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音乐教案

时间:2024-11-22 13:07:23 教案 我要投稿

【精选】小班音乐教案模板汇总8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班音乐教案8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精选】小班音乐教案模板汇总8篇

小班音乐教案 篇1

  小班语言活动:水果歌

  执教者:张小燕

  活动目标:

  1、观察梨子、苹果等水果的颜色,以水果的颜色为特征创编儿歌。

  2、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学说普通话。 活动准备:

  1、课件梨子、苹果、葡萄、西瓜等水果的图片

  2、水果卡片(梨子、苹果、葡萄、西瓜)若干。

  活动过程:

  (一)、师幼共同玩手指游戏,导入活动。

  (二)、出示课件,引导幼儿《看水果,说颜色》

  1、教师设置情景《颜色娃娃找朋友》

  2、出示水果图片,引导幼儿说说水果的颜色

  3、请幼儿点击出示彩色水果

  4、教师出示幻灯引导幼儿按颜色给水果分类

  (三)、展示图卡,编《水果歌》

  1、教师创设情境《请娃娃做客》

  2、教师示范根据水果颜色特征编儿歌。

  3、引导幼儿仿编儿歌

  4、师幼共同将仿编的儿歌念一遍

  (四)、师幼共同游戏,多形式朗读儿歌

  1、游戏《击水果》

  教师介绍玩法,部分幼儿上台游戏,练习儿歌

  2、听音乐《数鸭子》,师幼共同朗诵儿歌

  边听音乐边创编简单的水果歌

  (五)、教师小结

  活动延伸:

  1、鼓励回家或把其他水果编进儿歌,并念给爸爸妈妈听。

  2、在语言区放置其他水果图片。引导幼儿为他们编《水果歌》。

  3、与家长沟通带幼儿认识更多的`水果,了解其他颜色,并将其编进儿歌,体验成功的乐趣。

  附:儿歌《水果歌》

  什么水果红红的?苹果苹果红红的。

  什么水果黄黄的梨子梨子黄黄的。

  什么水果绿绿的?西瓜西瓜绿绿地。

  时间:20xx年11月

小班音乐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学会有节奏感的唱歌。

  2、看视频能跟着做动作。

  3、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体验歌唱活动带来的愉悦。

  活动准备

  智慧树《小鱼游》视频及歌曲

  活动过程

  1、智慧树《小鱼游》视频

  ——我们先看一段《小鱼游》视频。

  ——视频里面是谁在水里游啊?

  2、放歌曲

  ——小朋友唱歌的时间到了,我们来学《小鱼游》。

  ——先坐好静静的听这首歌曲。

  3、熟读歌词

  ——把歌曲节奏听熟。

  ——反复读歌词,熟记。

  4、学《小鱼游》歌曲

  ——教师先完整的唱《小鱼游》。

  ——有节奏性的教幼儿一句句的唱。

  5、小结

  ——学会后让幼儿完整的唱一遍。

  ——放《小鱼游》视频,一边唱跟着视频里的红果果做动作。

  活动反思

  小班孩子喜欢唱歌,而且这首歌曲音乐优美、动听,歌词简单易记,在愉悦的情绪中学习歌曲,较好地完成了教学活动目标。虽然这节教学活动结束了,但在音乐活动中体验与同伴游戏以及有朋友的快乐,却是一种长远的教育,不能因为这节活动的结束而终止。

小班音乐教案 篇3

  活动课题:我家有几口

  主要教学领域:音乐领域

  内容分析:这首歌旨在让幼儿加深对家庭的了解和对亲情的体验,符合孩子的认知需求,孩子感兴趣。

  幼儿分析:家人是小班宝宝最亲近的人,小班幼儿对家的依恋尤为强烈,他们渴望妈妈温暖的怀抱,期盼和爸爸一起做游戏,这首歌符合孩子的情感需要。

  设计思路:通过游戏问答、欣赏音乐、感知体验、探索发现、形象表征、活动延伸等环节和孩子一起完成这一课时。

  活动目标:

  1、乐意向同伴介绍自己的父母,能说出自己父母的姓名和典型特征。

  2、能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尝试用歌声表达与家人在一起的幸福感。

  活动重难点:

  重点:知道自己家里都有谁。

  难点:用歌声表达情感及家里有几口人

  活动准备:

  1、《我家有几口》音乐 2、多媒体图片幼儿用书第一册第一页

  活动过程:

  1、游戏问答

  导入:小朋友,你们家里都有谁啊?(爸爸、妈妈、奶奶等)。那你数数家里一共有几口人,请幼儿自由回答。欣赏挂图并了解歌词现在老师这里有个小朋友想请我们班的来给他数一数他的家里有几口,都有谁?教师引出歌词

  2欣赏音乐:让我们来听听小朋友给我们的答案吧,欣赏音乐。

  3、感知体验:小朋友说你们回答得很正确,现在他想和你们来玩一个游戏,请小朋友们拍手,小手在你们身上跳舞,看看他会跳到哪。一拍跳一下,感知音乐节奏。

  4、探索发现:刚才小手在我们的.肩膀上跳了跳,我们的小手还可以跳到哪里呢?一起来跳舞吧。拍身体的其他部位感知节奏。

  5、形象表征:我们的小手跳了跳也累了,让我们现在来数一数他们有谁在和我们做游戏吧,有四口。

  6、活动延伸:我们家里还有爷爷奶奶等等,还可以怎样唱呢?

