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教案

时间:2024-12-23 16:42:54 教案 我要投稿

实用的计算机教案集合七篇

  作为一名老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计算机教案8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实用的计算机教案集合七篇

计算机教案 篇1

  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

  (1)会写5个生字,理解词语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什么是计算机,什么是多媒体设备。

  (3)了解.电脑与多媒体之间的关系并能口述。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查找资料感悟计算机飞速发展的趋势。

  (2)学会提出问题进行讨论并解决。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学生爱科学的情感以及培养学生学习电脑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课文内容、了解电脑与多媒体之间的关系。

  2、学会提出问题进行讨论并解决。

  课时划分: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习生字词,会写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什么是计算机,什么是多媒体设备。

  3、习课文1——3自然段,提出问题进行讨论。

  教具准备:一台电脑、生字卡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新世纪的“文盲”指的是什么吗?新世纪的“文盲”指的是不懂电脑的人叫“文盲”。今天我们就来了解有关电脑的知识。

  师板书:计算机与多媒体

  二、初学课文

  (一)、学生自由阅读课文。

  (二)、出示自学提示:(1)自由读课文,读通,读顺。(2)读懂课文,弄清每节讲了什么。

  三、检查自学情况

  1、生字卡片,认读生字并会组词。

  媒(méi)媒人、多媒体

  婚(hūn)婚姻

  尼(ní)尼龙

  埃(āi)尘埃、埃及

  诞(dàn)诞生

  (1)指名读生字。(2)集体读生字。(3)开火车认读并组词

  2、学生反馈读懂内容,教师予以归纳

  第一段:谈第一架电子计算机的今昔。

  第二段:介绍电子计算器发展成了电脑。

  第三段:介绍多媒体设备是能传递多种信息的设备。

  第四段:介绍电脑与多媒体的关系。

  第五段:接受多媒体功能的电脑设备走进寻常百姓家。

  第六段:介绍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前景。

  四、再读课文、理清思路

  1、哪几个自然段介绍了电脑?

  生反馈:(第一、二段)

  2、哪几个自然段介绍了多媒体设备的特点?

  生反馈(第三段)

  3、哪几个自然段介绍了多媒体功能电脑的作用与发展。

  生反馈(第五、六段)

  五、学习课文(1——3)自然段

  1、自由读1——3自然段,学生提出问题来讨论并解答。

  (一)、“从埃尼啊克出生到现在短短的几十年里,计算机已经奇迹般地繁衍了好几代。”计算机会繁衍后代么,繁衍了哪几代?

  学生反馈:生1、繁衍愿意是逐渐增多或增广,这里指的是不断更新发展。

  生2、我知道计算机已经发展到第四代产品了,如“奔四”。

  (二)、什么是电脑?(计算机)

  学生反馈:生1、电脑就是计算机。

  生2、电脑能把外界传来的信息进行迅速的判断和处理。

  (三)、“十八般武艺”指的是什么?

  学生反馈:“十八般武艺”指能传递多种信息的功能。本文也指电脑的功能很多。

  (四)什么是媒体?什么叫多媒体?

  学生反馈:生1、能够传递信息的物体叫做媒体。

  生2、能传递多种信息的,既能当电视,又能当收录机,还能当电话机,传真机的设备,叫多媒体设备。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计算机的演变过程。

  六、师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初步认识了电脑,也知道了什么叫多媒体。随着经济的发展,电脑走进寻常百姓家,它会给人们带来怎样的变化?我们明天接着学习电脑与多媒体的关系。

  七、作业:

  1、抄写生字词语。

  2、预习课文4——6自然段弄清电子计算机与多媒体的关系。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4——6自然段。

  2、了解电子计算机与多媒体的关系,感悟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的'趋势。

  3、学会提问,讨论、解答。

  教具准备:一台电脑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对电脑的发展有了初步的了解,知道了电脑在飞速地发展中,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今天,我们再来学习电子计算机与多媒体的关系,感受电脑越来越“神”。

  二、复习旧知识

  1、听写生字词:诞生

  媒体

  传递

  繁衍

  判断

  信息

  同学互相评,师选择优秀作业进行表扬。

  2、师生共同回忆上节课的知识:什么是电子计算机?什么叫多媒体设备?

