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活动教案

时间:2024-10-18 13:15:56 教案 我要投稿

实用的科学活动教案模板集合10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科学活动教案10篇,欢迎大家分享。

实用的科学活动教案模板集合10篇

科学活动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认知:在操作中了解大米是由稻谷剥壳而来

  情感:产生使用工具的探索解决问题方法的兴趣 操作技巧:学会简单工具的使用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简单工具的使用方式难点:对工具使用的探索意识

  活动准备

  一碗大米;未脱壳的稻谷;农民伯伯收获稻谷的图片;小磨、小碾子、小捣锤等工具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老师拿出一碗大米给小朋友看。

  师:小朋友们,你们认识老师拿的东西吗?

  师:我们吃饭时都很吃喜欢大米饭,那你们知道米是怎么变成白白亮亮的样子吗?农民伯伯从地里收获时大米就是这样的吗?

  二、活动展开

  (一)幼儿观察并亲身感受稻谷,教师引导幼儿了解稻谷剥壳后就是大米 1.教师展示农民伯伯收获稻谷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

  师:小朋友们看一看农民伯伯抱的是什么呀? 2.幼儿猜测

  师:小朋友们都知道大米是从稻谷变来的,那小朋友们们猜一猜大米是怎么从稻谷变来的?

  3.幼儿实践探索

  老师拿出稻谷分给小朋友,请小朋友动手剥开稻谷黄金的外壳,看看里面住着谁?

  4.幼儿讨论

  师:那我们吃的大米是怎么脱掉衣服变成白白的样子呢?同桌的小朋友们讨一下吧。

  (二)幼儿操作,教师观察指导

  1.幼儿自主选择工具操作

  师:小朋友们有什么方法帮大米脱掉衣服?

  师: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很多工具,小朋友们猜一猜哪种工具帮大米脱衣服变白白最快速?

  2.幼儿探索工具使用,教师指导注意幼儿工具操作安全

  拿出小磨、小碾子、小捣锤等工具让小朋友们选择,选择同一种工具的小朋友成为一组,分组合作。老师给每组小朋友相同数量的稻谷,看看规定时间内哪个组的小朋友能帮更多的大米变白。

  师:小朋友们在使用工具帮助大米脱衣服的时候,小心不要被小工具伤到哦

  3.请小朋友讲一讲工具的操作方式,教师进行指导。

  4.请小朋友们交换工具给大米尝试脱壳

  5.活动注意

  在幼儿使用工具操作时要注意幼儿安全问题。

  教师要注意告诉幼儿我们现在脱完壳的大米还不能吃。

  师:在小朋友们的努力下,稻谷已经脱掉了外衣变白了,但是想要把我们脱 壳的稻谷变成我们能吃的大米,还需要很多叔叔阿姨继续用更多工具帮助大米变更白。

  6. 活动小结

  请小朋友们分享用各种工具脱壳的感想,有没有困难,引出珍惜粮食。

  三、活动延伸

  请小朋友们回家在父母的'帮助下用更多方法将稻谷变成大米

  师:小朋友们刚才想到了还有很多使用工具帮大米脱壳变白的方法,等小朋友们回家的时候,老师会给小朋友们一些稻谷,小朋友们回家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一起用更多工具帮助更多稻谷变成大米吧。

  活动总结

  这次活动主旨在引导幼儿了解稻谷与大米的关系,同时培养幼儿对工具使用探索的兴趣,在操作过程中发展幼儿小肌肉动作,增加手指灵活性。本教案灵感源自幼儿实际生活中产生的问题,利用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抓住幼儿兴趣,进一步由幼儿感兴趣的大米出发,发展幼儿对工具使用的探索兴趣,让幼儿去探索,增加幼儿的探索意识和创造力。

科学活动教案 篇2

  设计思路:

  这是一个比较敏感的话题,小孩子的提问常常会让我们不知道怎么回答,通常都搪塞而过。为了正面引导幼儿的好奇心,从小培养幼儿健康的心理,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我设计了中班科学活动《肚子里的宝宝》。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幼儿初步了解宝宝在妈妈肚子里的生长过程。

  2.鼓励幼儿用动作自由表现宝宝在妈妈肚子里的样子。

  3.体会妈妈怀孕里的辛苦,从而激发幼儿爱妈妈的情感。

  活动准备:

  孕妇照 婚纱照 关于从受精到出生的课件 皮球人手一个

  胎教音乐及录像资料

  活动过程:

  一、出示孕妇图片引题

  1.这是个怎么样的人?