小班音乐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 学习歌曲《小花狗》。

  2. 能够边唱边按歌词内容做动作,学习按乐句变换动作。

  3. 理解并遵守游戏规则。

  4. 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5. 体验歌唱活动带来的愉悦。

  活动准备:

  1. 小花狗头饰若干,肉骨头头饰若干。(数量与幼儿人数相等)

  2. 小花狗歌曲磁带。

  活动过程:

  1. 以谈话的形式帮助幼儿熟悉歌曲。

  (1) 谈话:小朋友们,你们见过小狗吗?(见过)那你知道小狗是怎么叫的吗?(汪汪汪)小狗最爱吃什么?(骨头)

  (2) 教师为幼儿演唱两遍歌曲,演唱时可以让幼儿拍手打节奏,使幼儿逐渐熟悉歌词的内容和歌曲旋律。

  (3) 根据歌词内容提问:小花狗在什么地方?(在大门口)它的眼睛是什么样子的?(黑的)小花狗在门口干什么?(想吃肉骨头)引导幼儿逐渐熟记歌词。

  2.学习演唱歌曲,练习创编动作。

  (1) 教师再次范唱,引导幼儿和老师一起随音乐唱歌。

  (2) 教师逐句唱歌,引导幼儿分句创编动作,加深对歌词内容的印象。

  (3) 教师带领幼儿边唱歌,边表演动作。

  3.活动结束:

  师:孩子们玩得开心吗?(开心)现在呢?我们的活动结束了,我们一起用小花狗的方式说再见吧!(汪汪汪)

  活动延伸:

  音乐游戏:小花狗

  教师介绍游戏玩法、规则与教师进行示范。

  1. 幼儿两人一组,分别扮演小花狗和肉骨头。

  2. 小花狗在自己的座位前,边演唱边表演;肉骨头蹲在小花狗面前,当唱完汪汪时,肉骨头迅速逃回自己的座位。

  活动反思:

  总结这次的'音乐教学,我觉得选材方面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对于小狗的形象幼儿都愿意去模仿,幼儿的参与性很高,并能大胆表演。在活动的设计上思路比较清晰,过渡自然,教态也能做到大方、亲切‘与幼儿简历平等、融洽的关系,使幼儿学得轻松愉快。不足:在活动过程中,让幼儿欣赏歌曲时可适当增加次数,幼儿表演的空间较小走动的较少。今后我将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是自己在音乐道路上走得更远。

小班音乐教案 篇5

  一、教学目标:

  1、学习礼貌用语:“你好”、“再见”,并在教师的叮嘱下会准确使用。

  2、熟识乐曲,初步培育孩子节拍感,学习按节拍拍手。

  3、依照乐曲内容勇敢开展表演。

  二、教学预备:

  在教学室一角安排一個熊猫的家,并请1名教师戴上熊猫头部装饰饰演熊猫。

  三、教学组织:

  1、幼儿教师通过述说小故事《彬彬有礼的白兔》,引导孩子学习小故事内的“你好”、“再见”等礼貌用语,激起孩子喜好。

  师:“刚刚教师讲的`小故事名叫啥?”“你们为何喜爱白兔呀?”“由于白兔彬彬有礼,因此大伙儿都喜爱它!”

  2、熟识乐曲《礼貌歌》,并懂得按节拍拍手,初步培育孩子对Music的体会能力。

  师:“教师把刚刚的小故事编成了1首乐曲,我们一块儿来听一听看,请孩子跟着Music来拍手。”

  3、依照乐曲内容配上简单表演动作,让孩子熟识歌词内容。

  唱“你好,伙伴,我们一块儿,愉快非常”时,左右边这只手握拳在胸口,拇指相向,按节拍2个拇指相互点一点。

  唱“拜拜,再见,伙伴,我们将再见”时,左右边这只手握拳在胸口相对,2个拇指相互弯曲,作点头状。

  4、通过游戏,让孩子掌握“你好”、“再见”礼貌用语的准确用法。

  师:“我们去熊猫家玩吧!”“到了熊猫家我们怎样讲?”“我们一块儿来表演《礼貌歌》给熊猫看吧!”“我们应该回家啦,跟熊猫讲啥?”

