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

时间:2024-10-31 15:54:52 教案 我要投稿

实用的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四篇

  作为一名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4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实用的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四篇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 篇1

  目标:

  1、学习5以内数的组成,初步体验发现“数越大,组合的方法越多”。

  2、在活动中发展幼儿迁移整理已有经验的能力,逐步促进幼儿思维深刻性的发展。

  重点:认识表示数的分合的符号,初步理解组成的意义。

  难点:概括5以内各数组成情况,初步体验发现数越大,组合的方法越多。

  准备:教具(大房子图一间2层、数卡“1”3张,“2”2张、“3”一张,表示分合意思的符号四个)学具(操作分合学具出现不同结果的记录纸、房子图10张,人手2套1-5的数字卡、宝贴)

  过程:重点讨论-->幼儿迁移运用-->集体交流-->结束活动

  1、重点讨论

  A、目标:在上次操作经验的基础上,认识表示数的分合的符号“”,理解组成的意义。

  B、指导:a、出示房子图,引导幼儿将相应数字布置上去,如屋顶上是

  2,下面2个房间里分别是1和1;b、将房子拿掉,请幼儿讲讲

  2、1、1是什么关系,该怎么念,引出“”:分开、合起来的意思。

  c、同法学习“3”的组成。重点是体会3有2种分法。

  2、幼儿迁移运用目标:在前一次操作经验的基础上,迁移整理5以内各数的组成的经验,并用数字表示。

  指导:

  a、教师介绍玩法b、幼儿在上次操作经验的基础上,在房子图里有数字表示

  3、集体交流:目标:整理有关5以内各数的组成经验指导:

  (1)幼儿介绍,教师有序排放5以内各数的组成卡片。重点指导幼儿体会把一个数分成2份,这2份合起来还是原来的数。

  (2)在结果出来后,引导幼儿观察,列出每一个数字分的方法记录情况,问:记录每个数字分的'方法从2-5有些什么变化?(体验:记录越来越多-->分的方法越来越多)

  4、结束活动

  (1)小结有关数的组成的一些经验,激发幼儿下次活动的兴趣;

  (2)肯定活动中有进步的幼儿。

  课后反思:

  本课的新知教学部分分为三部分:教学5的组成,教学4、3、2、1的组成,巩固练习。其中以教学5的组成为重点环节,主要以启发引导教学为主,有效地落实本节课的重点,而2、3、4的教学在学习5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

  这一点也体现了“授人以渔”的思想,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现知识的正迁移。而教学5的组成,也是按照学生操作---提出困惑---再次操作 ---介绍分析式、读法---找规律等逐步展开的,体现了建构知识的一般过程,从现象到本质展开的,渗透数学知识结构间的有序严谨的思想。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会按食品的种类进行分类,并匹配相应的标记。

  2、能跟据点卡取出与之相等数量的食品。

  2、愿意和同伴一起活动,体验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玩具柜3个。教学挂图(一)中的食品标记图3张。

  2、自制的各种“食品”(包子、小饺子、汤圆)或教学挂图(一)中的实物卡片若干,贴有3以内点子的小盘子若干。

  经验准备:

  活动前请家长带幼儿一起去购买食品时,引导幼儿观察超市中的食品是如何分类摆放的,并有意识地请幼儿按指定数量取同样多的食品。

  活动过程:

  (一)说说看看:“我吃过的食品”。

  1、教师:大家说说,过春节的时候,你们都吃过哪些好吃的食品呀?(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一说自己吃过的食品)

  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针对性的出示一些食物。

  2、展示食品,说说食品的名称。

  教师:老师这里也准备了一些过年的食品,我们来看看。

  教师:你们吃过这些食品吗,它们分别叫什么名字?

  鼓励幼儿大声说出食品的名称,根据幼儿的生活经验,可以说出很多食品名称。

  (二)给食品分类,布置食品店。

  师幼讨论:这些食品都放在了一起,好吗?

  教师:和你旁边的好朋友讨论一下怎么放?出示食品商店摆放的.图片,比较怎样放好?

  教师:这么多食品可以开个食品店啦!这些食品怎么放可以很整齐呢?谁来试一试把一样的东西放在一起?

