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班音乐教案模板集合五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班音乐教案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班音乐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在平时的音乐游戏中,孩子们都表现的非常活跃,但玩到兴奋之处,往往无法自控。《森林历险记》这个游戏正是根据孩子的特点,把音乐中隐含的规则和游戏情境融合到一起,力求让孩子在享受游戏快乐的同时,学习有克制的按规则做游戏。同时注重发挥孩子的主动性,鼓励孩子通过独立观察、思考寻找并感知音乐进行和教师活动之间的规律。这段音乐趣味性、节奏感强,很适合在游戏中培养发展幼儿各方面的音乐能力.,基于对我们中班下学期孩子的实际水平、年龄特点和发展需要的分析,我设计了《森林历险记》这节音乐游戏活动。
活动目标:
1、学习把握音乐活泼跳跃的性质和独特的`乐句结构。
2、根据乐谱寻找出乐曲中的重音部分。
3、享受游戏的快乐,学习控制好自己,按规则游戏。
活动准备:
1、教学图谱:《森林历险记》,红色标记数个。
2、德立勃“拨弦”乐曲。
3、大灰狼头饰一个。
活动过程:
1、开始部分:听音乐做律动进场。今天,老师带小朋友到森林里去玩.
2、感受音乐的性质。
(1)欣赏音乐,感受音乐的活泼与跳跃。
(2)出示地图图形谱,在图上指认起点和终点,用语言描述地图。就是森林的入口,我们沿着这条路一直走,走到这里,就走出森林了。
(3)第二次欣赏音乐,看图谱找重音。
(4)第三次欣赏音乐,师生共同寻找音乐的强音。
(5)第四次欣赏音乐,老师指挥集体练习。
(6)第五次欣赏音乐,用造型表示音乐的强音。
3、游戏:战胜大灰狼。
(1)介绍游戏玩法。你们敢不敢跟着这只大灰狼走出黑森林呢?跟在这只老狼后面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2)第一次游戏。老师扮大灰狼,幼儿扮聪明孩子。
(3)第二次游戏。提醒幼儿在重音处可以把自己变成树、石头等,但不能动。
(4)第三次游戏,加入幼儿讨论并创编的吓唬老狼的声音。
4、结束活动。
中班音乐教案 篇2
一、活动目标。
1.学习随音乐合拍地做“螃蟹跳舞、吐泡泡、挠痒痒”等动作。
2.迁移已有经验,创编螃蟹走路和伸脚动作。在教师体态提示下,根据音乐变化做出与音乐相匹配的动作。
3.在做螃蟹横行和躲藏动作时,知道向左、右两侧看,努力做到身体不碰到同伴。
二、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ppt课件。
经验准备:知道螃蟹的样子及其运动方式。
三、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1.出示图片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好朋友,看,这是谁呀?
幼:??(螃蟹)
2.提问
师:你们都认识他啊。那我们来看看,他是什么样子的?
幼:??(很多脚,有两个大钳子)
师:看,这些都是他的脚,螃蟹有这么多的脚,你们见过他的脚可以怎么动吗?师:现在你们都是小螃蟹,来伸伸自己的'螃蟹脚。
师:嗯,小螃蟹们的脚动得可真灵活。这个好朋友都想邀请你们一起去它的芦苇丛里玩耍,你们愿不愿意啊?
幼:??
(二)感受、演绎A段音乐。
1.播放A段音乐,幼儿跟随教师听A段音乐,做螃蟹伸脚的动作。
师:小螃蟹们,准备好了,我们一起去芦苇丛中玩吧。
师:我们先在芦苇丛中藏好(把小手背到身后藏好,站好),等音乐出来的时候,我们就出来打个招呼【放音乐,第二张PPT】。
小螃蟹出来了,藏起来;小螃蟹又出来了,打个招呼。(前奏部分)
挥一挥我们的大钳子,换一只(A段第一节—伸出右手摇一摇,背到身后;反方向一次),再动动我们的脚,扭一扭;换一边(A段第二节—双手叉腰,右脚跟点地,扭扭屁股,反方向一次)。
师:小螃蟹们跳得真好,但是我觉得如果能更整齐一些的话就更好看了。谁来说说看,我们可以怎么做?可以先动哪条腿?