  2.她的肚子为什么这么大,里有什么呀?

  二、运用课件,引导幼儿了解宝宝在妈妈肚子里的生长过程

  1.妈妈肚子里的宝宝是从哪儿来的呢?

  2.讲解从受精到出生的过程,引导幼儿观察不同阶段的宝宝的不同样子,并加以想象。(结合图片进行讲解)

  三、游戏《妈妈肚子里的.宝宝》

  1.根据图片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并进行表现。

  2.听胎教音乐做各种宝宝在妈妈肚子里的动作。

  四、体验妈妈怀孕时的辛苦,激发幼儿爱妈妈的情感

  1.观看录像资料。

  宝宝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肚子这么大,那在日常生活中会遇到哪些困难呢?

  2.妈妈在怀宝宝的时候这么辛苦,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感谢她呢?

  五、游戏《怀孕的妈妈》

  请幼儿每人拿一个皮球放在肚子里,根据老师的提示进行表现怀孕的妈妈结束。

科学活动教案 篇3

  活动设计背景

  我发现我们班的孩子对电话非常感兴趣,经常看到小朋友在玩打电话的游戏,而且在生活中家家都有电话,但是幼儿对电话的种类还不十分了解,因此设计此课。

  活动目标

  1、通过参观电话展览会,使幼儿认识更多种类的电话以及电话的.用途。

  2、通过制作自己喜欢的未来电话,培养幼儿动手实践能力。

  3、培养幼儿积极主动善于与人合作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更多种类的电话及电话用途。

  难点:能够制作出自己喜欢的未来电话。

  活动准备

  各种实物电话、电话图片、橡皮泥、卡纸、胶棒

  活动过程

  1、组织幼儿把收集到的电话图片和实物电话摆放出来,布置一个电话展览会。

  2、引导幼儿参观电话展览会,教师详细介绍每钟电话的用法、功能以及使用范围等,同时引导幼儿说出自己熟悉的电话的情况。

  3、谈话:(1)说一说在这些电话中你最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2)想象一下未来的手机是什么样的?

  4、指导幼儿制作自己喜欢的未来的电话,教者巡视指导。

  5、把幼儿制作的电话展示出来,教师一一给予评价。

科学活动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尝试,感知淀粉遇到碘变蓝的现象。

  2、能运用这个现象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5、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重难点:

  重点:通过操作,感知淀粉遇到碘会变蓝

  难点:尝试运用淀粉遇到碘变蓝的原理

  活动准备:

  碘酒、村长头饰、馒头、胡萝卜、土豆、白菜、饼干、青瓜、梨头、香蕉、奶粉、一次性杯子和盘子

  活动过程:

  1、认识碘酒

  师(慢羊羊)小朋友,你们好!我是慢羊羊村长,最近我发明了一瓶神奇的药水——它叫碘酒

  提问:我们来看一下碘酒是什么颜色的?(棕褐色)

  师:碘酒有消毒功能,能杀死许许多多的细菌,在打针的时候经常用到我,细菌看见我就跑,哈哈哈

  最近,我发现,碘酒除了能消毒之外,还有一个奇妙的现象,我们看看这里有一个馒头,现在加入了碘酒,现在我们看看馒头怎样了?你们想不想试一试,看一看其他食物中有没有这样的现象

  2、幼儿操作

  1)试一试

  将碘酒滴到食物上,观察现象

  师提问:你发现了什么?哪些食物变蓝了

  2)记录

  哪些食物发生了变蓝的现象,在对应的栏里打勾,教师验证有异议的食物

  3)揭示现象

  你知道为什么有些食物会变蓝吗?因为他们中都有一样东西叫淀粉,淀粉遇到碘会变蓝

  3、问题解决——运用

  1)情景表演

  师:灰太狼,为了挣些钱给红太郎和小灰灰买好吃的,动起了歪脑筋,开了一家奶粉超市

  灰太狼“快来买呦,便宜浓稠的奶粉,原来,他在有的奶粉罐中放了许多淀粉,这样买可以比超市便宜,所以许多羊村的村民上当买回了家,上了当,结果宝宝营养不良

  卫生局的'警察叔叔知道后,来进行检查。警长遇到了难题:请我们聪明的小朋友来帮帮他想想好办法,用什么办法可以检测奶粉的真假呢

  2)想一想

  你可以用什么办法来检测?

