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美术教案

时间:2024-10-29 13:12:17 教案 我要投稿

中班美术教案通用15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班美术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中班美术教案通用15篇

中班美术教案1

  活动目标

  1.体验花灯和赏灯给生活增添的快乐。

  2.指导幼儿在《创意绘画》(中班秋季)第11页上画出自己喜欢的灯笼。

  3.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4.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5.大胆尝试绘画,并用对称的方法进行装饰。

  活动材料

  1.《创意绘画》(中班秋季)第11页)作业纸幼儿人手一份。

  2.范例画、彩色笔等。

  活动过程

  1.激发兴趣。

  组织幼儿说一说,你见过灯笼吗?你见过什么形状的灯笼。鼓励幼儿大胆回答。

  2.启发幼儿画单一的或者成串的圆形,椭圆形的'灯笼。

  3.教师示范。鼓励幼儿大胆地画单一的或者成串的金鱼、兔子、公鸡等形状的灯笼。

  4.帮助有困难的幼儿可模仿纸上的范例画,并指正提示幼儿正确选择颜色绘画。

  5.互相交流。

  引导幼儿互相欣赏作品,大胆介绍自己所画的灯笼的名称,比一比谁画的灯笼最漂亮。

中班美术教案2

  活动目标:

  1。尝试瓶子写生,能够简单表现遮挡关系。

  2。在瓶子写生的基础上,用黑白线条对瓶子进行想象添画。

  3。在瓶子写生过程中体验写生画的乐趣。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对瓶子进行想象贴画。

  活动难点:在瓶子写生中表现遮挡关系。

  活动准备:

  PPT,油画棒,绘画纸,勾线笔,每组3—4个瓶子。

  活动过程:

  一、出示瓶子导入。

  1。(教师随意出示一个瓶子)师:这是什么?

  2。昨天瓶子宝宝给我寄来了很多照片,我们一起来看看好不好?

  二、变形与遮挡关系。

  1。教师出示幻灯片,师:你看到了什么?他们是什么样子的?

  2。师:这些瓶子与我们看到的瓶子一样吗?哪里不一样?(造型)

  3。你看到的瓶子都是完整的吗?为什么有的完整有的不完整?(因为有一些被遮挡住了,引导幼儿进一步了解遮挡关系)

  三、教师讲解示范。

  1。你觉得这些瓶子变身之后好看吗?你想不想也来给瓶子变身?

  2。我这里也请来了一些瓶子宝宝,他们也想拍一些好看的照片,我们一起来给他们拍拍看好不好?(教师随意摆放4个瓶子)

  3。可是我今天没带照相机怎么办?

  4。今天,我们要学一种新的画画方式来画瓶子,叫做写生画,写生画就是把我们看到的东西看到什么样子就画什么样子。

  5。教师讲解示范:先把瓶子的轮廓画好,特别是被遮挡起来的瓶子,遮住的地方不用画,画好轮廓之后,再给瓶子添画,把瓶子变成好看的有动作的瓶子宝宝。

  四、幼儿操作。

  1。教师随意在每组放3—4个瓶子。

  2。要求:幼儿根据瓶子的摆放尝试写生,写生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被遮挡瓶子的表现,写生完瓶子的轮廓之后,幼儿给瓶子进行创意添画,把瓶子变成好看的.瓶子宝宝。

  五、欣赏,展示幼儿作品。

  举办摄影比赛,展示幼儿作品,请幼儿说说你最喜欢哪一张瓶子宝宝的照片?为什么?

