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学习·脚踏一方土》教案

时间:2023-12-25 16:31:15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综合性学习·脚踏一方土》教案

  作为一名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综合性学习·脚踏一方土》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综合性学习·脚踏一方土》教案

《综合性学习·脚踏一方土》教案1

  【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三个活动都是围绕“土地”这一课题展开的。我们所要认识的土地有两个层面的意义:一个是物质层面上的土地,这是我们每天都要接触到的,是人类活动的舞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第二个层面是文化层面上的土地,土地对于人类的意义,人类所创造的一切艺术形式都不可避免地要涉及这个主题,因此,土地就被赋予了各种各样的象征意义。

  【活动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此次活动,使学生从各个层面对我们脚踏的这一方土地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既了解现实层面上的土地,了解它的历史和现状,又了解文化意义上的土地,看看土地在文学作品和人的文化心理中有什么特别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搜集资料,使学生了解我们国家的土地资源状况,增强忧患意识,并借鉴我国历代管理土地的经验,调查本地土地使用情况,发现土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解决办法。做到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沟通,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搜集与土地有关的神话传说、成语俗语、历史故事,使学生认识到土地对于人类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通过搜集与土地有关的文艺作品,了解土地的象征意义,并对“乡愁”“安土重迁”等文化现象有一个理性的`思考。

  【学情分析】

  学生对于这方面知识比较贫乏,了解的很少。而且缺少忧患意识。

  【课前准备】

  1、根据学生兴趣,把全班分成几个小组,分头去搜集资料、分析资料。

  2、搜集一份有关土地的参考资料书目。

  【教法与学法】

  整理以前学过的与土地有关的成语、俗语和文章。了解其他学科如历史、地理等关于土地的介绍,比如历史课关于土地改革、地理课对于土地使用状况、各地不同土质的讲解等,沟通学科之间的联系。

  阅读一些有关土地的文化分析方面的著作,了解中国人“安土重迁”“依恋故土”的文化传统。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本单元的三个活动都是围绕“土地”这一课题展开的。我们所要认识的土地有两个层面的意义:一个是物质层面上的土地,这是我们每天都要接触到的,是人类活动的舞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第二个层面是文化层面上的土地,土地对于人类的意义,人类所创造的一切艺术形式都不可避免地要涉及这个主题,因此,土地就被赋予了各种各样的象征意义。古希腊神话中土地被称为大地母亲,她是力量的源泉;在各国统治者眼中,土地是权力的象征,“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土地越多,意味着权力也越大;而对于一国的人民,土地就意味着自由和幸福,因此,面对外来的侵略,他们寸土必争……活动一主要是侧重于第一个层面,让学生了解土地的历史和现状,了解土地保护对于人类可持续性发展的意义。活动二、三则侧重于文化意义上的土地。

  二、明确活动目标,展开活动

  活动一:分为三个子活动,从历史和现实两方面看看我们人类是怎样对待土地的。其中第一个侧重了解土地制度改革的历史。这些知识学生在历史课中可能已经学过,因此,可以搞一个跨学科的活动,一方面梳理学过的知识,另一方面又可以训练学生的分析归纳材料的能力。因为每一次改革背景都很复杂,措施也很多,活动不可能面面俱到,只能做简明介绍,这需要认真琢磨。建议邀请历史老师参加,从历史方面作出指导。

  第二、三个子活动都侧重土地使用现状的探究。一个主要通过查找资料来了解我们国家整体的土地资源状况。学生可以通过地理方面的著作或者年鉴,搜集中国的土地资源总量、人均土地数、土地减少率等数据,最好把其他国家的一些数据也找来,对比一下,发现我们土地资源的不足,增强忧患意识。搜集的数据不要只是展示一下了事,一定要引导学生分析数据,发现问题。展示的形式也可以多种多样,比如用柱形图、曲线图等形式,直观而且更能说明问题。除了数据,还应该问个为什么,比如数据显示我们的耕地每年呈下降趋势,原因是什么,政府做了哪些工作,等等。

  第三个子活动更侧重实践。国外的中小学生经常在老师的引导下考察市政建设和社区建设,并提出自己的建议,相比之下,我们的教育就缺少这样的内容,因此许多学生动手能力不强,缺乏起码的公德意识,更不要说公民责任感。这个活动期望在这方面使学生获得提高,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第二项子活动了解的都是死的数据,离学生实际较远,此项活动可能会弥补这一缺憾。对于家乡土地使用情况的了解,可以到政府的网站上查找,但“纸上得来终觉浅”,教师最好能组织学生与当地政府联系,直接采访有关情况。如果觉得整体的土地情况不好把握,也可以调查一个侵占土地或者浪费土地的具体案例。提出合理化建议一项,建议学生先搜集土地管理的成功经验,比如某地植树造林,保护了千亩良田的事例,借鉴他们的措施,再针对实际情况提出建议。

