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美术教案范文集锦七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美术教案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美术教案 篇1
课题:大家都来做
课时:1课时
教材分析:
本课大家都来做是一节造型与表现相结合的课程,大家都来做学生通过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物品进行排列、组合来表现具象与抽象事物,也培养学生的团体协作精神。大家都来做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运用石子、沙子,瓶盖、罐子或一些体育用具,集体排列立体图形。
2、启发学生利用各种材料表现具象与抽象物体的造型。大家都来做体验材料的美感。
3、强调在排列创作过程中,发扬集体团结协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
观察各种工具和材料使用方式,大家都来做引发对工具和材料的联想。
教学难点: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培养。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 课前准备:
师生共同收集可乐罐、沙、石、瓶盖、体育用品等排列材料。大家都来做
二、导入新课:
师生共同交流所准备的物品,及所带材料可排列成哪些物体和造型。
三、讲授新课:
1、思考与讨论阶段
分组展示自己所具备的物品,引导学生思考座谈、开展积极想像,怎样利用手中的材料,分小组集体一起排列出新颖的立体造型。
2、发展阶段
人人参与,把瓶罐重叠或向四周扩展加上碎石、沙土排列成一种抽象或具象的图案与造型。通过组与组参观,相互补充,拓宽思路,了解自己小组所设计排列作品的优点与不足,进行修改。
3、收拾与整理
作品完成后,督促学生收拾整理好工具与材料,保持环境清洁卫生。
大家都来做 四、课后拓展
1、运用所学到的排列方法,在课后回家利用各种物品进行排列组合各种图形的练习。
2、在排列时,要大胆想像。造型的内容,材料的运用应更丰富更广泛。
美术教案 篇2
活动准备
油画棒、画纸
课件:图片、雨天
音乐:小雨小雨,别下了
活动目标
培养幼儿对绘画的兴趣。
引导幼儿学习用直线、斜线表现小雨和大雨。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起兴趣
1、播放下雨的声音
提问: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你知道雨是从哪儿掉下来的吗?
你们见过小雨点吗?是什么样的?
2、出示图片:雨天
观察,感知雨点。
小结:下大雨时,像根直直的、长长的线;下小雨时,一点点的.。
二、操作演示,引出内容
1、油画棒演示画长直线雨
哗!哗!下了一场大雨。
幼儿试画(强调从天空中滴下来,直直的,长长的。)
2、滴答滴答,下小雨了,小雨的雨点怎样的呢?
(一点点的)小雨点落到了哪儿?
小雨点落到池塘里会怎么样?
边讲边演示大小不同的水晕及水花。
三、幼儿创作,教师观察指导。
1、引导
下雨啦,池塘里的水晕是什么样的?
大雨和小雨有什么不同?
2、幼儿作画
鼓励幼儿添加自己喜欢的东西
四、听歌谣《小雨小雨,别下了》
自然结束。
美术教案 篇3
本课概述:
本课的内容是学习、赏析艺术作品中的动态美,并学习用各种艺术语言表现动态的美,用动作、动态表现情感。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制定的阶段目标,教材选择了“运动”这一与生活紧密相关的课题,通过本课的学习旨在让学生探索美术的表现语言、表现手法。
教材通过展示优秀的绘画、雕塑作品,引导学生探索表现运动的方法、角度,让学生对美术的表现形式有一定的认识。
教材选用不同表现手法、不同表现形式的图片,尽可能地多给学生一点信息。教师可把教材设计归纳为两个大的部分,即具象表现与抽象表现。通过具象作品赏析,让学生了解运动特点、本质;通过抽象作品赏析,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动态美,并能用各种表现方法,如绘画、雕塑来表现运动、动态美。
评价建议主要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提供一个让学生对自己学习情况进行检验的方法。
本课教案设计中更注重过程性评价,这样可使整个教学过程更为紧凑。
