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桥教案范文汇编6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桥教案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桥教案 篇1
[教学目的]
1.理解作者列举了对方哪些“新解”,又怎样逐一加以反驳的。
2.学会如何欣赏诗歌。
[教学重难点]
学习编写阅读提纲,梳理文章的结构层次。
[教学时数]
总计3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1.解释下列词语。
考证:研究文献或历史问题时,根据资料来考核、证实和说明。
望文生义:不懂某一词句的正确意义,从字面上去附会,做出错误的解释。
脍炙人口(kuàizhì):美味人人都爱吃,比喻好的诗文或事物,大家都称赞。炙:烤熟的肉。脍:切得很细的肉。招徕:招揽。
无懈可击:没有可以被人攻击或挑剔的漏洞。形容十分严密。
揆情度理(kuí):按照一般情理推测揣度。
索然无味:没有意味,没有兴趣的样子。
牵强附会:把关系不大的事物勉强地址在一起。
无可厚非:不可过分指责,表示虽有缺点,但是可以原谅。
2阅读全文,思考预习提示中的问题。
二、研读课文。
1.速读全文,给课文编写阅读提纲。
第一部分(l~2段):引用诗歌提出反驳的对象(枫桥夜泊)新解,认为,这首诗之所以成为脍炙人口的名篇,无论如何不在于如考据家所认为的`在两句诗中罗列了三座桥和一座山,而在于诗人以匠心独运的杰出才能,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色彩鲜明、情景交融的夜泊图画。
第二部分(3~7段):分别对“乌啼”“江枫”“愁眠”的新解进行反驳。
第三部分(8段):总结,认为这样的“新解”会使诗的意境全失,兴味索然。希望文学研究者不要这样做。
2提问:课文第里段提出反驳的对象后,为什么写“初听觉得很新鲜,同时也对自己过去望文生义的理解感到惭愧”然后文笔一转,又提出自己的疑问?
[明确]:因为考证的内容是前人未说过的所以觉得很新鲜,同时,因为别人能提出新观点,对古代的诗进行考证而自己却未能做到感到很惭愧。然后文笔一转,又提出质疑,这样写使文章波澜起伏,曲折有致。
3提问:第1段连用了3个问句,起什么作用?
[明确]:连用3个问句引起读者的深思。
4.提问:你同意作者在第2段对诗歌意境的描述吗?为什么?
桥教案 篇2
教材简析:
《影子桥》是一篇散文,作者从儿童的视角,描写的家乡的桥。“影子桥”是“我”给起的名字,课文对影子桥的描写非常生动形象,观察与联想交融,虚虚实实,有动有静,活泼清新,适合朗读教学。
教材安排了认字6个:拱、待、蹿、逐、钓、吆。写字10个:桥、修、颜、模、追、逐、藏、猫、钓、牌。
课后有个思考题:你见过桥在水中的倒影吗?你还见过什么有趣的倒影?意在引导学生多留心生活。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6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感受到影子桥的美,激发学生热爱生活、保护环境的感情。
教学建议:
这篇散文从儿童的视角,描写了家乡的桥。
第一段交代影子桥的位置和历史。第二、三段写站在桥上俯视,看见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也可以说是写“影子桥”的得名。第四、五段写坐在桥下看影子桥,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后面写“我爱影子桥”。
“影子桥”是“我”给起的名字。因为这座桥最吸引“我”的`就是它的影子。课文第二段、第四段对影子桥的描写非常生动形象,尤其是第四段,水里的鱼儿在“影子桥”上互相追逐,蹿上跳下,观察与联想交融,虚虚实实,有动有静,活泼清新。
文中把水面比做奶奶的脸,认定石拱桥待在这里是为了“照自己的影子”,诸如此类,这样一些地方,语言非常儿童化,充满情趣。
全文没有人们的欢声笑语,甚至没有直接写第二个人,不适合高声朗读。教学时,可以让学生用低低的声音、慢慢地读,仔细品味。
第四段可能有些学生看不懂,教师可以在这里点拨一下:鱼儿怎么会在“桥上”追来追去呢?或者看看上一段写了什么。
