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汇编(4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大班教案4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使幼儿懂得团结合作的重要。
2、培养合作精神。
3、知道故事的名称和内容。活动准备:各种头饰、道具、布带若干。
活动过程:
一、讲故事《兄弟折箭》。讲完后,引导幼儿理解“团结起来力量大”的主题。
(1)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2)故事中都有谁?
(3)国王给王子一人一根箭,为什么就很容易折断,合在一起为什么就折不断?
(4)教师总结:团结起来力量大。
二、幼儿故事表演《兄弟折箭》。体会团结的重要性和合作成功的愉快。
活动延伸:游戏《两人三足走》,两人一组并肩站好,将两人靠近的各一只脚用布条捆住,形成“两人三足”,让孩子分散练习,熟练后,可两对两对比赛。
1、此类活动可在日常活动中随时进行。如组织大型积木建筑比赛,共同移动重物等。
2、幼儿进行游戏活动《两人三足走》若有困难,可换其他活动,以免出危险。
附:故事
兄弟折箭
从前,有位国王得了重病,他担心自己死后,儿子们会为了争夺王位而自相残杀。于是他把儿子们召集到他的床前,然后拿出一捆箭。他先给儿子们一人一支箭,对他们说:“你们能折断自己手里的箭吗?”儿子们拿过来,很容易就把箭折断了。接着他又给儿子们一人十支箭,让他们再折断它们。结果儿子们用尽了全身的力气,也没有把十支箭给折断。国王对儿子们说:“折断一支箭很容易,但想折断许多支箭就很困难。你们明白为什么吗?”儿子们点点头,终于明白了父亲的用意。
于是,老国王去世以后,他的儿子们团结一心,治理国家,使得王国一天天强大起来。俩人一条心,有钱难买金;一人一条心,无钱难买针。一箭易折,十箭难断;告诉我们做任何事都要团结一致,同心协力,众志成城。因为团结就是力量。
活动反思:
现代社会独生子女占主体,所以幼儿的娇惯现象比较严重,缺乏对他人的关心,更没有为他人服务的.热情。针对这一现象,本次活动给了幼儿一个体验的机会使幼儿在以后的成长中,明白团结合作的道理在我们的生活中,无论做什么事不能只顾自己,还要想着别人,互相帮助这样事情才能做又快得又好。
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大胆想象设计出造型新颖的纸袋。
2、引导幼儿用学过的花纹、创作花纹,装饰纸袋,要求色彩鲜艳。
3、培养幼儿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
活动准备:纸袋样品、制作图解、
挂历纸、剪刀、胶棒、油画棒、粘画
活动过程:
1、欣赏美丽的春天风光,感受家乡的美丽。
2、激发幼儿爱家乡爱聊城的情感,让家乡的春天更美丽,启迪幼儿环保意识。
3、如何使家乡更美丽?
4、消灭污染,消灭最可怕的白色污染——塑料袋。找出代替塑料袋的.最好材料。
5、激发幼儿制作的愿望,使幼儿积极的投入。
6、欣赏纸袋,启发幼儿观察它们外形特点,装饰上表现的不同风格。
7、引导幼儿进行设计,提醒幼儿在提包外形设计上进行大胆的突破,制作出新、奇、特与众不同的纸袋。
8、分组设计制作纸袋,提供半成品,成品及其制作图解,供幼儿参考。教师巡回指导,针对幼儿情况给予提示和帮助。
9、展示幼儿作品,集体评出创造奖、精品奖、时尚奖。说出获奖幼儿在设计制作上的优点,并为幼儿祝贺。
10、做一名环境保护宣传员,宣传纸袋给人们带来的益处。
活动延伸:
组织幼儿玩角色游戏,《纸袋商店》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年月日的概念,感知年月日之间的关系,了解一年,有12个月,一个月有30(31)天,一年共有365天。
2、引导幼儿知道日历等是查看时间(日期)的工具,学习查看他们的方法。
3、培养幼儿的观察和想象能力,发展幼儿的'交往能力。
活动准备:
1、大字卡(年、月、日)各一张,自制外形似房子状的20xx年1月--12月的月历(大月、小月、2月房子大小有区分),小字卡(同前)和数字卡(12、30、31、28、365)人手1份。
2、各类挂历、台历、月历等布置的展览区。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激发兴趣。
导入语: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有趣的数字和小朋友一起做游戏,高兴吗?那我们先一起来认一认、读一读。看到这些数字,你想到了什么?(学号、年龄、时间等)
二、出示房子,讲述故事。帮助幼儿理解年、月、日的概念,了解数字之间的关系。
1)出示房子图,小朋友瞧,这里还有许多有趣的数字呢!仔细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你们发现了这么多秘密,真了不起!咦,这些数字里还藏着一个好听的故事呢!想不想听?