资料库中选用了一些活动雕塑,以扩展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的语言。
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运动的特点、本质。
▲让学生对艺术与科学的关系有一定的思考,培养学生语言、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学习、感受、发现生活中的动态美,用艺术语言表述动态美,用运动的形态表达情感。
教学设计:
本课的教学过程由认识运动特点到具象表现,再到抽象表现。为了使学生对怎样表现运动有一个整体认识,本课教案设计为一个课时完成,评价形式主要采用过程性评价方式,整个过程可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通过赏析传统的具象的作品,使学生认识运动的形态特点,初步了解美术作品表现运动的方法、角度、表现形式,并初步体会用动态表达情感;第二部分通过赏析现代派的抽象作品,使学生了解美术的另外表现形式,扩大学生视野,激发学生表现冲动与创造力,从而能完成对动态美的创造。本课作业形式多样,可表演,可运用绘画、雕塑、剪纸等造形手段表现。本课的整个教学过程,特意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使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学得轻松愉快,充分激发他们的兴趣与创造力。
教学重点:学习、感受艺术中的动态美。
教学难点:用各种艺术语言表现人物动态,并能表达一定情感。
学具:绘画用具、剪刀、纸、塑泥、铁丝、易拉罐、泡沫等可塑材料。
教具: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2分钟)
播放音乐《金蛇狂舞》
师问:你们能说出这首乐曲的名字吗?(生:《金蛇狂舞》,可让一学生用手表演蛇舞)
师问:听了这首音乐之后你有何感受?(生讨论回答:强烈的节奏感与动感)
师小结:科学家们说,我们这个世界的一切事物,都处在不断运动和变化之中的,艺术家也喜欢表现动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运动》这一课吧!(板书课题《运动》)
二、赏析传统艺术作品的动态美,体会用动作表达情感
1.赏析传统艺术作品的动态美。(5分钟)
师问:你们能证明一下,为什么说这个世界是不断运动变化的呢?(学生回答略)
师小结:现在老师想用艺术作品中的优美动态来证明这个观点。
幻灯片展示美术家的作品①掷铁饼者;②舞台上的舞女;③倒牛奶的女仆;④狩猎·敦煌壁画;⑤荷拉斯兄弟的宣誓;⑥印度婆罗多舞;⑦反抗。
2.认识运动特点、体味动态美,用动作表现情感。(10分钟)
师问:《反抗》中的夕3女的动作表现了她怎样的.心情?(生:愤怒)
师小结:人们在生活中往往用各种动作来表现自己的情感。比如足球运动员在进球后往往会兴奋地现场作秀,你能模仿一下运动员进球的现场作秀的动作吗?
可以请一个爱好体育的男生与老师合作表演。
师:这些都是模仿,你能创造一个动作表达“我健康,我很棒”吗?学生表演动作,并保持姿式,其余学生画出这个动态。
展评作业,教师出示人体运动示意图,并简单讲解如何概括人物动态。
三、赏析现代派美术作品,学习表现人物动态另外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6分钟)
1.赏析现代派表现人物动态的作品。
师:我们再来欣赏几幅表现人物动态的作品,看看现代派艺术家是如何表现人物动态的。
幻灯片展示作品:①风(雕塑);②怀抱(雕塑);③格尔尼卡;④块状组合人体;⑤呐喊(蒙克);⑥舞(马蒂斯作品);⑦下台阶的女人(杜桑);⑧舞蹈;⑨奔跑(学生作品);⑩生日(夏加尔)。
问:这组作品与上组作品相比较有何不同?
生答:这组作品都比较抽象。
师小结:这组作品人物不再完全用写实的手法表现,但他们都比写实作品有时显得更生动有趣,而且更便于夸张地表达作者的情感,如《生日》,你认为这个动态表达人怎样的心情呢?(答略)
2.请一个擅长舞蹈的女生设计表演几个舞蹈动作,表现“我快乐,我自由”。
四、学生练习,教师巡视辅导
作业要求:
1.以“我很棒,我健康”或“我快乐,我自由”为题,用美术语言表现人体动态;另,也可自拟题目表现人物动态。
2.方法可以是写实的,也可以是现代派变形、夸张的,要求动态生动有趣。
3.所采用的美术语言不限,绘画、雕塑、剪纸均可。
五、小结
1.展评学生作业。
2.结束语:
今天我们深入动感世界,感受、体味并创造了动态的美,最后,让我们一起在运动中来结束这堂课,再次享受运动的快乐吧!
