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

时间:2024-11-25 17:20:38 教案 我要投稿

中班教案模板锦集七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班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班教案模板锦集七篇

中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水被污染了,生物就不能生存;

  2、钻过70厘米高的障碍物;

  3、爱护水资源的情感。

  活动重点:萌发爱护水资源的情感

  活动难点:能正确协调地钻

  活动准备:掌握初浅的环保知识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老师当鸭妈妈,小朋友当小鸭,鸭妈妈带领小鸭听音乐锻炼身体。复习游戏“长高了,变矮了” (“长高了”起立两臂上举;“变矮了”马上蹲下; “谁长得最高?”叉腰原地双脚向上跳数次)。

  二、基本部分

  1.学习新动作

  ①幼儿自由地在松紧带下玩耍后,说说在玩时遇到的问题。

  ②启发幼儿进行讨论:怎样才能从松紧带下顺利经过?

  ③得出动作要领: “双膝弯弯,腰弯弯,低着头儿钻钻钻”进行两次;

  ④幼儿边念儿歌边自由来回练习钻;

  ⑤请个别幼儿示范,并讲解重点:钻时低头弯腰,尽量不碰到松紧带;

  ⑥幼儿继续练习后,请幼儿成四列纵队站在起跑线后;

  2.游戏“快快逃出污染区”

  ①讲解游戏玩法:游戏开始,每队的第一位幼儿出发,依次钻过两条松紧带后,跑到河边抓一条鱼,然后钻回来将小鱼放入各组的脸盆内,等到把小鱼抓完后,小鸭自由自在地跳下水去游泳,等到教师敲小铃发出警报声: “不好了,遇上污染区了,快快逃离!”小鸭马上从原线路钻过障碍物逃回到起点。

  ②幼儿游戏,教师强调游戏规则:小鸭必须从原线路返回,要求不能碰到松紧带;逃离时不推不挤,不和同伴碰撞。

  三、结束部分

  1.师: “能干的.小鸭们逃离了污染区,要是不及时逃离,会发生哪些后果呢?为什么会有污染区?”

  2.幼儿自由讨论。

  3.教师小结: “小鸭们逃出了污染区,真是很幸运,所以我们大家应该携起手来保护我们身边的环境,让我们的小鸭在清清的水里快乐地长大。一起跳个舞庆祝一下,好吗?”

  4.放录音,教师带领幼儿跳欢庆舞。

中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对磁铁吸铁现象感兴趣,初步了解磁铁能吸住铁和铁制品。

  2、尝试用记录表来表达自己的猜想和探索结果。

  活动准备:

  1、魔术用的帽子(里面贴有磁铁)。

  2、记录纸、操作盒(包括回形针、泡沫、铁夹子、铁制钉子剪刀、纸杯、橡皮擦、塑料尺)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引题激发兴趣:变魔术

  1、变魔术

  教师在一顶帽子下放一个铁制夹子,扣住帽子转两圈,“变变变”打开帽子,夹子不见了。

  2、请幼儿猜猜夹子哪里去了?

  3、教师公布答案:被帽子里的磁铁吸住了。

  二、认识各种各样磁铁

  1、取出帽子内的磁铁让幼儿认识。

  2、请幼儿说说:你见过磁铁吗?还见过什么形状的磁铁?

  3、教师出示U形、长条形、圆形等各种形状的`磁铁,请幼儿观察。

  提问:这些磁铁是什么形状?它们像什么?

  三、谁是磁铁的好朋友

  1、介绍操作材料:磁铁想找一些好朋友一起玩,这里有这么多东西,你认识它们吗?

  2、介绍操作表格:哪些是磁铁的好朋友,你能帮磁铁把它们找出来吗?

  能被磁铁吸住的打“O”,不能的打“X”。

  3、幼儿预测:把猜想的结果记录在画有“?”的第二列。

  4、幼儿操作:用磁铁去吸这些东西,把操作结果记录在画有小手的第三列。

  四、小结

  1、集体交流。

  什么物体能被磁铁吸住?

  什么物休不能被磁铁吸住?

