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观后感

时间:2025-02-09 02:29:24 观后感 我要投稿

流浪地球观后感15篇

  当品味完一部作品后,大家一定收获不少吧,让我们好好写份观后感,把你的收获感想写下来吧。你想知道观后感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流浪地球观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流浪地球观后感15篇

流浪地球观后感1

  从20xx一直火到20xx的《流浪地球》票房过亿,好评如潮。这部电影是我国目前来说最成功的一部科幻片,同时也向外国证明中国也能拍好科幻片。

  看科幻片从不流泪的我,看这部电影后半部分时,几乎是湿着眼眶看完的。最让我感动的是最后面大家共同拯救地球的情景。

  当时广播中播送着联合国放弃地球的决定——“大家都回家吧,剩下的几天时间陪陪自己的家人。”语句虽然温暖,但语气却理智的让人害怕。其余的人听到后,放弃了。但刘启,韩朵朵等青年不放弃,他们仍竭尽全力去争取最后的成功。刘启提出引爆木星,从而拯救地球,但这个计划遭到了空间站电脑的坚决反对。它认为这一计划的成功率为零。刘启的父亲刘培强知道了这个计划,并且不顾空间站的反对,用酒精把空间站的资料全烧了。刘启他们号召其他救援队一起去拯救地球。最终大家都振作起来了,一起推动发动器。终于火喷出来了,但离木星还是有一段距离。就在大家认为真的.没有任何希望的时候,刘启的父亲壮烈牺牲,补上了这段伟大的距离。终于,地球终于获救了。刘启等人为地球流浪又争取了时间。

  《流浪地球》这部电影最大的看点是到最后他们没有放弃地球,而是带着地球一起流浪。这中间体现了中国的传统思想——落叶归根,让这部科幻大片更富有情感。这部电影也没有像有些好莱坞大片那样,因为无法生存,而放弃了地球,去往另一个新的家园。他们始终只有一个信念,就是带着地球一起流浪。

  其实,我们生活中也有一些类似的例子。虽不及电影中那般伟大,拯救了地球,但也不得不让人感叹。比如说《大江大河》的导演孔笙,他不追求名利,只是一心想要拍好电视剧,他一直坚守着踏实和认真。还有真正的钢琴大师朱晓玫,她60多岁了,从来没有华丽的演出服,为了练琴历经艰辛,甚至还给人做家务。但她没有放弃,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她的巴黎演奏会场场爆满,她演奏的巴赫堪称天籁!

  每个人心中都应有一个梦想,这个梦想饱含了希望,只要有希望,我们都应该竭尽全力去实现,哪怕再苦再累。正如电影开头所说“希望,是我们这个年代像钻石一样宝贵的东西;希望,是我们回家的方向!”

流浪地球观后感2

  《流浪地球》是一部有一点科幻感觉的国产大片。这部电影主要讲了,太阳的体积开始慢慢增大,100年后将会吞掉地球,而300年后整个太阳系都将不复存在。所以人类决定离开太阳系到另一个星系找新家园。所以人们在地球上建了上万个推进器。在途中因被木星的引力所吸,大部分转向推进器都熄灭了,男主刘启和一些人最后团结一致拯救地球的故事。

  这部电影告诉我们人要团结一致。比如电影中的有一个片段,是推发动机的“撞针”就有各国的救援队一起推动最后才得以成功。人们得出要找新家园这个决定,也可以看出人们的团结。如果他们不团结,就不会做出要找新家园这个决定,那么等待他们的就是毁灭。

  我们还要有希望、有信心。平时不管干什么事我们都要有信心对自己有希望,这样才能办成功,如果自己对自己都没信心那是不可能办成功的。在社会上就有很多没有希望、没有信心的人,经历了一些小挫折就会感觉到自己不会成功,但是他如果感觉自己有希望、有信心我敢说他就会成功。就比如电影里面,如果男主有办法也不敢去尝试,地球终究还是会毁灭。所以我们做事要对自己有信心,相信自己一定可以办到。要多鼓励自己。