  活动反思:

  写生画在学前阶段是有一定难度的,尤其对于还只是中班的孩子来说,难度就更大了,这次是幼儿第一次接触写生画,因此在选材上我选择了教室里常见的饮料瓶,并在写生的基础上添画,使整个活动不枯燥,快乐的瓶子很快引起了幼儿的兴趣,幼儿在整个活动中基本掌握了写生画的操作要求与操作步骤,在遮挡关系的表现方面也是较好的,因此整个活动的效果也是较成功的。唯一的不足就是在活动的开始探索阶段,花的时间较多,选取的图片不够精炼,下次还有待加强。但总体来说整个活动还是相当成功的。

中班美术教案3

  制作目的:

  让幼儿在兴趣中产生创作的欲望。

  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大胆自信地向同伴介绍自己的笔筒。

  制作对象:

  漂亮笔筒

  制作准备:

  矿泉水瓶、简单、硬纸板、彩笔、胶棒、彩纸。

  制作过程:

  1、在硬纸板上画一个经典的卡通形象,根据自己的喜好确定;

  2、根据画好的形象,用剪刀将这个卡通剪下来;

  3、用彩笔,描绘好这个卡通形象;

  4、用剪刀剪一个矿泉水瓶,留下下面的三分之二备用;

  5、剪一些彩纸,用胶棒粘合在塑料水瓶上,做好边缘部分的处理;

  6、用彩纸做很多小花边,然后将这些花边粘在矿泉水瓶上;

  7、将做好的.卡通形象,粘在笔筒的主体上;

  8、晾晒之后,漂亮的卡通笔筒就做好了。

  结束语:

  以上就是个性纸筒的制作方法,孩子们根据上面的步骤提示,自己试着做一个吧。

  教学反思

  在活动中较好的体现了我对幼儿发展整体观念的理解,在活动中,让幼儿之间互动构建笔筒,我注重指导幼儿在活动中交流学习,分享合作,并在幼儿需要时提供适时指导,在活动中,我十分注重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锻炼。

中班美术教案4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服装表演,找出服装图案的排列规律,初步运用点、线、图形进行装饰。

  2、培养幼儿初步的合作意识

  二、活动准备:

  1、用挂历纸做的装饰不同的衣服(有规律的,无规律的,没有图案的')

  2、剪好的小饰物(太阳、蘑菇、花……)

  3、幼儿操作材料。

  4、胶水、油画棒、头饰、磁带。

  三、活动过程:

  1、 小动物服装表演,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今天小动物要举行服装比赛,请小朋友们来当评委!

  2、 引导幼儿找出服装装饰规律,教师示范装饰。他们的衣服谁的最漂亮?(小兔的最漂亮)那些地方最漂亮?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形状,颜色都一样,排列有规律很整齐)小鸭的为什么不漂亮?我们来帮帮它吧!你会用什么图形装饰?

  3、 交代要求,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小朋友们帮小动物把衣服变漂亮了,他们真高兴,请小朋友们也去参加服装比赛!幼儿分组操作,一组粘贴,一组画装饰物。提醒幼儿注意颜色的搭配和排列的规律

  四、幼儿作品展评:

  幼儿穿装饰好的服装随音乐进行服装表演。

中班美术教案5

  活动目标

  1、在了解玉米的外形特征的基础上,用线描画的形式画出玉米成熟的样子。

  2、能运用点、线、图形的组合进行装饰。

  3、感受线描作品的线条美。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接触玉米、观察玉米、品尝玉米等生活经验。

  2、物质准备:PPT课件、线描画作品、轻音乐、图画纸、水彩笔等。

  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教师出示玉米图片:“这是什么?它的颗粒是怎么排列的?”引导幼儿观察玉米结构:苞衣有长形的`脉状纹理,玉米颗粒一行行排列,头部有须。

  二、仔细观察,了解玉米特征。

  1、幼儿仔细观察玉米外形特征,教师讲解线描画玉米的方法:绘画整体:首先绘画玉米整个外形,再绘画玉米的苞衣;绘画局部:从中间的玉米粒一颗一颗的绘画开始,能够绘画出排列的样子。

  三、幼儿绘画,教师指导。

  重点指导幼儿用不同的疏密的点、线、图形的排列组合,表现玉米的特征。

  四、展示作品,分享交流。

  展示幼儿绘制好的玉米作品,鼓励幼儿与同伴交流作品和使用线描画绘画的感受。

  活动延伸

  将材料投放至美工区,幼儿区域活动时可继续观察玉米,进行表征。

中班美术教案6

  活动名称:海底

  活动准备:

  1、海底世界视频,图片。

  2、绘画用纸每人一张,水彩笔,画好简笔画的黑板。

  活动过程:

  (一)观看海底世界的视频以吸引幼儿兴趣。

  1、教师提问:“小朋友们在日常生活中,都有看到过很多很多的鱼,现在,小朋友要和老师一起来回忆一下,你都知道哪些鱼?”