  2、教师总结。

  磁铁能吸住铁和铁做的物体。

中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猜猜,找找,拼拼等活动,让幼儿进一步掌握6以内的数数及认识数字。

  2、培养幼儿学数的兴趣,发展思维力。

  3、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4、提高数数的兴趣和积极思维的能力。

  5、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房子6幢。

  2、动物照片拼图每组一盒

  3、1---6的数卡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找房子

  1、师:花园里,有许多漂亮的房子,我带你们去看一看。(出示教具)数一下,这里共有几幢房子?(6幢,幼儿口手一致点数)

  2、师:这些房子都是小动物住的,它们告诉我,每幢房子的门里面都有一个数字,让我们来猜一猜,是什么数?

  a、红房子里是个比2大1的数,那是几?(3)猜出后请幼儿找出数字,放在板上,验证。

  b、绿房子里是1、2、3、4、5、6里面最小的一个数,那是几?(1)方法同上

  c、咖啡色房子里是排在4后面的一个数,它是几?(5)

  d、蓝房子里的数是1、2、3、4、5、6里面最大的一个数,那是几?(6)方法同上

  e、1到6这些数里面,还有哪两个数没有猜过?(4和2)紫色房子里的数比黄房子大,想一想,它该是数字几?(4)

  f、剩下黄房子里的数又是几啊?(2)

  二、拼房子

  1、师:这些房子里住着哪些小动物?只要找到它们的照片我们就能知道了。

  2、教师示范拼照片。如:这张卡片后面有个数字4,再找一张后面有4个圆点的卡片拼在一起,翻过来,就是一张小动物的照片。那你们等会找的时候,一定要记住先拿数字的卡片,再去找几个圆点的.另外一张卡片拼在一起。

  3、幼儿操作。要求拼出动物照片后,马上用手遮起来,不要让老师看见,等会老师来猜。

  三、猜动物(二进制)

  师:我这里有三张小动物的照片,等会儿你们看看这些照片,有你的小动物就讲有,没有的讲没有,让我来猜猜看,你拼的是什么小动物照片,它是住在几号房子里的??(游戏反复进行4----6次)

  四、送小动物回家

  师:我们游戏做好了,现在该把这些照片送到它们家里了。

  1、让幼儿分别将照片按后面是数字几送到几号房子。

  2、请幼儿说说几号房子是什么颜色的,里面住着什么小动物。

  活动反思:

  每一环节都让幼儿在操作中学习数学、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以游戏化的口吻,使整节课循序渐进,在重点与难理解部分重复数数,让幼儿加深理解数字与数量间的关系。特别在操作探索与游戏中,我们都能看到幼儿好学、乐学的表情,对我来说,看着孩子这样的表现,能够达到这种程度,我已经很开心了。对他们的表现给予肯定,孩子们也笑得更加灿烂。

中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体验大胆想象,“如果我能飞”的乐趣。

  2.理解诗歌内容,尝试进行仿编诗歌。

  3.愿意分角色表演简单的故事情节。

  4.参与阅读与讨论,体验故事的奇特与幽默,初步了解故事中主人公的性格特征,进一步激发阅读图书的兴趣。

  活动准备:

  PPT课件、“美丽的翅膀”若干。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师:小朋友,在我们的生活中,你发现了有什么会飞呀?(鼓励幼儿说一说:小鸟、飞机、蜻蜓、蝴蝶……)你们知道它们为什么能飞行吗?(引导幼儿说一说)如果你有一双翅膀也能飞翔,你最想做什么?

  2.请幼儿闭上眼睛想象飞行的乐趣。(教师引导:“飞呀飞,我们飞到哪里了?”)

  3.师:猜一猜,你能飞到哪里去呢?你最想做什么?

  (二)理解诗歌内容,有感情的朗诵诗歌

  出示ppt 课件,幼儿观看ppt,引导幼儿边看图边说一说,“我”都飞到了哪里?变成了什么?

  1.师:小朋友,如果你能飞,也飞到了蓝天上,你最想变成什么?(引导幼儿说一说)

  2.用同样的方法引导幼儿想象:如果自己也飞到大海上,飞到森林里,最想变成什么?