  我们平时要多在一些细节,比如在电影中如果男主在回忆的`时候没有在意那个细节,他们终究是没有办法挽回地球被毁灭的结局。就比如做数学题,如果你读题只是简简单单的读一遍,而不是把其中所有有用的信息提取出来,那么这道题你一定会做错。

  我们也要做勇敢、乐于尝试的人,有时候你遇到困难了,想出了办法,但是你不勇敢、不乐于尝试那么这办法只是想想而已了,就比如你想知道这一盆水的温度,但是也不乐于尝试你是不知道的。就比如电影中男主想出了办法,但是他不敢尝试、不勇敢那么地球迎来还是毁灭。

  我们平时也要孝顺父母,现在的社会上都有很多不孝顺父母,还问父母要钱的人,毕竟百善孝为先。在电影中男主也是非常爱自己的姥爷的,虽然表面上不是,但是在上海的那一段可以充分看出他比较爱自己的老爷。

  所以我们要做一个团结、做事情对自己有信心、细心、勇敢、乐于尝试、孝顺父母的人。

流浪地球观后感3

  说起科幻片,无论想到哪个国家的都不会想到大陆的科幻题材电影。可这一次,看到一部科幻片竟然好评如潮,这不由得让我感到好奇,究竟是怎样的影片可以让口味刁钻的观众赞不绝口。

  本片主要讲述了太阳即将毁灭,并且威胁着地球的存在,于是人类体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团结,在地球设立了上百万的地球发动机来推动地球离开太阳系的故事。主人公少年刘启与自己姥爷和妹妹走出地下城,阴差阳错背负上了拯救地球的使命。最后远在太空的父亲牺牲自己,改变了地球与土星相撞的事实。

  丰满的背景,逼真的特效深深吸引了我。其中,当地球人已经被放弃时,刘启等人依旧没有放弃拯救地球。在联合国的呼吁下,本已经放弃生命的救援队们再次加入了拯救地球的队伍。当无数个不同国籍不同性别的陌生人一起推动发动机撞针”时,这个镜头传达出的是团结的'力量,是在危难面前仍旧燃烧的希望。

  世界集资建造超级发动机,全世界三百名宇航员飞向太空,世界不同的救援队为发动机运输燃料,在最后一刻拧成一股绳的人类正如其中所说,希望的人类生命中最重要的钻石。希望便是燃料,它推动这人们前进,也在故事中推动着地球脱离苦海。在如此恶劣悲惨的世界中,希望与盼望是在地下城居民们唯一的念想。

  刘启的爷爷曾说过:在我们那个时代,还没有人在意过太阳,所有人都在在意一种叫钱的东西。”想想看现实中的我们不也是如此吗,追逐个人的利益,甚至伤害他人。自私自利,把个人的收益永远放置第一位。而当有一天困难真正降临时人类才想到了丢失已久的坚毅与团结。那时人们的脑中只有拼命活着,一切仿佛都变为身外之物。所有角色一边拯救这冰冷的世界,一边在盼望着回家,盼望着春天,盼望着阳光。人类渺小富有丰富的情感而又伟大,绝望与希望在内心交织,也许只需要一丝花光便可以点燃人类在绝境中的坚强与坚毅。也许是刘启等人心中有着信念,有着重要的东西,才使得他们从始至终不轻言放弃,也是这坚持不懈的火焰点燃了人类心中的希望。

  活着便有可能,团结便有力量。

流浪地球观后感4

  希望

  三十一年后,太阳会极速老化,瞬间膨胀,那怎么办?电影中,人们选择了耗尽全部资金,在地球表面建造一万座“行星发动机”,将地球推出太阳系,到另外的星系定居。为什么人们会在这危急时刻,冒着巨大风险,选择了这种方系呢?因为人们选择了希望。是希望驱使人们延续人类文明,才选择此方案。

  在地球脱离预测轨道,即将撞上木星时,刘培强中校选择了协助地球上的救援队,自己奋不顾身地驾驶空间站,撞上木星,牺牲自己,让木星燃烧,让地球重回轨援任务。哪喂粉身碎骨。

  任何情况下,都要条装了寿望之之,子远不要。道。为什么他会在生死之间,放弃莫斯机路人的“火种”计划,做出那样的'举动呢?因为莫斯只是单纯地延续人类文明,没有想到过放手一搏。而刘培强却选样尝试,选择希望,帮助救援队一起完成最后机率为0的救援任务。哪怕是粉身碎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丢失了希望之火,永远不要。

  亲情

  “爸爸要执行任务,这是爸爸一生中,最重要的任务。

  “爸爸,你真的会变成一颗星星吗?”