本课要写的字笔画较多,可以分散在不同的教学环节,比如出示课题时写“桥”。
建议本课教学2课时。
拓展习题:
一、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字,组成不同的词语。
()模()样()模()样
()模()样()模()样
二、读课文,填空。
站在桥上,河水水底有,还有。风儿吹来,水面像,起了好多好多的皱纹。水下在晃动,跟石拱桥。
三、把下面的句子排成一段通顺的话,序号写在()里。
()河上有一座石拱桥。
()听爷爷说,这桥很老了。
()我家门前有一条小河。
()桥上有四个石狮子。
精品教案:
(一)教学准备:
课件、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都是见多识广、知识丰富的孩子,老师想问你们一个问题:你们都见过哪些桥呢?(学生谈自己见过的桥)
2、老师再给同学们介绍一座特殊的桥,在丁丁家门前,丁3丁叫它影子桥。
教师板书课题:影子桥,注意“桥”的写法,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
1、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
2、教师检查词语。
(1)学生自读词语。
(2)教师指名读词语。
(3)学生齐读。
3、小组合作学习生字。
4、教师检查生字。
课件出示:“钓、钩”,让学生认读,组词。
5、利用生字卡片,认读要写的字。
一、细读感悟。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2、默读课文,边读边想,你明白了什么?可用铅笔画出有关的字词。
3、全班交流读书收获(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边说边把自己知道的画在黑板上。如:学生说有石拱桥、小鱼、木牌、起了好多波纹、河边有小草和大树等,在老师的帮助下画在黑板上。
水里除了鱼还有什么?(石拱桥的影子)
4、站在石拱桥上往下看,会看到怎样的画面呢?
课件出示第二自然段:站在桥上往下看,河水清清……水下一座桥在晃动,跟石拱桥一模一样。
(1)指名朗读这一段。
(2)听了他的读你感受到了什么?
(3)老师范读。
学生评价老师读的怎么样。
同学们知道老师为什么读得这么好吗?因为老师边读边想象,自己试
试着读读好吗?
(4)学生自己练读。
(5)再指名读。
老师评价:同学们读得真好,听了你们的朗读老师仿佛看到了小鱼在
水里游来游去。
5、桥下这么美,影子桥上又是怎样的景色呢?
课件出示:“影子桥上的鱼儿你追我逐,多快乐。它们一怱儿蹿上桥面,一怱儿又跳进水里。它们是在藏猫猫吧?”配上活动画面。
(1)指名朗读这一段。
(2)你听到了什么?鱼儿是怎么蹿怎么跳的?
(3)老师朗读,学生做动作。
(4)指名表演读。
(5)集体表演读。
(6)鱼儿除了在藏猫猫,还可能在干什么?
(7)你喜欢这儿吗?能再美美地读读吗?
6、学生齐读最后一段。
如果是你的话,你会写什么话?
四、配乐美读课文。
指名配乐朗读,其他同学用心听用心去感受。
五、作业。
观察你家附近的影子桥,把它倒影画下来或说给同伴听。
影子桥(二)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平时见过什么样的桥?(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自由发言)今天老师要带大家认识一座有趣的桥——影子桥。
板书课题。认识“桥”。
二、初读识字。
1、轻声读课文,用熟悉的喜欢的方法认识课后字条里的字。
2、读词语。
(1)齐读。(2)男女生比赛读。(3)指名读。
3、读生字。
(1)指名读。(2)开火车读。(3)抢读。
三、细读感悟。
1、默读或小声读课文。思考:影子桥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根据学生的汇报随机学习课文。
(1)汇报第一自然段时,指名在黑板上简笔画小河与石拱桥。
(2)师:站在这座桥上向下看,会看到什么?想到什么?(学生自由朗读二、三自然段)
(3)汇报交流。
(4)指导朗读。
(5)师:夏天,我爱在桥下的石头上坐着,还可以看影子桥,在这儿有看到了什么?(小组内用喜欢的方式学习第五自然段)
(6)交流汇报。
(7)指导朗读。
(8)师:这么美丽的地方有谁不喜欢呢?丁丁是怎么做的?