  3.小结:哦,原来想象是这么神奇,我们想飞到哪里,就能飞到哪里,想变成什么就能变成什么。

  4.幼儿观看ppt,幼儿有感情的朗诵诗歌。

  (三)引导幼儿发散思维,启发想象,尝试仿编诗歌

  1.师:小朋友,,老师有一双美丽的翅膀。如果我能飞,我要飞到哪里,变成什么?(幼儿大胆表达,扩展思维)

  2.师:小朋友,你们想不想也拥有一双美丽的翅膀?老师为你们每人都准备了一双翅膀。(教师帮幼儿带上翅膀)老师相信,小朋友们长上翅膀之后,想象力一定会更加丰富了。

  3.师:请小朋友四人一组模仿飞一飞,相互交流一下自己飞到了哪里?变成了什么?

  4.播放背景音乐,幼儿展开想象,大胆尝试仿编(教师适时引导,并给予鼓励)

  (四)展示仿编的诗歌

  师:长有翅膀的小朋友,你们快点飞成一对吧!谁能飞到老师的面前,告诉老师,刚才你飞到了哪里?变成了什么?老师用笔帮你记录下来。(引导幼儿展示自己)

  活动延伸:

  请小朋友拿起手中的画笔,把自己长上翅膀想到的`画下来送给爸爸妈妈看。

  教学反思:

  幼儿非常喜欢听故事,一听老师说要讲故事,都静静地坐在椅子上,眼神极渴慕地望着老师,都希望快一点听老师讲故事。在完整的欣赏了故事后,孩子们不由的发起了感慨,为此,教师让孩子们互相说说自己对故事的看法,给幼儿创设了自由表达的空间,幼儿都积极发言,用语言表达着自己内心的感受及自己的看法,随后结合挂图,分段欣赏故事,加深了幼儿对故事的理解。

中班教案 篇5

  目标:

  1、随着音乐旋律,以肢体动作表现气球的各种动态。

  2、遵守游戏规则,体验角色扮演的快乐。

  准备:

  小鸟、老鹰头饰各一个。

  音乐磁带,包括《气球跳舞》、《小鸟飞来了》、《老鹰来了》、《气球和小鸟跳舞》四个音乐片段。

  过程:

  一、快乐的气球。

  ————我们一起来听音乐扮演一只快乐的气球吧!

  ————播放音乐《气球跳舞》,引导幼儿按音乐节奏做动作,自由表现气球高高兴兴的样子。

  ————启发幼儿讨论:什么样的动作可以表现出快乐的样子?(如做跳跃、击掌、转圈等动作,并加上恰当的的表情)————幼儿再次听音乐表演,注意脸部表情和身体姿态。

  二、小鸟、老鹰来了。

  ————一只小鸟看见快乐德气球,飞来一起跳舞。

  ————播放音乐《小鸟飞来了》,教师扮演气球,请幼儿表现小鸟飞来和气球跳舞的情境。

  ————了解游戏规则:气球遇见小鸟和它一起跳舞,遇见老鹰则逃跑,如被老鹰"啄"到,就做漏气状倒在地上。

  ————连续播放四个音乐片段,幼儿扮演气球,教师扮演小鸟和老鹰,共同表演。

  ————跟随音乐旋律,幼儿分组游戏,提醒幼儿遵守游戏规则。

  活动反思:

  在这节课中我真正感悟到了:教师语言情景创设的重要性,教师的引导语关系着幼儿的表现,关系着整节课目标的趋向。

  教师语言情景创设的'重要性,教师的引导语关系着幼儿的表现,关系着整节课目标的趋向。

中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能有感情的朗诵诗歌,体会诗歌的意境美。

  2、了解春天的特征。

  3、学习简单的'诗歌创编。

  【活动准备】图片、磁带。

  【活动过程】

  一、欣赏诗歌《春在哪里》。

  出示图片,幼儿欣赏录音。现在是什么季节?春天在哪里?翠柳(牡丹、燕子)是怎么说的?为什么这么说?教师引导幼儿再次欣赏图片,并鼓励幼儿说一说春天的特征。

  二、创编诗歌《春在哪里》。

  你见过的春天是什么样的?你能像诗歌里那样谈谈你知道的春天吗?教师示范创编。如:迎春花说:“春天在我的枝条上,瞧吧,迎风吐香!”引导幼儿仿照诗歌的句式创编诗歌。

  三、画一画:春天时的我。

  春天其实也在我们身上。想一想,和冬天相比,春天给(屈老师)你带来了什么新变化?(如衣着等方面)让幼儿画出春天里自己的样子。

  附诗歌《春在哪里》

  翠柳说:“春天在我的衣服上,瞧吧,绿叶飘荡!”

