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

时间:2024-10-18 04:52:57 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教案5篇(热)

  作为一名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大班教案5篇,欢迎大家分享。

大班教案5篇(热)

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 、让幼儿认识水的基本性质:无色、无味、透明、流动。

  2 、知道水是生命之源,了解水的用途。

  3 、激发幼儿对水的探究兴趣,懂得要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活动准备

  塑料杯若干、两种颜料、两块石子、盐、糖、盆一个、录音机、磁带

  活动过程

  一、猜谜导入

  不洗不脏,越洗越脏,花草树木要用它,人人要健康,就是不能没有它。(打一自然物 水)

  二、简单介绍水的三态

  冬天很冷水会结冰是水的固态,夏天天降雨水是水的液态,开水冒的气是水的气态,那么水像魔术师一样一会变成冰块,一会变成雨水,一会又变成气冒出,是不是很有趣呀,那你们想多了解水吗?好那我们研究一下看看水都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

  三、探究水的性质

  1、水是没有颜色的.。

  实验:分别给三个杯子盛半杯清水,给其中的两杯加入不同的颜料,水马上变成了不同的颜色,让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明白水本来是没有颜色的,只是加入什么颜料就变成了什么颜色。

  2、水是没有味道的。

  实验:让幼儿闻闻、尝尝清水说说有没有味道,然后给清水里加上糖和盐再让幼儿尝尝是什么味道,在幼儿亲身体验的基础上,我进行小结:水是没有味道的。

  3、水是透明的。

  实验:把一块石子放入带有颜色的水杯中,另一块放入清水中,让幼儿观察比较哪一杯能看清石子哪一杯看不见石子,最后得出结论:水是透明的。

  4、水是流动的。

  实验:用饮料瓶制作一个水槽,下面接一个杯子或者一个盆,让幼儿观察水是怎么进了下面的杯子或盆里的,幼儿就会说出是流进去的,从而得出水是流动的。

  四、讨论水的用途,教育幼儿节约用水。

  老师小结了水的性质后,问孩子们:“水能用来干什么呢?”让幼儿互相讨论后回答,孩子们会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水可以洗脸、洗头、洗脚、洗衣服、洗澡等等,老师可以扩宽思维告诉幼儿还可以灭火、灌溉农田、发电等,让幼儿知道水的用途很大,人类离不开水,从而引出要节约用水。

  让幼儿设想如果没有了水,我们会怎样?厕所会怎样?做饭时会怎样?这样加深印象让幼儿真正做到节约用水。

  师问幼儿:“你们见过哪些浪费水的现象呢?那以后应该怎样节约用水呢?”幼儿各抒己见,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老师总结。

  五、做律动《水龙头不哭了》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结束活动。

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观察理解点子图,按图意列出相应的算式,复习8的加减。

  2、引导用准确的语言讲述算式含意。

  3、培养幼儿良好的作业习惯。

  活动重点:

  孩子能理解点子图,按图意列出相应的算式。

  活动难点:

  孩子能理解点子图

  活动准备:

  教具:黑板上列好8的'加减算式进行开火车游戏

  点子图一(2个红点子,6个黄点子)点子图二(共8个点子,其中3个用斜线划了)点子图三(4个大点子,4个小点子)

  学具:作业本、铅笔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复习8的加减

  小朋友,今天我们来“开火车”,看看今天这列火车能不能开得又快又

  稳,那就要小朋友算得又快又正确。

  (教师分别手指黑板上画好的算式火车,带领幼儿游戏,复习8的加减)

  二、看点子图列算式

  1、(出示点子图一)图上有几个点子?这些点子一样吗?谁能用一道算式来表示图上的意思?(引导幼儿说出有2个红点子,6个黄点子,图上一共有8个点子)可以用算式2+6=8来表示。

  2、(出示点子图二)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点子图:图上有几个点子?/表示什么意思呢?(去掉了)你能说一说这张图的意思吗?(引导幼儿讲述表示原来有8个点子,去掉了3个,还剩下5个)

  谁能用一道算式来表示图上的意思?8-3=5这道算式是怎样表示图上的意思的?(引导幼儿看算式结合点子图说说算式的实际意义)

  三、集体作业,进一步复习巩固“看点子列算式”

  1、(出示点子图三)小朋友,请看图上有几个点子,这些点子一样吗?

