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案

时间:2025-01-04 08:27:37 教案 我要投稿

美术教案经典7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美术教案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美术教案经典7篇

美术教案 篇1

  教学目的:

  1通过想象画练习,学习简单的构图知识。

  2进行色彩训练,形象思维训练与审美教育。

  教学重点:画熊猫的各种动态。

  教学准备:熊猫图片

  教学过程:

  1猜谜语,引起幼儿的.兴趣:“黑裤子、黑褂子、戴着一幅墨镜子,模样憨厚又淘气,家住深山竹林中,人称国宝谁不知。”

  2认知启蒙:他们得样子十分可爱,小朋友们都喜欢他。熊猫和我们中国的国宝。它们分布在中国四川地区。熊猫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他们在中国的数量以及十分的稀少,我们大家都要爱护它。熊猫善于爬树,嗜好饮水,最喜爱吃的是竹笋。

  3,启发造型:熊猫,通常只着黑白两色,头圆而大,白色的脸上嵌着斜长方形的黑眼圈,头上竖着一双黑耳朵,黑色的前肢,后肢也呈黑色;全身其余部分都呈白色。从体形看熊猫似熊,体态丰腴富态。四肢粗壮有力,尾巴较小。大熊猫性情温顺,一般不主动攻击人或其它动物。当大熊猫听到异常响声时,常常是立即逃避,当逃不掉时,就会像深闺的淑女一般,用前掌蒙面,把头低下,深深地埋在两个前掌中间,并把背脊高高地拱起来。它还会表演节目:荡秋千,玩皮球,骑车子等等。

  4教师巡回指导:重点展示熊猫的动态,,引导幼儿丰富相关情节。

  5小结:表扬画的好的学生,把他们的作品给全班同学欣赏。指出不足之处。

  教学反馈

美术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教幼儿练习使用画笔的正确方法。

  2、培养幼儿对美术游戏的兴趣。

  3、练习画封闭的圆形。

  活动准备

  1、大白纸若干张,上面用线条勾画出太阳公公。

  2、幼儿用水彩笔每人一盒。

  活动过程

  1、出示“太阳公公”,引起幼儿的兴趣。

  “太阳公公的年纪很大了,每天都在天上看着小朋友做游戏,今天他想吃一种天上没有的好东西。这种好东西的'名字叫糖葫芦,太阳公公没有见过,小朋友知道它是什么样子的吗?对,这就是圆圆的糖葫芦。”

  2、请幼儿给太阳公公画糖葫芦

  “太阳公公把穿糖葫芦的工具都准备好了,请小朋友把糖葫芦一个一个地穿在太阳公公的光芒上吧。糖葫芦上裹了一层厚厚的糖,可甜了,小朋友画糖葫芦的时候一定要用糖包住里面的水果,如果没有裹住,里面好吃的水果就会跑出来。”

  引导幼儿画封闭的圆

  3、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制作各种口味的糖葫芦

  “小朋友都吃过什么味道的糖葫芦呀?太阳公公爱吃各种口味的糖葫芦,我们让他尝一尝各种好吃的糖葫芦吧!”引导幼儿吧画好的糖葫芦涂上各种水果的颜色。

美术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有意识地结合手造型,大胆尝试用颜料在手上彩绘出“好朋友”;

  2.培养学生的动手造型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审美能力以及自我表现表达能力;

  3.教育学生保护环境,用小小手美化生活。

  课前准备

  素描纸、水彩笔

  教 学 流 程

  一、导入新课:

  老师请大家看一段精彩的表演。

  提问:发现是什么在表演?

  二、尝试手部造型,想象成好朋友:

  我们会不会表演?做给你们小组的同学看一看。

  请几位到投影下来试试,做出不一样的手型。

  动一动,跟大家打个招呼吧,告诉大家你是谁,配音:真可爱,我们跟他们交朋友好吗?

  三、彩绘好朋友:

  1.描述:老师请来了一只小兔。

  小白兔的耳朵在哪儿?小白兔是什么颜色的?还可以添加些什么? (出示课件小白兔的彩绘过程)剩下的大拇指可以想象成什么?为她准备两根红萝卜。

  2.你想不想用手做个好朋友,它是什么样子的?告诉你们小组的同学,请几位上台说一说。手型是怎样的?还打算添画些什么?你的朋友一定能受到大家的欢迎。

  3.大家都有了好朋友,熊老师也不甘示弱,我想做一个很高大、脖子长长的好朋友,小朋友来猜猜他是谁?——小鹿。头上有什么?身上是怎样的?那手型是怎样的?谁帮我想想?