  2、引导幼儿知道哪些鱼是生活在海里面的。

  3、通过观看视频让幼儿了解生活在海底里面的鱼都有哪些特点。

  (二)引导幼儿观察美丽的海底世界里面除了有鱼还是否有其它生物。

  在幼儿了解鱼的一些特征后,引导幼儿知道在美丽的海底,在鱼类生活的周围还有许多其他生物(如珊瑚,海藻……)

  (三)通过海底世界的近景图片使幼儿明确海底生物的结构。

  1、教师出示图片的同时,向幼儿讲述一些空间概念,教会幼儿物体要尽量画的大些,引导幼儿合理的安排纸张。

  2、培养幼儿均匀涂色,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完美自己的作品。

  (四)教师出示事先画好的“海底世界”指导幼儿作画。

  教师将事先画好的“海底世界”出示在孩子面前,待幼儿参考,引导幼儿大胆作画。

  活动延伸:鼓励幼儿在众多小朋友面前讲述自己所画的内容

  这是那天活动的教案,其实,老师并没有给我规定园长来听课我要讲什么课,只是带班老师说,本班孩子太活跃了,一定要上一节比较安静的课,而且一定要能吸引到他们,告诉我最好上美术课,因为他们比较喜欢画画,所以,我就准备了这节美术课……

  活动开始前,本班孩子依然很活跃,就算园长在他们也是一样,我又不能对他们大喊,所以就想了一个可以让他们快速安静的办法,我发现平时只要老师一拍手,孩子就会跟着拍,开始只是一两个,后来几乎大家都会跟着,所以今天我就利用这个,做了一个很简单的拍节奏,首先,我边拍手边说“请你跟我这样做…”,这对比较混乱的他们还算有效,没过多会他们都跟着我一起拍手了,拍手过程中我会有变化,这样他们就不会突然不跟着我做,而且对于后来那几个还没有跟着我做小朋友,我会有意在他面前拍,这样他们就都跟着我拍了,这个小环节大概只有一分多钟,就顺利的让他们都安静了,这就是活动的'开始,接着我便按教案上所写,提问他们问题,孩子的回答大多数都是小金鱼,后来一个小朋友回答还有鲨鱼,这就引出了下面的问题,我便问小朋友,鲨鱼和小金鱼是一种鱼吗?它们生活的地方一样吗?这时候,小朋友的回答差不多都说鲨鱼生活在海里面,于是,我又顺利往下进行,问小朋友们,知道海底除了有鱼还有其它的生物吗?小朋友说有海藻,这样为了验证他说的话,我便打开了视频……

  一边观看视频,我一边询问幼儿一些生物的名字,有的小朋友能说出来,有的就说不出来,不知道的生物,我会告诉他们,同时,在观察其他生物的时候,我又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海底的鱼都是什么样子的,还有颜色,大小等,确实还得画面很能吸引孩子们……

  视频结束后,我便问幼儿海底都有什么,他们大多都能说出来,然后,我便放了一些近景图片,让幼儿清楚的看到一些生物的结构,同样这个也很吸引他们,接下来就是作画,因为老师和我说,本班的幼儿对事物的结构还不是很清晰,所以老师必须要画出一些来做示范,这样他们才会画,不然就会画不出来,我当时听到这个,坚决不给幼儿做示范,就像上学时老师讲的,老师是不能画出来的,这样就剥夺了幼儿的想象和创造力,但是后来老师说,一定要给他们画,不然他们真的不会画,而且还给我看了一些以前的画,的确是这样,于是我便在小黑板上画了两幅海底世界的图片,并在幼儿画画前,给他们讲解,一定要会用纸张,要画的大些,告诉了他们一些安排画面的知识,下面就是他们作画的时间,很多孩子都能理解我所讲的安排画面,这些孩子都是先画了大大的鱼,然后在我的指导中又添加了一些水草,海星…等生物(都是我示范的画中有的生物),最后,我让先画完的小朋友讲了一下自己画的内容,活动就这样结束了,总体来说,孩子们听得很认真,画的也很认真……

