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教案

时间:2023-07-13 09:44:53 教案 我要投稿

【精选】大班科学教案汇总8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班科学教案8篇,欢迎大家分享。

【精选】大班科学教案汇总8篇

大班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发现动物为了生存而采取的几种自我保护方法。

  2、萌发探索动物奥秘的兴趣。

  3、通过身体表演进一步加深对动物自我保护方式的认识。

  活动准备

  1、ppt课件:动物保护色

  2、教具:小动物头饰,用尾巴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教师:小朋友,你们喜欢玩捉你藏的游戏吗?我数1、2、3你们藏起来吧。

  2.讨论:为什么有的小朋友我找到了,有的小朋友我找不到?

  二、展开

  1.了解小动物的隐身妙招。

  教师:小动物们也在捉迷藏呢,请小朋友仔细找一找,然后告诉大家你找到了什么动物,它躲在了哪里?

  2.课件:动物保护色

  提问:你看到了哪些动物?

  (枯叶蝶飞到树枝上,蜥蜴趴在土堆上,青蛙钻到草丛中等。)

  3.讨论:

  这些动物有什么样的保护自己的本领?

  教师小结:隐身。

  在大自然中有些动物为了保护自己更好生存,它们身体的颜色与斑纹,与它们生活的环境十分相近,用来隐蔽自己不被敌人发现。

  4.你们还知道哪些动物具有隐身的本领?

  再次观看课件:动物保护色

  提出要求:注意里面都有哪些动物,它们是怎样保护自己的?

  提问:你看到了哪个动物,它是怎么保护自己的?

  如:硬刺--刺猬,自切--壁虎

  5.讨论:还有哪些动物也用同样的方法保护自己的?

  教师小结:小动物们很聪明的`,想了许多办法来保护自己,它们真是能干的小动物。

  三、游戏:动物隐身

  1.教师出示各种动物头饰,幼儿回答是谁?是用什么方法保护自己的?

  2.交代游戏玩法

  现在我们来玩个游戏,小朋友可以变成任何一种小动物,戴上头饰跟着音乐玩一玩,相出最好的办法来保护自己,看谁保护的最好。

  教师:打老虎来了,小动物们快快想办法吧。

  幼儿在游戏中结束。

大班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进一步巩固对春天主要特征的认识,了解春天自然界的变化与人们的关系。

  2、知道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季,春天是第一季。

  3、培养爱自然、爱美的情感。

  活动准备:

  1、组织幼儿春游,观察自然界的变化,并捕捉蝴蝶、蝌蚪。

  2、组织幼儿参与园地种植、自然界饲养蝌蚪活动。

  活动过程:

  一、提问:“明确春天是一年中的第一季。现在是什么季节?是一年中的第几个季节?”

  二、结合教具讲述春天的`特征。

  1、春天到了,天气变得怎么样了?

  2、春天到了,野外的花、草、树木又是哪些变化?

  3、春天里有哪些小动物出来活动了?

  三、春天里,人们可以干哪些事?

  1、师生共同回忆幼儿园工作人员的活动。

  师:最近你们发现幼儿园的花工师傅正在做什么?为什么要做这些事情?

  小结:花工师傅在翻土,播种花子,还在养护草坪,这些工作都是在春天里做的,是为了让花草长得更好。

  师:你们还发现保健医生在为小朋友做什么事情?为什么?

  小结:保健老师为小朋友们打预防针,为我们准备好每天喝的板蓝根,都是为预防小朋友生病。

  2、师生共同讨论春天里其他人们在做什么?

  出示挂图,引起幼儿观察兴趣。

  农民伯伯在干什么?(田地里播种)园林里的叔叔在干什么?清洁员阿姨、服装设计师在干什么?

  四、小结:春天里人们都在忙碌着,为的是使花草树木、农作物长得更好,让我们每个人变得更健康,城市变得更漂亮。

  五、讨论“小朋友,在春天里可以做什么样的活动?”

大班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了解信息传递的不同方法及发展过程。

  2、能够采用查阅资料、互相交谈等方法了解人们如何传递信息。

  3、感受信息传递给生活带来的便捷。

  4、对科学活动感兴趣,能积极动手探索,寻找答案,感受探索的乐趣。

  5、能大胆进行实践活动,并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见。

  活动准备:

  调查表、幼儿画册、图片。

  活动过程:

  1、讨论交流。

  我知道的信息传递的方式。

  2、配图讲述人们信息传递的故事,简单了解人们信息传递的发展史。

  3、畅想未来信息传递的方式

  教师行为教师开始可以创设一个信息传递的情境,例如:今天在幼儿园受到了老师的表扬,得了一朵小红花,如何将这个好消息告诉给你们的爸爸妈妈?告诉给你们的朋友?告诉给远方的亲人呢?

