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安全教案

时间:2024-09-05 02:18:08 教案 我要投稿

小班安全教案模板集合十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班安全教案10篇,欢迎大家分享。

小班安全教案模板集合十篇

小班安全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一些基本的自我保护常识和相应的策略。

  2.通过观察图片,推测可能发生的事情,了解这样玩的危险性。

  3.积极参与户外活动,感受自我保护过程中的愉快心情和活动过程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挂图

  活动过程:

  一、观察图片,推测可能发生的事情。

  (1)教师引导幼儿打开幼儿用书,问:请大家看图说说,图上的小朋友在玩什么?这样玩好吗?为什么?

  (2)鼓励幼儿观察并结合自己的经验说出自己的想法。

  教师:

  大家猜一猜,如果这些小朋友这样玩,可能会怎样呢?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想法推测,并说出后果的危害。

  二、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其他比较危险的行为。

  (1)教师:你们还知道哪些玩的方法比较危险的?这样玩为什么有危险呢?

  (2)通过讨论帮助幼儿了解几种不安全的`玩法,认识到它们的危害。

  三、组织幼儿讨论:

  怎样玩可以使自己比较安全?

  (1)教师:刚才,我们说了许多玩的方法和玩的东西都比较危险,那么,我们应该怎样玩,应该玩些什么呢?怎样让自己比较安全呢?

  (2)鼓励幼儿大胆发言并讲述自己的看法。

  四、学习自我保护策略。

  教师带领幼儿到教室外面玩大型玩具,让幼儿在活动中不断体验如何进行自我保护,教师也在活动的过程中不断示范、提醒幼儿加强自我保护,教育大家如何保护自己,并学习相应的策略。

小班安全教案 篇2

  小班的幼儿初入幼儿园,还没有培养起排队等待、轮流喝水、洗漱、如厕的意识,常常会出现拥挤、碰撞、推拉等现象,这样不但会影响幼儿的正常活动,还可能会出现各种安全问题,如摔伤、碰伤、抓伤等。因此,本活动的开展显得尤为重要。

  【活动目标

  知道洗漱、喝水、如厕时,不争抢、不推挤,会等待。

  【活动准备

  多媒体教学资源:图片《不推挤》,图片《哪些宝宝做得好》。

  【活动过程

  1、播放多媒体教学资源《不推挤》。

  (1)请幼儿说一说看到了什么?那些小朋友是怎样洗手的`?大家感觉谁做的好?谁做的不好?为什么?

  (2)小结:洗手时,人多水龙头少,小朋友不能同时洗手,所以要排队等待,不能拥挤、争抢、推拉。

  2、引导幼儿了解在幼儿园做哪些事情需要排队等待、轮流进行。

  (1)请幼儿说一说在幼儿园里,小朋友做哪些事情的时候需要排队等待、轮流进行?(喝水、如厕、玩滑梯等。)

  (2)组织幼儿学习儿歌《不推挤》。

  先教幼儿学习儿歌《不推挤》。幼儿熟悉儿歌后,可以将儿歌中的“洗洗手”替换成其他内容,如,上厕所、滑滑梯等。

  (3)播放多媒体教学资源《哪些宝宝做得对》。讲讲谁做得对,谁做的不对。

  3、情景练习:排队轮流喝水。

  (1)请幼儿按男孩、女孩进行分组到喝水处排队轮流喝水。

  (2)小结:当很多人去做同一件事情的时候要排队等待,不争抢、不推挤,这样就不会出现被挤倒、碰伤等现象。

  【活动延伸】

  日常生活中培养幼儿轮流如厕、洗手、喝水、玩滑梯的意识和习惯。

  附:儿歌

  不推挤

  洗洗手,不推挤,

  小心滑倒伤自己,

  排队等候别着急,

  安安全全记心里。

小班安全教案 篇3

  活动四:《玩具不能塞耳朵》

  活动目标

  1、了解玩具塞入器官的不良后果,指导玩具不能塞进耳朵等身体器官。

  2、知道发生意外是要去医院。

  活动准备

  1、男孩木偶。

  2、教学挂图和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活动。

  教师:(1)小朋友们,你们玩过穿珠游戏吗?

  (2)明明也来玩串珠,发生了什么事呢?

