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教案

时间:2024-11-22 01:53:39 教案 我要投稿

【精品】大班科学教案锦集六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班科学教案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精品】大班科学教案锦集六篇

大班科学教案 篇1

  目标:

  1、培养幼儿观察身边事物的能力,培养幼儿对事物的思考能力

  2、让幼儿明白如今的环境状况以及今后该如何保护身边的环境,从小就该拥有强烈的环保意识

  过程:

  (一):观察

  1、将小朋友分成两组,进行观察和总结,地点分别设在校内的花园和草坪内和校外的竹林里

  2、将两组的小朋友带出教室,带到位于教室外左边的以银杏树下,让小朋友们深呼吸下,感受下现场的空气如何

  3、再将小朋友带到位于校外左侧的竹林里,再让小朋友深呼吸,感受下竹林里的空气

  4、然后将小朋友带到马路上,深呼吸,感受下那里的空气

  (二):交流

  1、问问小朋友,这三个地方最喜欢去哪一个地方,为什么?

  2、然后两组小朋友抢答植物对咱们的空气有什么好处,答案相近的.小朋友有奖品

  (三):总结

  在这次的活动中总结下植物对身边的空气的重要作用,所以小朋友们要爱护植物,更加要注重环境保护

大班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使幼儿感受到物体移动与力的关系,获取有关物体移动需要力的具体经验。

  2、通过操作活动,培养幼儿的分析判断能力。

  3、激发幼儿主动探索科学知识的兴趣。

  4、能大胆进行实践活动,并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见。

  5、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各种形状、轻重不同的羽毛、纸团、皮球、积木、汽车、沙包、铁块若干。

  2、室外准备器械:滑板车、大型积木、塑料圈等

  活动过程:

  一、第一次操作活动,引出问题。

  指导语:今天,老师准备了一些东西,你们想玩吗?在玩之前老师要提一个小小的要求,怎样让这些不动的东西动起来呢?有什么好办法呢?让我们先来试一试好吗?

  二、幼儿操作、探索

  1、幼儿尝试操作、观察,教师指导,重点启发幼儿想办法让桌子上的物体动起来。

  2、提问:请你们说一说用什么好办法让这些动起来?(幼儿用动作讲述表演)

  3、教师小结:原来,要让这些物体动起来,可以用手推、拉、扔,可以用脚踢,还可以用嘴吹。

  三、幼儿第二次操作活动,进一步探索力与物体运动的关系

  1、教师提出新问题,让幼儿试着用不同的力移动物体。

  2、教师小结:用力大,这些东西移动得就快,而且远;反过来,用力小,这些东西移动得就慢、近。

  四、第三次提问,操作尝试,巩固教学内容

  1、指导语:刚刚我们是让桌子上的东西动了起来,现在请你们想办法让周围的东西动起来,看看轻的东西用力怎么样?重的东西用力怎么样?

  2、今天,我们用了各种各样的.办法,让东西移动起来,我们知道轻的东西用力小,重的东西用力大;反过来,用力大,东西动得又快又远,用力小,东西动得又慢又近。

  五、延伸活动:幼儿到室外操作巩固和感受物体移动的秘密。

  教学反思:

  引领幼儿再次深入地进行探索,给幼儿留出探索的余地和延伸的空间。整个活动,给予幼儿较宽松的氛围,教师只是充当了活动中的支持者,鼓励者,合作者,引导者,用心倾听幼儿的表述,并及时的梳理与小结。

大班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由来: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代表着希望,充满了生机。春天来了,天气变暖了,万物复苏,有着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非常适合幼儿观察春天的变化现象,为了能有效的利用大自然的现有资源,将自然资源融入幼儿园的一日生活活动中,我特意为托班幼儿设计了“柳树发芽了”的科学活动方案,旨在培养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和参与自然科学活动的积极性,表达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知道柳树发芽了,学会说“春天,发芽”等词语。

  2、体会春天的`变化,感受阳光的温暖,表达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活动重难点:柳树发芽了,表示春天来了。

  活动准备:

  1、《春天》的磁带,录音机。

  2、冬天和春天的柳树图,《春天》的教学课件。

  活动过程:

  1、老师播放《春天》的课件,引导幼儿仔细观看课件。

  2、老师提问:刚才你们看到了什么?柳树有什么变化?

  3、老师出示课件中的放大的柳树嫩牙图片,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告诉幼儿,春天到了,柳树发芽,并指给幼儿看。

  4、老师出示冬天的柳树图,提问:这是春天的柳树吗?为什么?

  5、老师出示春天的柳树图,提问:这是春天的柳树吗?为什么?你还看到了什么?

