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

时间:2024-11-24 01:29:53 教案 我要投稿

小班教案4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班教案4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班教案4篇

小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勇于探索,喜欢探索的良好习惯。

  2、尝试利用多种感官观察物体。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真水果,苹果,梨,香蕉,桃等若干,水果模型。

  小刀一把

  猴子的手偶

  大袋子

  活动过程:

  环节1:学习儿歌《水果歌》

  教师出示装图片的盒子,请幼儿摸出图片,能说出图片上水果的颜色。

  教师将图片贴在展示板上,边贴边教幼儿说儿歌。

  将所有图片贴完,教师带幼儿说儿歌2—3遍,并请幼儿上前边点图边说儿歌。

  环节2:探索活动《真假水果》

  教师拿出猴子的.手偶,说,“你们好,我是猴子”。

  教师说:“哎呀,我现在肚子好饿啊,你们给我点吃的吧?好不好,你们知道我喜欢吃什么吗?”

  教师可让幼儿假装喂猴子吃点东西。幼儿喂完了,猴子还不饱。

  教室带着猴子假装找东西吃,找到了一个装着水果的大袋子,这是猴妈妈留给它的。

  猴子打开袋子,拿出一水果模型一咬,怎么都咬不进去。教师问幼儿,这是为什么?

  原来猴妈妈太粗心了,把真的水果和假的水果混在一起了。小猴子可着急了。

  老师布置任务,请小朋友帮小猴子找一找真的水果在哪里。

  教师将幼儿分组,每个幼儿3—4个幼儿,由一位老师负责,幼儿探索真假水果的区别。指导老师的指导:不能直接告诉幼儿哪种是真的,哪种是假的,可引导幼儿通过手,鼻子,眼睛等多种感官去发现。

  幼儿分享成果。教师将幼儿聚集在一起,请每组的一些幼儿说说她们如何辨别水果的真假。教师用刀切开幼儿找出的真水果。

  环节3:区域活动

  美工区:给水果描虚线和涂色。

  角色区:在角色区玩水果模型和头饰等。

  活动反思:

  幼儿是独立的、发展的个体。只有在自主活动的过程中,儿童才能充分体验自身的存在与价值,更好地获得发展。儿童只有在自己喜欢的、感兴趣的活动中,才能充分发展他们的创造性和调动他们积极的思维参与到活动中来,使教师预设的活动目标尽可能的达到预期的效果。

小班教案 篇2

  设计意图

  小班的孩子正处于对色彩非常敏感的时期,在有趣的童话中引发幼儿探索色彩的兴趣,非常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更容易激发幼儿的想象与表达。《小老鼠学画画》是一个充满趣味性的童话。它以老鼠画画为主题线索,生动地介绍了五种基本颜色的名称和相关的各种事物,还告诉我们五种颜色混合之后的效果,让幼儿初步接触到颜色混合的概念。这则童话可以帮助幼儿在有趣的情节中了解更多的颜色,感受画画的快乐。

  活动目标

  1.体验小老鼠学画画的快乐,感受童话的趣味性。

  2.仔细观察画面内容,能够集中注意的倾听童话并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3.理解童话内容,丰富词汇:扑通、哧溜哧溜。

  活动准备

  1.利用红黄蓝绿紫五种颜色的颜料,创设“色彩感知”情境。

  2.利用五只老鼠的卡片和教师的示范讲述,创设“童话倾听”情境。

  3.利用童话课件、小桶、石头和纸,创设“童话学习”情境。

  4.利用小老鼠的头饰,红、黄、蓝、绿、紫5种颜料桶和苹果、糖、小鸡、迎春花、汽车、自行车、树木、西瓜、茄子、葡萄的图片,创设“童话再现”情境。

  活动重点

  感受童话的趣味性,学习词汇“扑通”“哧溜哧溜”。

  活动难点

  能结合有趣的'场景基本说出童话的内容。

  活动过程

  情境创设一,利用“色彩感知”情境,丰富幼儿对颜色的认知。

  师:看,老师带来了什么?都有哪些颜色?我们用这些颜料可以画出什么?