  事后在反思,我自己感觉之前给他们讲解的时间有点长,这样他们最后时间到了,还有很多小朋友没有图完颜色,只有少数的小朋友画完了,而且,我发现,给他们看的视频和图片并没有为他们起到很大的帮助,而最后画画的时候,还是要看着老师的范画画,但是,有的小朋友就是按照自己的想法画的,等我周二上班的时候我会拍一些孩子的画,这样就可以比较清楚了!

  恩,这就是那天的活动,希望是老师想知道的,同时我也很想请老师帮忙,我想知道,小朋友怎样才能不用我做示范通过那些视频和照片就能画出来,是不是中班孩子还没有这个能力呢,还是中班孩子已经有这个能力了,要看老师的引导呢?还有,在做这种美术活动时,老师该不该给幼儿画出来呢?

中班美术教案7

  目标:

  1、了解玉米的基本特征,尝试用线条画出玉米粒。

  2、尝试用点、线以及图形的方式装饰玉米粒,并制作成书签,

  3、喜欢美术创作,感受线描画的美。

  准备:

  1、玉米轮廓、回形针和丝带、记号笔人手一份 2、作品展板 3、绿色蜡笔 4、背景音乐

  过程:

  一、情景导入

  1、师:拿着一本书坐下。昨天沈老师给大家讲的故事还没有讲完,我们接着来听好不好?

  2、师:昨天讲到哪儿了?怎么找不到?原来在这里,小朋友们看这是什么?(书签)有了书签,沈老师就能一下子把没讲完的故事找出来了,小书签真是大本领。

  3、师:小朋友们看,沈老师这个书签像什么呢?(幼儿猜测)总结:对了这就是一个玉米书签。

  二、讨论:怎样让玉米变的`更漂亮

  1、师:小朋友吃过玉米吗?你看到了玉米上面有什么?(玉米粒)小玉米粒看起来像什么?(格子)怎样画出玉米粒呢?先画横线再画竖线,把玉米的身体分成一格一格的。

  2、师:现在玉米书签上的玉米粒空空的,怎样能让它变得漂亮呢?今天我们就用线描画的方法装饰玉米粒,制作一个漂亮的玉米书签。

  3、师:出示线描画玉米,漂亮吧?如果让你来画的话,你想用什么点、线和形来组合装饰玉米呢?(请个别幼儿说一说)教师和幼儿一起在空中尝试画一画。

  三、提出要求:

  1、师:今天我们每个小朋友都来做一个玉米书签,每个小朋友都拿一个玉米轮廓图,用记号笔先画横线和竖线画出玉米粒,用好看的线条和圆点或者图形在玉米粒进行装饰,如果每个玉米粒里的装饰图案都不一样,玉米书签会变得更漂亮。

  2、师:玉米粒装饰完成后用绿色蜡笔将玉米皮涂上颜色,最后将桌上的回形针别在玉米上,好看的玉米书签就做好了。

  3、幼儿装饰玉米。

  四、教师指导。

  1、鼓励幼儿设计点与点、点与线、线与线、点与形、的组合

  2、鼓励幼儿注意搭配的疏密、深浅、明暗。

  五、制作书签

  1、教师帮助将装饰好的玉米别上书签绳子,挂上展板,共同欣赏。你最喜欢哪个玉米书签?为什么?

