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大班教案4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班教案4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大班教案 篇1
【活动背景】
我们班很多孩子干事磨磨蹭蹭,我们对孩子一日生活进行了观察和分析,发现或多或少有磨蹭习惯的幼儿高达78%。在家中,幼儿磨蹭的行为习惯更为严重。早晨起床让家长很头痛。大班孩子将要升入小学,孩子没有时间观念的现状急需改变,于是,我设计组织了“一分钟”的社会学习活动。
【活动目标】
1.知道时间的价值,初步树立时间概念。
2.体会一分钟的长短,懂得珍惜时间。做事不磨蹭。
3.学习制订作息时间计划,并能按计划执行。
【活动过程】
1.在理解故事中初步感受时间
活动开始,我给幼儿讲述了故事《一分钟》,孩子们都被元元的慌张、忙乱逗笑了。“为什么元元只是在床上懒了一分钟,最后到学校却迟到了20分钟?”当我的问题一提出,孩子们有的说:“因为元元太懒了!”有的说:“因为元元碰到了红灯!”还有的说:“因为元元没有挤上公共汽车。”他们的认识都停留在元元做的事情上,没有把元元的行为与浪费时间挂钩,同时也充分表明孩子们没有时间概念。我在肯定了幼儿的回答之后,出示了一副图:晚起床一分钟一十字路口遇红灯耽误时间一没赶上公共汽车走着上学,耽误时间一上课迟到20分钟。
在图的提示下,幼儿明白了由于元元晚起床一分钟,导致了在十字路口和车站都耽误了时间,于是一分钟就变成了20分钟。但是,一分钟到底是多长呢。从孩子的目光中我觉得他们的理解仍然是混沌的,于是引出了下面的环节。
2.在操作实验中体会一分钟的长短
我先请幼儿进行猜想“一一分钟可以干多少事情”?孩子的猜想五花八门:“一分钟看一本书、一分钟可以看电视、一分钟可以玩儿电脑、一分钟能听一首歌、眨一下眼”……一分钟到底是多长?可以做哪些事情呢?我计时,幼儿开始做实验,并把做事的结果记录下来。一分钟后,
幼儿开始交流自己记录的实验结果。“我一分钟眺了87 个绳、我用一分钟涮完了牙;我用一分钟洗干净了脸;我用一分钟穿好了大衣、戴好了帽子;我用一分钟时间叠好了被子;我用一分钟看了3页书”……“一分钟的时间就可以干这么多事情,我们小朋友生活中一定要珍惜每一分钟的时间!”我及时进行了小结。在这个环节中,幼儿在操作和实验中真正体会了一分钟时间的.长短。
3.在制定计划中理解时间与做事情之间的联系
幼儿有了对一分钟长短的经验,我就开始引导幼儿制定作息时间计划。首先,我们一起讨论:每天早晨起床、叠被子用几分钟时间,从家到幼儿园需要多长时间等。然后,幼儿开始制定自己的作息时间计划。由于幼儿尚不认识时间,只是对多长时间能干多少事情有初步的体验。因此,我们选择了图表形式制定作息计划。
在做计划的过程中,孩子们真正把自己的实际生活和时间紧紧联系在一起了。计划完成以后,我们进行了小组内交流,每个幼儿都能够把早晨需要做的事情和需要的时间说给同伴听。最后,孩子们自己提出要把这份时间计划贴到家里,并决心每天早晨严格按照计划做事,不浪费一分钟时间。我从孩子的表现中欣喜的发现:孩子体验到了自己制定作息时间计划的重要性,从内心产生了自己做决定的需要。经过家园的共同努力,必将慢慢内化成他们的行为。
附:故事:一分钟
丁铃铃,闹钟响了。元元打了个哈欠,翻了个身,心想:再多睡一分钟吧,就一分钟,不会迟到的。
过了一分钟,元元起来了。他很快地洗了脸,吃了早点,就背着书包上学去了。走到十字路口,他看见前面是绿灯,刚想走过去,红灯亮了。他叹了口气。说:“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
他等了好一会儿,才走过十字路。他向停在车站的公共汽车跑去,眼看就跑到车站了,车子开了。他叹了口气,说:“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他等啊等。一直不见汽车的影子,元元决定走到学校去,到了学校,已经上课了。元红着脸、低着头,坐到了自己的座位上。李老师看着手表,说:“元元,今天你迟到了20分钟。”
元元非常后悔。
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喷刷画,激发幼儿对喷刷活动的兴趣。
2、体验喷刷作品的艺术美。
3、通过多种阅读手段理解图画书内容,了解故事,感受故事诙谐幽默的情节。
4、通过加入适当的拟声词去感受图画书的诙谐、幽默。
活动准备:
1、各色图形的彩纸、废旧牙刷、颜料(红、黄、蓝)、抹布、牙签、旧报纸等。
2、范画两张(图形贴画和喷刷画)。
3、事前已进行过图形拼贴活动。
活动过程:
1、出示图形贴画和喷刷画,引出课题。
引导幼儿欣赏两幅作品不同的艺术效果,它们的绘制方法有什么不同?
