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大班社会教案4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班社会教案4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班社会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有观察各种车辆特点的兴趣,知道车牌的用途。
对一组数字出现不同的排列组合有兴趣,探索不同的排列组合的方法。
教学准备:
(认知准备)认识数字及常见的汉字若干。
(材料准备)各种各样的新车的图片;数字板人手一份;汉字“沪、京、浙”等;记录纸人手一份等;
重点与难点:
知道相同的数字经过不同的排列会产生很多不一样新的数字组合。
教学过程:
一、欣赏:各种各样的车辆。
出示各种新车,说一说自己认识的车辆。
“认识图片上的哪种车?你喜欢那一款车,为什么?”
找找说说每辆车的异同,引出车牌的不一样。
二、认识:车牌
知道车牌的作用。01
“尽管车辆的种类很多,但是还是有越来越多的人们买了同一款的车。当马路上出现很多同一款的车子时,有什么方法区分它们呢?”——通过车牌号码。
知道车牌上有很多的符号,代表不同的含义
“车牌上有很多符号,都有些什么?”——数字0—9;中国字:英语字母。
出示汉字“沪、京、浙”等,知道这些中国字的含义。——代表中国各个地区的简称。
小结:车牌由汉字、字母和数字组成,这样就不会出现两个完全一样的车牌号码了,通过车牌我们就可以将车子区分出来。
三、排列:不一样的车牌
讨论:是不是相同的数字排出的'号码就一定相同吗?
操作:幼儿操作数字板,将“1、2、3”三个数字进行排列,看看可以排出哪些车牌号码。并将结果记录下来。
(重点和难点)1:相同的数字经过不同的排列会产生很多不一样新的数字组合,鼓励幼儿一定要排出不同的数字组合。
交流总结:3个数字可以排出排出6种不同的顺序。
在给幼儿加上一个数字“4”,看看4个数字可以排出几种顺序?幼儿操作记录。
(重点和难点)2:交流——如何将数字排列整齐?
以“1”为首时,3个数字有几个排序方法?
帮助幼儿小结:以“1”为首时,我们就可以排列出6种不同的车牌号码,再算上当“2”“3”“4”打头时,就会有更多的号牌。
大班社会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幼儿做从瓶中取海绵球的实验,通过实验得出又快又好地取出全部球的办法,乐意探索取出全部小球最有效的方法。
2、演习在遇到危险时大家有序、不拥挤从室内撤离。
3、学会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自救。
活动准备:
1、将30只海棉球分别用绳子系住塞进大的透明的瓶口很小的塑料桶内,绳子挂在瓶子外面。共四瓶,每瓶都有30只。
2、记录纸、笔。
3、秒表一只。
活动过程:
一、探索从瓶中最快地取出海棉球的办法。
师:小朋友,看看老师今天为你们准备了什么?
幼:各种颜色的球;幼:大瓶子。
师:(拎起一根绳子从瓶中拉出一个球)来摸摸、捏捏这是什么球?
幼:海绵球吧!软软的。
师:是的,你们看这么大的海棉球。如果请你们把他们从瓶子里取出来,你们会怎么取吗?
(评析:在日常活动中,有意地为幼儿设置问题情境,创造解决问题的机会,能有效地帮助幼儿把知识转化为生活技能。)幼:会,拎住绳子一拉。
幼:用手进去拿。
幼:把瓶子翻一个身倒出来……师:好,大家说的都有道理,让我们来试一试吧,现在我们把小朋友分成四组,每组有五个小朋友,比一比哪组先把球取出来。
1、幼儿探索怎样用最快地速度把瓶子里的海绵球全部取出来的办法。(老师计时)老师:“1、2、3开始……”
幼儿:“老师我们的球卡住了”
幼儿:“老师他们抢着拉球,我的球取不出来。”
老师:“想一想,这么多人一起拉行吗?该怎样取呢?“幼儿:“大家别抢了,一个一个取”。
……幼儿:“老师我们全部取出来了!”