  引导幼儿讨论后再根据食品的品种,把相同的食品放在一个玩具桂里。

  2、我会放食品。

  鼓励幼儿一边拿一边说,如:XX和XX放一起。

  教师和幼儿共同检查食品摆放得对不对,一边检查一边说:这里都是XX。

  3、给食品配标记。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教学挂图(一)中的包子、饺子、汤圆三张标记图,引导幼儿观察。并说一说这些是什么标记,可以表示哪种食品。

  教师:我们来认识这些标记吧,说一说这些是什么标记,可以表示哪种食品。请把每张标记送到它所表示的食品处。

  请个别幼儿为食品配标记。

  (三)给“娃娃”买食物,练习点物匹配。

  1、观察小盘子。

  教师出示玩具娃娃(3—5个)和小盘子

  教师:“娃娃”也想吃食品了,我们帮“娃娃”买食物吧,想想买到的食品放在哪里呢?

  2、教师出示标明点子的盘子。

  教师:盘子里有什么?它表示什么意思?

  引导幼儿讨论并明确:盘子有几个点子,就取几个食品,要求取同样的食品。

  3、幼儿示范拿取食品。

  教师:谁来试试为“娃娃”买食品呢?

  请个别幼儿取盘子,先数点子,再按点子数目取相同数目的食品品尝。同时,引导幼儿边观察边讲述,明确买食品的方法。

  4、幼儿买食品(完成幼儿用书第10页的操作卡)。

  教师:玩具娃娃还想买很多的东西,可是她不会买,想请我们小朋友帮帮忙,她给了一张她买东西的购物单,请我们小朋友按购物单上的要求要帮她们买东西。

  老师先示范操作:按购物单上的点子数目,圈出要买的物品的数量。

  幼儿操作,教师关注幼儿操作的过程,并予以指导。

  教师小结:你们都为“娃娃”买到他所需要的食品,“娃娃”谢谢你们了。

  活动延伸:

  在区角游戏中,提供1~4的点卡,鼓励幼儿根据点子卡上的数量自制食品。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学会用比较的方法区别大小明显的三个物体。

  2、引导幼儿对三个以内的物体进行排序。

  3、引发幼儿体验操作学具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套箱,纸偶,数字卡,套娃玩具,镶嵌玩具等

  2、礼物袋,操作版(幼儿人手一套)

  3、白板

  4、音乐磁带一盒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教师进行介绍——与幼儿拉近距离。

  “小朋友们,昨天我们见过面了,我是什么老师呢?”(宋老师)

  “我来自威海,你们是哪里的小朋友呢?”

  “对,你们是青岛**幼儿园的小朋友!威海和青岛都是海滨城市,都很美,小朋友以后啊可以跟爸爸妈妈一起到威海去旅游。”

  “宋老师从威海来,还给小朋友们带来礼物呢.”

  二、基本部分

  1、变“礼物”引出课题(教师出示套箱,以“变魔术”的方式一次变出三个箱子。引导幼儿感知大,中,小不同的箱子个体。)

  教师提问:

  引导幼儿关注箱子的数量

  ——“老师变了几个箱子呢,我们来数数看。”(师幼一起点数,引导幼儿说出一共有三个箱子)

  ——“三只箱子,我们用数字几来表示呢?”(出示数字卡“3”)

  引导幼儿关注箱子的颜色和大小

  ——“小朋友看看,这几个箱子有什么不一样的?”

  引导幼儿观察并简单表述:

  箱子的颜色不同: 有红色的,黄色的,绿色的。

  箱子的大小不同:绿色的箱子最大,黄色的箱子不大不小,红色的箱子最小。

  ——“小朋友我们再一起看看,开始是一个箱子,现在是三个箱子,你们猜猜从哪儿变出来的?”

  教师小结:“刚才我们看到的这三只箱子,有1个最大的、1个不大不小的、1个最小的;因为他们大小不一样,所以小的箱子都可以装到大的箱子里面,一个一个套起来,就变成一个了。”教师把箱子重新叠置到一起。

  “我们看看礼物袋里都装的'什么礼物呢?”

  2、 幼儿操作,具体感知大,中,小 的物体。

  幼儿自选自己喜欢的礼物。

  ——“你选什么颜色的礼物袋?”(提醒幼儿说自己选择的礼物袋的颜色!)

  ——“快打开看看,里面是什么东西?”

  ——“数一数,有几个?”(请个别幼儿说)

  ——“摆一摆,它们什么地方不一样?”