  附小故事:

  一日,白兔到熊猫家去玩,白兔讲:“你好”熊猫请白兔吃胡萝卜,白兔讲:“感谢!”因此,白兔与熊猫在一块儿开心奋兴地搭积木,做游戏。白兔要回家啦,熊猫拉拉白兔的手讲:“我喜爱与你作伙伴!”白兔向小狗熊猫招招手讲:“拜拜!”就回家啦!

小班音乐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感受稳定的节拍律动,探索身体动作的声音,即兴地音乐活动。

  2、对音乐活动的扮演角色感兴趣。

  3、跟随音乐表演、表现音乐表达的形象,培养幼儿初步的创编能力及幼儿自控能力。

  4、教育幼儿互相谦让,团结友爱。

  5、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玩具小鸡2只;音乐磁带;小鸡头饰若干,狼头饰1个

  活动过程:

  1、师:“小朋友们,现在请你们学着小鸡的样子进入教室,看谁最可爱。”幼儿跟音乐节拍学小鸡进入活动室。师:“每人找一把小椅子,坐好啦!”

  2、幼儿坐好后,师:“小朋友们仔细听,这是谁在叫?”放小鸡叫声。幼儿答:“小鸡。”教师出示小鸡(玩具):“那这两只小鸡在干什么呢?小朋友们仔细看。”

  教师边朗诵歌谣边表演。

  3、师:“小朋友们说说这两只小鸡在干什么呀?”幼儿举手或齐答。师:“哦,它们在抢一条虫子吃,在吵架。那它们这样做好不好?应该怎样做呢?(个别回答)小朋友们说得真好!好朋友应该互相谦让,团结友爱。”

  4、师:“好,小朋友们小手准备,我们一齐拍手来说说这两只小鸡在干什么。”教师带幼儿手击稳定节拍,按节奏朗诵歌谣。

  5、师:“好,小朋友们真棒!现在谁来说说我们还可以用身体的'什么部位为小歌谣伴奏。”举手提示幼儿。“谁想到了举手告诉老师”(拍肩,拍腿,拍头,跺脚等)。幼儿想出一种就请他做一做,老师和幼儿一齐边打节拍边朗诵一段歌谣。

  6、师:“小朋友们真棒!想出这么多伴奏方法。刚才呀,我听见一个小朋友说,想和老师一齐来表演小歌谣。好,请你来吧!”请一名幼儿到前面来,“我们现在就是两只小鸡了,小朋友们看我们表演得好不好”。示范表演,身体按节拍动作,表演小鸡争执,朗诵歌谣。

  7、师:“我们表演得好不好?现在,就请你来找个好朋友,变成两只小鸡,再想一想,我们刚才为小歌谣想出的好多伴奏方法,我们一齐来表演。”幼儿找一个伙伴,面对满按节拍边朗诵边动作。

  8、师:“小朋友们表演得真好!小鸡可喜欢你们啦!它给我们带来一段特别好听的音乐。”放曲一《小鸡》。

  音乐停,师:“谁能说说,刚才小鸡在干什么呀?”幼儿回答(捉虫,游戏)。师:“小鸡和小伙伴们在草地上找虫子吃、喝水、做游戏,它们晚得正高兴的时候,谁来了。。。?小朋友们听!”放曲二。

  师:“是大灰狼来了!这时候,小鸡们,如果你们变成花的样子,大灰狼就找不到你们了。你们变一变好吗?(幼儿做出各种姿态的花。有做的较好的就请到前面让其他幼儿学一学)。师:”小花们真漂亮,变成小花后就不能再动了,不然大灰狼就会发现你了。”

  9、师:“好,小花真漂亮!请小朋友们闭上眼睛!”教师戴上小鸡头饰,“睁开!看看老师变成谁了?”幼儿齐答“小鸡”。师:“你们想不想变成小鸡呀?(幼儿答“想”),现在请你从小椅子下面拿出小鸡头饰戴在头上,我们都变成小鸡了。咱们一块儿去草地上做游戏吧!”

  放曲一,教师带幼儿学小鸡“捉虫”、“喝水”。

  10、音乐一停,师:“不好!大灰狼来了!小鸡们快变成小花的样子!”放曲二,幼儿做出各种花的动作,大灰狼来了转了一圈后走开了。

  师:“大灰狼没发现我们,已经走了。小鸡们,那边有一片更大的草地,我们到那边找虫子吃吧!”