教师利用大字卡讲述故事。
2)幼儿操作 小字卡、数卡回答问题。
年妈妈的孩子叫什么名字?它有多少个日娃娃呀?它为日娃娃盖了多少座房子?
大月房有哪几个月?小月房有哪几个月?
大月有几日?小月有几日?
顶小的月是几月?有多少日?
三、学习查看挂历的方法,练习找日期。
1)现在老师指日期,请小朋友说出是几月几日?
老师说日期,请小朋友把它找出来。
师:那今天是几月几日?你们怎么知道的?
教师总结:对了,象日历、挂历、台历等可以查看日期。
2)前几天小朋友都带来了一些挂历、台历,今天我们就来开个展览会,看看找找说说日期(如:生日、节日等),并介绍给旁边的小朋友和后面的老师听。
大班教案 篇4
设计思路
家里添置了一台具备3D显示功能的电视机,对于这个新玩意,全家都感觉新奇好玩,儿子还几次三番地要求看3D电影。后来,我发现班上90%以上的幼儿都看过3D电影,并以此作为“炫耀”的资本。为此,我萌发了“设计一个关于3D的学习活动”的念头。
有了想法,我便和男同事们一起开始着手研究3D,试着找出其中适合幼儿的“突破口”,我们发现“红蓝”模式的3D适合活动的开展。我们准备了红蓝眼镜,打印了一些网上找来的3D图片。但是,究竟怎样设计活动呢?起初,我们拆下了红蓝滤色片,试图让幼儿自由组合镜片,发现3D眼镜的组装模式。但是,经过试教发现,活动无趣也无味。仅仅将3D眼镜作为这个活动的核心,难免走入预设过强、过于程式化的误区。
经过一次次教研碰撞,两个初步的情境化雏形出现:一个是“帮助小动物破案”的情境;另一个是“密室逃脱”的情境。最终,男教师们还是选择了更为紧张刺激的“密室逃脱”情境。在一个封闭的密室中,“逼迫”幼儿去寻找走出房间的方法,其最主要的逃脱线索依赖于3D眼镜。为了让活动按照我们所预设的方向行进,我们又对3D原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制作出属于这个活动的3D图。
活动目标
1.以游戏“密室逃脱”为线索,探索不同的滤色片组合,初步感知立体图像的有趣。
2.寻找逃出“密室”的'方法,体验“有限的时间”概念和发现“逃脱”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情境准备:封闭的活动室(有条件的幼儿园可以为幼儿创设一个陌生的环境),灯光略暗。
2.材料准备:
(1)教具:《密室逃脱》PPT、盒子、开门用的钥匙、双色点阵图(其中某一色为数字形状)3张、二维码图片(内含立体图像)3张三组。
(2)学具:红蓝滤色片若干、记录纸笔、有框却无镜片的眼镜人手一副。
活动过程
一、感知“密室”规则
1.今天我们去玩“密室逃脱”游戏 ,谁知道“密室是什么意思”?进入密室前必须知道游戏要求,这样才能寻找逃离的好方法。
2.倾听神秘者的叙述(旁白:“门已锁,要利用神奇的眼镜和聪明的大脑才能逃离密室”),熟悉周围环境。
3.幼儿人手一副眼镜,集体讨论这副眼镜神奇在哪里?镜框上的箭头是什么意思(眼镜没有镜片,箭头指明了插入镜片的方向)?
4.游戏开始(旁白:“你们只有30分钟的时间。”)屏幕上出现秒表倒计时。
【设计意图:活动的导入部分确立整个活动的基调、氛围,让幼儿感知“密室逃脱”的游戏规则,为之后的操作和解谜做好铺垫。活动室的环境创设、神秘者的叙述和倒计时屏幕的出现等,都是为了进一步烘托游戏的神秘气氛。解读眼镜的“神奇”,为之后的环节扫除操作上的障碍。】
二、“密室”解谜
1.单色滤色片解谜
(1)神秘者的旁白:“先去找找桌上有什么秘密吧?”