老师报各组取出球所用的时间:“第四组一分十二秒,第三组一分二十秒,第一组一分二十三秒,第二组两分钟”
每组先后都取出了球。
2、请幼儿讨论:为什么有的.组速度快些,有的组速度慢些?介绍一下每组十怎么取球的、
教师通过组织幼儿玩从瓶子里取球的实验获得的信息,引导幼儿关注生活、关注身边的事物,并指导他们在观察现象中产生疑问,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这就是探究学习的源泉。
第一组组幼儿:“我们一开始大家都用力往外拉球,结果卡住了出不来,大家都不让别人,就慢了。”
第二组幼儿:“我们拉不出来就把瓶子口朝下往外倒,球一起挤在瓶口倒不出来,后来就让韶涵一个人拿,就一个一个全拿出来啦。”
第三组幼儿:“我们的球也是跟第一组一样被卡住了,后来我们喊谁的名字谁就往外拉,就全拉出来了。”
第四组幼儿:“我们卡住后,就是拿不出,后来我们一个一个转着拿,很快就拿出来了。”
3、分析得出怎样取球更快些:一个一个拿球,不争抢。
二、验证这个办法的可行性。
1、每一组将球再次装入瓶子后,用刚才的好办法试验一下。
老师再次报告各组取出球所用的时间:“第四组三十秒,第二组三十六秒,第三组四十秒,第一组四十四秒。”
2、老师分别请最快地一组合最慢的一组分析了原因。
最快的一组:“我们是一个接一个地转圈拉,大家眼睛都看好什么时候该拉,不浪费时间。”
最慢的一组:“我们也是一个一个地拉球,但没有顺序,有时会有人不知道拉就会停一会儿。”
:噢,大家合作取球时不能停顿,知道什么时候该自己拉了,要飞快地拉出来,否则会影响比赛的时间。按一个方向有顺序地拿是一个很好的注意。
(评析:这一环节的设计有效地激发了幼儿的兴趣,使幼儿能够持久、深入地进行探索。但是探索与发现是学习过程的核心环节,只有保证足够的时间,孩子门才能充分地尝试、验证、发现,得己初步的结论,也才能在交流和讨论的过程中有话可说。老师突破那些条条框框的限制,让幼儿有充分的探索时间,使幼儿的探究活动不流于形式。)三、(看录像:学生一起拥向教室门口逃生的片段)讨论怎样做就能逃出更多的学生?
教师:“小朋友,我们一一段录像,边看边想他们怎样做就能逃出更多的学生?”
幼儿:“他们不能一起挤在门口,这样很难挤出去,就像刚才我们拿球一样,如果他们一个一个快速地跑出去就会有更多人出来。”
幼儿:“他们应该排好队一接着一个不停地往外跑就会多一些。”
教师:“对,就像刚才我们取球一样,大家都想先出去,谁也出不去,最好的办法就是一个接一个有秩序地跑出去。”
评析:教师适时补充“地震中逃生”的视频,让幼儿进一步感受到镇定、有序在逃生时是多么重要。
大班社会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欣赏视频,感受视频中所表达的爱并尝试用语言、行为等方法大胆表现。2、体验爱和被爱的快乐情感。3、培养幼儿从小就要拥有感恩的心的情感。
活动准备:
1、爸爸妈妈写给孩子的信,相册一本,妈妈给孩子准备的视频。
2、爱心卡、彩笔。
活动过程:
一、欣赏视频,导入活动
师:你们有没有看过或者听过《猜猜我有多爱你》这个故事呢?里面的大兔子很爱自己的小兔宝宝,他的爱比海深,比天空大……那我们自己的妈妈爱你们么?
师:今天老师带了一段视频,视频里面是我们班的一位妈妈她想说给她的宝贝听的一段话,我们现在一起来看看,她的妈妈都说了一些什么?
师:安然的妈妈说了些什么?
师:老师知道你们也很爱自己的爸爸妈妈,那你可以为他们做些什么呢?(幼:给妈妈端水,给爸爸、妈妈捶背、扫地等。)
师小结:每个人都有爸爸妈妈,他们天天为我们忙碌着,天天给予我们无微不至的关心。的确是太辛苦,我们也要好好的回报父母。所以当我们爱一个人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大声说出来,告诉他们你是是怎样爱他们的,让他们感受到你们对他的.爱!
二、倾听爸爸妈妈写给孩子的心,感受爸爸妈妈对小朋友的爱。
师:你们都很爱自己的爸爸妈妈,爸爸妈妈也很爱自己的孩子,你们听,他们在说什么?
(1)教师读信
师:我这里有两封信,一封是爸爸的一封是妈妈的,我们来感受一下爸爸妈妈对他们宝贝都说了些什么,听了这两封你们都有什么感受?
师小结:我们表达爱的方式有很多种,现在又多了一种原那就是用写信的方式来传递我们的爱。
(2)看“相册”
师:其实爸爸妈妈对我们的爱还有很多呢 ,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本“爱的相册”吧!(播放照片)
师:这些照片是祺祺从小到大的照片,我们可以从这一张张相片上,可以看出爸爸、妈妈爱我们,那现在请每一位幼儿说一句最想向爸爸、妈妈说的话。
总结:原来相册也可以留下我们的爱。三、制作爱心卡片,表达对爸爸妈妈的爱, 师:我们爱爸爸妈妈的方式很多很多,为了表达对他们的爱,把我们的心愿画在爱心卡上,然后把你想对爸爸妈妈说的话告诉我然后我帮你们写上去,最后送给爸爸妈妈。
今天是感恩节,对于孩子们来说这个“感恩节”的意义是什么?他们并不是很好理解,什么是感恩,为什么要感恩。孩子们的意识里并没有那么的明确,知识粗浅的意识.
