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中班教案范文汇总8篇
作为一名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班教案8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中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学习1-10的序数,会从不同方向辨别数序。
2、学会用序数词"第几"较准确地表示物体在序列中位置。
3、通过游戏活动,训练幼儿良好的观察力。
4、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5、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活动准备:
PPT课件、车票、火车头饰
活动过程:
一、小动物排队
师:小朋友们,森林里要开运动会了!瞧,小动物们都到了,他们排着整齐的横队欢迎我们去观看比赛呢。
出示PPT1请小朋友说说看:
从左往右数,小猴排在第几个?(箭头表示从左往右的意思)
出示ppt2提问:从左往右数,小猪排在第几个?
出示PPT3提问:从左往右数,小蜗牛排在第几个?
出示PPT4提问:从右往左数,小老鼠排在第几个?
出示PPT5提问:从右往左数,小狗排在第几个?
二、小动物看比赛
瞧!比赛开始了,看看一共有几条跑道?谁是第一跑道?小羊在第几跑道?第十
跑道是谁?
教师:在小动物身边的黑色数字代表小动物在第几跑道,那蓝色的跑道上红色的数字代表什么意思呢?红色的箭头又表示什么意思呢?
三、坐火车去旅游。
小朋友,今天你们玩的开心吗?现在我们乘着火车去旅游吧,这里有2列火车,你们每人拿一张票,看清楚票上的编号,找找该坐那辆车,赶快行动吧。开着火车出去旅游了。
教学反思:
这次的数学活动给了我很大的启示。对孩子的教育要来源于生活,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索欲望。整个活动依据幼儿的学习规律和年龄特点,由浅入深,层层递进,以“开火车”游戏情景贯穿始终。在活动中,仔细倾听他们的想法,尊重孩子们的意见,最大限度的发挥孩子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对孩子讲“列”“排”等比较抽象的概念时,不能只停留在“有丰富的玩教具”上。更有效,更直观的方法就是让孩子在情境中,真正的参与到活动中,从生活中认识“数”。数学教育生活化,游戏化是是幼儿掌握数学概念最有效的方法和途径。
中班教案 篇2
活动名称:它们在哪里
活动目标:
1.能观察发现书中藏着的动物,发现动物体色与周围坏境的相似性。
2.理解保护色保护自己、躲避敌人的作用。
3.感受保护色现象的奇妙。
活动准备:
(1)大书
(2)表格
(3)动物卡片、红绿褐白四色色卡、场景卡片
(4)奥尔夫音乐《慢慢走》
(5)蜥蜴,北极狐的生活视频。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幼儿跟随教师伴随奥尔夫音乐《慢慢走》学习各种动物走路的样子,音乐停止,坐回位置。
教师:小朋友们,刚才我们都模仿了哪些小动物啊?
出示大书封面: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一本分享阅读,看看刚才那些小动物在不在里面。
【2】.阅读图画第2页:
这是什么地方?
教师指着树叶:这是什么?(树叶)。树叶里藏着一个小动物,你发现它了吗?它在哪里?请幼儿上来指一指。
教师简单介绍:这是青蛙的一种,名字叫树蛙。它跟我们平时见到的青蛙不同,主要生活在树上,所以叫"树蛙"树蛙的身体是什么颜色的?它周围的树叶是什么颜色的?绿色的树蛙藏在绿色的树叶里,容易被发现吗?
过渡语:树蛙的身体为什么是绿色呢?这样对它有什么好处呢?请小朋友带着这个问题往下看。
第3页:
停顿片刻,给幼儿留出观察思考的时间,然后提问:谁来说一说,树蛙的身体为什么是绿色的,这对它有什么好处。
若幼儿答:不容易被毒蛇发现。可追问:如果发现了,会有什么后果?
教师小结:树蛙的颜色与周围的树叶颜色很像,所以毒蛇没有发现它,这就保护它不被吃掉。
第4页:
这是什么地方?
教师指着珊瑚:这是什么?(珊瑚)。珊瑚里藏着一个小动物,你发现了吗?它在哪里?请幼儿上来指一指。
(对珊瑚鱼的简单介绍:这种鱼生活在珊瑚里,我们叫做珊瑚鱼)珊瑚鱼的身体是什么颜色的?它周围的珊瑚是什么颜色的?红色的珊瑚鱼藏着红色的珊瑚里,容易被发现吗?