  情境创设二,利用“童话倾听”情境,初步感知童话内容。

  1.教师示范讲述童话。

  师:今天小老鼠也来学画画了,它画出了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听童话《小老鼠学画画》。

  2.利用小老鼠的卡片回忆故事。

  师:有几只小老鼠来学画画?它们用到了哪些颜色?都画出了什么?故事最后怎么样了?

  小结:原来并不是多种颜色放在一起就变漂亮,我们要教会小老鼠合理搭配颜色。

  情境创设三,利用“童话学习”情境,进一步理解童话内容,理解词汇“扑通”“哧溜哧溜”。

  1.利用课件,完整欣赏童话。

  2.利用石头落入水桶的现象,帮助幼儿感知理解“扑通”一词。

  3.利用小手在白纸上涂画的声音,体验理解“哧溜哧溜”。

  情境创设四、利用“童话再现”情境,复习童话内容。

  1.布置表演场景:将自制的“红、黄、蓝、绿、紫”5种颜料桶分别摆成弧形,间距稍大一些,利于幼儿表演。

  2.将“苹果、糖果、小鸡、迎春花、汽车、自行车、树木、西瓜、茄子、葡萄”的图片按照颜色分别贴在不同颜料桶的旁边,提示幼儿讲述童话内容。

  师:小老鼠画画可真好玩,那我们大家都来当一当小老鼠,跳到什么颜色的颜料桶里就说出画出的相应颜色的物品。比如跳到红色的颜料桶里就要说出红红的苹果、红红的糖等。比一比谁的声音最好听!

  活动延伸

  猜想五只小老鼠一起画画后发生的事情,尝试续编童话。

  附:

  小老鼠学画画

  猴妈妈把小猴宝宝叫走了。淘气的小老鼠们骨碌碌地爬上了桌子。今天,他们又要捣什么乱啦?第一只小老鼠,扑通一声跳进了红色颜料桶里!红红的苹果、红红的糖。还可以画什么呢?第二只小老鼠,扑通一声跳进了黄色颜料桶里!黄黄的小鸡,黄黄的迎春花。还可以画什么呢?第三只小老鼠,扑通一声跳进了蓝色颜料桶里!蓝蓝的汽车,蓝蓝的自行车。还可以画什么呢?第四只小老鼠,扑通一声跳进了绿色颜料桶里!绿绿的树木,绿绿的西瓜。还可以画什么呢?最小得一只小老鼠,扑通一声跳进了紫色颜料桶里!紫色的茄子,紫色的葡萄。还可以画什么呢?

  来来来,大家一起来!大家一起来画漂亮的画。红色的小老鼠哧溜哧溜,黄色的小老鼠哧溜哧溜,蓝色的小老鼠哧溜哧溜,绿色的小老鼠哧溜哧溜,紫色的小老鼠哧溜哧溜,五只小老鼠在纸上开心地画啊画……哎呀,怎么回事?都变成了黑色。

  活动反思

  幼儿的词汇经常是在观察中获得的,尤其是小班的幼儿,直观的刺激,鲜艳的颜色更容易吸引幼儿,帮助幼儿理解词汇。在“色彩感知”情境中,幼儿通过观察水粉颜料,了解了“红、黄、蓝、绿、紫”五种颜色的名称。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在老师的进一步引导下,孩子们还说出了“红红的太阳”“黄黄的香蕉”“绿绿的树叶”“蓝蓝的大海”“紫紫的葡萄”等短语。从孩子们的回答中,我感觉到幼儿对于“红红的”“黄黄的”……这些重叠词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为后面学习童话降低了难度。