幼:??
师:这是一个不错的办法,我们一起试试看。
【再次播放A段音乐,组织幼儿整齐做出动作。】
师:果然,这次跳得更好看了!
(三)感受、演绎B段音乐。
1.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现螃蟹吹泡泡。
师:小螃蟹说,跟你们一起玩啊,真是太高兴了,他很谢谢你们跟他一起跳舞。为了表示感谢,他决定向你们展示一项他的本领。看,他在干嘛?
幼:??(吹泡泡)
师:真厉害,我们一起来学学看,一起来吹泡泡吧!(双手五指分开,放在嘴边,身体、头部一起从右往左,返回)再来一遍。
2.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现螃蟹走路。
师:真好玩儿,吹泡泡的本领一下子就被你们学会了。螃蟹说:你们学得真是太快了,那你们能学我走路吗?
师:螃蟹是怎么走路的?谁愿意学一学?
幼:??(横着走)
师: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双手侧平举,肘关节略弯,五指分开,抖动,脚做碎步向右、向左动)【多试几次】
3.播放B段音乐,幼儿跟随老师听音乐做吹泡泡、螃蟹走路动作。
师:螃蟹的两个本领都被你们学会了,那我们跟着音乐一边吹泡泡一边学螃蟹走路,试试看。【音乐,ppt3】我们吹一吹,走一走,吹一吹,走一走。
师:让我们再来一遍好不好?
真是难不倒你们,我们把小螃蟹在芦苇丛里,和我们玩耍的音乐加上,一起来一遍好不好?【放音乐,ppt4,音乐有两遍-前奏ABAB段】
(四)感受、演绎C段音乐。
1.引导幼儿创编“挠痒痒”的动作。
师:小螃蟹玩着玩着,突然有点痒痒了,想要挠一下。
师:你知道小螃蟹是怎么挠痒痒的吗?你们做给我看看。
2.引导幼儿从不同方位创编多种螃蟹挠痒痒的动作。
师:xxx,你挠了哪里,是怎么挠的?我们一起挠一挠。(提问多个幼儿)
师:有这么多地方都可以挠痒痒,我们一起来想想办法,把这些有趣的动作做整齐些吧!
幼:…….
师:我觉得拍手是个不错的办法,我们可以先拍两下再挠痒痒,你们同意吗?幼:?
师:那我们就听着音乐来挠痒痒(前四节动作同A段—动动手、动动脚;A’段挠痒痒)【ppt5】
(五)听音乐,完整演绎
1.播放音乐,完整地做模仿螃蟹的动作。
师:我们今天向这位好朋友学习了这么多,我们一起来跳个螃蟹舞向好朋友表示感谢吧!【ppt6前奏—尾声前】
师:小朋友们,跳得都非常好。小螃蟹可高兴了,想和我们一起再跳一遍。你们愿不愿意呀?
不过老师想请男小朋友和女小朋友比比赛,看一看哪边跳得比较好。先请女小朋友跳一遍。【再次播放音乐,完整表演螃蟹舞。】
(六)倾听并感受尾声音乐
1.引导幼儿倾听尾声音乐
师:螃蟹朋友说,今天和你们这些小螃蟹玩得可真高兴,可是,我现在要回家了。因为这里来了一位捉螃蟹的人,他要把我们这些小螃蟹都抓走。你听捉蟹的人来了。【音乐,ppt7,引导幼儿倾听音乐】
捉蟹人这么坏,害得我们不能和小螃蟹一起玩了。你们敢不敢来捉弄一下这位捉蟹人。
幼:??