  牡丹说:“春天在我的花蕊上,瞧吧,艳丽芬芳!”

  燕子说:“春天在我的翅膀上,瞧吧,万里飞翔!”

  风筝说:“春天在我的线儿上,瞧吧,迎风直上!”

  湖水说:“春天在我的浪花上,瞧吧,哗哗歌唱!”

  春在哪里,太阳公公开了腔:“春在大地上!”

中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了解荷花的各种特点,从而理解儿歌的含义。

  2、启发幼儿根据儿歌的内容想象并用动作来表演。

  活动准备

  1、了解荷花的生长过程。

  2、与儿歌相应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欣赏荷花,幼儿说说荷花的主要特点和生长过程

  1.教师:荷花是长在什么地方的呀?荷花的'叶子是怎样的?荷花池里还会有什么呢?

  2.幼儿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讲述。

  二、结合图片学习儿歌《荷花开》

  1、出示图片:图上有什么?(小鱼、小虾、小雨还有风儿和荷花。)

  2、老师把这张图片上的内容编成了一首好听的儿歌,大家一起来听一听吧!

  3、教师示范朗诵儿歌《荷花开》

  4、幼儿根据图片内容逐步念出儿歌的内容,同时帮助幼儿理解儿歌的含义。

  教师:儿歌里说的红色的大伞是什么呀?(荷花)

  三、启发幼儿根据儿歌内容创编动作

  1、教师:暖暖的风儿吹过来,可以做什么动作呢?

  小雨又能做什么动作呢?

  小鱼、小虾可以用什么动作表示?

  2、先让个别幼儿演示他创编的动作,在选择合适的集体练习。

  3、带领幼儿边念儿歌边表演动作。

  附儿歌:

  池塘里,

  暖暖的风儿吹过来,

  细细的小雨落下来,

  小鱼儿、小虾儿游过来,

  红色的大伞,

  一朵一朵打开来!

《中班教案模板锦集七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的教案03-30

中班教案(经典)04-24

中班教案08-08

中班教案(精选)11-06

(精选)中班教案11-19

中班教案07-20

中班教案【精选】04-02

中班的教案06-10

中班教案(精选)09-04

中班教案[经典]05-13

中班教案模板锦集七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班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班教案模板锦集七篇

中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水被污染了,生物就不能生存;

  2、钻过70厘米高的障碍物;

  3、爱护水资源的情感。

  活动重点:萌发爱护水资源的情感

  活动难点:能正确协调地钻

  活动准备:掌握初浅的环保知识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老师当鸭妈妈,小朋友当小鸭,鸭妈妈带领小鸭听音乐锻炼身体。复习游戏“长高了,变矮了” (“长高了”起立两臂上举;“变矮了”马上蹲下; “谁长得最高?”叉腰原地双脚向上跳数次)。

  二、基本部分

  1.学习新动作

  ①幼儿自由地在松紧带下玩耍后,说说在玩时遇到的问题。

  ②启发幼儿进行讨论:怎样才能从松紧带下顺利经过?

  ③得出动作要领: “双膝弯弯,腰弯弯,低着头儿钻钻钻”进行两次;

  ④幼儿边念儿歌边自由来回练习钻;

  ⑤请个别幼儿示范,并讲解重点:钻时低头弯腰,尽量不碰到松紧带;

  ⑥幼儿继续练习后,请幼儿成四列纵队站在起跑线后;

  2.游戏“快快逃出污染区”

  ①讲解游戏玩法:游戏开始,每队的第一位幼儿出发,依次钻过两条松紧带后,跑到河边抓一条鱼,然后钻回来将小鱼放入各组的脸盆内,等到把小鱼抓完后,小鸭自由自在地跳下水去游泳,等到教师敲小铃发出警报声: “不好了,遇上污染区了,快快逃离!”小鸭马上从原线路钻过障碍物逃回到起点。

  ②幼儿游戏,教师强调游戏规则:小鸭必须从原线路返回,要求不能碰到松紧带;逃离时不推不挤,不和同伴碰撞。

  三、结束部分

  1.师: “能干的.小鸭们逃离了污染区,要是不及时逃离,会发生哪些后果呢?为什么会有污染区?”