  ——“有的小朋友纸袋里面是床,有的是碗,这些是谁的床呢?是谁的碗呢?听了老师的故事,你就知道了。”

  教师用手偶讲故事。(故事略)

  出示挂图,幼儿操作,帮助小熊一家。

  ——“小朋友都摆一摆床和碗,从最大的到最小的摆成一排,看看哪个最大,哪个最小?哪个是熊爸爸的、哪个是熊妈妈的、哪个是熊宝宝的。”(幼儿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小熊一家着急死了,我们快帮他们送回去吧!送碗的时候你可以告诉熊爸爸,最大的床是你的,最大的碗是你的……”

  ——“我们都来检查一下,大家都送对了没有。”

  ——“小熊一家非常感谢小朋友,他们谢谢小朋友,我们应该怎么说呢?”(不客气)

  ——“老师还给你们带来一个很好的礼物呢!”

  3、套娃排序

  教师出示套娃(3个)

  ——“这是什么?”(套娃)“你们见过套娃吗?”

  ——“小套娃有什么小秘密呢?”(里面有好多个,教师一层层打开,随意放在桌子上。)

  ——“我们给小娃娃排排队吧!”

  给套娃排序。(按照从大到小顺序排列)

  4、拓展游戏

  游戏一:给四个小套娃排队(满足能力强的幼儿的需求)

  教师出示一个小套娃(第四个小套娃)

  ——“老师这里还有一个小套娃,他是最大的还是最小的?”

  ——“那么现在谁会给他们排排队?”(要求:从小到大顺序排列)

  游戏二:给小木柱找家

  教师出示成品玩具

  ——“这是什么?”(小木柱)

  ——“我们数一数一共有几个(5个),他们一样大吗?”

  ——“小木柱的家也有的粗,有的细,小朋友两个好朋友一起帮小木柱找到家,放进去好不好?”

  幼儿分组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三、结束活动

  1、播放音乐,幼儿根据不同音乐模仿不同大小动物的表演。

  2、重重的音乐,幼儿表现 大的动物(大象)

  3、不大不小的动物来了,谁呀(小兔子)

  4、轻轻的音乐,幼儿表现 小的动物(小鸟)

  5、教师带领幼儿随着音乐走出活动室,活动结束。

  向。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认识点卡,给3以内数量的物体匹配相应的点卡。

  2、练习手口一致点数,并能正确地说出总数。

  3、发展幼儿的观察力、空间想象能力。

  4、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已在上学期感知过3以内的数量。

  物质准备:

  教具:创设《娃娃家》厨房。桌子上有:三个碗、三把勺子、二个盘子、二个杯子、一口锅等,1-3的点卡各两张。

  学具:《幼儿用书》(P1-2页)人手一册,笔人手一支。

  【活动过程】

  1、整理娃娃家。

  教师带领幼儿来到“家”的场景中。

  (1)师:娃娃家的妈妈打扫厨房啦!瞧,妈妈把家里的东西都抹干净了,都放在了这张桌子上。引导幼儿说一说桌子上有些什么呢?(碗、勺子、盘子等等)

  (2)师:妈妈想把一样的东西放在一起,可是她太累了,谁愿意来帮帮妈妈来整理呢?教师请个别幼儿示范把一样的'东西放在一起。

  (3)师:我们帮妈妈整理好了桌子上的东西,你们知道每样东西有几个吗?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吧!请幼儿手口一致地数一数每种物品有几个。待全部数完后启发幼儿思考:怎样让别人一下子就知道这儿有几个。

  (4)认识点卡。教师出示点卡,请幼儿数一数卡片上有几个点子,告诉幼儿有几个东西就可以用几个点子表示。

  (5)请幼儿为娃娃家的每种物品送相应的点子,鼓励幼儿边送边说三个碗可以用三个点子表示,二个杯子可以用二个点子表示等。

  2、幼儿操作活动。

  (1)数数圈圈:带领幼儿打开《幼儿用书》(P1页),观察画面上有几个圈点,引导幼儿在每堆物体中圈出和点子一样多的物体。

  (2)点物连线:引导幼儿观察《幼儿用书》(P2页),请幼儿观察圈点的数量,数一数画面上每种物体的数量,再找相应的点卡进行连线。

  3、交流活动。

  请幼儿介绍“数数圈圈”活动,说一说为什么要圈×个物体,进一步了解×给我点子可以表示×多花、×条鱼、×个苹果等。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精选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3篇04-26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四篇04-17

《花儿朵朵》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02-05

【精选】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3篇05-03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比高矮》09-27

【精华】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3篇04-19

【必备】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三篇04-22

【热门】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三篇04-30

【精品】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四篇05-04

有关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三篇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