  过渡语:刚刚我们想了很多办法把好消息告诉给别人,这样就是在传递消息,除了这些传递信息的办法,你还知道哪些传递的方法?可以结合调查表说一说师语:中国人都是很聪明的,在很久很久以前,人们就想到了很多方法去传递信息。

  例如:古代的人们传递信息主要用飞鸽,烽火,快马,暗号,手语,书信,旗帜等方法。

  现代的人们有邮政、电报、电话、电视、电脑网络等方法传递信息。

  4、师语:现在我们有这么多信息传递的方法,大胆想象一下以后还会出现什么样的信息传递的方法呢?等你们长大后会怎样去传递信息呢?(这一环节可让幼儿画出自己对未来信息传递方式的设想,可将孩子的设想布置在主题墙或区域中)

  幼儿预设行为幼儿根据创设的情境积极思考讨论信息传递的`方法幼儿结合调查表大胆讲述幼儿看幼儿画册的图片,感受信息传递方式的多样化及其变迁幼儿发挥想象,大胆畅想未来的信息传递方式

  活动反思:

  对于人们如何传递信息,孩子们还是有一点经验的,例如打电话、寄信、发短信等等,但是对于以前人们的传递信息的方式还是比较陌生的,通过前期的调查表,孩子们和爸爸妈妈一起,查阅了很多资料,了解了信息传递方式的变迁。但是我发现孩子们的想象力不够丰富,以后还是要鼓励孩子多想。

  小百科:信息,指音讯、消息、通讯系统传输和处理的对象,泛指人类社会传播的一切内容。

大班科学教案 篇4

  一、活动题目

  好玩的沙――巧提沙

  二、活动目标

  通过玩巧提沙的游戏,让幼儿探索提沙的方法,培养幼儿爱动脑筋的'习惯。

  三、适用对象

  5~6岁幼儿。

  四、活动所需资源

  干沙、湿沙、一次性塑料杯子、筷子、吸管、毛线、竹签等。

  五、活动过程

  探究的问题:不用手端,能把装沙的杯子提起来吗?

  幼儿讨论。

  (1)不能提起来。

  (2)把筷子插到沙子里。

  (3)我把毛线一头埋在沙子里。

  (4)我用树叶提沙。

  (5)我用吸管提沙。

  试一试。

  (1)把筷子插到沙子里,将沙压紧。

  (2)把毛线一头插到沙子里,将沙压紧。

  (3)把吸管插到沙子里,将沙压紧。

  (4)把水彩笔插到沙子里,将沙压紧。

  说一说我的实验。

  (1)我用毛线把杯子提起来了。

  (2)我用水彩笔把杯子提起来了。

  (3)我用筷子把杯子提起来了。

  画一画:我的实验过程。

  六、注意事项

  注意幼儿玩沙时不能用沙撒向他人。

大班科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通过幼儿的探索活动,了解水的循环过程,培养幼儿的探索能力。

  2.激发幼儿对自然现象的兴趣和好奇。

  活动准备:

  电脑、课件:《水的循环》《多变的云》;酒精灯;试管;试管夹;幼儿查找的相关资料、图书;电饭锅;玻璃;前几天与幼儿一起洗的手帕;小实验记录表;笔;排序表及图片.

  活动过程:

  一、提出问题,引起幼儿的兴趣。

  提问:这是什么,请小朋友来摸一摸,它怎么了?(干了)水到哪里去了呢?

  二、幼儿探索活动

  请小朋友到桌子上去查一查,看一看相关的资料,然后告诉大家水到哪里去了,好吗?这里有小朋友准备的资料有电脑,在小实验中有一张记录表,在做实验时你发现的秘密纸上有就在后面打勾,没有的就用自己的方式在下面记录。

  1.第一组:幼儿的资料、图书

  2.第三组:实验(强调安全)

  3.第四组:电脑

  刚才小朋友找了很多的资料并且做了实验,你发现了什么秘密?(加热,才会变水蒸气)

  (幼儿回答)

  谁还有不同的'意见?

  三、利用多媒体,了解水的循环

  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来看一看。

  1、播放课件:《水的循环》(一)

  小水滴怎样才能去旅行呢,它会想出什么办法?

  有谁会它?

  离开了大海它会变吗?变成什么?