放音乐,跳兔子舞,结束。
六、教学建议
本课也可分为三个部分,用三个课时完成,第一部分为传统作品赏析,学习人物运动规律,并体味用动作表达情感;第二部分为现代作品学习,学习用多种方法、形式表现动态美,力求生动,激发学生创造力;第三部分为教学评价,可采取办学生作品展览形式,让学生自己评说。
美术教案 篇4
一、引导阶段:
1、复习上节课学习的画图工具的使用。
2、学习如何利用模板添色:
打开菜单栏里的“编辑——粘贴——我的文档——动物”选择自己喜欢的动物粘贴到画面上。
运用涂色工具为动物添上自己喜欢的颜色。
二、发展阶段:
1、教师演示并带领学生共同完成一幅电脑绘画作品。
2、鼓励学生选用自己喜欢的电脑画笔工具和颜色,通过想象与构思,设计制作出一幅有趣的电脑绘画作品。
在作业过程中要激励学生大胆、自由的创意和绘制。
3、作业完成后让学生在电脑前互相评价、欣赏其他同学的作品。
三、收拾与整理:
指导学生按照正确的步骤安全的关闭电脑,整理桌面,保持教室环境卫生的卫生和整洁。
课后拓展:
鼓励学生回家后积极的寻找上机的机会,探索电脑绘画的魅力。还可以接触其它绘图软件,如“金山画王”。
课题:过年啦
课时:1课时
学习领域:综合*探索
教材分析:
这是本学期的第二节“综合*探索”课,以“办年货”为主线,融合了绘画、制作、表演娱乐等多种形式。第一节主要通过想一想、讲一讲、看一看、画一画、做一做等形式引导学生了解新年的来历、过新年的特点及民俗、各地过年的风情及过年时各处的变化等,进行一次采办年货的集体活动。第二节通过做一做、演一演、乐一乐等形式,以“社区共同庆新年”的形式体验大家一起庆新年时浓浓的亲情、友情、融洽的邻里之情与欢快气氛。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各种材料,动脑筋想办法,制作小商品。
2、指导学生布置小小超市或集市,模拟过新年的情景。
3、引导学生学会合作、并培养他们在活动结束后收拾整理的习惯。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说、画、做、演、乐,再现过新年时的热闹情景。
教学难点:
利用废旧物品制作年货时技术上的难题。
课前准备:
1、提前布置学生回去搜集关于过年的民间传说、故事、民俗风情等。
收集身边的各种材料和准备工具,如:报纸、纸盘、瓶子、橡皮泥、彩色纸、绸带等。
教学活动过程:
第31课时
一、引导阶段:
1、说一说:你搜集到的关于过年的来历、有关过年的民间传说及民俗风情等。也可以用表演等形式表现。
2、想一想:过新年时我们的家里、街上、市场上、商店里都有什么变化?如何将这种热闹的气氛再现到我们的课堂上?
二、发展阶段:
1、给各小组分配任务:
有以下几个场景可供各组选择:
超市集市服装店
2、选好场景后各组利用带来的材料对自己选的地方进行节日的喜庆装饰。
做之前先讨论:这个场景有哪些商品?在过年时有什么变化?如何进行装饰?怎样选择、改变自己所带材料的形状来表现?
教师鼓励学生动脑筋想办法,对学生提示:除了这样做之外,还可以怎样做。并帮学生解决具体的技术上的难题。
3、演一演:
表演过年前到市场上办年货的情景。以讨价还价的形式互相评价所做的作品。
课题:美丽的植物和动物
课时:1课时
学习领域:欣赏*表述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观察动物和植物的颜色与纹样。
2、引导学生感受动、植物的颜色与纹样的美。
3、引导学生用简单的话语表达自己的感受。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如何感受美好的事物并正确的进行表述。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感受用合适的语言表达出来。
教学准备:
1、教师搜集漂亮的动、植物的图片,制成电子幻灯片。准备基辅艺术家表现动、植物的写实的、色彩鲜艳的作品。
2、学生收集有着漂亮颜色或纹样的动、植物图片资料、事物或标本。
教学活动过程:
第32课时
一、引导阶段:
教师放幻灯片展示多姿多彩的动植物世界。
在大自然当中,有着各种各样的植物和动物,它们的颜色和纹样真漂亮,你看出来了吗?