  看颜色、尝一尝、用碘酒

  3)动一动

  请你们用碘酒的方法试一试,哪瓶是合格的哪瓶是不合格的

  4、结束游戏

  师:找到了不合格的奶粉,灰太狼被警察叔叔带走了,神奇药水把它送进了监狱,羊村又恢复了平静。请小朋友回去做做看那些食物中还含有淀粉。做一份食物淀粉大调查。

  活动反思:

  增强幼儿对科学的探索兴趣。活动中教师通过两个问题情景的创设,把模式贯穿其中。通过孩子的猜想,验证,发现碘酒的秘密,培养孩子严谨的科学态度,懂得只有通过实验才能找到正确的答案。

科学活动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观察小鸡小鸭的动态,并描述动态,激发幼儿观察的兴趣一级对小动物的热爱。

  2、了解小鸡小鸭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吃小石子帮助消化,小鸭尾部有油管等)

  活动准备:

  小鸡小鸭若干个,阳仔大型积木围成的圆圈里。供小鸭游泳的大脸盆和水。幼儿自带小鸡小鸭的事物。关于小鸡小鸭出生的录像带。小鸡小鸭的各种动态贴绒教具和结构图。

  活动过程:

  一、观察小鸡小鸭的动态

  1、幼儿围坐在老师的身边介绍自带的食物:你给小鸡小鸭带来什么东西?

  2、幼儿自由地去给小鸡小鸭喂食。要求幼儿:仔仔细细地看小鸡小鸭在吃东西的时候,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教师要引导幼儿观察小鸡小鸭的动态)

  3、幼儿集中介绍小鸡小鸭的有趣的事。教师引导幼儿用动作和好听的词来积极表达,根据幼儿的表述,出示相应的小鸡小鸭的动态贴绒教具,并自然丰富小鸡小鸭嘴巴里没有牙齿,需要吃点小石子帮助消化的知识。

  二、比较小鸡小鸭的外形

  1、幼儿自由观察小鸡小鸭外形的不同之处。

  2、幼儿集中表述观察所得。教师根据幼儿的`表述一次贴出小鸡小鸭的身体部分的结构图,最后贴出完整的小鸡小鸭。

  三、观察小鸭游泳的情景

  1、出示大脸盆,情小鸭游泳,幼儿自由观察和讲述小鸭游泳的趣事

  2、教师自然丰富小鸭尾部有小油管的知识。

  四、观看小鸡小鸭出生的录像

  1、教师提问:“你们知道小鸡小鸭是怎么出生的吗?”引导幼儿观看录像。

科学活动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通过摸、看等多种方式,引导感知冰的凉、易融化等特征。

  2.迁移已有经验,探索冰中取宝的方法。

  3.增强自信心,体验成功感。

  重点:引导幼儿在多种感官和自主实践的方式下获取冰的直观经验。

  难点:在自主探索中,能明确并说出自己所运用的取物方法。

  活动准备:

  冰、夹心冰块、水、盆、小石头、剪刀等物品。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感官感知冰的特点。

  1.老师收到了来自南极好朋友企鹅送来的礼物,猜猜看是什么?

  2.引导幼儿通过摸、看等多种方法,感受冰的特征。

  教师根据幼儿回答情况小结冰的特点:冰摸一摸是凉的.、很光滑;放在手心里会慢慢融化成水,掉到地上很容易摔碎。

  二、探索活动“冰中取宝”。

  1.打开第二份礼物。小企鹅把礼物放在冰块里了,有什么办法能取出礼物?

  引导幼儿结合生活经验,说说可以取出冰中小礼物的方法。

  2.介绍环境中的一些辅助工具,请每位幼儿取一块冰块,尝试想办法取礼物。

  3.幼儿自由取宝,教师观察记录不同的取宝方法。

  4.分享交流。

  (把冰放在水中融化,把冰块敲碎,用小手捂冰,用石头敲冰……)

  三、品尝自己取出的宝,体验成功感。

  请幼儿介绍自己冰块里藏了什么?你是怎么取出来的?