  三、拓展延伸

  活动二:“讲讲土地的故事”,侧重文化层面的土地。三个活动侧重不同的“土地故事”。第一种,像社稷坛的五色土表现了汉民族对于土地的崇拜,还有古希腊神话、《山海经》关于“息壤”的传说、女娲抟土造人的传说等。民俗中远行人带一包家乡土的习俗也属于此类。第二种是凝固在语言文字里的故事,要让学生挖掘与土地有关的成语、俗语的文化含义。第三种是“保卫土地”“珍惜土地”的故事,表现为反侵略中的寸土不让的民族气节,以及农民对于土地赤诚的爱等。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添加合理的想像和联想,绘声绘色地讲给大家。

  活动三:“谈谈土地的含义”侧重对文化层面土地的理性思考。

  中国自古有“安土重迁”的传统,有的人甚至宁愿忍受贫穷,也不愿离开故土,这样的文化品格造成了中国人的执著和坚忍,同时也带来了保守与闭塞。这样的现象该如何看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第一个子活动就是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意见,不求学生作出理论的说明,只要能有自己的观点,并能搜集一些事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就可以了。前一个活动是让学生思考普通人心目中土地的含义,后一个活动则侧重文艺家心目中的土地。这个活动要求学生搜集一些以土地为题材的文艺作品,并分析在其中土地象征了什么。建议分成小组,分别去搜集文学描写、音乐舞蹈和绘画摄影三类不同的艺术形式中有关土地的作品,然后讨论,最后进行总结,看看土地在这些文艺作品中主要有哪些象征意义,以及这些象征意义产生的原由。

  四、活动评价

  活动评价应该由学生参与,着重考查学生的主动性、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重过程,重方法,对探究的内容不必一定得出实质性的成果。具体指标有:

  1、搜集的资料和数据是否准确,搜集资料的方法是否科学、是否新颖。

  2、讲述故事、总结交流时所表现出来的口语交际能力(语言表达是否通顺、神态是否自然等)、参与意识(是否主动)和情感态度(是否认真)。

  3、讨论问题、提出建议时是否说出了自己真实的想法,是否能自圆其说,是否有独到的见解和独特的感受。

  4、能否跟组内成员很好的合作,达成共同的目标。

  五、课堂总结

  学生自评学习情况,教师也给予评价。

  六、布置作业

  日常生活中多注意此类问题,并能运用到生活中,尽到自己的责任。

  【板书设计】

  脚踏一方土

  活动一人类是怎样对待土地

  活动二讲讲土地的故事

  活动三谈谈土地的含义

《综合性学习·脚踏一方土》教案2

  活动目标

  ①了解有关土地的神话传说、文艺作品、成语典故等信息,认识到土地在人民生活中的举足轻重的地位。

  ②了解土地侵占、土地浪费、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等信息,认识土地资源的现有状况,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③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提高筛选处理信息的能力。

  ④在活动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促进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

  ⑤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鼓励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①自由搜集以下至少一个方面的资料:

  了解我国古今与土地有关的影响比较大的改革(如井田制、土地改革、包产到户等);

  了解国家现有土地资源状况和每年耕地减少的数据,了解土地侵占、土地浪费、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等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搜集与土地有关的历史典故、神话传说、地方民俗、成语、俗语等;

  搜集保卫土地、珍惜土地的故事,远离土地、思念土地的故事,历史上成就霸业的统治者开疆拓土的故事。

  ②征集活动方案,并把活动方案装订成册进行交流展示。

  ③竞选活动主持人2名及评委5名,记分员2名。

  ④电脑爱好者制作相应课件。

  ⑤划分能力相当的三个语文综合性活动小组。

  活动形式

  小组擂台赛

  活动主题

  脚踏一方土

  活动时间

  两课时

  活动实施

  师生活动

  说说我们至高无上的土地

  播放歌剧片《白毛女》中“父女欢聚”和“被逼卖女”两个选段。

  由影片导入,故事中人物的悲惨命运,营造出厚重的氛围;主持人富于激情的评说,突出了土地对于人的重要意义。

  主持人(女):观看了这两幕歌剧,我们看到了杨白劳和喜儿的悲惨命运,这就是失去了土地的农民的真实生活的写照。失去了土地,就失去了生活的资本,失去了人格的自由,失去了生存的空间。土地就是命根子啊。