  四、师生互动学方法:

  我们一起把小鹿做出来,注意步骤方法。

  伸出(左)手,扎起袖子,点一点颜料,在手上揉开。

  换一种颜色画鹿角了,但老师的手指脏了,怎么办呢?在抹布上擦干净,干净的手指才能点其他的颜色,否则颜色就脏了。

  小鹿的眼睛?点在哪儿好?谁来给小鹿点上。点完了把手指擦干净。真是画龙点睛啊,小鹿活起来了!大家好,我是交朋友聚会的主持人小鹿,我想找一些朋友来参加聚会,大家说我能找到吗?他们在哪儿呢?

  听说这儿也有新朋友,我们一起去认识他们好吗?欣赏学生作品。

  五、提出作业要求:

  小朋友想不想加入到好朋友的队伍里来。要注意一些什么才能把好朋友做好呢?

  小结:

  1.先做好手型再添画完成,要跟别人做的'不一样;

  2.换颜色时一定要擦干净手指才能点颜料, 四个同学用一盘颜料,看看最后哪个组的颜料盘保持得最干净;

  3.老师准备了一个大西瓜,西瓜吃完时好朋友也得做完了,小组长把颜料盘收进抽屉,先做完的小朋友在座位上准备好参加聚会的要讲的话或者节目。

  小朋友们,扎起你的袖子,开始吧!

  六、老师指导,学生作业。

  七、组织“好朋友”参加聚会活动。

  西瓜全吃完了,收起颜料,音乐响起来了,小朋友各就各位。有请主持人出场。

  1.我是你们的主持人小鹿,交朋友聚会开始啦!聚会第一项,全体起立,让我们一起唱我们的主题歌《找朋友》。

  2.聚会第二项,有了新朋友,不忘老朋友,有请小兔。

  谁还想跟大家交朋友?请几位同学上台来跟大家交朋友。为大家表演一个节目好吗?

  3.聚会第三项,选美,请所有的小孔雀出场,孔雀跟大家问好,小朋友你最喜欢哪只孔雀?为什么?小鹿想跟你交朋友。

  4.下面聚会第四项,是我们自由找朋友的活动时间了,小朋友行动起来,在你的大组去交一个好朋友,为老师们表演节目。

  5.聚会第五项,小鹿我也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惊喜,我们不仅仅有手上的这种彩绘,有些民族比如说印第安人在脸上身上进行彩绘,你们看, (出示课件印第安人的彩绘)而现在世界杯足球赛场上,在申办奥运会的时候人们也进行身体的彩绘,表现自己爱国的热情。(出示课件球迷们的彩绘)

  6.天色不早了,今天我们用能干的小手创造了美,给我们带来了欢乐,用它再跟大家说声再见吧!

  课后反思:

美术教案 篇4

  画情绪

  教学目标:

  认知:通过有趣的美术表现方式及欣赏活动,培养学生感受抽象美和以抽象的色彩、点线表达情绪的能力。

  操作:能用不同的色彩、点线来表达特定的情绪。

  情感:通过欣赏、交流讨论,激发创造精神,陶冶情操,完善人格。

  教学重点:欣赏绘画作品,体验色彩和点线变化的丰富,感受艺术元素所带来的特有表现力。

  教学难点:用不同的色彩、点线表达特定情绪。

  教学准备:图片、课件、水粉颜料、油画棒、水彩笔、画纸等。

  作业要求:用简短文字写出特定的情绪,并且用色彩、点线表达。[注:线条的粗细变化、冷暖色块的搭配。]

  教学过程:

  一、感知与体验

  1.今天我们来学习第13课《画情绪》。板书课题:画情绪

  2.情绪就是心情、心境。我们平时都会有什么样的情绪?…常见的有喜、怒、哀、乐。

  3.你能找出和画面相同的情绪吗?[课件]

  这些画中画了些什么?[点、线、面、色]。师小结:这些画没有直接画出大家的表情,而是用点线面色的组合表现了人物的情绪,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新课。[板书课题:画情绪]

  二、创作与表现

  1.哪些色彩、点线和形状可对应哪些情绪?进行讨论。[见课件]在视觉刺激中,色彩最直接地…

  2.欣赏范作。说一说画面中哪些色彩的搭配、点、线和形状可对应哪些情绪?