过渡语:珊瑚鱼的身体为什么是红色的呢?这样对它有什么好处呢?我们接着往下看。
第5页:
画面上出现的这是什么动物?(鲨鱼)。鲨鱼发现珊瑚鱼了吗?为什么?
教师总结:红色的珊瑚鱼藏在了红色的珊瑚里,鲨鱼没有发现它,所以,红色的珊瑚保护了红色的珊瑚鱼。
第6页:
这是什么地方?
教师指着图画:这是什么?(树枝)。树枝里藏着谁?
(对蜥蜴的简单介绍:这种动物叫蜥蜴,和蛇长得有点像,但是它有四只脚,所以也叫"四脚蛇"。)幼儿回答完后,播放蜥蜴生活视频,使幼儿加深对蜥蜴的了解蜥蜴的身体是什么颜色?它周围的树枝是什么颜色的?褐色的蜥蜴藏在褐色的树枝里,容易被发现吗?
过渡语: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它的敌人有没有发现它。
第7页:
画面上出现的这是什么动物?(蟒蛇),小朋友们仔细观察一下,蟒蛇发现蜥蜴了吗?为什么没有发现?褐色的蜥蜴藏在褐色的树枝里,蟒蛇没有发现它,所以说,褐色的树枝保护了褐色的蜥蜴。
第8页:
这是什么地方?
小朋友们仔细观察一下,雪地里藏着谁?它藏在哪?请幼儿上来指一指。
(教师简单介绍:这种动物叫做北极狐,是狐狸的一种,但它生活在北极,所以叫北极狐。夏天的时候,它的毛是青灰色的,到了冬天就全部变成了白色)幼儿回答完后,播放北极狐生活视频,使幼儿加深对北极狐的了解。
雪地是什么颜色的?北极狐是什么颜色的?白色的北极狐藏在白色的'雪地里,容易被发现吗?
过渡语: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看一看,它有没有被发现。
第9页:
教师指着棕熊:这是谁?(棕熊)。棕熊发现北极狐了吗?为什么没有发现?白色的北极狐藏在白色的雪地里,棕熊没有发现它。所以说,白色的雪地保护了白色的北极狐。
【3】.阅读文字:
教师出示大书,先示范朗读并请幼儿预测部分文字,再跟幼儿完整共读。
(1)示范朗读与讨论第2-3页:教师指读文字示范朗读。
第4-5页:你们觉得这两页作者会怎么说呢?引起幼儿思考,但不做讨论,继续示范朗读。
第6-7页:先请幼儿预测部分文字内容,再请个别幼儿表述,最后示范朗读。
第8-9页:先请幼儿预测部分文字内容,再请个别幼儿表述,最后示范朗读。
(2)师幼共读教师与幼儿一起完整共度一遍,视情况,可再请个别幼儿(或全体幼儿)完整读一遍。
【4】.回顾梳理教师逐页翻大书,与幼儿一起制作表格这一页藏着谁?教师贴上树蛙的图片。
它藏在哪里了?教师贴上树叶的图片。
它的保护色是什么?教师贴上红色色卡。
它躲避的敌人是谁?贴上毒蛇的图片。
接下来的表格可让幼儿上来逐一贴上。
教师小结:这些动物身体的颜色与周围环境的颜色很相似,可以保护他们的安全,使他们不被敌人发现,所以叫保护色。
结束语:除了书里提到的这些小动物,在大自然里还有许多聪明的动物,也会用保护色来保护自己的安全,请小朋友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找找看,下次上课我们一起来说一说。
活动延伸:教师和小动物们一起学习各种小动物走路的样子。
活动测评:能够发现动物藏身坏境与自身的相似,理解保护色保护自己躲避敌人的作用。
中班教案 篇3
设计意图:
经常我们带孩子出去散步的时候,都会引导孩子帮忙捡拾树叶,共同净化我们的环境,孩子们显得特别兴奋,很多时候都拿着捡到的树叶给我看,急迫地告诉我他们的发现:“这种树叶的妈妈是芒果树!”“这片树叶上有好几种颜色,真奇怪!”“老师,我捡了心形的树叶!”“老师,这种树叶像一根细针!”“这树叶上面的花纹真好看!”……孩子们对树叶充满了兴趣。因此,我决定为孩子增设一次树叶的活动,主要让孩子在观察并欣赏树叶的不同形状和纹理的基础上,尝试用树叶进行创意活动,同时培养孩子对自然、事物产生研究的兴趣等。
活动目标:
1、观察并欣赏树叶的不同形状和纹理。
2、学习在树叶上进行创意装饰,体验创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
欣赏的.课件,各种形状不同的树叶,范画,树的模型展板,记号笔、油画棒、水粉颜料、水粉笔等。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引发兴趣:
师:大树妈妈的身上穿着由许许多多漂亮的叶子做成的衣服,他们在微风中晃啊晃,大树妈妈别提有多漂亮!可是冬天到了,大树妈妈身上漂亮的树叶衣服都被风给吹落了下来……这样漫天飞舞的景象真漂亮!让我们一起回忆、欣赏一下平时我们出去散步所捡到的树叶,说说它是什么形状的?漂亮吗?哪里漂亮?