  2.幼儿自由讨论。

  3.教师小结: “小鸭们逃出了污染区,真是很幸运,所以我们大家应该携起手来保护我们身边的环境,让我们的小鸭在清清的水里快乐地长大。一起跳个舞庆祝一下,好吗?”

  4.放录音,教师带领幼儿跳欢庆舞。

中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对磁铁吸铁现象感兴趣,初步了解磁铁能吸住铁和铁制品。

  2、尝试用记录表来表达自己的猜想和探索结果。

  活动准备:

  1、魔术用的帽子(里面贴有磁铁)。

  2、记录纸、操作盒(包括回形针、泡沫、铁夹子、铁制钉子剪刀、纸杯、橡皮擦、塑料尺)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引题激发兴趣:变魔术

  1、变魔术

  教师在一顶帽子下放一个铁制夹子,扣住帽子转两圈,“变变变”打开帽子,夹子不见了。

  2、请幼儿猜猜夹子哪里去了?

  3、教师公布答案:被帽子里的磁铁吸住了。

  二、认识各种各样磁铁

  1、取出帽子内的磁铁让幼儿认识。

  2、请幼儿说说:你见过磁铁吗?还见过什么形状的磁铁?

  3、教师出示U形、长条形、圆形等各种形状的`磁铁,请幼儿观察。

  提问:这些磁铁是什么形状?它们像什么?

  三、谁是磁铁的好朋友

  1、介绍操作材料:磁铁想找一些好朋友一起玩,这里有这么多东西,你认识它们吗?

  2、介绍操作表格:哪些是磁铁的好朋友,你能帮磁铁把它们找出来吗?

  能被磁铁吸住的打“O”,不能的打“X”。

  3、幼儿预测:把猜想的结果记录在画有“?”的第二列。

  4、幼儿操作:用磁铁去吸这些东西,把操作结果记录在画有小手的第三列。

  四、小结

  1、集体交流。

  什么物体能被磁铁吸住?

  什么物休不能被磁铁吸住?

  2、教师总结。

  磁铁能吸住铁和铁做的物体。

中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猜猜,找找,拼拼等活动,让幼儿进一步掌握6以内的数数及认识数字。

  2、培养幼儿学数的兴趣,发展思维力。

  3、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4、提高数数的兴趣和积极思维的能力。

  5、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房子6幢。

  2、动物照片拼图每组一盒

  3、1---6的数卡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找房子

  1、师:花园里,有许多漂亮的房子,我带你们去看一看。(出示教具)数一下,这里共有几幢房子?(6幢,幼儿口手一致点数)

  2、师:这些房子都是小动物住的,它们告诉我,每幢房子的门里面都有一个数字,让我们来猜一猜,是什么数?

  a、红房子里是个比2大1的数,那是几?(3)猜出后请幼儿找出数字,放在板上,验证。

  b、绿房子里是1、2、3、4、5、6里面最小的一个数,那是几?(1)方法同上

  c、咖啡色房子里是排在4后面的一个数,它是几?(5)

  d、蓝房子里的数是1、2、3、4、5、6里面最大的一个数,那是几?(6)方法同上

  e、1到6这些数里面,还有哪两个数没有猜过?(4和2)紫色房子里的数比黄房子大,想一想,它该是数字几?(4)

  f、剩下黄房子里的数又是几啊?(2)

  二、拼房子

  1、师:这些房子里住着哪些小动物?只要找到它们的照片我们就能知道了。

  2、教师示范拼照片。如:这张卡片后面有个数字4,再找一张后面有4个圆点的卡片拼在一起,翻过来,就是一张小动物的照片。那你们等会找的时候,一定要记住先拿数字的卡片,再去找几个圆点的.另外一张卡片拼在一起。

  3、幼儿操作。要求拼出动物照片后,马上用手遮起来,不要让老师看见,等会老师来猜。

  三、猜动物(二进制)

  师:我这里有三张小动物的照片,等会儿你们看看这些照片,有你的小动物就讲有,没有的讲没有,让我来猜猜看,你拼的是什么小动物照片,它是住在几号房子里的??(游戏反复进行4----6次)