  三、学习4——6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请同学们用昨天的学习方法自学,找出你读懂的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懂的问题,提出来小组讨论、交流。

  2、小组进行交流,师巡视。

  3、学生交流后反馈读懂的问题:

  生1、我读懂了多媒体与电脑之间的关系,在能传递多媒体的设备内部设置一个多媒体信息处理系统——电脑就组成多媒体功能电脑设备。

  生2、我读懂了电子计算机为什么被称为电脑?电子计算机具有人脑一样的能处理多媒体信息的处理系统。

  生3、我读懂了第四自然段采用了举例子、打比方的形式写的,把人的大脑比喻成“司令部”。

  生4、我读懂了“信息高速公路”是指电脑与电脑连接起来形成的电脑网络。

  师过渡语: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研制成功了集多媒体功能于一身的电脑。如今电脑进入了寻常百姓家中,真是“秀才不出门,尽知天下事”。

  4、学生提出不懂问题后,其他同学们解决。

  (一)、我不懂什么叫“秀才不出门,尽知天下事”。

  生1、我知道秀才关在家中读了很多书,所以天下事尽知。

  生2、我想如今电脑跟全世界联网,所以关在家中能了解天下事。

  (二)、计算机越来越“神”是什么意思?能“神”到什么程度?

  生1、“神”即能的意思,现在电子计算机已经能瞬间通晓天下事。

  生2、计算机能神妙地预测地震,观察星体的变化。

  生3、将来的计算机能报警、防盗。

  生4、将来的计算机可以治病,帮助人类解决疑难问题。

  5、指导朗读最后一节,出示资料让学生了解电脑发展的过程,让学生体会电子计算机的飞速发展和灿烂前景。

  1958——1959年

  大型电子管计算机

  60年代中期研制一批晶体管计算机

  60年代后

  集成电路计算机

  70年代大型集成电路计算机

  80年代后

  微型计算机并推广应用

  6、再次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未来的计算机的“神”

  四、总结:

  电脑在飞速地发展,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巨大的变化,掌握电脑技术已成为人们的需要。同学们,快行动起来吧,去掌握这门技术。

  五、作业布置

  根据自己所学的知识,向家人和朋友讲解电脑与多媒体的关系,并举例子说明。

计算机教案 篇2

  一、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选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的《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20xx年4月版)中信息技术部分的选修模块1“算法与程序设计”第一章的第一课“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学时数为1课时(45分钟)。《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建议“算法与程序设计”模块在高中二年级第一学期或以后开设。

  二、教材分析

  根据20xx年4月版《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的阐述,“算法与程序设计”是普通高中信息技术的选修模块之1,它的前导课程是信息技术的必修模块“信息技术基础”。学生在“信息技术基础”模块里已经学习了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掌握了启动程序、窗口操作和文字编辑等基础知识。学生可以利用上述的基础知识,用于本节课的启动Visual Basic程序设计环境,输入程序代码,运行程序等操作。本节课“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是“算法与程序设计”模块的第一节课,上好这节课是使学生能否学好“算法与程序设计”这一模块的关键。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理解分析问题、设计算法、编写程序和调试程序等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认识其在算法与程序设计中的地位和作用,它也是后续课程如模块化程序设计、各种算法设计等课程的基础。

  与本节课相联系的旧知识是计算机的基本操作中鼠标、键盘操作,启动、关闭程序,窗口、菜单操作和文字编辑等基础知识,还有解决数学问题的步骤等知识。

  三、教学目标

  知识性目标:

  1、让学生了解算法、穷举法、程序设计语言、编写程序和调试程序等概念。

  2、让学生知道对现实问题的自然语言的描述,特别是类似程序设计语言的自然语言描述。

  3、让学生理解分析问题、设计算法、编写程序、调试程序这一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认识其在算法与程序设计中的作用。

  技能性目标:

  1、培养学生发现旧知识的规律、方法和步骤,并把它运用到新知识中去的能力。

  2、培养学生调试程序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讨论、观摩、交流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情感性目标:

  通过“韩信点兵”这个富有生动情节的实例和探究、讲授、观摩、交流等环节,让学生体验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

  四、重点难点

  本节的重点用计算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的分析问题、设计算法、和上机调试程序等步骤。用计算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的分析问题、设计算法也是本节的难点。