  放音乐《小鸡》,幼儿随音乐游戏。

  再次放音乐二,重复刚才大灰狼来了的游戏。

  11、幼儿扮小鸡到大草地上做游戏。活动结束。

  活动反思:

  此次音乐活动是创新的,给予孩子的是全新的体验,是值得提倡的。因此,教师精心设计活动过程是音乐教学与否的关键所在,只有教材的处理和教学设计充满趣味性,这样才能吸引孩子主动学习。

小班音乐教案 篇7

  活动设计背景

  幼儿小班的孩子社会性关系已不限于母亲和亲人之间,而是扩展到和同伴的关系上,他们很愿意和小朋友在一起玩,像水中的鱼儿一样自由自在。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在欢快的乐曲中感受拥有朋友的快乐。

  2,使幼儿体会“忧愁”和“快活”的不同感受。

  3,领会一,二,三条鱼的含义。

  4,使幼儿能根据歌词的含义做出相应的`动作。

  教学重点、难点

  难点一,幼儿对歌词的咬字发音,尤其“愁”字。

  难点二,舞蹈过程中1,2,3,数的互换角色上。

  活动准备

  音乐,小鱼缸,三条小鱼

  活动过程

  故事讲述:有一条小鱼,它没有朋友,每天都是孤孤单单的游来游去,没有别的鱼儿和它说话,没有鱼陪它做游戏,它很伤心,(哀伤的音乐)。取出鱼缸,小朋友发现一条鱼在水里游真的很孤单。老师开始唱第一段歌词边做动作:一条鱼,水里游,孤孤单单在发愁。

  老师提问:为什么这一条鱼很孤单,他为什么会发愁呢?我们怎样才能帮助它呢?

  幼儿思考引出:小鱼需要朋友。

  老师取出第二条鱼放入水中,老师提问,第二条鱼放进去以后会怎样,鱼的感受是什么,小朋友的感受是什么,得到关键词,快乐,高兴,开心。老师唱第二段歌词并表演动作:两条鱼,水里游,摇摇尾巴点点头。

  老师提问,如果想让小鱼更加开心我们可以怎样做?

  老师再在鱼缸里放第三条鱼,一起数一数,如果小朋友是最开始的那条鱼,你会开心吗?小朋友回答完,老师接着唱第三段歌词:三条鱼水里游,快快活活做朋友。歌词随着游戏的展开更加深刻,教师引领小朋友以表演的形式熟悉歌曲,在中间画圆,小朋友依次表演,可分组进行。

  教学反思

  1,过程中幼儿对歌词的理解很到位,也能准确地感受不同的情绪,但感染力欠缺。

  2,老师将这个活动完成了,但没有关注到孩子想象的空间,比如,孩子还会选择更多的鱼,4,5,6,7,8,100,1000,等等,孩子们还可以说说平时职到的鱼类。

小班音乐教案 篇8

  一、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随着音乐旋律和歌词展开关于“月亮船”的积极想象。

  2、结合感受和想象,并用肢体动作大胆表现。

  二、课型:新授

  三、活动重点:感受歌曲的优美,能边表演边唱。

  四、活动难点:

  结合感受和想象,并用肢体动作大胆表现

  五、教学方法:

  六、活动准备:课件、音乐伴奏 、小乐器(沙球、小铃、铃鼓等)

  七、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练声;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一样东西,大家想知道吗?那请大家闭上眼睛,老师数到三小朋友看大屏幕。小朋友说这是什么呢?(蜡烛)那咱们吸一口气把蜡烛吹灭怎样?再来一次。有一只小猫它非常的饿,发出5--】3--】1--的声音小朋友来学一学,它看见一盘鱼心里非常高兴,一直喵喵的叫,135】135】135】

  (二)基本部分

  1、 利用画面,引出歌词。小朋友们看着是什么呢?(月亮)月亮像什么?(小船)小船是什么样子的`呢?(两头尖尖的)老师可想坐在小船上了,大家想吗?那咱们一起做到小船上。坐在小船上能看见什么?(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教师结合画面完整说一遍歌词。老师知道一个小朋友坐在小船上咱们一起看看他在干什么。

  2、 欣赏多媒体2遍熟悉歌曲。小朋友听完这首歌想到了什么?

  3、 教师教唱,学拍节奏。师:歌曲是怎样唱的?教师范唱2遍幼儿哼唱.老师听到音乐拍手,小朋友看老师是是怎样拍的,拍手、腿、肩的声音高度有什么区别,来大家一起拍一下。

  4、 幼儿完整欣赏乐曲,并跟着音乐旋律,自己表现动作。师:咱们听着音乐动一动身体怎样,你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三)结束部分

  幼儿选择小乐器听音乐演奏。师:这里有许多小乐器,咱们一起来叫一下它的名字,你可以拿乐器听音乐打节奏,注意前奏时不拍。

【小班音乐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音乐教案(精选)10-02

小班音乐教案05-25

小班洗澡教案音乐01-13

小班音乐游戏教案01-17

小班音乐教案:你好01-06

小班音乐教案:春天01-09

小班音乐优秀教案06-18

小班音乐教案【热】06-23

【推荐】小班音乐教案06-22

小班音乐教案【荐】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