  2、播放课件:《水的循环》(二)

  让我们看一看,到底是谁帮助了小水滴,它变成了什么?(水蒸汽)

  播放课件:《水的循环》(三)由于太阳光的照射,水面慢慢的变热,就变成了水蒸汽,慢慢上升在天空中聚集成云。

  3、播放课件:《水的循环》(四)

  水变成云后会怎么样?它还会变吗?它会变成什么?

  幼儿讨论后回答

  4、让我们来看一看,《水的循环》(全)

  幼儿边看,教师边做解释。

  大海水——水蒸气——云——雨雪等——水(大海),然后又重新开始的这个过程就是水的循环。

  5、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排序表,还有——请你从红旗处开始把水的循环过程排一排。

  5、那谁来告诉大家手帕上的水究竟到哪里去了呢?

  四、环保教育

  1、在我们的生活中能离开水吗?

  2、那,我们怎么来保护水资源?

  让我们大家一起收集保护水资源的资料,然后向大家来介绍好吗?

大班科学教案 篇6

  美无处不在,无处不有,处处弥漫着美的气息,如美丽的风景、图画、音乐等。本次活动选用的材料都来来源于如钱币,有凹凸面的字、画、树叶等物品,对幼儿来说并不陌生,幼儿在园里经常做些美工活动,但利用这些物品来进行美工活动,对幼儿来说却充满了新奇,因为兴趣是幼儿探索问题的根源,我利用幼儿熟知的事物,在探索操作中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我设计了这节中班科学课《拓印》,我将本次活动目标定位于:

  1、知识目标:了解拓印的基本方法,探索拓印的奥秘。

  2、技能目标:让幼儿运用多种材料进行拓印。

  3、情感目标:让幼儿对拓印产生兴趣。

  4、通过观察、交流与讨论等活动,感知周围事物的不断变化,知道一切都在变。

  5、能积极地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激发进一步探索事物变化的愿望。

  本次活动的重点是:

  让幼儿了解拓印的基本方法,通过幼儿自己操作、尝试、再操作,加上教师的指导,对拓印的方法有所了解。

  难点是:

  引导幼儿探索拓印的奥秘,让幼儿观察,发现,引起兴趣。为幼儿提供丰富多样的材料进行操作,引导幼儿互相交流、发现问题,为什么会印在纸上画,想办法知道。教师作为引导者及支持者,通过多种手段,引导幼儿探索拓印的奥秘。因此我为本次

  活动准备:

  1、各种各样的树叶,硬币,有凹凸面的`字画若干。

  2、教师范例画一幅。

  3、胶棒、纸、铅笔人手一份。

  根据《纲要》中对科学所定的目标、内容等要求,结合本次活动的重点及难点,我为本次教学活动设计的流程是:

  激发兴趣——探索讨论——动手操作——互相交流——继续操作——展示作品

  一、激发兴趣

  教师出示范画,让幼儿欣赏,发现其中的秘密,引出兴趣。“小朋友看看这幅画和你平时画的画有什么不一样吗?”教师引导幼儿观察。

  二、探索讨论

  幼儿发现问题,教师引导幼儿进行讨论,并探索其中的秘密。“小朋友想想这是怎么画上去的,你们可以和小伙伴一起讨论一下再告诉老师”。教师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大胆发言。

  三、动手操作

  教师可根据幼儿的讨论结果来进行拓印示范,然后请幼儿自己选择材料进行操作。“每个盘里都有许多材料,你喜欢什么,就拿什么来进行拓印,看看你们选择的材料拓印出来的是什么样子的。”在操作的过程,教师要注意幼儿发展水平、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可进行个别指导,为使每个幼儿都能获得满足和成功的体验,多注意幼儿操作过程。

  四、互相交流

  幼儿自选材料后,与其他幼儿交流自己选的材料是否能拓印,拓印不成功的原因是什么。“你的画拓印好了吗?如果印不出来,为什么呢?看看你旁边的小朋友有没有印出来?为什么?”