  “真的。只要你数三,二,一,抬头!就看见爸爸了。”

  这是电影中刘培强中校和做儿子刘启的一段对白。刘启小时候,爸爸给他说了那些话。十五年后,刘启因为误打误撞,不小心加入了救援队。而在地球毁灭之际,刘启爸爸曾经讲过的一句话给了刘启希望。于是,他想出了一个拯救地球的办法,却因能源不足而无法成功。这时,远在空间站的刘培强,没有任何顾虑地选择了撞击木星,牺牲自己。在即将撞上木星的时候,刘启含泪问爸爸何时才能见他,爸爸说,现在就可以,只要数三,二,一,抬头!就能看见他了。一瞬间,空间站撞上了木星,巨大的冲击力使地球重回轨道。刘启也喊出了十五年来未喊出的一声“爸”。

  因为亲情,才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因为亲情,才危机化险为夷。在这个世界上,最珍贵的就是亲情。

  希望与亲情,才让这部由刘慈欣写的小说改编而成的同名电影,把中国科幻片和家庭片,以一种特殊的方式,融合在一起,呈现出了今天这部感人肺腑的《流浪地球》。

流浪地球观后感5

  当太阳能源耗竭之时,地球危在旦夕,是选择驾驶,几艘飞船,去下一个星系避难,还是在地球上安装行星发动机,带着地球去寻找新的家园?《流浪地球》这部电影,为我们做出了一个完美的回答。

  故事讲述了在2075年太阳内核极速老化,已经不适合人类生存,面对绝境,人类在地球底部安装了一万多台行星发动机与转向发动机,试图带地球逃离太阳系,开启了漫长的流浪地球的计划,途中发动机停摆,受木星引力影响,地球将要撞击木星,为了防止木星的引力让地球毁灭,人们开启了自救,最后引爆木星,开启了新的征程的故事。

  看完这部电影,我心潮澎湃,久久不能平静,眼前浮现出了一个更为宏大的世界。并且我陷入了沉思。

  这部电影不同于以前的其他科幻类电影,以往的时候,地球陷入危机之时,人类驾驶几艘飞船,离地球远去。而这次却大为不同人们带上自己的.家园去流浪,这是多么浪漫而又的故事,这个春节仿佛更暖和了一些。

  当我们赖以生存家园,不能在养育我们的时候,应该何去何从?对于我们国人来说,自然是希望家人团聚,平平安安的到下一个星系。电影中有一句话让我感触颇深,一名救援队员怒吼,“为了这次行动,我老婆孩子都死了”更体现于出了中国人对家的眷恋。

  这部电影的核心情感是家庭,无处不体现家庭情感间的流露,爷爷对孙女的情感,父亲对儿子的情感,无不一一展现的淋漓尽致。

  回想现实,父亲在疫情笼罩下的阴影仍要回家乡见爷爷,这更说明了我们对家的留恋。

  带上地球去流浪,是维护同一个人类的安全和福祉,不因某个人群的优越感和自私感,而抛弃一些人虽然在可预知的人类历史长河中发生几率十分微小。但这部电影对“家”,对人类命运共同体,对地球未来的思考,却显得那么有人情味那么高明。

流浪地球观后感6

  我对于《流浪地球》这部电影的第一印象就是感觉到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西方盛行个人英雄主义,每每地球发生灾难,总是造一些飞船,带着一部分人离开。而这部电影却不一样。正如片名所说:流浪地球,就是直接带着地球流浪。这就源于中国人传统思想中的团结、集体意识。让我不禁感叹到作者刘慈欣的思维之广阔,文笔之深厚。