我的第一个问题是:小朋友你们知道么今天是一个特殊的日子?你知道是什么日子么?大多数孩子都不知道,只有个别孩子回答我今天是感恩节,但是具体为什么是感恩节,感恩节要干什么?孩子们就知道的不多了。于是我就给孩子们普及了一下知识告诉孩子们今天是感恩节,感恩节的由来是:感恩节(ThanksgivingDay),美国和加拿大节日,由美国首创的,原意是为了感谢印第安人,后来人们常在这一天感谢他人。于是我的第二个问题是那你要感谢哪些人呢?孩子们告诉我要感谢爸爸妈妈、感谢老师、感谢那些对他们好的人。听着孩子们的回答我还是比较欣慰的,因为我觉得我们班的孩子们还是一个懂得知恩图报的好孩子,他们知道身边的爸爸妈妈们为他们付出了很多,正是有了他们的付出我们才可以有这么幸福的生活。在最后一个环节制作爱心卡片,送给最爱的爸爸妈妈的时候,我首先给孩子们一张卡片,但是我发现很多孩子就会走过来在问我拿一张卡片,说老师我的爸爸也对我很好,我也想送她一张卡片,你可以在给我一张么 ,听了这个我也感到很欣慰。
一节课短短的30分钟,在孩子们的意犹未尽中结束了,我不知道孩子们学到了多少,但是我相信我们班的孩子们每一个都是一个知道感恩的好孩子。
让歌声传递我们心中的爱:“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谢命运,花开花落我一样会珍惜…………”
大班社会教案 篇4
【活动名称】
常识活动——“有趣的镜子”
【活动目的】
1.让幼儿通过自己的尝试活动,知道各类反射镜的名称、特点、用途。
2.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比较分析能力及初步的尝试精神。
3.录音机、磁带。
【活动准备】
1.大盒子(内有一件玩具熊),人手一面小镜子。
2.平面镜、凸面镜、凹面镜(上面标有数字“1”“2”“3”)。
3.录音机、磁带。
【活动过程】
一、引起幼儿的尝试兴趣
师:老师这儿有个大盒子,里面放了件有趣的玩具,你们看得到吗?我请了一位朋友来帮忙,你们猜猜它是谁?“拿在手中对它瞧,里面有个小宝宝,我对他笑眯眯,他对我眯眯笑”(镜子)。请镜子娃娃来(将镜子放在盒子上),现在,你们看到了吗?小朋友想不想自己也拿镜子照一照呢?
二、幼儿第一次尝试
1.幼儿人手拿一面小镜子观察。
2.老师提出问题:试一试哪一面能照,你的镜子照到了什么?(教师小结:这样的镜子叫反射镜)
三、幼儿第二次尝试
1.尝试前谈话:教室里来了三位镜子朋友,你们到镜子前照一照,看看自己在镜子里有什么变化?
2.幼儿分组尝试、观察、交谈。
3.尝试后提问:你在每面镜子里照到自己是怎样的?(教师小结:①1号镜子里照出的`人和原来的一样;②2号镜子照到的人变得又矮又胖;③3号镜子照到的人变得又高又大)
四、幼儿第三次尝试
1.尝试前提问:同样是三面镜子,为什么小朋友照出来样子会不同?
2.幼儿分组尝试:摸一摸、比一比不同镜面的镜子。
3.尝试后提问:你们发现这些镜子什么地方不同?
(教师小结:镜面不同,反射镜分为平面镜、凸面镜、凹面镜)
五、游戏、加深尝试印象
(幼儿听音乐,按教师说“平面镜”“凹面镜”“凸面镜”等名称做动作,大胆鼓励幼儿做出“凸”和“凹”的动作及形象)
六、讨论镜子的用途。
提问:①生活中你还见到过哪些镜子?这些镜子有什么用途?②你想做清洁的好孩子吗?
(幼儿每人拿起小镜子,按节奏,朗诵“清洁的孩子人人爱”)
【延伸活动】
鼓励幼儿平时观察生活中的其他镜子,了解其他用途,并把观察到的现象用绘画的形式记录下来。
【大班社会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社会教案03-16
大班社会课教案11-05
大班社会教案05-23
【经典】大班社会教案08-10
大班社会优秀教案06-14
大班社会树教案11-27
大班社会卖玩具教案04-01
大班社会树木的作用教案03-24
大班社会问候的礼仪教案09-26
大班社会教案(必备)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