  2、教师操作木偶表演故事情景。

  (1)木偶表演:

  旁白:游戏时间到了,明明选了自己最喜欢的穿珠游戏。

  明明:小珠子,真有趣。(明明把小珠子塞到了耳朵里。)

  (2)教师:明明玩串珠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你们觉得明明这样做对吗?为什么?

  3、引导幼儿观察挂图,继续讲述故事。

  (1)教师:我们来看看后来怎么样了。珠子塞在耳朵里出不来了,老师赶紧把明明送到了哪里?医生是怎么做的?

  老师送明明到医院,医生挖出珠子。医生还告诉明明,下次可不能再把珠子塞到耳朵、鼻孔、嘴巴里了,那样做耳朵和鼻孔会流血,还有可能会发生危险。

  (2)教师操作木偶,模仿明明的声音说:我再也不把玩具塞到耳朵里了。

  4、拓展幼儿经验。

  (1)教师:我们身体上有一些小小的孔,如:耳朵、鼻子等等,这些小小的孔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可不能把东西塞进这些小孔里。想想看,还有什么东西像小珠子一样小?什么东西比小珠子还小?它们可千万不能塞进我们身上的小孔孔里呀。

  (2)教师总结:教室里的小珠子、小插粒、小磁钉,家里的小纽扣、小橡皮都不能塞进我们的`耳朵、鼻孔、嘴巴里,如果不小心掉进去,一定要马上去医院请医生来帮助我们。

  家园共育

  家长应将家里的细小物品摆放在幼儿不易接触到的地方,同时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

小班安全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学习走路时眼睛看着前面,一个跟着一个走。

  2、知道走的时候不推挤、不远离集体。

  3、大胆说出自己的理解。

  4、初步培养幼儿有礼貌的行为。

  活动准备:

  1、小鸭子头饰一个。

  2、多媒体教学资源《小鸭子学走路》。

  3、幼儿用书第24-26页。

  活动过程:

  1、出示小鸭子的头饰,引导幼儿尝试表现小鸭子的叫声和走路的姿态,引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2、讲述故事《小鸭子学走路》,引导幼儿知道一个跟着一个走的好处。

  (1)播放多媒体教学资源《小鸭子学走路》。教师讲述故事。

  (2)组织幼儿说一说:鸭妈妈要带着小鸭出去玩,小鸭子心情怎么样?刚开始小鸭子都能走出家门吗?为什么走不出去?鸭妈妈是怎样帮助他们的?我们要学小鸭子怎样走路?

  (3)小结:小朋友走路时眼睛看着前面,一个跟着一个走,靠路的右边走,不推挤,不掉队,不远离集体。

  3、幼儿阅读幼儿用书,区分图片中做法的正误。

  引导幼儿阅读幼儿用书第26页《谁做的对》。请幼儿看一看、说一说;小朋友们正在做什么?谁做的对?为什么?

  4、游戏《我学小鸭来走路》。

  教师扮演鸭妈妈,幼儿扮演鸭宝宝。教师带领幼儿练习一个跟着一个走,并提醒幼儿行走时要爱护同伴,不推挤。

  教学反思:

  《一个跟着一个走》教学活动涉及到了多方面的领域,可以是健康,在户外练习一个跟着一个爬做游戏。也可以是艺术领域,请孩子手指蘸上颜料,在长画纸上一一印花源泉,表现小蚂蚁整齐排队的情景。而我的`这次教学活动主要在语言领域开展,以《小鸭子排队》的故事贯穿,激发幼儿平日在生活中下楼、排队时要一个跟着一个走,边念《小鸭子》的儿歌又能提醒幼儿部抢先、不落后。