  请你们用一道算式来表示图上的意思?(鼓励幼儿动脑思考,并与同伴交流)

  谁愿意下来完成这道作业。(请个别幼儿进行操作,集体验证操作结果)

  “图上有4个大点子,4个小点子。两种点子合在一起一共是8个点子,所以应该用一道加法算式4+4=8来表示)

  2、现在老师来把这副点子图变化变化,请你们仔细看。(教师在4个小

  点子上画上/表示去掉的意思)

  小朋友,看这幅图发生了什么变化?请你说说这张图表示的意思,并用一道算式来表示?(引导幼儿完成)

  四、幼儿作业

  1、今天,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作业本和铅笔,、老师会在黑板上画点子图,请小朋友看看图上的点子表示的是什么意思,用算式把它记下来,再说说算式是怎样表示图上的意思的,最后把算式读一遍。

  2、教师出题,幼儿作业,教师帮助部分有困难的幼儿完成作业。

  五、引导幼儿感受一道算式表示不同事物中的相同数量关系

  1、现在,请小朋友看老师在黑板上列了一道什么算式,请你们读出来。(8-4=4)

  2、提问8-4=4可以表示什么?

  “8个点子去掉4个大点子还剩下4个小点子”除了可以表示这件事,还可以表示什么呢?(引导幼儿思考,并回答)

  六、结束部分

  教师小结活动情况,组织幼儿收拾学具,结束本次活动。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带领幼儿学习棍棒操3、4节的基本动作,要求幼儿掌握动作要领,姿势正确到位。

  2、培养幼儿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和遵守规则的良好习惯。

  3、发展身体协调性。

  4、锻炼平衡能力及快速反应能力。

  活动准备:

  幼儿人手一根体气操棒。

  活动过程:

  一、准备部分。

  1、队列队形练习。幼儿每人取一根体操棒扛在肩上,听教师的口令,学习解放军,做原地踏步走,齐步走的动作。由一路纵队走成四路纵队。

  2、教师带领幼儿做学习解放军模仿操,如眺望、瞄准、打枪、欢呼胜利等。

  二、基本部分。

  1、在口令指挥下,教师带幼儿复习棍棒操的1—2节,要求幼儿致力作到位、姿势准确,对个别错误动作进行示范纠正。

  2、新授操节。教师在音乐伴奏下,完整地示范棍棒操3—4节。引发幼儿学习新操的兴趣。然后逐节进行示范和讲解动作要领。让幼儿模仿练习。

  第三节:体侧运动

  预备姿势:直立,两臂下垂握棒于体前(两手同肩宽)

  ①棒经上屈肘于颈后,同时左脚侧出一步。

  ②上体向左侧屈。

  ③还原成①的姿势。

  ④还原成预备姿势。

  ⑤—⑧动作同①—④,方向相反。

  第四节:体转运动

  预备姿势:直立,两臂下垂握棒于体前(两手同肩宽)

  ①右手握棒于右侧腰间,左手在前托棒,棒端向前成握枪状,同时左脚侧去一步。

  ②上体向左转90度。

  ③还原成①的'姿势。

  ④还原成预备姿势。

  ⑤—⑧动作同①—④,方向相反。

  3、听教师口令并在教师在带领下将新学的操节完整地做一次,对个别幼儿不正确的动作进行评并示范加以纠正。

  三、结束部分。

  教师组织幼儿做放松活动:请你学我这样做。让幼儿自由结伴,两人一组进行放松身体活动。

  效果分析:

大班教案 篇4

  设计意图

  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想象,能够画出相应的画面, 帮助学生建立语言与画面的联系。

  活动目标

  活动目便是一个活动的开始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向导的作用,活动围绕目标展开。结合散文诗的内容及学生的年里特点,设定了一下目标。