  2、师:请幼儿上前介绍自己的玉米书签,说说自己用了哪些线条装饰的。

中班美术教案8

  活动名称:我的家

  活动目标:能用纸折好房子,粘贴在纸上,并添画出花、草、树等其他物体。

  重点:学习用正方形的纸这房子。

  难点:折出房子两边的尖角,并能发挥想象添画景物。

  活动准备:

  正方形彩纸每人一张,水彩笔。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激发幼儿兴趣: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可爱的家,你的家在哪里?房子前面有些什么东西?(幼儿自由讨论)

  今天我们都来折、画自己的家,比比谁的家最美丽。

  二、讲解示范:

  1、先用正方形纸折出小房子。(教师讲解示范,幼儿跟折)

  把正方形纸边对边对齐折;再横着对折后打开,折出中心线;把两边的纸向中心线折;用手指伸进去折出房子两边的尖角。

  2、折好的小房子反面涂上浆糊,贴在纸上。

  3、在房子的`前面和旁边画小花、小草、小树、太阳等,也可画上做早操的小朋友。

  三、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1、提醒幼儿先折好房子,再将折好的房子粘贴在纸上,然后添画许多物体。

  2、鼓励幼儿大胆涂色,使画面色彩鲜艳。

  四、讲评:

  幼儿互相参观,说说谁的家最漂亮。

  最好的美术学校

中班美术教案9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作品,体会画中的自然风光之美,体验盲女用心去感受的宁静。

  2、能大胆讲述自己对作品的感受,用心去想象创作绘画。

  3、能对盲女的失明产生同情心,在生活中关心、帮助盲人。

  4、养成大胆用色、均匀涂色的良好习惯。

  5、学会用简单的线条添画来表达自己的联想。

  活动准备

  PPT课件,舒缓柔美的音乐,《森林狂想曲》、素描纸、油画棒。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体验黑暗中的感受。

  1、请幼儿闭上眼睛,半分钟后,教师:大家闭上眼睛这么久有什么感受啊?

  如果眼睛看不见了,你们觉得有什么坏处?

  2、播放音乐《森林狂想曲》,幼儿欣赏音乐,用心去感受大自然发出的美妙声音。

  教师:你们听到了什么?你们觉得这段音乐是在哪个地方?

  二、展示PPT上的盲女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整体画面。

  1、教师:老师请小朋友欣赏一幅图画,大家看看图上有什么?

  地上有什么?

  远处是什么?

  2、教师:这幅画有哪些颜色?

  你看到这幅画有什么感觉?

  你最喜欢这幅画的哪个地方?

  3、引导幼儿讨论画中人物的关系。

  教师:图上的两个女孩是谁?为什么有个小女孩闭着眼睛呢?

  4、教师:这个小女孩眼睛看不见,我们叫她盲女。

  你们猜猜这两个小女孩在做什么?

  5、引导幼儿观察人物的表情。

  教师:盲女的眼睛看不到,她能用什么方法感觉这些美丽的风景吗?

  6、教师:除了这些,她还可以怎么感受呢?(比如摸,闻)7、鼓励幼儿发挥创造想象力,交流讨论为这幅画想一个名字。

  教师:你们喜欢这幅画吗?大家为这幅画想一个美丽的名字好不好?

  8、教师出示PPT,简单介绍这幅画的作者(约翰·埃弗雷特·密莱,英国人,他9岁就开始学画画,他画了很多作品,这是他其中一幅,这幅画叫《盲女》)。

  三、创设艺术氛围的环境,引导幼儿想象、感受作品。

  1、教师:你们见过盲人吗?盲人是什么样子的?

  2、教师:现在请你们闭上眼睛,静静听老师讲述画面中美丽的自然风光吧!(播放柔美的背景音乐)教师用语言描述:亲爱的盲姑娘,轻轻地坐到这里来,用你的手去摸一摸,你感觉到柔软的草地吗?用你的鼻子去闻一闻,你闻到清新的空气了吗?你闻到花香了吗?用你的'耳朵去听一听,你听到小鸟的歌唱了吗?你听到牛羊在草地上奔跑的声音了吗?你听到小溪在流动的声音吗?……还有,我要告诉你,天空很蓝,还有一道绚丽的彩虹,草地很美,星星点点的小花把草地装点成美丽的花地毯。

  四、自主创作,让幼儿绘画自己心中最美的画面。

  1、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创作。

  教师:你们出去游玩过吗?大家画一画自己心中最美的画面好不好?

  2、展示绘画需要的材料,讲解绘画过程的要求(不能把油画棒弄断,不能离开自己的座位)。

  3、教师观察指导幼儿绘画。

  五、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作品。

  请个别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教师表扬鼓励。教师:你画里面有什么?有哪些颜色?