  在活动过程的组织过程中,我出示挂图,先完整得讲述《小鸭子排队》的故事并提问:故事的题目是什么?故事里面有谁?第二遍故事是分段讲述,用录音机。换种模式的讲述,对幼儿来说有新鲜感,而且不易厌烦。托班的幼儿思维记忆能力较为薄弱,理解能力也欠缺。分段进行,更加有利于记忆、复述和理解,也能激发幼儿回答问题的兴趣。第二个环节的提问:鸭妈妈要带着小鸭去做什么?小鸭子心情怎么样?刚开始小鸭子都能走出家门吗?为什么走不出?后来又是怎么走出去的?太阳公公是怎么夸奖小鸭的?小鸭弟弟怎么了?后来鸭妈妈怎么帮助它的?一连串根据段落内容的提问,基本把整个故事串联了起来,易于幼儿理解和记忆,也深化了重点,得出要一个跟着一个走的道理。提问针对的内容有复述、简单的概括、想象与思考。在帮助幼儿理解一个跟着一个走的同时,还有利于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活动过程中,孩子们可能对于拥挤现象和一个跟着一个走可能想象得不是很周全,我就拿来了唐老鸭可以变形的玩具。让变形玩具挤成一堆,又排列成一竖排走,来使道理具体形象化。多种教具的应用,也激发了幼儿学习的兴趣,不易疲劳。

  最后学习《小鸭子》的儿歌,经过前半部分的学习,部分孩子已有些疲倦了,根念儿歌也会显得乏味。我就临时换了个方法,让孩子动起来学。先鼓励幼儿根念我的儿歌,并且在我背后一个跟着一个走起来,然后又变成小矮人,一个跟着一个走,改编为念小矮人排队走的儿歌。同理,又变换了高人、小鸭、小鸟、小白兔等。

  整个活动下来发现,思维活跃的孩子始终集中在那么几个,自己有几次也忽略了其他的孩子。另外,托班的孩子经常说出来的都是几个语词,很难把话说完整,再接下来的时间还需要在语言表达上再多加激励。

小班安全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 、知道火警电话 119 ,报警电话110,爸爸妈妈的电话号码。

  2 、懂得自我保护。

  3 、巩固认识0-9数字。

  4 、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5 、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1 、《自我保护》视频。

  2 、电话号码字卡(能认识119、110和一些相关标识的衣服以及警车、消防车)

  活动过程:

  1、拿出10个数字字卡,让小朋友们拼出火警电话和报警电话。

  2、请小朋友们指出消防车和警车。

  3、请小朋友们说出爸爸妈妈的手机号码。

  4、选择性观看视频

  A、观看视频一:在外面走丢了怎么办?

  提问,启发幼儿讨论。

  1 、你刚才看到了什么?

  2 、走丢了应该怎么办?

  B、观看视频二:陌生人敲门怎么办?

  提问,启发幼儿讨论。

  1 、你刚才看到了什么?

  2 、陌生人敲门应该怎么回答?

  C、观看视频三:我要保护自己的身体

  提问,启发幼儿讨论。

  1 、你刚才看到了什么?

  2 、别人要触摸自己的身体你该怎么回答?

  活动反思:

  通过谈话活动,孩子们知道了火警电话、报警电话,和爸爸妈妈的电话,部分孩子还能用数字拼出爸爸或妈妈的电话号码。通过观看视频和讨论活动,孩子们也了解了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但也还有个别孩子还是不能记住爸爸或妈妈的电话号码,课后应注意让家长配合这方面的教育。

小班安全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 知道不能轻信陌生人的话,不跟陌生人走。

  2.了解和掌握一些和陌生人相处的方法。

  3.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4.能说出不易玩耍的地方存在什么样的安全隐患。

  活动重点:

  提醒幼儿外出时不要离开集体和家人,遇到陌生人不能轻信。

  活动准备:

  1.有关的图片。

  2. 请一位幼儿园不认识的老师扮演陌生人并设置表演情境。

  3. 玩具、巧克力、果冻。

  活动过程:

  一.安全演练

  1.教师扮羊妈妈,告诉幼儿要出去找好吃的,请幼儿在家等妈妈回来,如果有陌生人来,不要离开家。请一个陌生的老师扮老狼来引诱幼儿。

  2.集体讨论:

  (1):妈妈出门前怎么说的?

  (2):老狼来了是怎么说的,宝宝又是怎么做的?

  3.出示图片。

  图一:陌生人要你跟他出去玩玩,你不能跟他一起去。

  图二:陌生人给你礼物或好吃的时,你不能要。

  图三:陌生人要去你家时,你不能带路。

  图四:陌生人硬要拉你跟他走时,你要反抗,大声呼救。

  二.情境练习三.

  情境一:

  一个陌生的叔叔对一位小朋友说:"小朋友你真可爱,我请你吃果冻。"接着拿出玩具给她玩。 。集体讨论:能不能接受陌生人的礼物呢?应该怎么对他说?