  四、送小动物回家

  师:我们游戏做好了,现在该把这些照片送到它们家里了。

  1、让幼儿分别将照片按后面是数字几送到几号房子。

  2、请幼儿说说几号房子是什么颜色的,里面住着什么小动物。

  活动反思:

  每一环节都让幼儿在操作中学习数学、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以游戏化的口吻,使整节课循序渐进,在重点与难理解部分重复数数,让幼儿加深理解数字与数量间的关系。特别在操作探索与游戏中,我们都能看到幼儿好学、乐学的表情,对我来说,看着孩子这样的表现,能够达到这种程度,我已经很开心了。对他们的表现给予肯定,孩子们也笑得更加灿烂。

中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体验大胆想象,“如果我能飞”的乐趣。

  2.理解诗歌内容,尝试进行仿编诗歌。

  3.愿意分角色表演简单的故事情节。

  4.参与阅读与讨论,体验故事的奇特与幽默,初步了解故事中主人公的性格特征,进一步激发阅读图书的兴趣。

  活动准备:

  PPT课件、“美丽的翅膀”若干。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师:小朋友,在我们的生活中,你发现了有什么会飞呀?(鼓励幼儿说一说:小鸟、飞机、蜻蜓、蝴蝶……)你们知道它们为什么能飞行吗?(引导幼儿说一说)如果你有一双翅膀也能飞翔,你最想做什么?

  2.请幼儿闭上眼睛想象飞行的乐趣。(教师引导:“飞呀飞,我们飞到哪里了?”)

  3.师:猜一猜,你能飞到哪里去呢?你最想做什么?

  (二)理解诗歌内容,有感情的朗诵诗歌

  出示ppt 课件,幼儿观看ppt,引导幼儿边看图边说一说,“我”都飞到了哪里?变成了什么?

  1.师:小朋友,如果你能飞,也飞到了蓝天上,你最想变成什么?(引导幼儿说一说)

  2.用同样的方法引导幼儿想象:如果自己也飞到大海上,飞到森林里,最想变成什么?

  3.小结:哦,原来想象是这么神奇,我们想飞到哪里,就能飞到哪里,想变成什么就能变成什么。

  4.幼儿观看ppt,幼儿有感情的朗诵诗歌。

  (三)引导幼儿发散思维,启发想象,尝试仿编诗歌

  1.师:小朋友,,老师有一双美丽的翅膀。如果我能飞,我要飞到哪里,变成什么?(幼儿大胆表达,扩展思维)

  2.师:小朋友,你们想不想也拥有一双美丽的翅膀?老师为你们每人都准备了一双翅膀。(教师帮幼儿带上翅膀)老师相信,小朋友们长上翅膀之后,想象力一定会更加丰富了。

  3.师:请小朋友四人一组模仿飞一飞,相互交流一下自己飞到了哪里?变成了什么?

  4.播放背景音乐,幼儿展开想象,大胆尝试仿编(教师适时引导,并给予鼓励)

  (四)展示仿编的诗歌

  师:长有翅膀的小朋友,你们快点飞成一对吧!谁能飞到老师的面前,告诉老师,刚才你飞到了哪里?变成了什么?老师用笔帮你记录下来。(引导幼儿展示自己)

  活动延伸:

  请小朋友拿起手中的画笔,把自己长上翅膀想到的`画下来送给爸爸妈妈看。

  教学反思:

  幼儿非常喜欢听故事,一听老师说要讲故事,都静静地坐在椅子上,眼神极渴慕地望着老师,都希望快一点听老师讲故事。在完整的欣赏了故事后,孩子们不由的发起了感慨,为此,教师让孩子们互相说说自己对故事的看法,给幼儿创设了自由表达的空间,幼儿都积极发言,用语言表达着自己内心的感受及自己的看法,随后结合挂图,分段欣赏故事,加深了幼儿对故事的理解。

中班教案 篇5

  目标:

  1、随着音乐旋律,以肢体动作表现气球的各种动态。

  2、遵守游戏规则,体验角色扮演的快乐。

  准备:

  小鸟、老鹰头饰各一个。

  音乐磁带,包括《气球跳舞》、《小鸟飞来了》、《老鹰来了》、《气球和小鸟跳舞》四个音乐片段。

  过程:

  一、快乐的气球。

  ————我们一起来听音乐扮演一只快乐的气球吧!

