还有蝴蝶的身体用了两层累加,眼睛用了一层。

  师:累加的花纹有单层的,也有多层的,它们的色彩和花纹效果也不一样。

  3.大胆尝试用累加组合的剪纸方法创作“花儿朵朵”。

  (1)共同讨论制作方法。

  师:我们的小舞台要上演童话剧《三只蝴蝶》,我们已经做了一些背景,画了一些美丽的花。今天我们再用累加的方法做些花,把背景布置得丰富些,好吗?你们想做什么样的花呢?

  幼:菊花、荷花、蝴蝶花、梅花……

  师:我这儿有一些梅花,我们来看看它是什么样子的。

  幼:最外面一层花瓣是红色的,第二层是粉红色的`,还有花蕊。

  师:我们怎么来做这朵花呢?两层花瓣一样大吗?

  幼:先折剪出第一层梅花花瓣,再剪出第二层花瓣。

  幼:最下面的最大,中间的小一些……还要剪出花蕊,然后把它们贴在一起。还可以剪些小花纹装饰花瓣。

  (2)尝试制作。

  师:我们可以用折剪的方法和画轮廓剪的方法来做花,在使用材料时要注意:大的花瓣和花纹用大的纸,小的花瓣和花纹用小的纸,剪下的碎纸要放到空盘子里,我们要像库淑兰奶奶一样学会节约。

  (幼儿制作并将作品布置在《三只蝴蝶》的背景图上)

  4.师幼共同布置作品并欣赏,体验成功的喜悦。

  师:你最喜欢哪一朵?它哪里最漂亮?

  幼:荷花很漂亮,它的花瓣一层一层的,每一层的颜色都不同。

  幼:鸡冠花很好看,它的花蕊有很多形状。

  师:累加剪纸的方法不仅可以做花,还可以表现很多其他的东西,以后我们再来试一试。

  活动分析:

  剪纸活动是一个系列活动。该活动是为小舞台表演《三只蝴蝶》制作背景而进行的。在前期活动中,教师首先让幼儿感受库淑兰剪纸的特点,引导幼儿欣赏优秀的剪纸作品,感受和理解剪纸艺术的美。在活动中,教师不仅让幼儿欣赏作品的内容、画面布局,还鼓励他们大胆讲述自己的理解,引导他们讨论剪纸方法,感受色彩、图形变化带来的美感,知道什么是累加剪纸,并比较它和镂空剪纸有何不同,激发幼儿探索学习的兴趣。 剪纸活动不仅是技能的练习,也是对幼儿的一种文化熏陶,对幼儿生活观念的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如在活动中关注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形成一定的环保意识,等等。

【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美术教案07-20

美术教案[精选]09-03

(精选)美术教案09-27

美术教案(经典)09-13

美术教案【精选】08-15

(经典)美术教案11-01

【经典】美术教案11-30

美术教案【经典】08-14

大班美术教案06-11

美术夏天教案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