  四、留疑,激发再探索的欲望。

  小企鹅是怎么把礼物放到冰块里的?引导幼儿回家试一试。

  让幼儿在各种感官的参与下,获取对冰的初步认知,这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学习过程。

  结合生活经验说说如何冰中取物,增加了幼儿探索的兴趣。同时也是为下面的实践探索作经验铺垫。

  自主探索,检验设想,让幼儿在实践中获得科学经验。

  提供说说吃吃的平台,帮助幼儿经验共享,感受成功的喜悦。

  保护幼儿探索的积极性,并给予新的探索帮助。

科学活动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初步知道稻谷和稻草的用途,懂得爱护水稻,爱惜粮食。

  2、幼儿喜欢玩草垫子,能想出各种玩草垫子的方法。

  活动准备:

  人手一块草垫子、稻草一束、米一瓶、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引起幼儿兴趣

  教师: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很多东西到了秋天都成熟了,请幼儿说说什么东西到了秋天都成熟了?出示图片: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种秋天的农作物,它是谁呢?下面邀请小朋友一起来猜一猜。

  2、出示水稻图片

  提问:

  (1)你们看这是……?(在我们这里,水稻小时候是长在水里的,所以它才叫水稻)

  (2)你们看稻穗上一颗一颗成串的是什么?(稻谷)

  (3)稻谷外面包着一层黄色的壳,剥掉外面的.壳以后,里面是什么呢?(米)

  (4)米有什么用呢?(可以做成饭、粥、磨成米粉)

  (5)让幼儿知道水稻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我们每天吃的饭、粥都是用米做的,小朋友要爱惜粮食。

  教师小结:水稻浑身都是宝,除了它的果实有那么多的作用以外,剩下的稻草也有很多的用处。

  师:出示稻草实物,小朋友知道稻草可以干什么吗?(搓草绳、盖草绳、做稻草人、做草垫子……)(逐一出示实物)

  3、玩草垫

  (1)师出示草垫,看,这就是用稻草做成的草垫子,它有很多用处。小朋友还可以用它来做游戏呢。小朋友们可以开动小脑筋想一想、玩一玩。看谁玩的方法多。

  (2)教师和幼儿一起玩草垫,一边玩一边念儿歌草垫子,变变变,变不成小河跳过去。草垫子,真有趣,变成格子,跳一跳。草垫子,真好玩,顶在头上,慢慢走。

  (3)幼儿自由游戏。教师巡视指导。

  延伸活动:

  活动后教师可在区域活动中引导幼儿用稻草编制草垫,草绳等。

  活动反思:

  本次体育活动我始终围绕"认识水稻,了解生长环境用途及草垫子玩法的,设计的环节层层递进。同时,幼儿在玩草垫活动中也体现了尊重幼儿个别差异,在集体练习环节我用草垫子搭设了两条难易不同的路线,这样幼儿可以根据自己能力来选择路线。

  从整体教学效果来看,绝大部分幼儿掌握了玩草垫及双脚立定跳远的基本技能,能够跳过三个草垫子并且双脚稳稳着地。在整个过程中培养了幼儿勇于挑战的品质,一部分幼儿能够尝试双脚立定跳四个草垫子

科学活动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学习使用筷子的方法,发展小肌肉的协调性。

  2.初步了解使用筷子的礼仪常识。

  活动准备:

  1.PPT(各种各样的筷子和握筷歌);

  2.幼儿人手一双筷子和一个盘子;

  3.三道菜:凉拌三丝、苹果沙拉、腰果。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师:今天我要带你们去餐厅用餐。看,这是什么餐厅?(娃娃家餐厅)

  小朋友入座。

  二、认识各种各样的筷子

  1.认识自己的筷子

  师:餐桌上有哪些餐具?我们每人有几双筷子?

  a、观察自己的筷子:它是怎样的一双筷子,和别人有什么不同?老师引导小朋友讨论、交流。

  b、说说自己的筷子:你是怎样的一双筷子?(木筷子、不锈钢筷子……)