  3.画一画。听一段音乐想想作者表现的什么情绪,请你高举你的食指在空中画线条或形状:播放热情的音乐(欢快的节奏),柔和悲伤的音乐(江河曲),你又是用怎样形状的点线面?师生交流:说说画的点线面是怎样的?你感受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长的、短的、急的、慢的、自由的、规则的)

  4.情绪是一种个性的,自由的',因此每个人的理解都有差异,不可能完全相同,所以同种心情可以用不同的画面来表现。现在就让我们去感受一下大师是如何来表达自己

  内心的情感的。出示凡高的《星月夜》。师:画中表现的是什么?是用什么颜色来表现的?你能感受到画家是怎么样的心情?生:不安、恐惧、旋转的星空让人感到画家对自身悲剧的预感。[见课件]

  5.教师师范技法。

  6.学生练习,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巡视。(课件出示作业要求)

  三、反思与评价

  1.作业展示,师生共同评价。

  2.作品交流,为什么有的作品缺乏表现力?

  拓展:1.来自大自然的色彩、点线面。[课件]

  2.尝试用电脑绘画等方法来表现情绪。

美术教案 篇5

  教学目的:

  通过剪贴蝴蝶,使学生感受对称的自然美,丰富学生剪贴画的技法和表现内容。培养学生脑、手、眼的协调配合能力,增强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

  教学重点:

  进行蝴蝶纹样的设计,使学生掌握剪贴技法。

  教学难点:

  如何准确概括表现出蝴蝶的结构特征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阶段:

  放录像播放一段画面(远处的山、树林、小溪,不时天空飞出几只漂亮的小鸟,进出草地、花朵,一条弯曲的小路神向远方。)这是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画面暂停,问:“这段风景美不?”(美)“但老师觉得少点什么”然后继续播放录像,(镜头出现许多飞舞的蝴蝶,各式各样的蝴蝶在花丛中飞舞)停止播放。“再加上这样许多美丽的蝴蝶是不是更美呀!”

  现在我们仔细观察蝴蝶的形状。

  出示蝴蝶标本和照片(用实物投影仪)认识蝴蝶“谁能说出蝴蝶每个部分的名称?”(头、胸、腹、翅膀、触角)强调翅膀有两对,都长在胸上,花纹对称。“蝴蝶长的美不美呀?”(美)“你们想不想自己亲手做几只美丽的蝴蝶?”这节课我们就有手中的废旧挂历之剪贴几只美丽的蝴蝶(板书:美丽的蝴蝶)

  二、发展阶段:

  1、师生一起欣赏学生优秀作品,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提问:这些作品与我们看到的照片有什么不同?(学生自由发表见解)

  师总结:这种不同就是装饰变形的结果,经过形的变化使蝴蝶特征更突出,花纹对称,外形更加概括了。

  2、示范制作方法:

  (1) 构思:想:我想剪一只什么样的蝴蝶?翅膀的形状是什么样的?颜色的搭配是什么样的?(在心中有一个大体的轮廓)

  (2) 制作过程:

  选择文理:根据挂历纸的颜色选择出自己喜欢的颜色,作为蝴蝶的翅膀,然后根据纹理用铅笔在纸上勾出大体形状。(板书:选择纹理)

  介绍两种不同的剪法:

  A一种剪法为:选择两张纹理相同的挂历纸重叠,按照画好的轮廓,先剪一对大翅膀,然后再剪一对小翅膀,这样剪出的翅膀左右相等。(即左右对称)

  B另一种剪法为:按对称原理,把纸对折,在折边上画两只相连的翅膀,然后一刀剪下完成。

  出示侧面飞行的蝴蝶,引导学生认识不同飞行姿态的蝴蝶的剪法。(这种剪法不受对称原理所限制,可自由剪贴)

  粘贴翅膀:选择衬纸(注意色彩搭配)剪出身子、头、触角贴在衬纸上,以对称原理贴上两对翅膀。(板书:粘贴翅膀)

  添贴花纹:一次剪两个相同的花纹(大小和颜色)贴在翅膀上,花纹要对称,注意色彩搭配。提醒学生在粘贴使胶水不可太多,均匀为最好。(板书:添贴花纹)

  这样,一只美丽的蝴蝶就做好了。

  3、欣赏作品:制作蝴蝶的`材料有很多种,今天老师带来利用不同材料制作的蝴蝶。(指导欣赏,扩展学生思路)使学生知道:除了用旧挂历纸、色彩纸剪蝴蝶外,还可用电光纸、毛线、布料等材料剪贴许多美丽的蝴蝶。

  三、学生实践:

  1、作业要求:我国云南省的大理有一个蝴蝶泉,每年春夏时,会有很多很多的蝴蝶在泉边飞舞,让人眼花缭乱,人们叫这种现象为蝴蝶会。(出示图片,展示美丽的蝴蝶会)下面我们要用我们刚学到的办法制作美丽的蝴蝶,贴到黑板上来,咱们也来个蝴蝶会,比比看哪位同学剪得又快又好,又漂亮。优胜者老师奖给他这几张漂亮的蝴蝶。(出示教师范画做奖品,激发学生兴趣)

  2、口述作业要求:

  (1) 色彩搭配合理;

  (2) 外形美观;

  (3) 花纹对称,布局合理。

  3、学生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粘贴时提醒学生注意颜色的搭配,即纹样,造型与衬纸的色彩对比鲜明。使纹样贴上显得醒目。

  四、展评作品

  1、 学生评出认为最好的蝴蝶,并说出理由。

  2、 哪些蝴蝶存在问题,如何改进?