  主持人(男):头顶一片天,脚踏一方土。土地是人类活动的舞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有谁离得开脚下的土地。她是我们至高无上的母亲。

  主持人(女):第一环节——说说我们至高无上的土地。

  主持人(男):请讲述一个故事证明土地在人们的心中是至高无上的。

  主持人(女):请讲述一个神话传说,证明土地在人们心中的神圣地位。

  主持人(男):请讲述一段民风民俗,证明人们对土地的崇拜。

  主持人(女):每组同学任选一题,答案不能雷同。

  主持人(男):每组轮流答题,每题30分。

  主持人(女):回答正确者20分,表述生动流畅者30分。(同时将以上活动要求投影在屏幕上)

  第一组学生甲讲述晋国的公子重耳,遭受迫害逃亡途中,遇到农民给他土块的故事。

  第二组学生甲讲述他的家乡有在除夕敬土地爷的风俗。

  第三组同学甲讲述湖南张家界修建土地庙供奉土地神。

  教师综述评委意见:自古以来,无论是王孙贵族,还是平民百姓,都对我们脚下的土地怀着深深敬仰。三个小组的同学准备充分,使用材料合理。第一组同学表述不够流利,第三组同学声音略小。第二组同学讲述家乡的风俗,绘声绘色,如身临其境。第一组22分,第二组30分,第三组25分。

  教师既是活动的策划者,又是活动的参与者,作为一分子与学生一起活动,体现了课改的精神。

  主持人(女):今天的比赛开局形势一片大好,各组同学都有称霸擂主的气势。到底哪组同学今天能够胜出呢?我们继续——

  主持人(男女):古往今来,

  主持人(女):多少游人远离故土,乡愁绵绵。

  主持人(男):多少统治者开疆拓土,雄心勃勃。

  主持人(男):请讲述游子思乡的故事;

  主持人(女):请讲述统治者成就霸业的故事;

  主持人(男):请讲述用生命保卫土地的故事。

  主持人(女):材料正确20分,表述清晰完整,富有情趣30分。

  主持人(男):每组更换答题人,答案不能雷同。(同时将以上活动要求投影在屏幕上)

  第一组学生乙: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征服486万平方英里的土地,西方学者称成吉思汗为“全人类的帝王”。

  第二组学生用山东腔讲述三元里抗英的故事,精彩之处,学生的笑声和掌声交杂其间。

  用山东快书的腔调来讲述故事,是这个学生的个性化创造,一可见学生的积累较多,二可见学生机智灵活。好的形式就会有好的创造,学生发挥自己的`潜能需要好的引导。

  主持人:(面对讲述故事的同学)请问,你是山东人吗?

  第二组讲述者:不,我是地地道道宜昌人(用宜昌方言)。(全班大笑)不过,我爱看、爱听山东快书。(用普通话说)

  第三组学生讲述了世界著名实验物理学家丁肇中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后,他冲破种种阻力,在瑞典颁奖大厅里,用流利的汉语发表了激动人心的演讲的故事。

  教师综述评委意见:第二组同学的叙述模仿山东快书,表情丰富,节奏鲜明,生动形象,同学们已经用笑声和掌声对他做出了肯定。我们给第二组同学满分30分。其他两组也很精彩,第一组用对比和数据很有说服力,得26分。第三组讲述情真意切,犹见拳拳故乡情,如果能自信大方一点就更好了,得24分。

  看看我们危机四伏的土地。

  主持人(女):捧起一把泥土,让我们细细端详。

  主持人(男):土地面临危机,警钟为我们敲响。

  主持人(男女):让我们走进第二环节——看看我们危机四伏的土地。

  主持人(女):请各组展示自己做的幻灯片。

  主持人(男):时间不超过3分钟,总分30分。

  第一组丙:(边播放幻灯片,边讲解)展示的内容是“土地的荒漠化及治理”。他们一共制作了六张幻灯片,介绍了土地沙化严重的五个省区和目前国家治理土地沙化的情况。指出土地的荒漠化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深重影响。

  第二组丙:(边播放幻灯片,边讲解)展示的内容也是“土地荒漠化”。他们一共制作了7张幻灯片介绍了“地球溃疡症”。通过数据和图片进行比较,突出荒漠化严重的程度及其给人们生活造成的直接影响。

  第三组丙:(边播放幻灯片,边讲解)通过数据对中国的耕地进行分析,明确中国耕地面积少,土壤质量在下降,耕地污染在加重,景况令人堪忧!保护耕地,已成为我们的当务之急。