  小结:原来你们拿到的筷子在质地、颜色、造型上都有些不一样。

  2.认识各种各样的筷子

  老师通过出示PPT引导幼儿观察各种各样的筷子,了解它们的不同的材质和作用。PPT中包括木筷子、竹筷子、不锈钢筷、塑料筷子,儿童筷子、炸油条的筷子。

  小结:原来我们可以用这么多不同造型、不同质地、不同颜色的筷子用餐。

  三、学习使用筷子

  1.食用第一道菜,学习用筷子夹菜。

  a、师:那我们准备好用餐了吗?第一道菜是凉拌三丝,这一道菜里有黄瓜、胡萝卜和莴苣。

  老师交待要求:先把菜夹到盘子里然后再吃,吃多少夹多少。一定要用筷子夹,不能用手拿。

  小朋友食用第一道菜,老师巡回观察,指导。

  师:用完餐筷子应该放在哪里?你吃的.是什么菜?

  小结:小朋友们爱吃蔬菜这样身体才会更加健康。

  b、小朋友示范握筷的方法。

  师:谁愿意上来向大家展示一下你握筷子的方法?

  老师请两个小朋友上来示范:你是怎样夹的?其他小朋友观察。

  c、念儿歌、学握筷。

  师:我把握筷子的方法编成了一首儿歌,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是不是这样握筷子的?

  第一遍老师利用PPT边念儿歌边向幼儿展示握筷子的正确方法。师:你们是不是这样握筷子的?我们再来听一遍。第二遍老师及时纠正小朋友错误的握筷方法。

  2.食用第二道菜,练习用筷子夹苹果。

  师:第二道菜是苹果沙拉,要用筷子夹哦。

  小朋友食用苹果沙拉,老师纠正小朋友的握筷姿势。

  师:这个味道怎样?你吃了几块?吃完筷子应该放在哪里呢?

  3.食用第三道菜,通过比赛强化握筷子的方法。

  师:今天我们第三道菜是腰果。不过,我们要来一个比赛,在规定的时间里谁夹得多谁就是第一名。

  小朋友操作,老师指导。

  师:我们数一数自己夹了几个。看看每一张桌子上谁夹得最多。

  四、评比“用餐小明星”

  师:你觉得今天哪个小朋友是用餐小明星?

  他哪里好?有什么地方是值得大家学习的呢?

  小结:我们在用餐的时候要夹多少吃多少,丕浪费粮食,用餐结束后要把筷子放在盘子上,并且保持用餐安静。

科学活动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魔术技法:“假动作”。

  2、激发幼儿对事物的探究兴趣,感受魔术带来的欢乐。

  教学准备:

  彩色纸若干、背景音乐、教学课件、幼儿观看过各种魔术表演

  活动重难点:撕小兔和探索魔术表演的方法。

  教学方法与手段:演示法、操作法、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一、实物导入

  1、 师:今天我带来了一张纸,看,我把它变成了一只小兔子。我是用什么办法把它变成兔子的?(撕)

  2、 请小朋友们也来撕一撕,把它变成这样一只兔子。”

  (幼儿动手操作,教师适当帮助操作中有困难的小朋友,鼓励幼儿大胆探索撕兔子耳朵的方法。)

  师:先撕完的小朋友可以试一试用什么办法让小兔子的耳朵动起来。

  3、交流与探索。

  师:你用了什么办法使兔子耳朵动起来?(可以吹、用手拨动、跑起来等方法)

  小结:你们想了很多办法,可以用风的力量让兔耳朵动起来,还可以用手,真动脑筋!

  二、变魔术游戏。

  1、教师示范变魔术。

  师:今天我要用魔术让小兔子耳朵动起来,(教师假装从空气中抓了一根线)你们猜我手里抓了什么?

  师:这是一根神奇的透明的线,(穿到兔子耳朵里),现在我要拉动这根线,你们觉得兔子耳朵会动吗?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

  提问:小兔子的耳朵动起来啦,我的.魔术厉害吗?请你为我鼓鼓掌。我是怎样让兔子耳朵动起来的?

  师:你想不想也来试一试这个魔术表演?