  活动延伸:

  1、引导幼儿要有爱心,交流讨论如果遇到盲人,你会怎样帮助他。

  【活动反思】

  作品《盲女》是一幅表现乡村现实生活的油画。本活动引导幼儿通过欣赏《盲女》,领会画面中所呈现的自然风光之美,体验盲女用心去感受沉静的自然之美,以此产生对比,从而萌发幼儿对盲女的境遇产生同情、关爱盲人的情感。

  在活动的选材上,盲人,可以说是幼儿所熟悉的。无论是在街上,或是在电视中,幼儿或多或少都了解过盲人,知道他们生活在黑暗的世界里,是多么向往光明。因此,给幼儿欣赏《盲人》,并没有脱离幼儿的生活经验,反而在活动中便于引导幼儿与作品中的盲女感同身受,能更好地理解作品所带来的启示。

  《盲女》这个活动大致可分为三个环节:有逐步深入观察画面的探讨,有用心想象、感受的体会,有幼儿蒙眼睛做盲人活动的游戏。整个活动教师都在创造多样化的欣赏方法和途径,从而让幼儿不断地变化角色去感知、体会,这比教师单纯而又有限的讲述生动有趣多了。同时,通过欣赏,还能让幼儿感知大自然的色彩之美,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对幼儿的绘画能力也有所帮助。

  其中让我感触最深的是第三环节,让孩子们闭上眼睛,教师用舒缓的语气描述着画面中大自然的美,让孩子们感受盲人向往光明的意境。我认为这一环节不但欣赏的形式比较特别,用优美的语言带领幼儿与盲女一起感受大自然的美,而且也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受,有助于提高幼儿的高尚情操。

  但是,遗憾的是最后的游戏环节并没有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原本设计这一环节,是想让幼儿进一步的感受盲人在生活中的许多不便之处,以此对盲女产生深切的同情。但在活动过程中,有些孩子似乎觉得蒙着眼睛做盲人很好玩,带着好玩的心态去体验,没有真正感受到盲人的无奈心情。

  通过活动我也意识到了自己在此方面的诸多不足之处,需要继续提高自己的美术欣赏的素养。才能更好地组织幼儿的美术欣赏活动,更好地成为幼儿欣赏的引导者。

中班美术教案10

  活动目标:

  1、尝试运用对称的花纹,大胆设计手套的图案。

  2、知道天冷了要保护好自己的双手。

  活动准备:

  实物手套若干、范例、绘画工具等

  活动过程:

  一、经验回顾

  1、请带手套的小朋友向大家介绍一下,你的.手套是什么样子的?

  (提示从颜色、花纹等方面介绍)

  2、戴上手套有什么感觉?(很暖和)

  小结:冬天戴上手套,可以保护好我们的手。

  二、观察讨论,感知花纹

  1、出示范例

  手套上的图案好看吗?为什么?(从色彩、对称性观察比较)

  2、幼儿观察思考

  3、教师小结:手套上的图案多种多样,有对称的图案,如“角对称、中心对称;有单独的图案,如:花朵小叶子;还有是色彩上的对称。这些图案都很美。

  4、幼儿寻找手套上的花纹是不是对称的?是什么样的对称?

  三、尝试设计,教师指导

  1、要求:选择自己喜欢的花纹,画出自己的手套

  2、设计的花纹注意对称性

  四、作品欣赏与交流

  1、哪副手套好看?为什么?

  2、生活中手套有什么用?还有哪些手套?(拓展经验)

中班美术教案11

  活动目标:

  1.学会使用毛线绕圈粘贴太阳和太阳的光芒。

  2.能耐心细致地操作,养成不怕困难的品质

  活动过程:

  一、猜谜引出课题。

  火红的火球天上挂,地上的万物离不开它。它照水果甜又甜树木它照长的大。(太阳)

  二、引导幼儿讲述太阳的作用。

  提问:地球上的万物为什么离不开地球呢?它对我们人类有什么用呢?