  本片不管是视觉方面还是剧情方面都堪称一流,是一部当之无愧的大片。在视觉方面本片的场面恢弘,震撼人心。特效效果十分逼真。可以说开启了中国科幻电影的一个新纪元。

  至于剧情方面,更是值得令人深思。影片刚开始,男主的父亲刘培强便为了全世界的人民而舍弃了自己的小家,片尾又为了地球和地球上人们的安危而孤身一人驾驶着空间站引爆了木星,从而使地球得以逃脱困境。这是何等的大义,毫不夸张的说,他就是拯救了地球的英雄。

  中国有句老话叫做“虎父无犬子”。这句话在男主刘启的身上得到了充分的印证。虽然男主刚开始只是带着些许痞气和孩子气的中二青年,可最后在面对姥爷的牺牲和明白身为一位哥哥的责任的`时候,刘启成为了一位能够承担责任的大人,成为了一位敢于牺牲自我去拯救全人类的英雄。从这些方面来看,刘启无疑是继承了他父亲的英雄品质。我们也可以在刘启的成长历程中感受到人性的光辉。

  当地球面临巨大危机的时候,全世界的人们团结一致,不惜一切代价为地球的存亡而努力,而战斗。虽最后陷入绝境,却依然能重拾希望。不抛弃、不放弃、团结一心、心怀希望。这就是这部电影所要表达的主题。

  再看看现在,自然灾害频发,世界局势依然动荡不安,战争连年不断。本片就为如今的人类敲响了警钟。希望人类可以早日醒悟,和平相处,团结一致,共同发展。

流浪地球观后感7

  想必大家一定看过外国的科幻大片,一定憧憬过成为超级英雄拯救地球。看着电视屏上的欧美面孔,你是否有过失落?但在20xx的新春,我可以激动、自豪地告诉你:终于轮到中国人来拯救地球啦!

  中国人何德何能能担上这样的责任?其中不可能有空手套白狼的事。电影一开头在讲述完世界观之后,便为我们呈现了在中国地下的景象:该打闹的打闹,该享乐的享乐,该过年的过年。也许有人认为这是对生命的冷漠,对社会的不关心——毕竟地球危在旦夕!——但我却不能苟同:其一,这些人都是平民百姓,就算心系天下,也不过心有余而力不足;其二,若表现出担忧,不免会人心惶惶,亦不如淡然生活。老师从不停止教书育人的工作,厨师们也坚守在岗位上。各司其职,这也许就是他们能做到最好的了。这样的大智慧,中国人已在无言中吸收了。

  另一处令我深受震撼的,是在主人公刘启逃亡过程中被强行征用后所发生的事。刘启失去了他不是父亲,胜似父亲的人,尽管如此,他非但没有排斥救援工作,反而投身于此。他明白:这是地球存亡的关键。因此果断地抛下了家事,担起了拯救地球的使命,而在之后的救援中,更是他灵机一动,与同伴共同努力,在不断撤离的人群中逆流而上。就算只有一丝希望,他们也奋不顾身;尽管得不到一点帮助,他们也仍然履行自己的责任。他们,是中国人。

  主人公的父亲——刘培强中校在此过程中也在不断地尝试。他与空间站的'智能机器人搏斗;与联合国博弈;在最后的最后,他独自一人带着空间站驶向了木地交界处,点燃了木星,也拯救了地球。这样的顽强,这样的不畏强权,这样的舍己为人,正是中国人在生死关卡所拥有的财富。

  再说电影的制作,也许离顶尖的大片还遥远,但相比之前已经迈出了一大步了。只要在前进,中国人就无所畏惧。电影里如此,现实中更是如此,快速发展的中国势如破竹,无人能挡!只要中国人依然在地球上;只要中国人的精神依然闪耀;只要那颗红星永不坠落。拯救地球,轻而易举。

流浪地球观后感8

  假如,有一天太阳开始衰老,人类、地球该去哪儿?