  2、幼儿初次探索“拉线”,讨论操作结果。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幼儿做出“引线”的动作,感受表演的乐趣)

  师:为什么你的兔子耳朵动不了呢?

  教师展示小兔子的背面:你们发现了什么秘密?除了纸没有全部撕下来,还有一个什么秘密?(拇指在动)。

  3、再次操作,探索让小兔耳朵动起来的方法。

  师:现在我们都知道了这个魔术的秘密,刚才纸撕掉的可以去换一张纸,看看这一次你的小兔子耳朵能不能动了?

  幼儿再次操作,教师观察幼儿表现,收集问题。

  师:我看到有个小朋友的也用手去拨中间的纸片,可是兔子耳朵还是不动,可以讨论一下,为什么呢?

  小结:原来要往下拉动纸片才能使兔子耳朵动起来。

  4、探索控制兔子耳朵的方法。

  师:这次我们要让小兔子听话,请你试试让左边耳朵动一动的方法,右边耳朵动一动的方法,两只耳朵一起动。

  集体表演:我们学了新魔术,一起来表演一下吧。

  三、活动延伸。

  1、 师:我看到大家都成功了,大家都很棒!我有一个问题想问问小朋友,为什么老师要说引一根神奇的线呢?

  师小结:那个神奇的线是魔术师们经常在变魔术时做的假动作。

  师:今天我还带来了一个魔术表演,请小朋友也来火眼金睛,找一找魔术中的假动作。

  延伸与小结:大家可以回家以后把这个魔术表演给爸爸妈妈看。

科学活动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感知摩擦力及其作用

  2、结合生活经验进行类比联系。

  [活动准备]

  1、每个幼儿事先带一双丝袜和一双鞋底有花纹的鞋子。

  2、雨鞋、运动鞋、凉鞋等各种不同鞋底花纹的鞋子。

  3、《健康歌》音乐磁带。课件:走冰、滑板车、汽车

  4、彩笔、鞋底(五花纹)图样与幼儿人数等同。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活动。

  讲述小强只穿了丝袜跟妈妈比赛爬长城输于妈妈的故事,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

  二、感知体验、尝试操作。

  1、体验尝试:一只脚滑,一只脚不滑。

  播放健康歌,请幼儿一只脚穿丝袜,一只脚穿鞋子,做旋转和各种动作,感觉两只脚着地有什么不一样?

  2、对比体验:(两只脚都不滑了)

  请小朋友两只脚都穿这鞋子跳舞,会有什么感觉?

  3、观察发现:鞋底的秘密

  引导幼儿观察自己的鞋子,发现鞋底的秘密:花纹

  4、言语活动:比较鞋底花纹的式样

  请小朋友说一说自己鞋底的花纹是什么样的?例如:我鞋底的花纹是一条曲曲弯弯的'线,像蚯蚓鞋。我鞋底的花纹是一粒一粒的,像小圆点。

  5、操作体验:

  (1)请小朋友一只手套一只鞋子,在地上摩擦,感觉一下鞋底的花纹有什么作用?

  教师小结:鞋底的花纹会增加鞋子和地面的摩擦力,起到了防滑的作用,鞋底有了摩擦力,我们走路就不那么滑了。

  (2)交流故事的因果

  小强只穿着丝袜爬长城为什么比不过妈妈?

  结论:鞋底有花纹,摩擦力大,走路就不滑;丝袜很光滑,摩擦力小,走路就很滑。

  6、生活联想:

  播放课件:

  1、为什么冬天在冰上行走容易摔倒?

  2、为什么汽车行驶是非常稳又容易刹车?

  3、为什么滑板车在路上滑得快?

  言语活动:在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是滑的?哪些是不滑的?

  7、自我设计:

  请幼儿在鞋底上设计自己最喜欢的花纹。

  三、情感教育:

  把自己设计得漂亮鞋底送给你最喜欢的人?

  播放音乐《娃哈哈》,幼儿手拿作品走出教室。

【科学活动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活动教案12-06

(精选)科学活动教案07-31

科学活动教案05-27

科学活动教案[荐]08-05

实用的科学活动教案07-20

(优秀)科学活动教案07-22

科学活动教案[精]07-24

【优】科学活动教案07-25

【优秀】科学活动教案07-23

科学活动教案(通用)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