  情境二:

  一个陌生的阿姨敲门进入教室,对某幼儿说:"我是你妈妈的好朋友,她今天没有空来接你。让我送你回家,跟我走吧。"老师提醒:

  (1)你认识她吗?

  (2)如果不认识她,能不能轻信她的话,尤其是不能跟陌生人走。

  四:活动延伸 提醒幼儿外出时不要离开集体和家人,遇到陌生人不能轻信。

  教学反思:

  由于小班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比较薄弱,辨别能力也比较缺乏。因此,我们开展了健康活动《不跟陌生人走》我把目标定为:1、通过情境活动,让幼儿知道不能跟陌生人走。2、教育幼儿学会保护自己。3、初步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根据小班幼儿的思维特点是具体形象性的,所以我在活动开始时设计了情景表演,幼儿通过观看情景表演,对陌生人有了较深刻的'了解,知道了不认识的人就是“陌生人”。并知道了不能跟陌生人走。

  第二环节是让幼儿解拒绝陌生人的方法。幼儿观看幼儿用书,这三幅图片我是通过三种不同形式来进行教学的。第一幅我让幼儿看后个别回答,并通过师生共同表演对话来巩固丽丽拒绝陌生人的话。第二幅我让幼儿看后讨论:如果你碰到这种事情,你会请谁来帮忙?第三幅我让幼儿来判断奇奇做得对不对?进一步巩固了拒绝陌生人的方法。

  第三环节是教师总结,结束活动。最后一个环节后来我觉得收得有点快,感觉整堂课的环节太少,

  本节活动下来小朋友都知道不能跟陌生人走,但是真的遇到这种情况的话,我相信小朋友都不会、不知道怎么应对,我还问了小朋友有关家里的情况,比如家庭住址,电话号码等,没几个小朋友能回答的出来。如果能有一次真的表演,那样更能让幼儿印象深刻,也达到了本节课的要求。

小班安全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一些基本的交通安全知识,知道红灯停,绿灯行的道理。

  2、知道过马路时要注意自己的安全,让幼儿知道不走斑马线的危险性。

  3、让幼儿学会念儿歌,进一步培养幼儿的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

  1、图片红绿灯、斑马线

  2、儿歌《交通灯》

  活动过程:

  1、手指游戏,稳定幼儿情绪。"小朋友们伸出小手,跟叔叔一起玩个手指游戏好不好?"

  2、谈话,引入主题。 "小朋友们知道怎样过马路吗?过马路时应该注意些什么?"(幼儿讨论)

  3、出示图片,提高幼儿兴趣。 "我们小班小朋友太乖了,叔叔让你们看以些图片好不好?想不想看?小朋友们把小眼睛闭上,叔叔把小图 片请出来,3,2,1,好了,睁开小眼睛。""这是什么呀?(红绿灯)小朋友们见过吗?小朋友们跟爸爸妈妈上街的时候有没有见过?"(幼儿讨论)

  4、引导幼儿认识红绿灯"小班小朋友真棒,叔叔来告诉小朋友,这个是红绿灯,小朋友们跟爸爸妈妈上街时候可以看一看,马路上的十字路口就有了。"

  5、引导幼儿讨论 "我们小班小朋友那么聪明,那么,你们知道要怎样看红绿灯吗?" (幼儿讨论)

  6、讲解怎样安全过马路"小朋友说街上车多不多?危不危险?所以小朋友们一定要知道怎样看红绿灯是不是。那小朋友们要张开小嘴巴跟叔叔学了好不好。""红灯停(出示图片红灯),绿灯行(出示图片绿灯)。"(反复教幼儿三遍)

  7、引导幼儿认识斑马线"小朋友们看,这又是什么呀?你们有没有见过"(同上,介绍红绿灯时一样)"小朋友们张开小嘴巴跟叔叔念,过马路要走斑马线"

  8、引导幼儿学习儿歌 "今天中三班小朋友表现太棒了,叔叔来你们一首儿歌好不好?每个小朋友都要张开小嘴巴跟叔叔读了,叔叔来一下,看哪个小朋友的声音最好听,等一下我们就送小星星给它。"