  五、教具选择

  1、可以进行屏幕广播的多媒体电脑室。

  2、教师自行设计制作的课件。

  3、印刷《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学活动表(见附1)。

  六、教学方法

  让学生在人工解题中发现分析问题、设计算法等步骤,并把它应用到用计算机解决问题中去,这是构建主义中知识迁移的方法。本节课还采用了探究、讲授、观摩、交流、阅读材料等多种教学活动的有机结合的方法。

  七、教学过程

  (一)引入

  教师:“在科技发达的今天,我们到处都可以看到计算机的踪影,感受到计算机给学习、生活带来的方便。然而,在惊叹计算机的神奇和享受的欢乐的时候,你是否了解计算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有没有思考过其中的奥妙呢?下面我们先看一个古典的问题:”

  学生观看约1分钟的电视剧《汉刘邦》片断,内容大致如下:

  “韩信是我国西汉初著名的'军事家,刘邦得天下,军事上全依靠他。韩信点兵,多多益善,不仅如此,还能经常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在与楚军决战时韩信指挥诸侯联军,在垓下十面埋伏,击败楚军,楚霸王项羽因此自杀。”

  片断结束时屏幕出现“韩信点兵”问题:“相传汉高祖刘邦问大将军韩信统御兵士多少,韩信答说,每3人一列余1人、5人一列余2人、7人一列余4人、13人一列余6人……。刘邦茫然而不知其数。你呢?”

  (二)问题

  教师:“下面我们先助刘邦解决一个简单的问题。”

  展示题目:

  “韩信点兵”问题1:求整除3余1、整除5余2、整除7余4的最小自然数。

  (三)探究

  把全班分成16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的同学一起探究、讨论问题。利用已学过的数学知识找出题目已知什么求什么、明确已知和未知之间的关系和写出求解问题的解题步骤。并填写《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学活动表中的“探究问题记录表”。如下:

  探究问题记录表分析问题(找出已知和未知、列出已知和未知之间的关系)写出解题步骤结果

  给5分钟学生讨论,教师在这过程中到各学习小组中,引导个别学习小组分析问题、写出解题步骤。

  教师提问2~3个同学,从中逐渐引导出类似如下的分析问题和解题步骤,并给出算法的概念。

  分析问题(找出已知和未知、列出已知和未知之间的关系)写出解题步骤

  设所求的数为X,则X应满足:

  X整除3余1X整除5余2X整除7余4

  1、令X为1。

  2、如果X整除3余1,X整除5余2,

  X整除7余4,这就是题目要求的数,则记下这个X。

  3、令X为X+1(为算下一个作准备)。

  4、如果算出,则结束;否则跳转2。

  5、写出答案。

  教师解释第3步“另X为X+1”并指出它与数学中的区别,并从上面的解题步骤中总结出穷举的算法。

  教师:“刚才有些同学把题目解出来了,答案是67,韩信作为大将军,统率士兵当然不止67人,下面我们来解决一个数据量稍大的问题。”

计算机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计算机病毒。

  2、了解计算机病毒的特点和危害。

  3、掌握防治计算机病毒的基本方法。

  重点难点:目标2、3

  教具准备:相关素材、电脑、投影机、幻灯片等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计算机病毒

  ?计算机病毒是一个程序,一段可执行码 ,对计算机的正常使用进行破坏,使得电脑无法正常使用甚至整个操作系统或者电脑硬盘损坏。就像生物病毒一样,计算机病毒有独特的复制能力。计算机病毒可以很快地蔓延,又常常难以根除。它们能把自身附着在各种类型的文件上。当文件被复制或从一个用户传送到另一个用户时,它们就随同文件一起蔓延开来。这种程序不是独立存在的,它隐蔽在其他可执行的程序之中,既有破坏性,又有传染性和潜伏性。轻则影响机器运行速度,使机器不能正常运行;重则使机器处于瘫痪,会给用户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通常就把这种具有破坏作用的程序称为计算机病毒。