  1、结合生活经验认识了解秋天的特征,知道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

  2、愿意把观察发现的事物与同伴交流分享,体会彼此分享的快乐。

  3、倾听朗读诗歌,感受诗歌优美的语句和意境。

  4、尝试合作作画,围绕作品展开联想与想象,尝试仿编诗歌。

  活动重点

  根据活动内容和学生的兴趣,我把"带孩子快乐的去观察秋天的美景和倾听诗歌的语言美"作为活动的重点,把"理解散文诗的内容和用艺术的眼光观察周围事物"作为活动的难点。

  活动准备

  为了让学生亲身感受散文的语言美和秋天的美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索欲望,我做了经验准备和物质准备。经验准备:课前让家长带学生观察周围环境的变化,体会秋天的特征。

  物质准备

  多媒体课件秋天的菜园、果园、树林、田野等图片,歌曲《小树叶》、散文《美丽的秋天》录音带,油画棒等。

  活动方法

  为了完成活动目标,结合我班学生的特点,我采用了:

  1、游戏法:通过游戏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2、谈话法:设置问题让学生思考回答,理解散文的内容。

  3、欣赏发:通过倾听、朗读等感受散文的语言美及秋景的美。

  活动流程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为了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活动,我设计了一下环节。

  一、主题导向

  以歌曲《小树叶》入场,导入秋天的话题,初步感受秋天的特征。

  提问:刚才歌曲里说的是什么季节的树叶?你知道秋天还有呢写美丽的景象吗?

  二、播放多媒体课件《美丽的秋天》图片让生欣赏,进一步感受秋天的美景。

  师:有位神奇的画家,他用手中的笔画笔画了一幅美丽的图画,这是"秋天的图画",你们想去看看吗?让我们一起乘坐"红叶号"列车开始一次愉快的旅行吧!大家检查一下该带的几样宝(眼、耳、口、心)都带齐了吗? 会学习的会带上自己的眼睛-仔细看;带上自己的耳朵-认真听;带上自己的口-大声说;更重要的是带上自己的心去体会秋天的美丽,好了,老师带你们出发了。

  随音乐《开火车》活动开始,音乐结束后学生问开哪里?

  师:去野看看秋天的天空(随机播放图片),秋天的天空是什么样的?(天空很蓝很蓝,白云那雪白雪白或天空格外高,白云格外白)

  师:随音乐去看看秋天的果园是什么样的?(水果丰收了,圆圆的苹果笑红了眼,黄澄澄的柿子像金色的灯笼挂满了树枝)

  师:看看秋天的花园是怎么样的?(各种姿态的菊花开放了)

  师:去看看秋天的菜园是什么样的?(西红柿红红的,辣椒弯弯的……)

  师:哇!这是什么地方呀?(是金色的田野)秋天稻谷成熟了,稻田一片金黄,棉田一片雪白,秋天山野是五彩缤纷的,到处是丰收的景象。

  三、交流分享

  1、说说自己眼中的秋天。

  2、秋天你最想干什么。

  四、欣赏散文诗《美丽的秋天》,感受散文的语言美。

  通过观察果园、菜园、棉田、花园等图片,你觉得秋天美不美?这些美景都是秋姑娘送给大自然的礼物。今天秋姑娘还给我们带来了一件礼物--散文诗《美丽的秋天》,让我们听听散文诗里说了些什么?

  1、放录音《美丽的秋天》

  师:你听到了什么?(讨论)

  2、提出问题再次欣赏散文

  师:秋风对着大树轻轻一吹,书树叶怎么样了?(像一只只蝴蝶在空中飞舞……)

  秋风对着果园轻轻一吹,果园里发生了什么变化?圆圆的苹果香小朋友的笑脸;黄澄澄的柿子像金黄的灯笼挂满了枝头)

  秋风对着田野轻轻一吹,田野发生了什么变化?(稻田一片金黄……)

  五、师生有感情的朗读散文《美丽的秋天》,体会散文的语言美美没在那里,引导学生发现其中有特点的.句式结构,如"秋天的……格外好看。"

  提出问题

  1、你最欢散文中的那句话,说说看。如:

  我最喜欢秋风吹过,树叶像一架架飞机在空中飞翔;像一把把小花伞在空中降落;像一只只风筝……等等。 谁还能用"……像……"说一句话呢?