师:好,那老师就来当这位捉蟹人,小朋友们是小螃蟹,你们一个一个跟在老师的身后,记住要悄悄的跟着,等到我回头你们就不能动,知道吗?谁被我看见动了,谁就要被我这个捉蟹人捉回家了。等到我来捉你们的时候,你们这些小螃蟹们就要躲起来,不被我抓到好不好?我先请一个小朋友上来示范一下。【叫两三个幼儿】(前四边领着幼儿走,后四边回头,再次重音开始抓)
师:现在我们所有小朋友一起来玩这个游戏。小朋友们在躲的时候能不能碰到别的小螃蟹?(不能)那我们开始吧。【音乐,ppt7】
师:我们一起跟随音乐完整地表演一下。【放整首音乐】
中班音乐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初步熟悉音乐的旋律,在魔法棒的提示下学习分辨音乐的结构。
2.能依据自己的生活和游戏经验做出不一样的动作。
3.自然感受音乐活动带来的喜悦。
4.有感情地学唱歌曲。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1.活动前游戏"木头人",模仿各种运动动作。
2.课件《动物狂想曲》、自制魔法棒。
活动过程:
一、听音乐的开始部分,为活动做准备。
师:这段音乐听过吗?(介绍音乐名称)听到音乐你会想到什么动物?他们在做什么?
二、欣赏音乐,学习分辨音乐的结构。
1.课件出示魔法棒,欣赏音乐。
师:看!这是什么?它有很强的魔法,在《动物狂想曲》里它会出现,我们一起听一听,看看它在音乐中一共出现几次?每次出现都发生什么事情?
2.师:音乐中魔法棒一共出现了几次?
魔法棒第一次出现发生什么事?(幼儿坐在座位上做小动物动作)
3.听第一段的`音乐,幼儿做动作。
4.师:魔法棒第二次出现发生什么事?
这些玩具你会玩吗?
你可以玩得和小动物不一样吗?
5.听第二段音乐,幼儿做运动。(此处幼儿若感兴趣可重复做)
6.师:魔法棒第三次出现时又发生什么事?
如果魔法棒指向你们,你想变成什么样子的雕像?(出示自制魔法棒,幼儿做各种雕像的动作)
7.听第三段音乐,音乐的最后幼儿做自己想做的雕像动作。
三、完整进行音乐活动,体验喜悦情感。
听音乐完整进行活动,根据幼儿当时情况结束音乐活动。
小百科:动物是生物的一个种类。它们一般以有机物为食,能感觉,可运动,能够自主运动。活动或能够活动之物。包括人。
中班音乐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熟悉乐曲的旋律与风格,学习歌唱乐曲《小毛驴》;
2锻炼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
3体验乐曲的热烈、欢快的情绪,并用动作表现出来。
4乐意参与表演,大胆学说角色对话。
5乐意参与表演,大胆学说角色对话。
教学重点、难点
幼儿学会这首歌,理解小毛驴的心情 用身体语言表现小毛驴主人被摔的样子
活动准备
1手工制作小毛驴一个
2创设“小毛驴出去吃草”的游戏环境。
3风琴 乐普
活动过程
一、以谈话引题。
“春天到了,天气变得越来越暖和,小朋友也需要经常到外面晒晒太阳,不信,你们看,小毛驴和他的主人正在草地上嗮太阳呢。
二、熟悉歌词,学说歌词。
1、教师念歌词,幼儿熟悉。 “现在就让我来说说小毛驴的故事吧!”
2、幼儿集体跟念歌词。
“我们小朋友也把小毛驴的故事学一学,说一说吧,听听谁说得最好听!”(幼儿跟说歌词2-3次,教师适时鼓励)
三、熟悉旋律。
1、“我有一只小毛驴,我从来也不骑!”