  三、交代任务,提出操作要求。

  1.出示范作幼儿欣赏。

  师:今天我们学习用毛线粘贴太阳。

  提问:这个太阳是怎么做成的?

  2.教师示范粘贴太阳,边讲述操作方法:

  先把太阳涂满浆糊,然后用红的或橘黄的毛线依着太阳的圆圈绕圈粘贴,要一根挨着一根毛线,紧紧地粘贴,最后用手压一下毛线,太阳的光芒可以长长短短。

  四、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教师指导有困难的.幼儿完成。

  提示幼儿要一圈紧紧地挨着一圈这样贴好的太阳才好看。

  五、评价活动。

  展示幼儿作品,表扬毛线粘贴的紧紧的幼儿。

中班美术教案12

  活动目的:

  1、尝试将点、线、面、形的有效组合变化出丰富多样的装饰图案。

  2、鼓励幼儿大胆作画,合理布局。

  活动准备:

  1、活动前引导幼儿观察螃蟹的外形特征。

  2、油性记号笔若干。

  活动过程:

  一、猜谜语,引起幼儿学习兴趣。

  师:今天来了八条腿的朋友,小朋友猜猜它是谁呢?

  二、观察回忆各种形态的`螃蟹

  出示幻灯片,让孩子观察螃蟹的形状,了解螃蟹的基本特征。

  观看螃蟹绘画步骤儿歌。

  三、欣赏、学习线条组合、变化。

  1、师边念儿歌边用粗的勾线笔示范勾边。

  2.观察图谱,感受点、线、图形组合变化的奇妙效果。

  3、师出示范例让幼儿欣赏。

  四、幼儿绘画装饰螃蟹。

  教师巡回指导,重点是螃蟹钳和腿。渗透对称的概念。

  五、作品

  1、幼儿自我。

  2、教师针对典型作品。

中班美术教案13

  1、通过观察烟花图片,体验“放烟花”的快乐。

  2、学习运用不同颜色的点、线、面组合来表现美丽的烟花

  3、提高幼儿的合作能力,体验合作乐趣。

  图片、油画棒、素描纸、颜料

  (一)活动导入。

  1、谜语导入,引导幼儿兴趣。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谜语,请你来猜一猜他是什么,仔细听好说它是花不是花,用火点燃它才开,这是什么?(烟花;出示图片)

  师:我们通常是在什么时候放烟花的呢?

  (过年、结婚、过生日、搬新家等)

  师小结:总之我们放烟花都是为了庆祝一些喜庆、高兴的事。

  师:你看到的烟花是什么样的?有些什么漂亮的颜色?(2、3名幼儿)

  (出示各种烟花图片)

  教师小结:烟火是五颜六色的,先升上天空再散开,有的一束一束的,有的扭来扭去,有的一闪一闪的,像柳树一样倒下来,他们有的放得低,有的放得高。

  (二)欣赏烟花,并示范作画

  1、吴老师今天把我看到的烟花给画了下来了,我们来看看是什么样的

  2、看看它是从哪里爆开来的?

  3、这个烟花是什么形状的,有哪些颜色?(环状、放射状、点)

  边讲解边示范画(提示放出的烟花色彩要鲜亮)

  4、出示烟花图片:细线条的`

  师:你看老师的这张烟花细细的,可是今天老师为什么要把它加粗呢?我们发现加粗以后看的更清楚了,特别是晚上黑黑的都看不太清楚,但是我们给他加粗以后就会很明显的看到了。那怎么把他画的粗一点呢?(来回加粗线条)

  (三)幼儿示范作画

  1、看了这么多美丽的烟花,你们想不想自己把烟花画下来?

  师:、你想在这儿放一朵怎样的烟花,请你说一说你要画哪种形状的烟花(多名幼儿回答,请1—2位幼儿上去添画,提醒幼儿先在中间画一个点,再散开来,提醒幼儿画画时注意将线条描粗))

  2、我们看到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的纸,上面还有高高的楼房,烟花是绽放在天空中的我们可以画在上面,那我们看看在这个楼房边上的空地上可以画些什么?