  2、学习用"……格外……"说话。

  六、创作作品《美丽的秋天》

  1、让学生自由组合尝试合作绘画,用创造性地表现手法展现美丽的秋天。

  2、展示作品自述作品情景之美,并把自己喜欢的作品续编成散文诗。

  3、教师点评总结。

  你们创作的作品把秋天打扮的五彩缤纷的,太美了,画出了一幅丰收的、果实累累的、色彩斑斓的美景。现在我们一起到外面去感受美丽的秋天。

  秋天是一个绚丽多彩的季节,也是一个丰收的季节,它有着非常鲜明的季节特征和可供学生探索研究的资源。如那千姿百态的菊花,红红的苹果,黄澄澄的柿子,金黄的稻田,雪白的棉田,五颜六色的山野等等都可以引发学生对秋天产生无限的兴趣和爱。正是《纲要》中所要求的要善于发现孩子感兴趣的事物,把握时机随机引导方法,让他们在游戏和观察等活动中感受散文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各种途径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

  散文诗《美丽的秋天》运用简洁明快的语言和比喻等的修辞手法,描绘了一幅色彩斑斓的丰收秋景画。这幅画契合幼儿的心理特征,不仅能结合孩子们的生活,也能引发他们展开联想,同时可以陶冶性情,激发他们关注自然、热爱自然的情感。我预设了本活动散文诗欣赏《美丽的秋天》。为了让学生感受秋天的美和收获,我用歌曲《小树叶》导入主题,并通过游戏开火车乘坐"红叶号"--说说我眼中的秋天,听录音《美丽的秋天》--理解散文诗的内容,朗读诗歌--感受作品的语言美及意境美,创作《秋天》作品--围绕作品展开联想与想象续编诗歌。让学生进一步的感受作品的美,丰富对秋天的认识。

大班教案 篇5

  一、设计意图:

  我班幼儿对根据歌曲创编动作已经有一定的基础,能基本掌握3/4拍的歌曲,《小白船》是一首3/4拍的歌曲,意境优美,有一定的表演空间适合幼儿创编表演,设计此次唱歌活动,意在让幼儿在学唱歌曲的基础上感受歌曲的优美意境,并能够根据歌曲的内容创编动作。

  二、活动名称:歌曲—《小白船》

  三、活动目标:

  1、初步学唱歌曲,能用连贯、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2、鼓励幼儿大胆用动作表现歌曲。

  3、体验感受歌曲中的优美意境。

  四、活动准备:小兔子头饰一个、月亮船。

  五、活动过程:

  1、以情景表演导入,激发幼儿的兴趣。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班请来了一位小客人,你们想知道它是谁吗?看!它和它的小白船来啦!(教师表演歌曲)

  2、新授歌曲《小白船》

  (1)介绍歌曲

  师:蓝蓝的天空银河里,有什么东西呢?……今天我们来学一首很好听的歌,歌的名字叫《小白船》。

  (2)教师范唱,介绍歌词

  师:请大家注意听老师长一遍着首歌,唱完后,告诉我这首歌叫什么名字,里面都唱了些什么?……

  (3)熟悉歌曲的'主要节奏,朗读歌词

  (4)熟悉新歌:节奏朗读法

  幼儿在记忆歌词的同时掌握歌曲的节奏。

  (5)教唱新歌:分句教唱法

  (6)复习歌曲,完整演唱

  幼儿和教师完整地演唱歌曲两遍,要求声音优美连贯。

  3、引导幼儿在熟悉歌曲的基础上创编动作。

  4、请幼儿表演自己创编的动作。

  5、教师小结,幼儿和教师一起表演歌曲结束活动。

  六、活动延伸:

  在活动区中让幼儿自由表演和演唱。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安全教案大班《安全》教案10-23

大班教案(经典)08-17

大班教案[经典]08-18

(精选)大班教案07-30

大班教案【精选】08-10

大班的教案07-11

大班教案11-05

(精选)大班教案03-02

大班教案(经典)11-04

大班教案【经典】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