1、观察并欣赏树叶的不同形状和纹理。
2、提出设想:这些树叶宝宝悄悄地告诉我“小朋友,春节即将到了,你们愿意为我设计一件更加漂亮的衣服,好让我焕然一新、开开心心地过春节”,你们愿意吗?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装饰你最喜欢的树叶宝宝,给它穿上一件漂亮的衣服,然后重新送它们回去大树妈妈的怀抱,一同欢欢喜喜地过春节。
二、欣赏范画作品,感知、学习如何在树叶上装饰:
1、线描装饰:复习各种装饰线条、图形等(电话线、波浪线、虚线、直线……)
2、油画棒、水粉装饰:请树叶宝宝吃蛋糕,并且是多种口味的,相信这种多彩的蛋糕裙它一定喜欢。
三、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着重引导幼儿用线条分块面,用点、线、面和色块在树叶上进行线描装饰,注意线条的疏密、整齐,颜色的均匀等。
四、“装扮树妈妈”,进行作品评价:
师:感谢小朋友,你们真是棒极了,帮助树叶宝宝们穿上了如此漂亮的衣服,又送它们回到大树妈妈的怀抱!
活动反思:
活动中我能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出发,围绕孩子们的兴趣展开活动,引导其在形状各异的树叶上进行创意装饰,以故事导入、以游戏贯穿于整个活动当中,幼儿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强,整个活动快乐且有意义
中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幼儿欣赏故事,理解内容,说出故事的主要情节。
2、能发准字音“李”、“梨”,理解“多少、大小、长短”。
3、培养幼儿积极动脑,善于观察的能力。
【活动准备】
1、大书、积木、帽子和方巾、长和短的物体。
2、幼儿操作材料。
3、幼儿对数与量之间有一定的了解。
【活动过程】
一、出示大书,引起兴趣。
师:小朋友,老师今天带来了一本大书,哪这是什么书呢?
问:封面上有什么?你们想想他们会发生什么事呢?
二、观察大书,理解故事
1、阅读书2—4页
(1)师:一天天气很好,阿比到西山去,阿吉到东山去,你们看一看他们采来了什么?(认识“梨”和“李”)
(2)师:他们要来进行比较,谁来帮他们比一比?(幼儿用积木进行比较)
2、阅读书7—15页
(1)过渡:小朋友,你们观察一下,是帽子大还是方巾大?(幼儿进行比较)
(2)师:好,哪让我们看一看阿比和阿吉是怎样进行比较的。
(3)问:他们是怎样进行比较的?
(4)小结:小朋友,方形和圆形能不能比?原来图形不一样是不能进行比较的。
3、阅读16—23页
(1)师:接下来他们又要比什么?让我们接着往下看。
(2)问:接下来他们又比什么啦?又是怎样进行比较的?谁来比一比?
4、完整阅读大书
师:让我们再来看一看这本大书。
三、幼儿观察,比较物体
幼儿操作,比一比。
【活动评析】
活动开始,我通过观察大书封面,猜测故事内容,引起幼儿兴趣。在理解故事的'过程中,我分段让幼儿欣赏,并在分段欣赏时发准相近字音、理解相应词汇。在理解每段内容的时候我还让幼儿进行简单的“比一比”,感受故事中的情境。幼儿在“比一比”的过程中情绪很高涨,很快就理解了词汇“多少、大小、长短”。
中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区分基数和序数,知道几个和第几个的含义。
2、能用序数词正确表示5以内物体排列的次序。
3、能根据参照物的不同,判定某一物体所处的位置。
4、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5、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小动物图片若干,人手一份房子图卡、每人一张小动物住楼房的工作单。
Ppt演示文稿。
【活动过程】
1、玩小动物等车的游戏,教师引导幼儿用序数词表述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
师:几只小动物在等汽车,从公共汽车的站牌开始数,x'x排在哪里?