学习最后一段。
3、美读全文。
四、拓展升华。
师:我们的周围,也有很多小河和桥,你打算怎样保护这些美丽的地方?
五、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
2、小组内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说一说哪些字最难写?怎样写?
3、练习书写。
六、布置作业。
把你见到的倒影画下来。
桥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会写田字格里的四个生字,做到笔顺正确。
2、借助拼音正确认读十二个生字。
二、技能目标:
借助汉语拼音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情感目标:
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想象的奇妙,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对自然的热爱。
其中,通过对课文的阅读,使学生了解课文中介绍的彩虹美丽奇特的景象,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对自然的热爱。是本课的重、难点。
教学方法: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基于此,这节课我主要以学生学习为主,我通过组织,适当引导,让学生通过读书,质疑,讨论,交流,等方式,体会课文思想内容。采用直观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法、探究质疑法、鼓励欣赏法。
学生学法:
在教学中,我主要渗透了1。自主、合作学习法。2、朗读感知法。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面对面地听、说、读、问、评、议等去实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并根据阅读教学的特点,坚持把“读”的训练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力求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设计: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教学我准备按以下四个环节展开。
(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见过桥吗?说说你见过的桥是什么样子的?(学生的答案一定很丰富)此时我出示一组多媒体课件(关于各种各样桥的图片)你认识这些桥吗?再出示一张雨后彩虹的图片顺势问学生:漂亮吗?想不想和老师一起到这座漂亮的七彩桥上去欣赏风景呀?那我们就出发吧!板书:七彩桥
此导语以师生对话的方式展开,由学生熟知的身边事自然过渡到要学习的课题上,消除了学生上课伊始的紧张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认读课文,初步感知。
1、自读课文。教师请学生借助拼音来解决字词问题。把读不通的地方、不认识的字圈起来。这样做的目的是给学生一个空间,一个时间让他们自己解决生字的困难,充分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2、识字教学。在识字教学我采用了比较记忆法:如晴—睛、采—彩;归类记忆法:河—江—瀑;猜字谜大嘴吃小嘴(回)、开火车、找朋友、摘苹果等形式来认读生字。并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记字方法。
这样设计的意图是:低年级生字教学是一个重点,为了调动他们学字的积极性,我让学生换一种学习方式,让他们在玩中体会学习知识的乐趣。同时也落实了教学目标中的知识目标、技能目标。
3、教师范读。在学生自读的基础上,教师在通过范读,达到正音、指导的目的。
4、初步感知。通过刚才老师的范读和自读,你从课文中了解的哪些新知识呢?
新课标对学生阅读的`要求是: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此环节力图将学生置于阅读的主体地位,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出发点,学生边读边思考,在听读中理清思路,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和概括能力,解决教学重点。
(三)精读课文,质疑感悟。
爱因斯坦说过:“问题的提出往往比解答问题更重要。”
1、请你根据课文内容向别的小组同学提问。但是,你必须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而且,这个答案一定在书上。
2、学生自由读课文,准备问题。
3、小组交流问题。
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仔细地读每一句话,精心地设计问题。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合作交流,集思广益,完善问题,进一步达到生生互动。
4、学生一问一答,教师根据学生问题随机重点指导。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把瀑布、轮船、五辆汽车并排驶过、天上的星星这些图片直观的展示给学生,会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在这里向学生讲解关于彩虹的一些科普知识。并将鼓励欣赏法贯穿始终,如:你听得真仔细;如果你的声音再大一点就更好了。
在这一环节中,从始至终我都在一步一步引导学生自己学知识,充分体现了小组互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师为主导,生为主体。
5、感情朗读。在这里我采用了不同形式的多种朗读方法: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
(2)同桌互读的方式朗读。
(3)开火车的方式轮读。并且陪上音乐来读。目的就是让学生在理解了课文的基础上,再次加深感悟通过读来展开想象,把自己独特的感受说出来。以此来突破教学重、难点。
(四)发挥想象、拓展延伸。
现在,我们就变成快乐的小精灵,插上想象的翅膀,飞到彩虹上去看看。你看到什么,想到什么,就把它画下来。在轻柔的音乐声中,让孩子们动笔描绘他们想象中的天空。这时也许一条条彩虹、一轮轮鲜红的太阳、一个个奇怪的外星人等等就会在孩子们的笔下诞生了。让学生把自己的图画讲给大家,让大家一起分享自己的童话故事。
目的:扩展学生思维,发展他们的想象力,培养他们的语文能力,以及动手能力。
桥教案 篇4
1.教学目的和要求Teachingaimsanddemands:
通过学习,初步掌握水果名称的`读音。
学会用英语问对方是否喜欢某种水果,并能回答该问题。
继续学习英语的音素。
并进行相应的训练。
初步掌握英语名词单、复数的概念。
学会说英语的谚语和对话。
2.交际用语Expressionsincommunication:
Whatwouldlike,Sir?