二、发展阶段:
1、植物主题的欣赏:
先展示不同的花的幻灯片,这些美丽的花朵都有什么形状的?具有哪些漂亮的.色彩?针对你最喜欢的一种说一说。
学生发言时教师要引导他们把话说完整,尽量的将自己的感受表达完全。
2、动物专题的欣赏:
教师展示动物的幻灯片,引导学生观察动物的外形,花纹、颜色等特征,用自己的话进行表述,并根据自己对这种动物的看法与喜爱程度进行谈论。
3、表现动、植物的绘画作品的欣赏:
电脑展示卢梭的表现热带雨林动、植物的绘画作品,请学生欣赏。用学生能接受的话语简介卢梭及其代表作及作品风格。
画家卢梭在他的画中画了什么?你喜欢他的画吗?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表达自己欣赏后的感受。(参考书上小朋友的表述)
4、写一写:
用拼音将自己这节课欣赏的感受写下来,回家请家长写上意见。
布置回家收集有着漂亮花纹或纹样的动、植物的图片资料或实物、标本。
美术教案 篇5
一:课题的产生:
中国画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遗产,从已知独幅的战国帛画算起,至今已有20xx余年的历史。如果从内蒙古、甘肃、山东、新疆以及东北各地的原始岩画和1986年发现于甘肃秦安大地湾原始地画来看,它的历史已不下5000年。中国画简称“国画”,原来是泛指中国绘画,是为了区别于明末传入中国的西画而出现的概念。解放前称中国画为“国画”、称中医为“国医”、称中国武术为“国术”、:称京剧为“国剧”、称广东音乐为“国乐”,这些冠以“国”字的名称解放之后都已改掉,唯有中国画仍保留“国画”的名称(50年代曾一度改称“彩墨画”)。
中国花鸟画的题材内容非常广泛,举凡花卉、翎毛、走兽、草虫、鳞介、蔬果、树石、器物、池沼、溪潭、林莽、草地等等,除人物以外,自然界的一切几乎都属于花鸟画的表现范畴。生活中的花鸟本身就有着人们共同感受的自然美,它们可以陶冶情操,令人心旷神怡,如牡丹之富丽,水仙之素雅,松竹之刚劲,藤萝之繁茂以及仙鹤之举止不凡,雄鹰之志在千里,孔雀之美丽卓艳??都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引起美的共鸣。中国的花鸟画不仅是表现花鸟之美,而且是以描绘花鸟为媒介,抒发和表达人的观念和情感。历代中国花鸟画家巧妙地运用喻、比、兴等手法,通过富于情感的花鸟形象,表述画家对当时的社会、人生的体验和认识。清代郑板桥时常借竹抒发自己的胸襟,如他在一幅墨竹中题诗云:“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乱岩中,千磨万折还坚劲,任尔颠狂四面风。”他以竹子坚劲挺拔,不畏“千磨万折”不屈不挠的精神,倾吐他一生坎坷、屡遭打击的'不平和他的刚正不阿、孤做倔强的性格。金农伤时不遇,尝以梅兰自比,表现他对现实的反抗心情,他在一幅墨兰上题:“若被春风勾引去,和葱和蒜卖街头”。我们可以从中体昧出他对当时社会的愤恨。现代的花鸟画作品,在技法上继承传统,大胆革新,在思想内涵上赋予新的时代精神,以新的花鸟画歌颂和赞美社会主义祖国欣欣向荣、繁花似锦的美好生活。您可能也喜欢:《流动的画》二、教材、学情分析:
本课是学生在初中阶段进行美术学习的第一课,属于“欣赏.评述”单元,对于刚进入初中的学生来说,如何分析美术作品,他们还没有系统的认识,教师应利用多方面资源,引导学生通过欣赏中外经典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三、教学目标
认识目标:认识工笔花鸟画与写意花鸟画的区别,初步了解花鸟画的发展。
技能目标:过看、听、想、讨论,能用自己的话讲评山水画作品的内容和艺术美。情感目标:感受山水画意境美,热爱祖国传统艺术,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壮丽河山,增加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区别工笔花鸟画与写意花鸟画,初步了解花鸟画的发展。(第1课时)区别青绿山水画与水墨山水画的特点,了解山水画发展的概况。(第2课时)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运用多媒体教学设计好相关的课件。风景名胜照片1~2张。五、教学过程:
美术教案 篇6
目标:
1、建立素描的完整概念、明确素描学习的方法、步骤和要求,通过训练基本技法的途径,提高素描造型能力。
2、本学期时间较短,要求学生强化课后训练,巩固课堂知识点,做到熟能生巧。
3、通过学习基础的美术知识,提高学生审美水平。
任务:
1教学内容:锥体及多边形 5课时
2教学内容:几何体组合写生 5课时
① 教学目的:通过对不同形体的理解和描绘,可以培养表现自然界复杂形体的概括能力,