小结:两幅作品都运用了图形拼贴,内容都是一样的,但其中一幅的背景采用了喷刷方法,而原来的粘贴地方只留下了白色图案,今天我们大家一起来试试好吗?
2、讲解示范。
(1)先做好图形拼贴画,拼完后放在画纸上,注意不要贴在纸上。
(2)运用红、黄、蓝几种颜色搭配,在纸上喷刷背景。
喷刷方法:可以先喷红色,用一把牙刷蘸上少量的红色,然后牙刷与牙签相互摩擦,红色均匀地喷洒在纸上;再喷黄色或蓝色,但必须等画面上的红色干了以后再进行,注意换颜色时也必须清洗原来蘸有颜料的牙刷和牙签。大,考吧.幼,师,网喷刷颜色的顺序可任意,可以喷三种颜色,也可任选其中两种颜色。
(3)等背景色干了以后,取下图形彩纸,有彩纸盖着的地方没喷到颜色而形成白色图案。
3、幼儿练习。
(1)提醒幼儿喷刷时不能移动画纸和放好的.彩纸图形;协助能力较差的幼儿学习喷刷的方法。
(2)提醒幼儿围好旧报纸后,再进行喷刷,注意保持桌面、画面的整洁。
4、讲评。
幼儿相互评价:哪些作品图案优美,色彩漂亮,作品干净。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对中班的幼儿来说目标要求并不太高,而且有了小班一年的绘画功底,创作画对孩子来说没什么难度。但正因为以往的美术活动太注重情感体验,忽略了基本技能的培养,使幼儿对最简单的直线、曲线、波浪线、螺旋线等基本线条不能很好的掌握,更别说利用这些线条进行交叉组合,把简单的图案装饰成美丽复杂的图案。因此我的课题的第一课先要让幼儿了解各种线条的名称,并且学会怎么画线条。本次活动,我先通过一个“小线条”的旅行过程来介绍各种线条的名称及画法。接着在欣赏作品之后让幼儿自由装饰空白的花朵,幼儿在以自己为主体的活动中,感受美、创造美。当然,活动中还有不足之处,有一些老师提出,在环节与环节的衔接处处理还不是很到位,下次选课备课的时候还应该准备的更加充分完整一些。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学习双脚纵跳的动作技能。
2.在难度逐步提高的游戏中,主动参与,大胆尝试,敢于挑战。
活动准备:
1.音乐《波尔卡舞曲》《邦德瑞》
2.呼啦圈人手一个,铃鼓3个,玉米图片,黄鼠狼图片
3.活动前布置好场地
活动过程:
一、热身运动
1、师:小地鼠,跟地鼠妈妈一起出去玩吧!
2、师:你看这是什么?我们跟圈跳个舞吧!
二、学习纵跳
(一)初步学习双脚纵跳
1、情景引入
师:地鼠喜欢吃玉米对吗?你们看这是什么?怎么才能吃到这个玉米?