  9、带幼儿读儿歌(引导幼儿读第一遍,鼓励幼儿读第二遍,表扬幼儿读得棒,提到幼儿兴趣,读第三遍。)

  10、延伸 "小朋友跟爸爸妈妈上街时候还要注意些什么呀?"(做公车时先下后上,上街时要拉好爸爸妈妈的.手,不能攀爬街上的护栏等等)

  11、请小朋友跟图片红绿灯说再见,活动结束。

  儿歌

  交通灯,会说话

  黄灯说,请注意

  红灯说,快停下

  绿灯说,请走吧

  牢记他们说的话

  按照红黄绿行动

  做个文明好娃娃。

小班安全教案 篇8

  游戏目标:

  1、训练爬、跑等动作技能。

  2、练习遇到火险时的自救方法,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意识。

  游戏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了解防火的相关知识,知道如何自救。

  2、物质准备:地垫2组、盛满水的'塑料容器2个、毛巾与幼儿人数相等,小锤子2个,鼓1个。

  游戏玩法:

  把幼儿分成2组,当幼儿听到鼓声时,每组第一名幼儿迅速跑到毛巾处,拿起一条毛巾,跑到盛满水的容器面前,把毛巾沾湿后捂住嘴巴和鼻子,趴到地垫上匍匐前进,到达终点后用锤子敲一下小鼓,下一名幼儿再开始游戏。

  游戏规则:

  1、每个组员都要在听到鼓声后才能出发。

  2、必须用毛巾捂住嘴和鼻在地垫上爬行。

  延伸活动:

  可在游戏后开展真正的防火演习活动。

  2、师巡回观察幼儿引导幼儿互相讨论。

  3 十只小猫

小班安全教案 篇9

  设计意图:

  现在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优越,在家吃饭有燃气,出门有车开,跟孩子在一起时有的家长可能会毫无顾忌的吸着高档烟,殊不知燃气、汽车尾气还有香烟这些有毒的气体对孩子的危害,尤其是汽车尾气含铅,同等数量的尾气对孩子的伤害远远超过成人。面对这些天真可爱的孩子们,我们要做的`就是教给孩子这方面的安全知识。

  活动目标:

  1.让孩子知道家里的燃气灶不是好玩的,而是有危险的,不能碰要远离。

  2.了解汽车尾气是污染环境的、有毒的,闻多了对身体有害。

  3.知道吸烟及被动吸烟的危害,在家做好“小小监督员”,监督爸爸不能在家吸烟。

  活动准备:

  故事短片《看不见的气魔鬼》、小兔、狐狸、小猫头饰等。

  活动过程:

  1.通过故事短片导入活动。

  (1)观看短片:一天兔妈妈不在家,小兔独自在家可无聊了,于是就找来了小猫和狐狸。

  (2)小伙伴来了,大家在一起玩呀玩,玩累了,也饿了,小兔打开冰箱一看,里面有小白菜、茄子,可小兔不会做饭,狐狸说:“这有什么难的?我来做。”

  2.提问:小朋友想一下,接下来狐狸会用什么来做呢?孩子们进行讨论。

  3.故事继续进行:狐狸打开燃气,可小花猫说:“不行不行,兔妈妈说了不能乱动燃气,燃气灶里面关着两个魔鬼,一个是又红又热的火魔鬼,一个是用眼睛看不见的气魔鬼,很危险的!”可狐狸不相信呀,觉得燃气有什么危险呀,小猫一定是吓唬我的。小猫走后狐狸就打开了燃气灶的开关。此处暂停,设下悬念,让小朋友们自己去猜想后果。

  4.看看大家说的是不是真的,接着放短片:打开开关后,炉具上“噗”地一声,蹿出一大团火苗,狐狸吓了一跳赶紧关了燃气灶,可他忍不住又打开了一次,这次没有火苗,狐狸以为这样就能做饭了,就把锅放了上去,不一会儿狐狸就觉得自己晕晕的,眼睛也睁不开了,“扑通”一声倒在了地上。

  5.请大家说一说狐狸怎么了?为什么会躺在地上?