Iwantsomeapples.
Wouldyouanapple?Yes,please./Nothanks.
Hereyouare!
What’syoufavouritefruit?
Idon’tlikebananas,butIlikepeaches.
Howaboutyou?
Me,too.
3.重点朗读词汇Keywordsandexpressions:
apples,bananas,pears,grapes,mango(e)s,grapefruits,oranges,pineapples,watermelons,peaches,coconuts,melons.
桥教案 篇5
1. 给下列多音字选择正确读音。
Pū pù 当铺( ) 铺垫( ) 铺家( ) ...
铺面( ) 铺设( ) 铺张( ) ...
dǎi dài 逮住( ) 逮老鼠( )逮捕( ) ...
Chù chǔ 处理( ) 处( )罚 处所( ) ...
处置( ) 处方( ) 处得来( ) ...
2. 缩句。
(1) 都江堰便是两千两百多年以前李冰父子在岷江修筑的一条大
堤。
(2)“何公何母”的心给每一个走过索桥的人添一些温暖。
3.背诵课文倒数第二段中的重要句子,对桌检查,并完成填空。 拓展练习:
(1) 认真完成练习册“含英咀华”。
(2) 阅读巴金的优秀作品,如激流三部曲《家》《春》《秋》,长篇小说《寒夜》。
一、给加点的字注音。
岷江()
都江堰()
雪冤()
挽成()
头晕眼花()
逮捕()
二、辨字组词。
澜()
砂()
堤()
拆()
斓()
沙()
提()
坼()
三、分别指出与下列各组词不同类的一项,将字母序号填入括号内。
(1)A.
答应
B.
答谢
C.
答案
D.
答复
()
(2)A.
明确
B.
明白
C.
明天
D.
明智
()
(3)A.
探望
B.
展望
C.
盼望
D.
愿望
()
(4)A.
红旗
B.
红布
C.
红透
D.
红星
()
四、请找出下面句中的错别字,并将正确的写在括号内。
A.
四川灌县二王庙山脚有一坐索桥,叫做安澜桥。()
B.
幸好桥两旁有竹索编的栏干。()
C.
过了顶盖下面,桥身又往下邪。()
D.
木板铺得不整齐,中间有漏缝。()
五、填空
1.
《索桥的故事》是作家______写的一篇散文。他是中国现代_______。作品主要
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文中提到的索桥,在今天四川省成都市________。
六、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凡是到都江堰参观的人都要来看看索桥。那天我从山上二王庙下来,在索桥上来回走了两次。桥身微微摆动,我往前走,桥也好象在往前走。一个乡下人挑着担子迎面走来,桥一下子动的'厉害了。我走过他身边,加快脚步往高处去。忽然起了一阵笑声,两个小孩子从高处跑下来,桥接着大大动了一会儿。我连忙走上高处,又继续往下走。
我刚走到一半路程,就停下来,站在栏杆前埋头看下面。我的眼光正落在分水鱼嘴上。我起初看不出来这个光滑的、鱼嘴般的石头是什么东西,后来才知道它是把岷江分为内外两条江的工程。这个鱼嘴在都江堰的前端,都江堰便是两千两百年以前李冰父子在岷江中修筑的一条大堤。二王庙就是为了纪念李冰和他的儿子二郎修建的。
我看看鱼嘴,看看鱼嘴两旁数不清的砂石,我又往前走了。回来的时候,我把鱼嘴再看了一阵。鱼嘴依旧摆在那里,看一百遍也看不出什么变化,可是在它上面,我好象看到了两千两百多年前的人们的手和心。这个石头是会说话的。那许多用手建造了这个鱼嘴的人,虽然没有留下名字,可是留下了他们的心。就在离这里九公里的紫坪铺,在将近一公里长的河谷的两岸,上千忙碌工作的年轻人,他们的心不是跟两千两百多年前那些人的心一样么?大的水电站就要在那里动工修建了。
1.