为进入石膏像写生打下良好基础;
② 教学要求: 能分析形体间的空间关系及明暗变化。
3教学内容:明暗关系5课时
① 教学目的:理解光照下的状态;
② 教学要求:科学地把理性与感性相结合
4教学内容:空间感的表现 5课时
教学要求:掌握表现空间感的三大关键点
5教学内容:空间感表现技法 5课时
6教学内容:绘画的整体性 5课时
① 教学目的: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及点评作业的能力;
② 教学要求:理解画面的完整性,掌握作画的整体感
7教学内容:画面中的对比 5课时
8教学内容:质感的表现 5课时
① 教学目的:通过触摸观察,让学生感受不同材质物,在画面中极力表现;
② 教学要求:运用不同的表现方法体现多种材质物的视觉效果
9教学内容:背静处理5课时
① 教学目的:用艺术的手法处理画面,使画面更具空间感;
② 教学要求:掌握不同的表现方法
10教学内容:衬布与空间的关系 5课时
① 教学目的:理解衬布在体现画面空间感中的作用;
② 教学要求:掌握表现衬布的关键点
11教学内容:常见问题分析 5课时
教学要求:了解几种素描中花、灰、腻、脏等的常见问题,并且学会修改方法
12教学内容:石膏五官练习5课时
① 教学目的:培养学生对石膏像的美的感受;理解五官在颜面的组织关系;
② 教学要求:感受艺术家造型的艺术魅力;对五官的结构有明确的了解;能分析五官的形
体,以明暗色调为造型手段,准确有序地塑造五官形象
13教学内容:耳朵 5课时
① 教学目的:学生对石膏耳朵的造型能力;
② 教学重点:耳朵的结构及明暗规律
14教学内容:鼻子 5课时
① 教学目的:理解鼻子的结构,明暗它由哪三种组成;
② 教学难点:鼻孔、反光,明暗交界线的表现
15教学内容:石膏嘴的写生 5课时
① 教学目的:理解嘴部结构及在颜面的位置与其他器官的组织关系;培养嘴部造型能力; ② 教学重点:嘴的`结构;嘴的明暗规律;
③ 教学难点:嘴的基本结构几特征
16教学内容:石膏眼睛写生 5课时
① 教学目的、要求:理解眼睛的结构、及与周边肌肉的组织关系;
② 教学重点,难点:眼的结构;明暗规律。
17教学内容:石膏五官练习5课时
① 教学目的:培养学生对石膏像的美的感受;理解五官在颜面的组织关系;
② 教学要求:感受艺术家造型的艺术魅力;对五官的结构有明确的了解;能分析五官的形
体,以明暗色调为造型手段,准确有序地塑造五官形象;
③ 教学重点:五官周围肌肉的变化及其相互关系
美术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关心学校的新同学,养成观察生活的习惯。
2、 引导学生用绘画、拼贴和立体制作等方法为新同学画一幅肖像画。`
3、 通过绘画,培养学生之间的友谊。
教学重点:
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新同学的外貌特征,并大胆自由的运用绘画、拼贴和立体制作等方法为同学绘制肖像。
教学难点:
同学外貌特征的把握,背景的添加。
教具准备:
不同风格的名家肖像画。
学具准备:
彩笔、彩纸、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引导学生互相观察,并对同学的外貌特征进行简单的描述。
二、 引导
教师出示其中一位同学的照片,请同学们猜猜“这是谁?”“为什么是他?”通过思考、讨论,得出画肖像画要抓住人物的主要特征的道理。
三、 观察讨论
“假如让你画一幅肖像画,你会选择画谁?你在绘画过程中会注意到哪些?”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本班同学,选择好绘画对象后,对同学的外貌特征进行简单的描述。通过描述让学生懂得画肖像画要抓住写生对象的脸型、五官、发型等与别人不同的特征。
四、 欣赏
教师出示课前准备的`画家肖像,引导学生观摩不同风格的名家肖像画,使学生懂得画肖像画既要找抓人物特征,注重色彩和线条的表象力,又要体现自己的风格。鼓励学生能大胆、自由的运用绘画、拼贴和立体制作等方法为新同学绘制肖像。
五、学生作业,教师指导
学生根据自己所选择的材料进行创作,教师热情的投入指导、创作。
【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美术教案07-20
美术教案【经典】08-14
美术教案(经典)09-13
(经典)美术教案11-01
【经典】美术教案11-30
美术教案[精选]09-03
美术教案(精选)01-30
美术教案【精选】08-15
(精选)美术教案09-27
美术教案[精]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