  五、继续操作幼儿失败后,发现问题,引导幼儿不断尝试、探索来解决问题。只有在失败中吸取经验,才能再创新。掌握了拓印的方法及什么样的物品才能进行拓印。小朋友发现有的物品可以拓印而有的物品没法拓印,为什么呢?原来只有表面产生凹凸不平的才能拓印,较薄的可以拓印,过厚的物品不易拓印,在拓印时还要把上下两张纸固定好。

  六、展示作品

  幼儿拓印完,请每位幼儿将自己的作品放在展示区,进行展示。一起分享探索拓印画带来的快乐。

  本次教学活动按照新《纲要》的要求,以幼儿为主,创造轻松自由的环境。让幼儿主动参与探索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幼儿的认知能力,也锻炼了动手操作能力。我运用了以下几种教学法:

  1.观察法:教师出示范例画,引导幼儿欣赏,观察。幼儿运用各种感官了解事物的特点及获取一些感性经验。教师要引导幼儿全面、系统、有序的观察,即要注意引导幼儿观察事物的整体,又要引导观察其细节。以保证幼儿观察的全面性,同时要为幼儿创设自由的观察空间,以免造成幼儿被动学习。

  2、讨论法:教师通过幼儿积极参加小组讨论、探索等方式,培养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幼儿学习在“碰撞”中对不同观点进行相互交流,分享探索的过程和结果。教师要给予鼓励和支持,培养幼儿乐于探究和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的态度和品质,接纳、尊重同伴的观点和经验。这种方法能满足幼儿的求知欲,并有效地促进幼儿的思维社会化。

  3、尝试法:陶行知先生说过“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带幼儿选择材料进行拓印时,教师鼓励幼儿大胆尝试,不怕失败,在失败中吸取经验,享受探索的过程。教师要调动幼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其探索的兴趣,鼓励幼儿进行猜想并对其验证,让幼儿亲历科学知识的获取过程及成功的体验。此法可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发展观察、分析和思维能力。

  新《纲要》指出:

  教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活动中应“形式合作探究式”的师幼互动。此外我还运用加入了操作法、审美熏陶法、激励法,使整节课达到了科学性、艺术性、愉悦性和谐统一。同时促进了幼儿身体的、认知的、社会性的发展。

  效果:

  本节活动我们打破了以往教师教授,幼儿学习的旧观念,让幼儿自主参与活动,探索问题,操作解决,充分体现了以幼儿为主,保持幼儿的兴趣和探究欲望,让他们喜欢参与。我预想本节活动的效果应该不错。

  教学反思:

  幼儿在全身心投入到探究活动中后,往往很多幼儿仍沉浸在先前的兴奋中,如教师用强制转换的方法使其的注意力集中到一个新的探究活动中,很难使幼儿达到良好的状态,充分利用自然和实际生活机会,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方法,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帮助幼儿不断积累经验,并运用于新的学习活动,形成受益终身的学习态度和能力。

大班科学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气象与人们的关系。

  2、学习通过观察天气和温度计做气象记录。

  3、有对气象变化的兴趣和求知欲。

  活动准备:

  提醒幼儿注意近期的天气,能经常听天气预报。纸、水彩笔。

  活动过程:

  1、将自己了解到的近期天气情况告诉大家。

  2、观看老师做的一周天气预报的记录,了解一周的`天气变化。

  讨论:

  为什么我们每天要看或听天气预报。

  如:雨天外出要带伞,晴天注意防晒,根据气温变化及时增减衣服等。

  3、学看温度计。

  (1)提出问题:人们是用什么方法知道每天的不同气温的。

  (2)提供气温表,教幼儿测量活动室外的气温。

  (3)根据幼儿报的气温,用图示进行演示。

  4、学习记气象记录。

  (1)幼儿分组讨论用什么方法将看到的、听到的天气变化记下来。

  (2)学习用图表的形式做记录,根据观看的一周天气预报做记录。

  活动延伸:

  每天做气象记录,一月做一次统计,使幼儿深刻感知春夏季的天气特征。

大班科学教案 篇8

  一、主题的产生

  一天,朱老师买来了几只鸽子准备放到幼儿园的饲养角里,在经过我们班时,就给我们班孩子看了看,问他们认不认识,孩子们一看,都非常兴奋,异口同声地说:“是鸽子。”有的孩子还站了起来,迫不及待地告诉我们,他们村里也有人家养鸽子的,很好玩。有的说鸽子还会送信,能认出自己的家。于是,讨论有关鸽子的话题开始了,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叽叽喳喳说个不停。我就趁机抓住“鸽子”这个孩子们感兴趣的主题,编制了主题网络。

  二、实施过程

  活动一:鸽子的外形特征(研究人数:11人)