  在学习童话时,考虑到“扑通”一词比较难理解,仅凭老师来模仿“扑通”的声音或者语言的解释是远远不够的。于是,我取来盛水的小桶,将稍大的石头落入其中,这时我们就会听到“扑通”的声音。这种视觉上的直接感知,这种“观赏”情境的创设使幼儿很形象的理解了“扑通”的含义。反应特别快的家旭还想到了我们游泳时跳入水中也是“扑通”一声。另外,小班的幼儿对于“哧溜哧溜”一词也比较陌生。于是,我发给幼儿每人一张白纸,请幼儿用小手当笔,在纸上来回涂画,这时就会发出“哧溜哧溜”的声音。这种动作的体验和声音的感知使幼儿对于新词记忆的非常快,在观赏中,在模仿中,在游戏中丰富了词汇,积累了经验。在猜想五只小老鼠一起画画后发生的事情时,孩子们主动发言,能力强的幼儿表达的比较流畅:

  宛丛:“小老鼠发现画成了黑色,自己也变成了黑色时,赶忙去洗手、洗脸,快让自己变得干净些!”

  奥哲:“小老鼠后来就叫大家一起去洗一洗,太脏了,真难看。”

  家旭:“小老鼠想了想,觉得以后再也不能用这么多颜色混在一起画画了,它们混在一起不好看!”

  依琳:“小老鼠赶紧去洗澡,然后学着用好看的鲜艳的颜色来画漂亮的画了。”

小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感受春天来临的美好和喜悦。

  2、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春天的喜爱。

  3、能从花、草、树木和人的服饰变化中感知初春的主要特征,知道春天来了。

  活动准备:

  课件、打击乐器若干、《春天》音乐带。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教师组织谈话。“小朋友,现在是什么季节?(春天)你是怎样知道春天来了?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二、基本部分

  1、教师出示课件演示稿,请幼儿观察图片上都有什么?然后教师提问:“春天到底是怎样来得呢?”

  2、教师配乐朗诵诗歌《春天是这样来的》,请幼儿欣赏并思考:

  (1)你听到诗歌里说谁来了?

  (2)小溪、柳树、春笋是怎样来得?(唱着歌来的、跳着舞来的、放着鞭炮来的)

  3、幼儿欣赏课件,教师朗诵诗歌,鼓励幼儿大胆地用动作表达自己的感受。

  (1)小溪是怎样来得?请幼儿学小溪唱歌,发出叮咚、叮咚的声音。

  (2)柳树是怎样来得?请幼儿学柳树随风飘动的样子。

  (3)春笋是怎样来得?请幼儿学春笋钻出泥土的样子。

  4、引发幼儿展开丰富的想像,说说听了这首诗歌自己还想到了春天里的什么。鼓励幼儿自由表现自己想像中的春天的景物。

  三、结束部分

  教师带幼儿出去寻找美丽的春天,尽情表现迎接春天到来的喜悦心情。

  延伸活动:

  教育幼儿爱护春天的花卉、小草,不攀折嫩枝叶等。

小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增强身体的灵活性,练习四散追逐跑。关注幼儿情绪,和孩子建立亲密关系

  活动准备:场地

  活动重点:跑的方法

  1.宝宝不推不挤

  2.在老师身边游戏

  设计意图:以游戏的方式吸引幼儿的兴趣。引出今天的主题创设情景,激发幼儿表达的愿望,学习儿歌。

  活动反思:今天孩子第一天来到了幼儿园,老师给与幼儿比较宽松的'氛围,从孩子的情绪上给与关注。我们和孩子们一起进行了很多的亲密接触,抱一抱。亲一亲,感受和老师的亲密的关系,通过和孩子们一起交流谈话,发现孩子对于自己长大了很感兴趣,于是我们通过儿歌再次感受自己长大了,给孩子提出自己长大了都干什莫事情,从早晨自来园,自己叠衣服开始做起。

【小班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教案(经典)12-19

【经典】小班教案12-07

(经典)小班教案09-09

小班教案【精选】07-27

小班教案07-20

小班教案07-27

小班的教案02-23

小班教案[经典]12-17

(精选)小班教案12-05

[经典]小班教案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