  ————播放音乐《气球跳舞》,引导幼儿按音乐节奏做动作,自由表现气球高高兴兴的样子。

  ————启发幼儿讨论:什么样的动作可以表现出快乐的样子?(如做跳跃、击掌、转圈等动作,并加上恰当的的表情)————幼儿再次听音乐表演,注意脸部表情和身体姿态。

  二、小鸟、老鹰来了。

  ————一只小鸟看见快乐德气球,飞来一起跳舞。

  ————播放音乐《小鸟飞来了》,教师扮演气球,请幼儿表现小鸟飞来和气球跳舞的情境。

  ————了解游戏规则:气球遇见小鸟和它一起跳舞,遇见老鹰则逃跑,如被老鹰"啄"到,就做漏气状倒在地上。

  ————连续播放四个音乐片段,幼儿扮演气球,教师扮演小鸟和老鹰,共同表演。

  ————跟随音乐旋律,幼儿分组游戏,提醒幼儿遵守游戏规则。

  活动反思:

  在这节课中我真正感悟到了:教师语言情景创设的重要性,教师的引导语关系着幼儿的表现,关系着整节课目标的趋向。

  教师语言情景创设的'重要性,教师的引导语关系着幼儿的表现,关系着整节课目标的趋向。

中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能有感情的朗诵诗歌,体会诗歌的意境美。

  2、了解春天的特征。

  3、学习简单的'诗歌创编。

  【活动准备】图片、磁带。

  【活动过程】

  一、欣赏诗歌《春在哪里》。

  出示图片,幼儿欣赏录音。现在是什么季节?春天在哪里?翠柳(牡丹、燕子)是怎么说的?为什么这么说?教师引导幼儿再次欣赏图片,并鼓励幼儿说一说春天的特征。

  二、创编诗歌《春在哪里》。

  你见过的春天是什么样的?你能像诗歌里那样谈谈你知道的春天吗?教师示范创编。如:迎春花说:“春天在我的枝条上,瞧吧,迎风吐香!”引导幼儿仿照诗歌的句式创编诗歌。

  三、画一画:春天时的我。

  春天其实也在我们身上。想一想,和冬天相比,春天给(屈老师)你带来了什么新变化?(如衣着等方面)让幼儿画出春天里自己的样子。

  附诗歌《春在哪里》

  翠柳说:“春天在我的衣服上,瞧吧,绿叶飘荡!”

  牡丹说:“春天在我的花蕊上,瞧吧,艳丽芬芳!”

  燕子说:“春天在我的翅膀上,瞧吧,万里飞翔!”

  风筝说:“春天在我的线儿上,瞧吧,迎风直上!”

  湖水说:“春天在我的浪花上,瞧吧,哗哗歌唱!”

  春在哪里,太阳公公开了腔:“春在大地上!”

中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了解荷花的各种特点,从而理解儿歌的含义。

  2、启发幼儿根据儿歌的内容想象并用动作来表演。

  活动准备

  1、了解荷花的生长过程。

  2、与儿歌相应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欣赏荷花,幼儿说说荷花的主要特点和生长过程

  1.教师:荷花是长在什么地方的呀?荷花的'叶子是怎样的?荷花池里还会有什么呢?

  2.幼儿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讲述。

  二、结合图片学习儿歌《荷花开》

  1、出示图片:图上有什么?(小鱼、小虾、小雨还有风儿和荷花。)

  2、老师把这张图片上的内容编成了一首好听的儿歌,大家一起来听一听吧!

  3、教师示范朗诵儿歌《荷花开》

  4、幼儿根据图片内容逐步念出儿歌的内容,同时帮助幼儿理解儿歌的含义。

  教师:儿歌里说的红色的大伞是什么呀?(荷花)

  三、启发幼儿根据儿歌内容创编动作

  1、教师:暖暖的风儿吹过来,可以做什么动作呢?

  小雨又能做什么动作呢?

  小鱼、小虾可以用什么动作表示?

  2、先让个别幼儿演示他创编的动作,在选择合适的集体练习。

  3、带领幼儿边念儿歌边表演动作。

  附儿歌:

  池塘里,

  暖暖的风儿吹过来,

  细细的小雨落下来,

  小鱼儿、小虾儿游过来,

  红色的大伞,

  一朵一朵打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