2、幼儿练习纵跳。
(二)提出问题
1、提出问题
师:呀!玉米怎么啦?想吃到玉米有没有什么好办法?
2、分组练习
(三)分析问题
1、分析问题
师:小地鼠,累了吧!到妈妈身边休息一下吧!
师:你们刚才都吃到玉米了吗?是怎么吃的?
师:我刚才看见一只小地鼠跳的`和姚明哥哥一样高?我们来看看他是怎么跳的?
2、学习纵跳
师:现在跟地鼠妈妈一起学学,好吗?小地鼠准备好,一蹲,二摆,三起跳。
3、练习纵跳技能
师:现在我要加大难度了,你看这里是一个圈,你们必须站在这个圈里吃玉米,看哪只地鼠能吃到这么高地玉米!
三、游戏《打地鼠》
1、第一轮游戏
师:你们看这是什么?(玉米),当玉米在你头顶时,你就要跳起来把它吃掉!可是,你们看,这是?(黄鼠狼)
要是被他咬了会怎么样?(晕过去)小结:玉米告诉我,刚才有些小地鼠吃了很多玉米,有些小地鼠跳不高却总是吃不到,所以我们应该怎么样?
2、第二轮游戏
要求幼儿跳的再高一些
3、第三轮游戏
请个别幼儿来拿地鼠槌!
四、放松
师:今天小地鼠们玩的开心吗?我们不仅吃到许多玉米,还学会了一个本领是什么?(跳),对,纵跳,我们现在来放松一下吧!
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理解儿歌内容,能有节奏地朗诵儿歌。
2.感受中国传统儿歌连锁调的形式特点。
3.懂得不轻易相信陌生人,对人、对事要分好恶。
4.引导幼儿在儿歌中学习,感悟生活。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准备:
1.图夹文、面具
2.已经对《三打白骨精》的故事有所了解。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出课题
1.上次老师给你们讲了《三打白骨精》的故事?那个故事里有谁?
2.谁上当了?唐僧、八戒为什么会上当?
二、感知理解,并学习诗歌朗诵。
1.教师示范念儿歌,提问:
儿歌的题目是什么?儿歌里都有谁?他们是怎样的?
2.教师运用教具第二遍朗诵儿歌。提问:
儿歌里是怎么说唐僧师徒的?用了哪些好听的句子? 孙悟空又是怎样打败妖怪的?
3. 引导幼儿有节奏地朗诵儿歌。速度从慢到快,以增加念儿歌的趣味性和难度。可以用拍手、敲鼓等形式边念边打节奏。
三、感受儿歌连锁调的特点
1. 图片的排列上什么秘密?(引导幼儿先找出相同的图片,然后说说相同的图片都排在什么位置,最终得出“句首和句尾是相同”的规律,引出“顶针”)
2. 感知连锁歌的形式。把句尾和句首重叠在一起,并连成一长条,告诉幼儿:像这样,相同的部分连在一起,像一把长长的.链条锁那样的儿歌叫做“连锁歌”。(幼儿学讲)
四、讨论:你最喜欢儿歌里的谁?为什么?(教育幼儿不轻易相信陌生人,对人、对事要分好恶。)
五、延伸:表演儿歌
1.请幼儿创编动作,并进行表演。
2.请个别幼儿戴上面具或者进行装扮后,一边念儿歌一边表演。
活动反思:
这节课是一节比较成功的教学活动,使幼儿充分发挥爱好从而提升幼儿的兴趣,模仿了主要人物的动作和语言,记住了儿歌的主要内容。
要注重对幼儿的安全教育,不能一味地模仿惊险动作,不能学习猪八戒贪吃贪睡,更不能把同伴当妖怪。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安全教案大班《安全》教案10-23
大班教案(经典)08-17
(经典)大班教案04-23
(精选)大班教案03-02
大班的教案07-11
大班教案07-20
大班教案【精选】08-10
大班教案08-08
大班教案[经典]08-18
大班教案[精选]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