  3、 教师点评:运用鼓励性的语言,肯定学生的进步。优秀作品惊醒奖励。

  咳、咳,你真棒!

  五、课后拓展

  鼓励学生课下大胆尝试用不同的材料制作美丽的蝴蝶装饰居室,美化环境。

美术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 、 能 熟练用 剪刀,并知道剪刀的作用和特点。

  2 、 幼儿尝试创新剪落叶。

  3 、 学会对称剪法。

  活动准备:

  剪刀 彩色的纸张 胶水

  活动过程:

  1 、 教师提问:现在是什么季节?(秋天)秋天有什么变化?(水果熟了、天气变凉爽了、树叶飘落下来了 ---------- )

  2 、 教师出示一片已经剪好的`落叶。

  教师和幼儿一起观察落叶的颜色和特征。

  3 、 教师示范剪落叶。

  先拿一张自己喜欢的颜色的彩纸,对折,在纸上画出叶子的半部分,在沿着线条剪下。打开就是一张美丽的落叶。

  教师着重讲解画落叶的方法:画树叶的时候,要画出落叶的特点:有细细叶柄,宽宽的叶面,尖尖的叶角。

  4 、 幼儿动手操作。

  幼儿在操作的过程中,教师巡视,并帮助动手操作比较弱的幼儿。

  5 、 幼儿作品评价。

美术教案 篇7

  教学目标与内容:

  1.显性目标与内容:

  应知:初步了解古今中外有不同形式的舞蹈,各个时代、民族的服饰各有特

  色,艺术家们表现的形式也多种多样。

  应会:学习从艺术晶中认识了解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文化,学习分析、描述作品中线条、色彩的表现力以及对人物动态、造型的描绘。

  2.隐性内容与目标:在学习中,教师应注意学生小组合作意识的培养。培养学生对古今中外各民族文化的尊重,激发学生热爱美好生活的情感。

  能力:注意培养学生感受、达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认识舞蹈是人类源远流长的一种艺术形式,欣赏古今中外以舞蹈为题材的各种形式的艺术作品,指导学生分析作品。

  难点:观察、分析作品,体会不同艺术品给人类带来的不同感受。

  教学过程:

  1.导入。

  (1)放一段欢快的民族音乐。

  (2)提问:听到音乐后有什么感受?你想做些什么?

  小结:舞蹈可以表达人们欢快喜悦的心情。

  2.欣赏〈〈舞蹈纹彩陶盆〉〉

  (1)提问:你知道在人类历史上,舞蹈是在什么时候出现的'?

  (2)出示(舞蹈纹彩陶盆)。简要介绍:这是在墓葬中挖掘出的一个原始社会时期的彩陶盆。

  (3)提问:①上面画了些什么?②他们跳的舞蹈是什么样子的?请学生上前模仿。

  ③你知道为什么要跳舞吗?

  3.学生分组看中外部分民族舞蹈。

  (1)提问式导入:想不想对舞蹈有进一步的了解?

  (2)将全班分两大组, (一大组中有若干小组)分别观看课件中的中国民族舞蹈和外国民族舞蹈。

  通过课件分析〈〈新疆舞〉〉作品中对线条的感受。

  提问:①如果去掉作品中的线条会有什么感受?(轮廓感)②如果去掉衣裙上的一些线条会有什么感觉?③如果改变线条的倾斜方向会有什么感觉? (运动感、速度感)

  以各组为单位欣赏其他作品。

  课件出示:花山崖壁画、汉代圆雕(玉舞人)、透雕饰品(双人盘舞)、砖雕(舞伎)。

  绘画作品:马蒂斯(舞蹈者)、德加(从包厢剧院看芭蕾)、名家舞蹈速写作品、农民画作品、剪纸作品等。

  请学生选择工具表现出看到的或想象中的舞蹈。对构图饱满、抓住舞蹈特点、形象生动的作品加以鼓励。

【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经典)美术教案11-01

美术教案[精选]09-03

美术教案(经典)09-13

美术教案【经典】11-04

美术教案【精选】01-12

美术教案12-02

【经典】美术教案11-30

(精选)美术教案09-27

美术教案(精选)01-30

小班美术教案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