  6.总结幼儿的答案,观看短片:狐狸醒来时发现自己在医院里,医生告诉他是煤气中毒,多亏兔妈妈中午回家,要不然就会被燃气毒死的。狐狸想起了小猫的话,以后再也不敢乱动燃气灶了。

  7.引导幼儿讨论生活中还有那些“气魔鬼”?(汽车尾气等)

  小结:在生活中我们一定要远离这些“气魔鬼”,玩耍时要远离汽车,汽车的尾气是有害的;吸烟及被动吸烟容易引发咳嗽、呼吸道感染等疾病,所以在家里要监督爸爸不能吸烟,更要远离成人吸烟的场所。

  附童谣:

  燃气灶,蓝火苗,

  煮菜烧汤少不了。

  妈妈用它乖乖的,

  就是欺负宝宝小,

  不但放火烧小手,

  还吐煤气害宝宝。

  小宝宝,有高招,

  从来不碰燃气灶。

  等到长大成人后,

  再给妈妈做蛋糕。

小班安全教案 篇10

  《防中暑》教案

  ——双流区九江小学谭荔云

  一、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培养

  知道夏季防暑很重要,有防暑降温的意识,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常识,有健康的生活方式。

  (二)行为技能训练

  掌握一些夏季防暑的常用方法,强化夏季生活的一些习惯。

  (三)知识经验积累

  1、初步了解中暑的原因。

  2、掌握一些夏季防暑的.相关技能。

  二、教学重点

  如何预防中暑。

  三、教学难点

  提高学生对中暑的重视度,在夏季自觉主动做好防暑降温的工作。

  四、教学方法

  谈话法 小组合作学习法 情景演练法 辨析讨论法

  五、教学准备

  准备中暑的相关新闻报道。

  六、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师:同学们,夏天到了,天气炎热,我们会遇到哪些问题? 生:中暑。

  师:你们知道中暑吗?中暑应该如何急救和预防呢?

  2、总结: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班会课——《防中暑》。(板书课题)

  (二)案例引发思考

  1、师:夏季来临之际,气温升高,高温是引发中暑的直接原因。你知道高温有哪些危害吗?结合你的生活经历谈一谈。

  同桌交流,学生汇报

  播放ppt,一边展示高温危害一边解释。

  同桌交流,学生汇报

  2、中暑原因:

  师:还有哪些原因易导致中暑?

  生:身体适应性差,抵抗力差。

  师:其实,人类是恒温动物,具有体温调节的能力,为什么还会中暑呢?想一想,人的体温调节能力是无限度的还是有限的?

  生:有限的。

  3、中暑症状:

  师:中暑的症状有哪些呢?

  生:头晕、头痛、乏力。

  4、中暑的急救:

  师:如果你身边有人中暑了,你会怎么帮帮他?(小组讨论)

  小组汇报:吃药、多喝水、喝蜂蜜、把他抬到阴凉地去。 师:一起观看补水小视频。

  小结:如果在室外有人中暑,我们应该尽快把他抬到阴凉处去,避免太阳直接暴晒,用冷毛巾敷额头和大腿,急救的药品有藿香正气水、十滴水等。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组小朋友来给我们演示中暑的急救,想看吗?生:想。

  3-5名学生汇报演示。

  师生点评。

  师:请看图中这个小男孩,剧烈运动后直接用冷水冲头,你们同意他的做法吗?

  生:不同意。(如果有同意的,就进行辩论)

  小结:剧烈运动后,身体大量出汗,毛孔张开,这时用冷水冲容易造成毛孔骤然收缩,对身体有损害,所以,此法不可取。那平时我们应该如何预防中暑呢?

  5、中暑的预防:

  师:请大家说说怎么才能预防中暑呢?

  生:多喝水、按时睡眠。

  展示课件,师生共同学习。

  (三)拓展延伸:

  同学们,在夏季里,我们在生活中会遇到许多的问题,你能说出哪些安全隐患?

  生:雷电、洪水等。

  师:还有泥石流、山体滑坡、溺水等。怎样解决这些问题呢?需要同学们继续学习,把你学习到的方法下节安全课分享给我们吧!

【小班安全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安全教案05-29

【精选】小班安全教案10-23

小班安全教案02-06

小班安全教案用电安全09-18

【热门】小班安全教案03-23

小班安全教案【精】03-23

小班安全教案【推荐】03-23

小班安全活动教案03-08

关于小班安全教案03-04

小班安全教案【合集】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