  当我将鸽子带到教室里时,这组孩子都发现了鸽子身上的颜色不同。殷凯首先说:“怎么鸽子有白的,有灰的,还有黑的呢?”“是呀,鸽子真有这么多的颜色。”卢菊娟接着说,这时,琨琨又说:“你们看,鸽子眼睛圆圆的,上面没有睫毛。”“对”很多小朋友都肯定了这一点。栋梁说:“它的嘴是尖尖的,奶奶说过,它也会捉虫子。”眭嘉莉指着鸽子的脚说:“它的脚步也是尖尖的。”这时孩子们都围着鸽子看,有个孩子还伸手去摸鸽子,但鸽子却躲开了。我走到他们面前,建议他们打开笼子,让鸽子出来走一走。“不行!”华昱急忙拉住了我的手,“它会飞走的。”“没关系,那我们来想个办法,让它飞不起来。”这时孩子们就议论开了,“给东西它吃。”“用绳子拴住它。”聪聪说:“我奶奶开刀时,人家送来鸽子,妈妈就把它的翅膀给剪了一点,它就不能飞了。”这时,我及时对孩子们说:“那我们就来试试看。”说完,有的找绳子,有的拿剪刀。就在我要剪的时候,华昱又说:“不行,它会流血的。”我说:“我们试试看。”孩子们紧张地看着我,我用剪刀轻轻地、很小心地剪掉鸽子翅膀上的一段羽毛,“没有流血!”孩子们更开心了,这时华昱拿来一粒黄豆,给鸽子吃,鸽子也许太紧张了,没有吃。栋梁说:“它不吃豆,喜欢吃米。”“不对,它喜欢吃稻。”孩子们又争论开了。于是我布置孩子们回家找一找鸽子喜欢吃的食物。

  (通过这一观察活动,孩子们很快了解鸽子的外形特征,并且对鸽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提出了很多问题。可见,孩子们求知欲望是很强的`,我们教师要尽可能去引导他们,捕捉幼儿的兴趣点,激发孩子的兴趣。)

  活动二:关于鸽子的生活习性及食物(研究人数:12人)

  这组小朋友在观察鸽子时,发现鸽子在咕咕地叫,有的说鸽子肚子饿了,有的说它害怕了,忽然,陈剑如捂住鼻子喊道:“鸽子大便了!”孩子们像是发现了新大陆一样,赶紧把头伸过来看,“真的,真有呢。”殷浩看后又证实了一下,于是孩子们就一直盯着鸽子的尾部看,在不到二十分钟时间里,鸽子大便了三次。孩子们忍不住大笑说:“它的大便真多呀,这么一会儿,大便三次呢。”王文雅问道:“它吃了什么呀,怎么大便这么多?”“它吃黄豆。”王文瀚说道,“还吃玉米。”“还吃吃稻子和麦子,还有米,还要放点水给它喝。”家里卖鸽子的欢欢像小老师一样向大家介绍。“那它怎么一下拉三次?”“它肯定吃得太多了,所以今天总是拉肚子。”王文雅肯定地说。

  (这组小朋友对鸽子排便非常感兴趣,一直在看鸽子排便,这是我所想不到的,虽然孩子们没有更深地去发现鸽子的其它生活习性,但孩子们都知道鸽子为什么排便间隔时间短的原因了,他们对自己的发现感到很开心。)

  活动三:鸽子的用途(研究人数:4人)

  当这组孩子看到鸽子的时候,孙姝敏异常兴奋,很神气地告诉大家:“昨天,我爸爸就杀了一只鸽子给我妈妈吃。”“你爸爸为什么要杀鸽子给你妈妈吃?”“因为我妈妈住院开刀,阿姨说开刀就要吃鸽子。”“为什么呢?”天瑜又问道,孙姝敏摇了摇头,“我也不知道。”“我知道。”王文瀚插过来说:“因为它会送信,而且还会自己回来,这是我爷爷告诉我的,他是养鸽子的。”王文瀚虽然答非所问,但这个话题吸引了孩子们,他们在一起围着鸽子听王文瀚给他们讲鸽子送信呢。

  (通过孩子们之间的交谈,发现了孩子还是很关注周围的事物的。)

  评析:

  从“鸽子”这一方案活动中,我深深体会到:孩子的兴趣是不一样的,他们的探索活动与教师预定的目标也不尽一致,作为教师,在设计活动过程中,应以幼儿的兴趣、需要为根据,我们只能是活动的参与者、协助者、引导者,我们要鼓励孩子大胆探索,并及时引导孩子向更深、更广的层次迈进。

【大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科学教案01-21

大班科学教案02-23

大班优秀科学教案模板6篇(优秀大班科学教案大全)06-09

《恐龙》大班科学教案12-13

《磁铁》大班科学教案11-18

大班科学教案大全03-31

大班科学教案【推荐】03-19

大班科学教案【精】03-19

【热】大班科学教案03-19

大班科学教案【热门】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