  评委中的电脑高手点评:三个小组所选择的内容都很好,主题鲜明,有表现力。第一二组从幻灯片的制作水平来看,文字和画面协调,画面为文字服务,技高一筹。第三组内容全面,讲解很有感染力,但是,幻灯片的制作几乎全都使用的是文字材料,有所欠缺。第一组28分,第二组30分。第三组20分。

  谈谈我们生生相息的土地

  主持人(女):拥有土地就是拥有生命,土地的兴衰就是时代的兴衰。

  主持人(男):从古到今的土地大变革,深刻地改变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命运。

  主持人(女):第一组,请选择题号。第二组、第三组同学准备给第一组提问题。

  主持人(男):每组限提一个问题,回答正确20分,对方小组放弃提问,也可得到20分。各组自由确定提问和回答问题人员。

  主持人(男):有请第一组选择题号。

  点击题号,屏幕上显示第一组同学所选内容——井田制。

  主持人(女):请第二、三组同学提问。(第二组同学大声倒计时)

  第二组提问:“井田制”有哪几种含义?

  第一组回答:“井田制”有两种含义,一是田地的形式,因田地阡陌纵横,如同井字,称为井田。二是经营方式,它是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度。

  提问人点评:回答正确。

  主持人:有请第三组同学提问。(等待,第二组同学倒计时:10-9-……-1-0)

  主持人:时间到,第一组得分!第一组同学欢呼。

  第二组和第三组也分别回答了年产承包责任制和解放后的土地改革。

  (女):竞争总是充满挑战和机遇,下面,我们来进行一分钟说成语,或许,他可以祝你登上擂主的宝座。

  主持人(男):诵读含有“土”或“地”的成语。要求口齿清晰,听不清的不计入总数。

  第一组:拔了萝卜地皮宽、此地无银三百两、遍地开花、天翻地覆……

  主持人:速度快得惊人,请评委宣布有效个数!

  评委:有效个数78个,加78分!

  第二组:欢天喜地、旧地重游、地狱变相、改天换地、昏天黑地、就地取材……

  主持人:我看全班同学都在用指头点数,你们数清楚了吗?

  一同学答:数着数着,就忘了。(全班笑)

  主持人:可见我们评委的工作是很辛苦的。看看评委有效个数。哇,63个。

  第三组:谢天谢地、遮天盖地、席地而坐、平地一声雷、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评委:有效个数98。第三组同学加98分!(掌声、嘘吁声)

  主持人:这位真不简单,速度快,吐字清。你有什么绝招吗?

  第三组同学:有,我们对成语进行了诗化处理,讲究押韵,读起来琅琅上口,我们讲究句式的错落有致,便于换气。(全班热烈的掌声)

  主持人接过她手中的成语资料,放慢速度朗读起来:谢天谢地、遮天盖地、冰天雪地、肝脑涂地、设身处地、颜面扫地、贫无立锥之地;地主之谊、震天动地、开天辟地、寂天寞地、斯文扫地、顶天立地、死无葬身之地……

  主持人:看来真的有技巧,我们为他们的独家创造再鼓掌!

  新课改的课堂富有灵动的特征,学生对知识的创造性运用是课堂具有生成性的源泉。

  主持人:今天的比赛很精彩,刚才比分落后的第三组大有赶超之势!同学们,加油——

  主持人(女):画家用色彩描绘土地

  主持人(男):诗人用深情激活土地

  主持人(男):生我是这块土地,

  主持人(女):养我是这块土地,

  主持人(男女):祖国啊,我永远热爱你!

  主持人的话总是富于激情,富于诗意。可见学生平时训练有素。

  主持人(女):请用我们自己的思想,用我们自己的声音,亲手创作诗歌,去发现,去挖掘,去体会土地的美和韵味。请每个小组自由创作,可多人合作,可独立完成,只要是以“土地”为话题的文艺作品,都可以到这里参评。