  去寻找另一个“太阳系”,也就是去流浪。

  在茫茫宇宙之中,人类显得是那么渺小却又执着。主角和他的伙伴们肩负重任去拯救生命在倒计时的地球。即使在绝望的境地,依旧选择了希望。“苏拉维希三号”是一个扭转绝境的机遇,尽管死亡的.阴影一直笼罩在人们的心头,尽管钻石一样珍贵的希望很渺小,但是人们对家的热爱,将希望扩大了“N”次方。阻止地球因木星引力而解体,提出各式各样的救援行动,坚持不懈地拯救地球。

  但在危险来临的那一刻,人们又显露出了本性:贪婪、恐惧、逃避、轻生、木然……

  即便如此,与家人团聚的信念战胜一切负面的人性情绪,献出生命光荣牺牲好过于坐以待毙。“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路还很长,让我们长留好奇心,崇尚科学,敢于探索,在知识的基础上加上实践,就可以取得成功。

  这部电影有些像“小升初”,离开了一个点,经过一条线,到达一个面。从小学出发,经过不断地学习后,到达了中学。在这之中有一个契机,这个契机需要不断学习与实践,才能把握这个机会力挽狂澜。很像即将期末考试的我们,缠住佛祖的脚,奋力“临时抱佛脚”把各门课本一一摆在桌上,调动所有脑细胞,一边回忆一边查缺补漏。学渣们就惨了,一边痛恨上课时走神的自己,一边化为女娲开始“补天”行动,势图力挽狂澜。当灾难(期末考试)来临之际,有准备者成功地将灾难化作奇迹,无准备者只能等待命运的审叛。

  不论何时何地家国就是你的后盾。

  人性,人最初的本性。

  信念,是人们最坚定的意念。

  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美好,在享受科技带来的红利的同时,也不偿想一想地球这个太阳系的行星之一。是不是也应该保护地球,防地球也衰老成为“流浪的人类”。

流浪地球观后感9

  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行车不规范,亲人两行泪。

  电影,对于我来说就是人生中的一大喜好。小学时,学习任务比较轻松,所以经常往电影院里面跑;可惜现在初中,学习任务比较重,很少有时间再去了。趁着这次过年,我终于去看了20xx年第一场电影——《流浪地球》。

  这是一部科幻和灾难性的小说,主要讲的是近未来,科学家们发现太阳急速衰老膨胀,短时间内包括地球在内的整个太阳系都将被太阳所吞没。为了自救,人类提出一个名为“流浪地球”的大胆计划,即倾全球之力在地球表面建造上万座发动机和转向发动机,推动地球离开太阳系,用2500年的时间奔往另外一个栖息之地。中国航天员刘培强在儿子刘启四岁那年前往国际空间站,和国际同侪肩负起领航者的重任。转眼刘启长大,他带着妹妹朵朵偷偷跑到地表,偷开外公韩子昂的运输车,结果不仅遭到逮捕,还遭遇了全球发动机停摆的事件。为了修好发动机,阻止地球坠入木星,全球开始展开饱和式营救,连刘启他们的车也被强征加入。在与时间赛跑的过程中,无数的人前仆后继,奋不顾身,刘培强和韩子昂也英勇牺牲。

  最让我感动的还是在地球毁灭的最后几天,大部分的人都丧失了希望,只有王磊小队一行人,在为地球做最后的努力。在他们遇到困难的时候,韩朵朵在向全球的人求救,她认为自己很无用,大家都在为拯救地球尽己所能,甚至是不惜付出生命代价。然后韩朵朵也在用自己单薄的力气帮助王磊他们。那些颓废的人,听到韩朵朵的感悟后,终于又有了希望。纷纷在回家与亲人最后的拥抱的途中调头,来到拯救地球的'前线支援他们。这时我不禁潸然下泪,多么可贵的精神啊!他们都放弃了与家人团聚的最后几天,而是去支援拯救这岌岌可危的地球。许多人都认为这是不可实现的希望,就连机器人Moss也计算过,判定成功率为百分之零,可他们却仍没放弃,在用自己所有力气去拯救这毫无意义的地球。

  电影结束了,我的泪水已打湿我的脸庞,“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行车不规范,亲人两行泪!”