  (小孩看烟花、放烟花,提醒幼儿画的时候线条也要加粗)

  (四)提出要求

  师:下面老师邀请小朋友自己去画了,你可以和你的好朋友一起画,如果你们那一组人已经很多了,那你还要不要去那边画了。(提醒幼儿不要较多的人都挤在一组画)

  画好以后请朱老师帮你刷天空的颜色,所以我们刚才说的线条要描描粗、颜色要用的鲜艳一点,画好后回到座位上,可以把你画的什么样的烟花介绍给旁边的小朋友。

  (五)幼儿创作。

  1、引导幼儿用各颜色画烟火;

  2提醒幼儿要保持桌面画面的整洁;

  3、强个别幼儿的指导,鼓励他们用线条和点组合的方法画出不同形状的烟花。

  (六)展示欣赏。

中班美术教案14

  活动目标:

  1、尝试用各种大小不同的纸折叠飞机,感受折纸的乐趣。

  2、学习将折好的飞机按大小排序。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动准备:

  1、事先折好的大小不同的飞机。

  2、大小不同的长方形纸若干。

  3、折飞机步骤图。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折好的大、小纸飞机,让幼儿自由观看、玩耍,激发幼儿折飞机的愿望。

  2、幼儿自由探索折飞机的方法。

  (1) 教师出示折飞机的步骤图,引导幼儿自己看图解折飞机。

  (2) 教师重点向幼儿示范难折的部分,如:机翼的折法。

  (3) 幼儿再次看图解折飞机,教师巡回指导。

  (4) 教师引导幼儿思考:怎样才能折出大小不同的飞机?鼓励幼儿选择大小不同的纸进行折叠。

  3、教师鼓励幼儿将折好的飞机进行排序。

  (1) 引导幼儿自由排序,可以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也可以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2) 可以多人合作一起进行排序。

  4、展示自己的作品。

  布置飞机展,互相欣赏同伴的飞机。

中班美术教案15

  活动目标:

  1、感受春天来了,柳树发芽、抽叶的变化,热爱大自然。

  2、能在直线的两旁较整齐的交错点画柳叶。

  活动准备:

  1、音乐视频《柳树姑娘》,柳树图片两幅。

  2、范例画一幅。

  3、棉签,绿色饮料,作业纸。

  活动过程:

  1、谈话:现在是什么季节?

  提问:

  (1)春天来了,春风娃娃吹得动物植物都变了样,有什么变化?

  吹得柳树变成了漂亮的姑娘,头发长长,辫子飘飘,你们看它美吗?(展示视频欣赏音乐与图片)

  (2)柳树姑娘的头发是什么样子的?从哪儿长出来的?向哪儿生长呢?辫子是怎样飘的?

  2、出示范例画,教师示范,和幼儿共同欣赏、讨论。

  教师演示并讲述:春风娃娃吹呀吹,吹得柳树姑娘的头发上扎起一个绿色的蝴碟结(交错点画柳叶),左边一个,右边一个。春风娃娃吹呀吹,吹得柳树姑娘的头发一根根从粗粗的树枝上长出来,垂垂的向下生长,随着风儿飘飘,真漂亮!

  3、幼儿空手尝试。

  4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1)教师讲述:今天我们都来当春风娃娃,让柳树姑娘的头发长得长长的,多多的,在她的辫子上扎上绿色的蝴蝶结,把它打扮得漂漂亮亮的。

  (2)提醒幼儿棉签蘸取少量颜料,保持画面整洁。

  5、欣赏与评价。

  看看谁的'柳树姑娘的头发上的蝴蝶结能交错点画,又多又漂亮。

  活动反思

  幼儿对于春天的生活经验不足,教师提问以后幼儿感到很迷茫,回答不到位。因此情感目标的达成度不够,这与教师过于关注技能目标有关。

【中班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教案美术07-23

中班美术教案(必备)07-21

中班美术教案(精华)07-22

【精】中班美术教案03-31

中班美术教案【热】03-27

【热】中班美术教案03-27

中班美术教案【荐】03-28

中班美术教案【热门】03-28

中班美术教案【精】03-28

【推荐】中班美术教案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