(2)幼儿操作(屏幕上出现3分钟倒计时)。
(3)集体讨论:你们看到了什么?怎么看出来的(3张桌上分别有3个数字1、2、3;带上红色镜片就能看出蓝色的字来了)?
(4)幼儿小结:原来戴上红色的镜片就能把图上的红色去掉,看出另外一种颜色。
(5)神秘者的旁白:“你们很会动脑筋,但游戏才刚刚开始。这里有一把密码锁,找到3个正确的数字才能打开锁,找到下一步线索。”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旨在让幼儿探索发现滤色片能将某种颜色过滤的材料特性,这也是3D原理的基础部分。对于游戏本身而言,这个环节可以进一步巩固游戏规则,让幼儿体验初步成功的快乐。其中幼儿获得的答案“1、2、3” ,实际上是最后一个游戏步骤中的重要线索。】
2.解密码锁
(1)猜测三位数字(屏幕上出现3张图片,分别对应3个数字)。
A.六边形(数字6)
B.双色点阵图(数字4)
C.前两位数字相加的尾数(数字0)
(2)按照幼儿的各种解锁思路,教师操作课件,直至解开密码锁。
神秘者的旁白:“恭喜你们打开了锁。打开了这把锁,你们就会得到接下来的出门线索。”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加入了非3D立体图像的内容,其目的是为了让幼儿开动脑筋通过多种方式寻求答案,同时也让幼儿的眼睛得到短暂的休息。数字6的出现形式和第一个环节解谜模式一致,也是巩固前一环节的方法。从“密室逃脱”的游戏角度看,这是一个重要的衔接部分,为后续的环节做好了准备。】
3.双色立体图片解谜
(1)(屏幕上出现3张二维码立体图片)观察3张双色立体图片寻求解谜途径。
(2)幼儿操作(屏幕上出现倒计时14分钟)。
(3)集体讨论:你们看到了什么?用什么方法看出来的(看出了数字2、汉字“下”、图形——长方形)?
小结:使用两种颜色的镜片就能看出立体图像。
(4)引导幼儿观察3个“线索”(数字2、汉字“下”、图形——长方形),进行回忆和联想,找出钥匙盒。
神秘者的旁白:“你们很棒,已经来到了最后一关。钥匙就在盒子里,不过你们只有一次打开盒子的机会,请看最后一个线索。”
(5)X屏幕上出现3分钟倒计时)屏幕上出现6张盒子的图片 ,利用立体眼镜观察。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是活动的高潮部分。首先,在操作中,从尝试用单色镜片过渡到用双色镜片,从而看出立体图像,这是感受3D立体现象的核心部分。其次,通过对立体图像给出线索的解读,是对整个活动的一次回顾。最后,再次利用已经完成的红蓝3D眼镜,找出6张图片中与众不同(突出或陷入)的1张。进一步感知3D立体图像。在设计时,这个环节进一步烘托了整个活动的紧张氛围,也是“密室逃脱”游戏的难点和高潮。】
三、“逃出”密室
1.带领幼儿“逃出”密室,激发幼儿再探索的热情。
神秘者的旁白:“这个游戏刺激吗?欢迎你们下次再来玩!”
2.小结:今天我们的冒险旅途很刺激,同时也学到了不少本领。下次我们要玩蒙住眼睛找东西的游戏。
【设计意图:整个活动中神秘者的旁白基本都以“命令者”的口吻出现,游戏结束时转换成亲切、快乐的语气,让幼儿从密室中逃脱的同时也从紧张刺激的气氛中“逃出”。这是一个体验成功喜悦的环节。由于幼儿现阶段不可能理解3D成像的原理,所以这里对于3D眼镜及其成像的原理不再提及。我们的活动目标主要是培养、激发幼儿对科学探索的兴趣。】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安全教案大班《安全》教案10-23
大班教案【精选】08-10
大班教案【经典】11-26
[精选]大班教案01-21
【经典】大班教案02-05
大班教案(经典)11-26
大班的教案07-11
(精选)大班教案12-07
大班教案(精选)12-25
(经典)大班教案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