流浪地球观后感10

  今年寒假,我大半时间都在老家。刚从老家回来的时候,爸爸笑看对我们说:"我们一起去看 电影《流浪地球》吧!这一部是吴京演的,肯定特别好看。"我们高兴地连声说好。

  《流浪地球》开始了。只见太阳即将毁灭,人类必需抓紧时间离开地球,去另外寻找生存的 空间,于是在地球表面建造出巨大的推进器,但这推进器需在两千五百年后才可以抵达新的家园。

  在此期间,人类建立了地下城,抽中签的人们才能住进去。联合囯在太空成立了空间站,将此计划命名为"流浪地球"计划。两位主人公偷偷溜出去过年,可在途中遇到了一场灾难,许多城市的发 动机停止运转了,在三十多个小时后地球将撞上木星,导致地球自行瓦解。他们的车被临时征用 为救援队,和CN7—11救援队展开了一系列的救援,当人们把全部发动机重启后,联合囯和空间站宣 布放弃人类,并插报:在七天之内,可和家人团圆,并进行最后的告别,空间站将会开始火种"计划,即带看三亿精子卵寻找新的家园。

  所有的人类都准备回家团圆了,但是两位主人公和 CN7—11队想到了一个拯救世界的方法,用"火柴"点燃木星,木星上的波动会将地球推离轨道,其中一位主人公韩朵朵向世界动员,叫靠近他们的救援队尽快赶来帮忙,这么多人的努力以及刘培强 所在空间站的牺牲,地球被推离了木星,地球终于得救了。

  看这部电影我的心一直和主人公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担心看主人公的`担心,万一地球真的被毁了,我们怎么办?当事情得以解决,地球得救了,我的悬看的心才放下来,才觉得回到现实中 来。

  虽然这部电影并不是真的,但是让我知道了要对未来做好充足的准备,我们要爱护地球,做只有善没有恶的人类,就算是真的被放弃了,但是我们只要出一点点力,说不定就成功了,一定要坚持不懈。

流浪地球观后感11

  我选择希望进入寒假倒计时模式。我的作业还没有完成。我妈妈已经开始了“狮子吼”模式,但我爸爸实际上决定带我去看电影。什么?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真是前所未有的。

  走进电影院,我看到到处都是流行电影《流浪地球》的海报。就连售票处也排起了长队。这是一场将冲击吉尼斯纪录的大火吗?

  这部电影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在不久的将来,当太阳即将被摧毁,地球即将被木星捕获并在脱离轨道时受到木星的撞击,人类使用高科技手段将地球从木星带走,并在太空中找到新的家园。

  整部电影宏大、壮观、紧张而有意义。看完之后,它让人们感觉非常情绪化。我对人类强大的科学技术的发展感到震惊。我对未来高科技的应用感到惊讶。人类建造的地下城深达15公里,相当于地球下沉1。飞机飞行高度的`5倍;超过10,000个行星引擎,每一个都有十几个火山那么大,可以在几秒钟内杀死珠穆朗玛峰。坦克形救援车,方向盘是一个又大又圆的导向球.人类的科技进步可以说是从一个星球到另一个星球的移动,这真的值得“敢于召唤太阳和月亮来改变新的天空”。

  但在电影中给我印象最深、最打动我的是人类团结的精神,面对大灾难永不放弃。面对地球家园前所未有的危机,人们没有选择逃离地球,而是团结一致与地球同甘共苦。救援车辆即将坠入深渊。为了保存珍贵的燃料“燧石”,人们拯救了卡车并牺牲了自己。在绝望的边缘,许多国家的救援力量都选择了放弃,并制定了一个计划,最终与地球同在。然而,以刘淇为代表的球队坚持不放弃最后的希望。他们设计了一个计划,利用行星引擎的火焰点燃木星,然后利用木星燃烧推力,推动地球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逃离。中学生通过宇宙无线电向所有救援队发出呼吁。人们的希望再次被点燃,空前团结。他们克服了成千上万的风险和困难做出了最后的努力,但是因为5000公里的差距而功亏一篑。在地球生存的最关键时刻,我们的英雄中校·刘培强,一位中国宇航员——,孤注一掷,义无反顾地用30万吨燃料将空间站驶向木星,英勇牺牲,成功拯救了地球.