  6、老师变念春天儿歌,边做肢体律动,引导幼儿跟随老师做肢体律动。

  附儿歌:春天来了

  春天来了,(两臂上举,两手做招手的动作)

  柳树发芽了,(两手并拢,掌心相对,慢慢做张开的动作)

  大雁飞回来了,(两手自然张开,上下摆动双臂做飞翔的动作)

  我们真呀真高兴!(两手并拢,掌心相对,做笑脸的动作)

  7、老师小结:春天来了,柳树发芽了,大雁飞回来了,让我们一起去外面看看春天的景色吧!

  活动延伸:

  1、如果幼儿园附近有柳树,可以组织幼儿到户外参观,零距离接触大自然,更有利于幼儿掌握春天的特征。

  2、提倡家园合作,请父母协助幼儿园,帮助幼儿收集有关春天的变化特征,如小草从地里钻出来了,小树也发芽了等。

  注意事项:

  1、在活动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幼儿学说“柳树发芽了”。如果幼儿的语言发育水平比较迟缓,可以引导幼儿学说单个词即可,如“春天,柳树,发芽”,对学说短语则不做要求。

  2、要引导仔细观察春天柳树的特征,初步了解春天的特征。

大班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对蝴蝶的演变过程充满好奇。

  2、尝试运用绘画的方式表现蝴蝶的特征和生长过程。

  活动准备:毛毛虫变蝴蝶视频、剪纸

  活动过程:

  一、引入课题(用时2分钟)

  以拼图游戏引入活动主题(共6各组,每组各一个拼图<蝴蝶>与同伴共同完成)提问:谁玩过拼图游戏?你们能拼出来什么?

  幼儿:玩过/没玩过蝴蝶

  二、幼儿讨论(用时3分钟)

  1、引导幼儿了解蝴蝶外形特征提问:拼出来的蝴蝶是什么样的?

  (小结:通过颜色、翅膀、触角、身体、花纹)

  2、教师:你见过蝴蝶么?知道蝴蝶的宝宝是谁吗?毛毛虫怎么变的?

  三、引导幼儿了解蝴蝶成长的过程(用时15分钟)

  1、欣赏视频(无目的`观看)教师:你看到了什么?

  幼儿:毛毛虫、蝴蝶2、欣赏视频(有目的观看)

  教师:毛毛虫是怎么变成蝴蝶的?先…..后….然后…再…)

  幼儿:圆的(卵子)、毛毛虫、蛹、蝴蝶幼儿讲述刚才看到的过程

  教师:进行纠正并在黑板上贴上剪纸(蝴蝶演变过程)

  四、运用绘画的方式表现蝴蝶演变过程(用时10分钟or延伸课题)(注:不进行评价幼儿的绘画,)

大班科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通过分类,让幼儿进一步掌握动物的不同特征,并理解动物的基本概念。

  2、发展幼儿分析、概括的能力。

  3、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及爱护动物的情感。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在活动中大胆创造并分享与同伴合作成功的体验。

  5、对科学活动感兴趣,能积极动手探索,寻找答案,感受探索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音乐游戏磁带;

  2、各种动物卡片、挂饰若干;

  3、动物的家背景图。

  活动过程:

  1、激趣导入:

  以幼儿喜爱的动画形象狮王辛巴引出课题,设置悬念,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2、观看多媒体课件,引导幼儿根据动物的特征尝试分类:

  ①师:小朋友,如果你是辛巴你会怎样给动物分类,幼儿自由讨论。

  ②幼儿分组操作图片,尝试给动物分类。

  ③各组幼儿相互交流分类的理由,教师引导幼儿比较不同动物的异同。

  3、观看多媒体课件,引导幼儿总结概括不同动物的不同特征,并形成概念。

  4、幼儿操作动物图片,进行分类调整。

  5、引导幼儿根据已往的知识、经验进行交流讨论,进一步丰富幼儿与动物有关的知识,并激发幼儿爱护动物的情感,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①师:除了这些动物,小朋友还认识哪些动物,它们属于哪一类?

  ②师:动物是我们人类的朋友,我们该如何对待动物?

  6、游戏:动物找家:

  玩法:设置游戏场景。

  第一遍游戏:一名幼儿扮演猎人,其他幼儿挂胸饰扮演各种动物,音乐响起,幼儿随着音乐做相应动物的模仿动作,猎人来时,"动物"赶紧跑回自己的家。

  第二遍游戏:幼儿互换胸饰,增设难以归类的动物,增加游戏难度,让幼儿来进行猜测与比赛。

  7、知识扩展观看《动物世界》多媒体课件,丰富幼儿有关动物的知识,引发幼儿进一步探索动物奥秘的欲望。

  8、结束活动:

  教师小结,激发幼儿继续探索动物奥秘的兴趣。

  活动反思:

  在科学活动中,影响活动效果的因素有很多:材料的.提供、教师的指导语、环节的设置等等,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教师在课前考虑周到。反思自己组织《变变变俱乐部》活动中,看似环节清楚,其实在实际问题中却出现许多问题。

  一、材料的提供和摆放。科学活动活动,材料的提供直接影响幼儿在活动中的发展,材料的提供要多样、丰富,能满足幼儿的选择需求。比如本次活动中,我们选择的材料都是幼儿比较熟悉的,如回形针、毛茛、毛线、纸、吸管等等,比较适合幼儿操作,幼儿对材料充满探究的兴趣,特别是毛茛、吸管选择的人比较多,但是由于我提供材料时,每种材料的数量不是很多,有的幼儿没有拿到喜欢的材料,探索的兴趣不是很浓。因此,在科学活动中,教师提供的材料一定有保证每位幼儿都能选择,在活动前要预设幼儿对什么材料比较感兴趣,而有针对性的多投放一些,满足幼儿的探索需求。当然,在材料的摆放上也是有讲究的,材料的摆放要便于幼儿拿取,同时要考虑到避免等待,在本次活动中,我将提供的材料摆放在前面,幼儿分组来取材料,中间就有些幼儿出现等待的现象,浪费时间,其实可以把材料分组放在桌子上,幼儿可以自主的选择材料进行探索游戏,不仅避免等待,同时也体现了幼儿的自主性。

  二、教师的示范引导作用。在科学活动中教师的示范起到的作用应该是激发兴趣,启发幼儿的思维方式,帮助幼儿明确操作的要求,因此教师的示范方式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切不可随意。在本次活动中,为了激发幼儿的兴趣,我采用了将纸团在一起变成球的方式示范变的方法,而这种方式不需要过多的技巧,对于大班幼儿显得过于单调、简单,对幼儿没有一定的启发性,意义不大,反而会框死幼儿的想法。比如在幼儿操作时,大多数的幼儿都选择了一种材料,变的时候种类不多,还有很多幼儿重复老师的方法,将报纸团成球或者用折的方法变。其实在示范的时候,除了可以示范一种材料的变化过程,还可以启发幼儿通过多种材料组合的方式来变,或者同种材料数量很多的组合变化(如把多个回形针穿在一起),开启幼儿的思维,在操作中感受变化的乐趣。

  三、活动的评价。科学活动中的评价要给予幼儿充分表达的机会。当然对于大班的幼儿来说,教师要引导幼儿用完整的话来表达自己的操作过程。在讲评时,我紧扣了两个问题进行提问:你变的是什么东西?用什么方法变的?幼儿参与比较积极,说的也比较多,但是总是老师提问一句,幼儿说一句,对于大班来说应该有更高的要求。比如老师先示范用完整的句式来表达,然后幼儿会很自然地也用完整的话来说的。

大班科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进一步巩固对春天主要特征的认识,了解春天自然界的变化与人们的关系。

  2、知道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季,春天是第一季。

  3、培养爱自然、爱美的情感。

  活动准备:

  1、组织幼儿春游,观察自然界的变化,并捕捉蝴蝶、蝌蚪。

  2、组织幼儿参与园地种植、自然界饲养蝌蚪活动。

  活动过程:

  一、提问:“明确春天是一年中的第一季。现在是什么季节?是一年中的第几个季节?”

  二、结合教具讲述春天的特征。

  1、春天到了,天气变得怎么样了?

  2、春天到了,野外的花、草、树木又是哪些变化?

  3、春天里有哪些小动物出来活动了?

  三、春天里,人们可以干哪些事?

  1、师生共同回忆幼儿园工作人员的活动。

  师:最近你们发现幼儿园的花工师傅正在做什么?为什么要做这些事情?

  小结:花工师傅在翻土,播种花子,还在养护草坪,这些工作都是在春天里做的.,是为了让花草长得更好。

  师:你们还发现保健医生在为小朋友做什么事情?为什么?

  小结:保健老师为小朋友们打预防针,为我们准备好每天喝的板蓝根,都是为预防小朋友生病。

  2、师生共同讨论春天里其他人们在做什么?

  出示挂图,引起幼儿观察兴趣。

  农民伯伯在干什么?(田地里播种)园林里的叔叔在干什么?清洁员阿姨、服装设计师在干什么?

  四、小结:春天里人们都在忙碌着,为的是使花草树木、农作物长得更好,让我们每个人变得更健康,城市变得更漂亮。

  五、讨论“小朋友,在春天里可以做什么样的活动?”

【大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科学教案10-06

大班科学教案【精选】09-23

大班科学教案06-07

大班科学教案【精选】11-07

大班科学教案(经典)10-21

大班科学教案【热门】10-25

【荐】大班科学教案07-31

【精】大班科学教案07-22

【推荐】大班科学教案12-14

【热门】大班科学教案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