说说鱼嘴的作用是什么?
2.
说说我好象看到了两千两百多年前的人们的手和心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3.
课文说这个石头会说话的,猜猜石头说了些什么?
4.
本文写索桥,为什么要写都江堰工程?
【试题答案】
一、二、三、四、五题答案略
六、1.
把岷江分为内外两条江
2.
含义:作者由眼前的工程想到两千两百多年前的人们,是他们用辛勤的劳动换来了此伟大的工程,作者更联想到了这些人们为民造福,无私奉献的精神。
3.
开放题大意对即可(说当年人们建造此工程的艰辛,)
4.
索桥造福于人民,写索桥是为了歌颂造福于人民的人。都江堰是造福百姓的工程,二者相呼应,深化主题。
桥教案 篇6
【活动设计】
锦溪是个历史悠久的古镇,具有“三十六座桥,七十二只窑”的传说,随处可见各种不同的桥型。本次活动我利用锦溪最有特点的桥,来让幼儿当一名小小的工程师,为锦溪再添五彩的新桥。让幼儿在活动中提高动手能力,更能感受家乡锦溪的美。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桥的构造,并用卷筒纸的芯进行桥洞的印画。
2、对印画活动感兴趣。
【活动准备】
物质:卷筒纸芯人手一个;颜料盒、抹布每桌一份;画有小河的操作纸人手一张。
经验:初步了解十眼桥。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师:孩子们,你们的家住在哪里呀?(锦溪)
师:我们锦溪呀,有很多很多的桥,我们来一起看一看吧。
二、介绍锦溪的桥,引导幼儿感知桥洞的特征。
1、出示图片,引导观察。
师:看看,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桥么?(十眼桥)它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呢?(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十眼桥)因为呀,它有十个桥洞。
2、介绍桥的基本特征。
师:什么是桥洞呢?桥上可以走人的地方,叫做桥面;下面有空的地方,叫做桥洞,是用来支撑住桥的。
3、引导幼儿观察桥洞的形状。
师:看看,十眼桥的桥洞和它水中的倒影组成了形状?(组成了长方形)有几个这样的长方形桥洞,我们一起来数一数。
4、出师天水桥图片,引导幼儿观察不同形状的桥洞。
师:这座桥呀,叫做天水桥,它的桥洞是什么形状的呢?(半圆形的.)那它和水中的倒影组成了什么形状?(圆形的)
三、示范讲解,幼儿观察。
1、引出印画桥。
师:锦溪有什么多的桥,今天呀,老师也想请小朋友们来做小小工程师,一起多建几座桥。
2、出示操作材料图片。
师:看看,我们要用到什么呢?(卷筒纸芯、颜料、操作纸)。
3、示范操作。
师:我们先拿住卷筒纸芯的上半部分,然后在颜料盒里按一按,在旁边靠一靠,然后在水面上,按下去。连着多按几个。然后手脏了,用旁边的毛巾擦一擦。
4、引导幼儿集体徒手学一学操作方法。
四、幼儿操作,巡回指导。
1、发放操作材料。
2、幼儿操作,巡回指导。
五、展示作品,结束活动。
师:我们每一个小朋友都造了这么多好看的桥,我们的家乡更美丽了。造了桥很累的,我们一起回教室休息去吧。
【桥教案】相关文章:
《桥》教案07-10
奇怪的桥教案10-30
桥教案模板07-30
有关桥的教案12-12
活动《桥》教案07-31
家乡的桥的教案01-06
《桥之思》教案03-07
桥之美教案03-09
我设计的桥教案07-14
《桥》教案[精华15篇]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