2、玩小动物排队游戏,教师引导幼儿对基数和序数进行区分。
师:这里一共有几只小动物?(5只)
从站牌开始数,x'x排在第几(第5)
3、游戏“找找看”,教师引导幼儿根据参照物的不同,判定某一物体所处的位置。
师:现在从左往右数,谁在第一?谁在第二?谁在第三?
4、进行“小动物搬家”操作活动,复习5以内的序数,进一步理解序数的含义。
(1)出示房子图卡,认识小动物的新家,数一数房子有几层?
(2)请幼儿根据作业单上的要求,将小动物送到相应的房子里。
(3)教师观察指导并检查幼儿的操作情况。
5、师生共同游戏:翻双色片
(1)请幼儿数出5个双色花片,横着排成一排,从左边起把第2个翻成蓝色。
(2)请幼儿将5个双色花片竖着排成一排,从下边起把第3个翻成蓝色。
(3)教师摆双色片,请幼儿说过程
6、延伸游戏:两人合作,一人说要求,一人翻花片。
教学反思:
基本完成了本节课预设的教育教学目标,幼儿对老师的提问积极响应,与老师的互动很好。老师的有些引导还不够到位,要多让幼儿表达,以后上课要多注意对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中班教案 篇6
【设计意图】
为了让幼儿了解利用废旧瓶盖、彩笔等材料制作的按摩垫对身体的好处,亲身感受其作用,我设计了这次活动,这既能发展幼儿的平衡能力和动作的协调性,又能体验玩废旧材料制作的按摩垫的乐趣。
【活动目标】
1、喜欢地在按摩垫上赤足游戏活动,利用瓶盖、彩笔杆按摩足底、身体等部位,保持身体平衡,发展滚、爬、跳跃能力和平衡能力。
2、了解废旧彩笔、瓶盖的特性,并知道废物利用也能带来快乐。
3、发展观察力、判断力及动作的协调性。
【活动准备】
1、场地:软质地
2、场地布置:长方形地垫上放上多功能按摩垫组合。
【活动过程】
1、师幼一起随音乐做热身运动。
2、引导幼儿观察按摩垫的特点(认识上面1-8的数字),赤足自由地在按摩垫上玩一玩,体验一下小脚丫与瓶盖、彩笔杆接触的感觉。
师:这里有许多瓶盖和彩笔杆,瓶盖、彩笔想和小朋友做游戏,在瓶盖、彩笔杆上玩有什么感觉呢?请你们赤脚上去试试看,注意安全。
师:你们是怎样玩的,感觉怎样?(引导幼儿以各种方式在按摩垫上玩,幼儿的兴趣非常高,用各种方式体验与按摩垫接触的感觉,按摩足底。)
3、穿上鞋子游戏,与赤足玩进行比较。
师:请大家穿好鞋子,再到按摩垫上去玩一玩,感觉一下有什么不同?(赤脚可以直接接触凹凸不平的垫面效果更好。)
师:在彩笔上赤脚走,怎样才能保持平衡,不摔倒?(引导幼儿探索出较合适的.平衡动作,为下面的活动铺垫。)
4、探索按摩垫的各种玩法。
师:小朋友,找找按摩垫上有哪些秘密?还有哪些玩法?比比谁的玩法多,谁的玩法好?(幼儿通过自由探索,创新出多种玩法:蛇形跳、找数字爬、滚、平衡、走迷宫单腿跳、双腿跳、手脚跳等游戏。)
5、跳跃、平衡练习。
师:今天我们也来玩“快乐向前冲”,首先要跳过蛇形道、走过独木桥、爬过高山,滚过沼泽地才能到达目的地。哪一组小朋友先到达目的地,成为优胜队。(这一个环节主要是进行跳、爬、滚、平衡练习,幼儿赤脚走增加幼儿动作的难度,达到训练的目的。)
6、结束活动:让幼儿进行找图形、找数字、走迷宫等游戏。
【延伸活动】
设置场地,经常组织幼儿赤足玩玩,利用瓶盖、彩笔按摩幼儿的足底、全身,促进幼儿平衡能力的发展。
【活动反思】
利用瓶盖、彩笔组成的多功能按摩垫可以按摩脚底及全身,能促进幼儿血液循环,及身体的健康发展。赤足在瓶盖、彩笔杆上玩耍,孩子们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可以说,本活动是建立在情趣与知识、情趣与身体锻炼相融合基础上的整合性教育活动,符合新纲要的精神。活动中,幼儿在行走、跳跃等环节中练习了平衡;在赤足与穿平底鞋比较过程中,获得了宝贵的生活经验。
中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 让幼儿从诗歌中感受大自然的美丽。
2、 能完整、有表情地朗读儿歌,感受朗读的乐趣。