  主持人(男):一件作品底分20分,根据作品内容还有加分。快快参与吧。时限20分钟,请赶快上台表演。

  每次都将活动要求投射出来,注意了细节的处理,足见构思的细致周到。

  (同时将以上活动要求投影在屏幕上)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

  第一名:土之痕伤——901班谢磊

  走在被风所逗嬉的土地上/我看见/看见它裸露的脊梁/我看见/它在哭泣/那泪,充满悲伤/一行一行/深深的痕迹清晰明亮

  第二名:来自回去的地方——901班晏震威

  仰望三千里/百年而育一代人/生我养我的,怎么能说没有这土地呢/这片土地筑于史书万载/沧桑轮回/你从哪里来/当你结束了闪耀的光辉/会有土地送你回到那里

  第三名:你伴我成长——901班刘海讳、陈彦希

  脚踏一方土地/沐浴一身春雨/看着泉水溢出,一点一滴/漫步于山间的小路/感受到土地的芬芳/谢谢你伴着我成长

  第四名:大地的礼物——901班金瑞雪

  喜欢看茶叶在杯中悬浮/喜欢望着深夜安睡的树/更喜欢在深爱的土地上漫步/渴望下一个春天,看玉兰花重新绽放/大地,那是你送我的礼物

  主持人:停!非常遗憾,时间已到,还有不少同学错失良机。有请老师点评。

  古籍中有言:“言之不足,嗟叹之。嗟叹不足,歌咏之”。学生的情感得到了很好的激发,所以诗句才能如清泉般汩汩而出,虽然学生的炼字功夫还不够,但情是真的,情是浓的。

  教师点评:今天听了同学们即兴创作的诗歌,让我大开眼界,参与之广,热情之高,都在我的意料之外。十几首诗,篇篇都是佳作,参与朗诵的三十多人,个个像小诗人。看来我们班要搞一个诗展才行。到时候,希望你们有更多的佳作。(叫好声)

  主持人(男):在活动的准备中,同学们也收集了不少有关土地的文艺作品,现在,请观看各小组的精彩展示。

  主持人(女):要求内容健康、表演形式新颖,声情并茂。总分20分。(课件展示)

  既有学生的现场创造,又有经典诗歌的吟诵,既获得了亲历写诗的乐趣,又受到了名家名作的熏陶。

  第一组:四男四女诵读艾青的《我爱这土地》

  第二组:两个女生表演读李广田的《地之子》

  第三组:VCD伴奏独唱《在希望的田野上》。

  全班同学整齐而有力的敲击节奏,继而跟着一齐歌唱——“我们世世代代在这田野上劳动/为她打扮/为她梳妆/我们的未来/在希望的田野上……”

  主持人(女):在美妙的音乐旋律中,又一次综合性学习进入尾声。

  主持人(男):因为今天,我们更加了解了我们的土地。

  主持人(女):因为今天,我们会更加珍惜我们的土地。

  主持人(男女):为了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为了我们未来的美好生活,让我们携起手来,做保护环境的天使,做保卫土地的卫士。

  主持人(女):本次擂主:第三组。他们勇于拼搏,后来居上,让我们用掌声表示祝贺。

  (结束)

  活动反思

  ①学生有了兴趣等于活动成功了一半。

  综合性学习应该是通过学生自主合作进行的语文实践探究,只有在学生比较有兴趣的前提下,学生才会去自觉进行。这次综合性学习,从内容上来说,不是学生的兴趣所在。学生对“土地”了解的太少,关心的太少,无法引起学生的共鸣。这样就更需要在活动的形式上下功夫。首先,我要学生精心进行了课前准备,让学生从多个方面去亲近土地,认识土地,热爱土地,在体验中培养出对土地的激情;其次,活动采用小组擂台赛的形式,比较具有挑战性,能激起学生的好胜心,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前期扎实的准备工作,给课堂上增添了极大的活力,学生全都兴趣盎然,激情勃发,特别是比赛现场,掀起了一个又一个高潮。在学生自己创作诗歌的环节中,本以为是一个难点,可能会出现冷场,结果完全出乎意料,学生非常活跃,绝大部分同学都亲自创作,争相诵读,活动结束而意犹未尽。

  ②师生全程参与综合性,最大化师生之间平等合作关系。

  在综合性学习中,倡导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教师摆正自己的位置尤为重要。而“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是最理想的效果。在这次活动中,教师和学生全体参与,教师以合作者的身份出现。方案的设计、节目的主持、课件的制作都放手让学生去做,在比赛中,老师的角色只是评委中的一员,既最大化了师生之间的合作关系,又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了指导。从而也收获了最佳的教学效果。

【《综合性学习·脚踏一方土》教案】相关文章:

综合性学习的教学反思03-18

《少年闰土》教案04-02

少年闰土教案04-02

少年闰土教案范文9篇02-12

关于少年闰土教案四篇02-07

少年闰土教案汇总八篇02-01

少年闰土教案范文合集八篇04-11

《金木水火土》教案14篇03-21

少年闰土教案锦集七篇04-25

少年闰土教案模板锦集九篇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