  二、计算机病毒的表现和危害

  计算机受到病毒感染后,会表现出不同的症状,下边把一些经常碰到的现象列出来,供用户参考。

  (1) 机器不能正常启动

  加电后机器根本不能启动,或者可以启动,但所需要的时间比原来的启动时间变长了。有时会突然出现黑屏现象。

  (2) 运行速度降低

  如果发现在运行某个程序时,读取数据的时间比原来长,存文件或调文件的时间都增加了,那就可能是由于病毒造成的。

  (3) 磁盘空间迅速变小

  由于病毒程序要进驻内存,而且又能繁殖,因此使内存空间变小甚至变为“0”,用户的什么信息也进不去。

  (4) 文件内容和长度有所改变

  一个文件存入磁盘后,本来它的'长度和其内容都不会改变,可是由于病毒的干扰,文件长度可能改变,文件内容也可能出现乱码。有时文件内容无法显示或显示后又消失了。

  (5) 经常出现“死机”现象

  正常的操作是不会造成死机现象的,即使是初学者,命令输入不对也不会死机。如果机器经常死机,那可能是由于系统被病毒感染了。

  (6) 外部设备工作异常

  因为外部设备受系统的控制,如果机器中有病毒,外部设备在工作时可能会出现一些异常情况,出现一些用理论或经验说不清道不明的现象。

  (7)

  经常会出现蓝屏,尤其是在按键盘的时候,一按就死机。

  以上仅列出一些比较常见的病毒表现形式,肯定还会遇到一些其他的特殊现象,这就需要由用户自己判断了。

  三、检查与清除计算机病毒

  教师演示计算机防毒软件瑞星20xx网络的清除计算机病毒。

  四、预防计算机病毒

  首先,在思想上重视,加强管理,止病毒的入侵。凡是从外来的软盘往机器中拷信息,都应该先对软盘进行查毒,若有病毒必须清除,这样可以保证计算机不被新的病毒传染。此外,由于病毒具有潜伏性,可能机器中还隐蔽着某些旧病毒,一旦时机成熟还将发作,所以,要经常对磁盘进行检查,若发现病毒就及时杀除。思想重视是基础,采取有效的查毒与消毒方法是技术保证。检查病毒与消除病毒目前通常有两种手段,一种是在计算机中加一块防病毒卡,另一种是使用防病毒软件工作原理基本一样,一般用防病毒软件的用户更多一些。切记要注意一点,预防与消除病毒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不是一劳永逸的,应坚持不懈。

  五、小结

  [课后记]:

计算机教案 篇4

  教学目的:学习图像、文本框的插入以及艺术字的制作,掌握图文混排的技巧。

  教学重点:图像、文本框的插入以及艺术字的制作;图文混排的技巧。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步骤:

  一、艺术字的插入

  显示绘图工具栏:视图→工具栏→绘图/图片。

  方法①:插入→图片→艺术字→选择艺术字样式→输入文字→选择字体→确定→调整艺术字的大小。

  方法②:单击绘图工具栏按钮艺术字→选择艺术字样式→输入文字→选择字体→确定→调整艺术字的大小。

  二、 文本框的插入与修饰

  本框的`插入方法①:插入→文本框→横(竖)排→在需要文本框的地方左键按住拉动一个框→输入文字。

  方法②:单击绘图工具栏按钮 →在需要文本框的地方左键按住拉动一个框→输入文字。

  文本框的修饰:选定→格式→文本框→选择颜色和线条/选择文本框的环绕方式。

  首字下沉设置:选定段落→菜单中格式→首字下沉,在对话框中选择。

  三、 图片的插入与设置

  图片的插入:插入→图片→剪贴画/来自文件→选择路径→选择图片

  图片格式的设置:选定→格式→图片→选择环绕等(可选图片工具栏)

  自选图形绘制方法:单击绘图工具栏按钮“自选图形” →选择标注等项目中的图形→在需要的地方左键按住不放拖动→调整→(也可在上面输入文字:①直接输入。②右击该图形→选择添加文字)

  四、页面设置

  页眉页脚的设置:视图→页眉和页脚(双击互相切换)。

  页码的设置:插入→页码→选择位置和对齐方式。

  页面格式设置:文件→页面设置→纸型→纸型小三角选型号

  五、上机操作:

  ㈠、文件要求:

  1、在C盘上新建一个文件夹;将该文件夹重命名为高中信息技术考试。

  2、在“高信息技术考试”文件夹中,新建word文档,文件名为“班级+学号”(例如:30112);打开该文档,输入第二题的文字(使用汉字输入法方法不限),根据第三题的文字材料,按第二题要求编辑该段文字。

  该文档保存在已建立的“初中信息技术考试”文件夹中。

  ㈡、设计板报:

  1.主题要求:根据内容,突出环保,自己命标题。使用适当的艺术字体并居中。

  2.版面要求:设置纸张大小为16K,页边距上下各2厘米,左右各为1.5厘米;并是图文并茂。

  3.段落设置:把本文分为三段,将文章段落设置为四号楷体字,并进行合理的排版;

  4.图片设置:Word剪贴画中找一幅合适的图片,并插入到右上角适当的位置,并将该图片设置为四周型环绕;

  ㈢、文字材料:

  一直以来,我都坚定——我是一名环保主义者!这样的想法,很早了吧,应该是在上小学时吧!那个时候,我老在做着同一个梦,梦里总是有很多人在往家乡那条叫闽江的河里灌清水……做了那个梦,我就想我要环保,我是环保的,一直都是!福建——福州——我生在这里、长在这里。正如你所想,比起别的城市,这里四季如春,鲜花常开——个美丽的地方。但我也不得不承认,这座美丽的城市正慢慢失去她昔日的风采:滇池的污染问题已不再是新闻,市中心的空气也越来越污浊……目睹这些总是我让我心痛不已——我想我是该做些什么的——是时候了!

计算机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了解计算机处理信息的基本过程;

  2.了解计算机的输入和输出概念。

  3.知道不同的软件可以完成不同的工作。

  4.激发同学们利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兴趣。

  教学重点:

  1. 了解计算机输入输出的方式。

  2. 让同学们明白不同的软件可以完成不同的工作。

  教学难点:

  输入输出设备的了解。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

  引入一、复习引新

  1.同学们,上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利用现代新技术来获取、传递、保存、处理和发布信息。你能说说利用哪些现代设备或技术能够既快又方便地处理信息?

  2.提题:用计算机处理信息

  (利用WORD制作一份主题为“北京奥运”的电脑小报)A、通过手机,可发送或编辑要传达的信息。

  B、通过卫星,可接收气象信息,从而向人们传达有关天气预报。

  C、通过电脑,对各种信息作处理。

  学生观看教师演示的电脑小报通过复习上节课学习利用现代新技术来获取、传递、存储和处理各种信息同时,马上引入——利用哪些新技术才能快速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

  让学生思考(小组合作讨论)

  二、

  知识构建二、获取信息

  1.我们可以怎么来获取有关北京奥运的信息?

  2.假如没有互联网我们的一些信息是怎么样来输入到计算机的?(针对文字和图片分别介绍)

  3.说说:通过 ,能把 信息输入计算机。

  互联网)网络

  对文字可直接输入

  对图片可通过扫描进去针对文字、图片、声音、图像、影片(教师可适当提示学生)

  让学生对各种信息输入方式作进一考虑。让学生初步了解到电脑小报是怎样的?这中间需要什么元素?

  三、制作小报

  1.在我们所学过的软件当中,你觉得用哪个软件来制作电脑小报最好?WORD

  让学生明白,wrd软件不仅可输入文字和图片,还可制作漂亮的电脑小报。

  2.你还知道哪些电脑软件,它们能干什么?画图——可画画

  数码相机——可将照片传入电脑中

  用MP3将音乐传入电脑。

  3.小组讨论:在制作小报之前先应该做些什么准备工作?作资料的收集

  小组汇报、交流

  4.教师补充并小结:

  (1)建立一个文件夹,比如:奥运知识,再在此文件夹里建立一些分类别的文件夹名。

  (2)上网搜索资料,并将收集的资料分类保存到相应的文件夹中。

  (3)打开WORD软件,根据主题设计好小报的版面。

  (4)将收集到的资料插入到WORD中,制作成小报。学生在自己的电脑上建一个文件夹,在此文件夹下分别建声音、图片、文字各文件夹。

  学生收集各种信息

  5.学生制作电脑小报,教师巡视并指导有困难的学生。学生制作

  三、总结四、展示小报作品

  1.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展示部分优秀作品。

  2.说说这些作品好在哪里?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这些作品存在的优缺点

  选择几位作品做得还不错的学生来演示,关键是让其它同学吸取到这些作品的优点,从而来加强自己的`作品,做到完美

  五、课堂小结。

  1.我们还可以通过计算机来发布信息,说说你所知道的一些方法?学生将自己的作品上传到教师机上巩固知识

  教后录:

  我们现在通过网络的搜索引擎功能可以帮我们找到很多我们需要的资料,但网络上找到的资料有时是杂乱无章,需要我们对其进行进一步加工,使之分类,让学生养成一种分类管理的思想。第二把找到的资料进行综合处理,形成一张小报,但是,在网上查找资料过程中,往往也是最难控制的时候,总有学生挡不住诱惑去浏览其他信息。

计算机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通过软件学习故事《小猫钓鱼》让幼儿认识字母“L”的大小写,并学习正确的敲击方法。

  2、培养幼儿做事一心一意,不要三心二意的良好习惯。

  3、喜欢和电脑做游戏,发展幼儿细致观察,发现规律的能力。

  活动准备:

  1、《认识“L”键》教学软件一个。

  2、多媒体计算机网络一套,人手一台电脑。

  3、录音机一台,录音带一盒。

  4、字卡J-j、F-f、N-n、M-m、H-h、G-g、T-t、

  R-r、D-d、U-u、I-i、K-k、L-l、各一个

  并附各字母的.形象字母卡。

  5、大键盘一个。

  活动过程:

  1、幼儿律动:《小猫怎样睡觉》

  要求:①学生黑屏。

  ②幼儿安静找一强电脑面向老师坐舒服。

  2、游戏《小花猫和小老鼠》结束。

  玩法:教师份演一只小花猫,小朋友扮演偷吃东西的老鼠。当“小花猫”睡觉时“小老鼠”偷吃“东西字卡”等“猫”要捉“鼠”时,“鼠”能读对字卡“猫”就不能吃“老鼠”读不对全班帮助他。

计算机教案 篇7

  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电子计算机与多媒体的关系,感悟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的趋势。

  3、培养学生阅读科普作品的能力。

  教学重点:

  说明电脑与多媒体的关系。

  教学难点:

  通过阅读,培养学生阅读科普作品的能力。

  教学时间:

  —课时

  教学准备:

  收集有关电子计算机与多媒体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读书兴趣

  有人说“学会英语和电脑,是进入21世纪的通行证”新世纪已经到来了,你了解电子计算机吗?你知道多媒体吗?让我们来学习课文〈〈电子计算机与多媒体〉〉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练习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在文中注明,哪些内容是你原来就知道的,哪些内容是通过学习可本知道的。

  3、把你感兴趣或不懂的地方提出来。

  三、朗读课文,分析理解

  1、提示:有些专用词语找出来,先读顺口。

  1)课文介绍了有关电子计算机的哪些知识?

  2)什么是多媒体?

  3)电子计算机与多媒体之间有着这样的关系?

  2、小组讨论,交流。

  1)四人小组讨论

  2)练习说话:电子计算机之所以被称作“电脑”是因为-----

  3)什么是媒体?什么是多媒体?你能不能举例说明?(填空)

  4)哪一段集中写电脑和多媒体的关系?

  指名朗读这一段,边听边思考:电脑和多媒体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电脑是多媒体信息处理系统的“司令部”)

  5)学习课文第五自然段。

  教师介绍引入:

  其实现在很多电脑就装备了多媒体系统,我们就称它为多媒体电脑。

  根据你得了解,能说说多媒体电脑的功能吗?

  四、激情延伸,扩展思维。

  1、十年,二十年之后的电子计算机会“神”到什么程度?

  2、将来你想发明这样的计算机。

  五、理清课文脉络,总结写法。

  1、快速浏览课文,看看课文可以分成几部分?为什么这样分?

  (给每一部分加上一个合适的小标题)

  2、电子计算机那么神奇,但作者介绍却浅显易懂,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用很多我们熟知的事物来举例说明,这是一种很有用的说明方法,我们应该学习吸收。

  六、布置作业

  根据你的想象,写一写十年,二十年后的电子计算机。

  七、板书设计

  电子计算机→介绍电脑的诞生和初期用途

  与

  计算机会越来越“神”

【计算机教案】相关文章:

计算机教案11-16

【经典】计算机教案05-15

计算机基础教案10-27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07-24

计算机组成教案11-09

计算机教案合集[15篇]07-04

(精华)计算机教案15篇11-28

实用的计算机教案范文5篇04-16

精选计算机教案合集十篇04-12

计算机教案集合8篇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