2、“想学就和我一起来吧!”(幼儿慢唱旋律一遍)
3、“我是只可爱的小毛驴,主人对我有意见,说我跑得太慢了,我觉得自己应该加油,看我现在跑得快吗?你们可以和我一起来!”(教师和幼儿一起快速哼唱旋律)
4、“主人又说我跑得太快了,你们能不能帮帮我让我跑得不快也不慢,成为人人喜欢的小毛驴呢?”(中速哼唱旋律一次)
四、引导幼儿用轻快的声音学唱歌曲。
“真高兴,我现在在小朋友的'帮助下成为一只可爱的小毛驴的主人,我高兴的一边拿着皮鞭一边唱起歌来!”(教师清唱歌曲)。
“草地上小毛驴真的啊,我哈哈一个人都忙不过来了,你们也来帮帮我吧,高兴吗?高兴就一边赶毛驴一边唱歌吧!”(幼儿集体演唱歌曲数次,教师适时鼓励,并请个别幼儿上来带领演唱)
幼儿自由回答,老师出示毛驴操作:“听,见到发出什么声音,用小嘴巴来学学!”(啪嗒啪嗒) “我们一起来说说,啪嗒啪嗒……”
教师慢速哼唱旋律,让幼儿初步感知歌曲内容。
最后,结合我班的角色游戏,请幼儿自选道具,分角色表演。
教学反思
《小毛驴》是一首活泼的乐曲。我从作品本身的意境出发,在引子引出的一段快节奏旋律时,让幼儿想象小毛驴的主人是怎么对它的,让幼儿感受到小毛驴在外面吃草的快乐。音乐牵动了他们的心,注入到幼儿的心田,使幼儿情不自禁地跟着快乐起来,兴奋起来。虽然小毛驴和他的主人都只有一个,形象不是很明显,但是音乐已经引起了他们的心理共鸣,迸发了幼儿的快乐情绪。
活动设计背景
“春天到了,天气变得越来越暖和,小朋友也需要经常到外面晒晒太阳,不信,你们看,小毛驴和他的主人正在草地上嗮太阳呢。
中班音乐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 尝试用声音、动作、节奏表达出自己的想象。
(2) 用歌声、动作表现出下雨的乐趣。
(3) 体验与同伴共同学习的快乐。
(4) 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 使幼儿懂得歌曲的诙谐幽默之处。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歌曲及掌握雨伞的更多有趣的`玩法。
难度:根据幼儿的不同情况培养他们探索尝试能力。
活动准备
(1) 音乐DO RE MI:《下雨歌》
(2) CD《下雨歌》
(3) 打击乐器:小玲、沙球、鼓及雨伞。
教学反思
活动前就让孩子感受了一下,下雨时:所听到的一些声音,在掌握了这些基本的声音后,我也留了些悬念让孩子课后去大胆联想,并思考想象如何用自己的形体动作来表现这些声音,也就是让孩子尝试用声音、动作、节奏表达出自己的想象力,感受下雨时的不同乐趣。
在本活动中,教师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对音乐活动中的唱歌教学进行了大胆的尝试,让幼儿在游戏中学唱歌曲,使幼儿在玩玩唱唱、不知不觉中学会唱歌曲。所以整个活动幼儿的积极性高,同时,幼儿不仅认识了伞的各种特征及尝试伞的其他用途,也能够模仿雨打在伞面上的声音,从而得到了快乐,孩子的表现欲望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当然,整节课下来,也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如:有些孩子尝试伞的其他用途的时候,表现的不是那么的大胆、自信心不够强,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要多加培养孩子探索大胆尝试的能力这一块的想象力,找到了改善不足的方向,相信今后孩子们的探索能力会有更深的进步的。
小百科:下雨是一种自然景象,是地球上的水受到太阳光的照射后,就变成水蒸气被蒸发到空气中去了。
【中班音乐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音乐教案01-20
中班音乐教案07-08
中班音乐教案【热】06-22
【热门】中班音乐教案06-23
【精】中班音乐教案11-28
中班音乐教案(优秀)08-01
中班音乐教案(必备)07-23
[热]中班音乐教案07-25
中班音乐教案[热]07-08
中班音乐游戏教案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