3、 通过活动培养幼儿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及肢体的表现能力。
4、 借助已有经验、图片和老师的提问,理解《捡树叶》。
教学重点、难点
1、 认读重点字词:树叶、小船、雨伞、扇子、饼干。
活动准备
1、 第一部分采用拾落叶活动导入,小朋友,今天天气很好,我们幼儿园里的落叶太多了,我们一起去捡树叶,使我们的校园变得更整洁美丽好吗?设置疑问:为什么会有那么多树叶落在地上呢?你捡到的树叶象什么?从而启发幼儿对季节的变化、树叶的形状产生好奇心。
2、 利用课件,教师配合语言的讲解,帮助幼儿了解儿歌内容,幼儿对儿歌熟悉并有初步完整印象。看后,提问:秋天,树叶都怎样了?启发幼儿根据自己的观察讲出秋天树叶的变化。
3、 进行情景表演,播放钢琴曲《秋日的思雨》老师和小朋友一起扮演小动物随音乐自由表演捡树叶,游戏中,老师用诗歌中的'语言问::小蚂蚁捡起一片树叶说什么?引导幼儿运用诗歌中的话回答:“这是我的小船”,小老鼠捡起一片树叶说什么?幼儿回答“这是我的雨伞”、小刺猬捡起一片树叶说什么?幼儿回答:“这是我的扇子”、长颈鹿起一片树叶说什么?“这是我的饼干”到最后长颈鹿时,音乐停止,到底象不象小动物说的一样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4、 欣赏课件,为幼儿创设诗歌中所蕴涵的美好意境,帮助幼儿理解诗歌中对落叶形象的比喻。欣赏后配合提问:你看到的树叶象不象小动物说的一样?再让幼儿运用诗歌中的话回答,教师随机出示有关字卡,帮助幼儿认读重点字词:树叶、小船、雨伞、扇子、饼干
5、利用多媒体,完整欣赏诗歌录音。在幼儿的头脑中对诗歌中的意境构建一个完整的美好印象,帮助幼儿加深记忆。
6、师生一起朗诵诗歌,表演朗诵或分组朗诵。
延伸活动:绘画《我喜欢的树叶》,让幼儿自由发挥,画一幅秋天的落叶画。
教学反思
活动反思:课堂中师幼互动气氛活跃,通过活动,幼儿较全面地了解了秋天的特征,充分感受到秋天大自然的美丽,同时,也开拓了幼儿的思维,他们通过游戏、欣赏课件、表演,绘画等形式多样将诗歌的意境表现得特别丰富,较好地满足了不同层数幼儿发展的需要,大大激发了幼儿语言互动的主动性、积极性、较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
小百科:树叶是树进行光合作用的部位。叶子可以有各种不同的形状、大小、颜色和质感。叶子可以聚成一簇,也可以遍地散落。叶子的边缘可以是光滑的,也可以是锯齿状。
中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会理解和体验他人的心情。
2、学习一些关心别人的方法。
活动准备:
故事《害羞的贝贝》。
活动过程:
(一)讲故事《害羞的贝贝》。
1、师: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2、师:故事里有谁呀?
(二)请小朋友跟随老师讲故事,通顺阅读图书内容。
1、请幼儿观察故事里贝贝的表情以及前后的'变化。
师:我们先来看看贝贝的脸上是什么表情?
2、请幼儿说说:
师:故事里的贝贝是一个什么样的女孩?
师:为什么贝贝突然不害羞了?
师:贝贝遇到了什么事情?
师:你喜欢那一个贝贝?为什么?
(三)经验迁移。
请幼儿谈谈,如果你有一个同学象贝贝一样害羞,你可以怎么做?
活动延伸:
组织幼儿分组表演故事。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教案[经典]05-13
(精选)中班教案11-19
中班教案【精选】04-02
中班的教案03-30
中班教案08-08
【精选】中班教案09-20
中班教案(精选)09-04
中班教案07-20
中班教案[精选]09-14
(精选)中班教案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