  绝望中,我们选择了希望!这部电影不仅警告人们要善待地球,还向我们传达了永不放弃的伟大精神。我相信在遥远的未来,太阳一定会被毁灭,然后人们一定会设计出更好的逃生计划,让人类文明在宇宙中永存!

流浪地球观后感12

  说起科幻片,无论你想到哪个国家,你都不会想到大陆的科幻片。但这一次,看到一部科幻电影获得好评如潮,让我很好奇什么样的电影能让观众赞不绝口。

  这部电影主要讲述的是太阳即将毁灭,威胁到地球的存在,于是人类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团结,在地球上架设了数百万个地球引擎,将地球推离太阳系。主人公刘启,带着爷爷和姐姐走出地下城,承担起了拯救地球的错误使命。最后,远在太空的父亲牺牲了自己,改变了地球与土星相撞的事实。

  完整的背景和生动的特效深深吸引了我。其中,当地球人被抛弃后,刘启等人依然没有放弃拯救地球。在联合国的呼吁下,已经献出生命的救援队加入了再次拯救地球的队伍。当无数不同国籍、不同性别的陌生人一起推发动机撞针时,这个镜头传达出团结的力量和在危险面前依然燃烧的希望。

  世界筹集资金建造超级引擎,来自世界各地的300名宇航员飞上太空。来自世界各地的.不同救援队为引擎输送燃料,该引擎在最后一刻扭曲成一根绳子

  如其所言,希望是人类生活中最重要的DIA。希望是燃料,在故事里推动着人们前进,推动着地球走出苦难。在这样一个糟糕而悲惨的世界里,希望和希望是地下城居民唯一的想法。

  刘启的爷爷曾经说过:在我们这个时代,从来没有人在乎太阳,但是每个人都在乎一种叫钱的东西。你想想,难道我们现实中也是这样,追逐个人利益,甚至伤害别人。自私,永远把私利放在第一位。但是当有一天困难真的来了,人类想起了早已失去的毅力和团结。那时候的人脑子里只有过苦日子,一切仿佛都成了一个分开的东西。所有的角色都在期待着回家,春天和阳光,同时拯救这个寒冷的世界。人类渺小,情感丰富,伟大,绝望和希望交织在心中。也许只有一朵小花,才能点燃人类在绝境中的力量和毅力。也许刘启等人心中有信念,有重要的事情,让他们自始至终都不轻易放弃。也正是这种不懈的火焰点燃了人类心中的希望。

  活着是可能的,团结是强大的。

流浪地球观后感13

  《流浪地球》是一部灾难片,如同《后天》,《2020》。未来的某一天,人们发现太阳在急速老化,快要炸了,地球唯一生存的办法就是逃离太阳系。人类建造了1万个行星发动机,遍布世界各地,把地球推离太阳系,前往4.2光年外的比邻星(也就是三体人的故乡)—这就是“流浪地球计划。完成这个计划需要经过2500年的时间,整整100代人。

  我对电影很有选择性。较真的我今年春节就看了《流浪地球》,就像去年,我三刷了《红海行动》。《流浪地球》大火,并不是说这部电影真的拍的那么完美。这部影片,已经超越娱乐,超越了科学幻想是否合理的讨论,涉及到了价值观了。一部好的电影,会给大家带来思考。

  影片体现的中国人特有的家国情怀。当有一天地球要灭亡,西方思维会告诉你,造一艘诺亚方舟让少数人逃跑,而《流浪地球》会告诉我们,要带着地球和全人类一起逃跑,哪怕是流浪。就算世界末日,警察,军人这些为人民负重前行的人,还在坚守着他们的岗位。吴京饰演的刘培强为了地球要离开自己的孩子17年,后来更是无私牺牲;李光洁饰演的`王磊在所有人都放弃的时候还在坚持,他的家人早已遇难了,他不是为了自己在坚持。有细心的网友更是发现,最后救援队到达的顺序是汶川地震时各国到达的顺序,先后是日本,俄罗斯,韩国,新加坡;刚子为了救爷爷牺牲,一句“刚子没了”是在致敬天津爆炸牺牲的消防员杨钢...

  这是一个社会的缩影,无数的小人物在为这个国家,为这个世界奉献着自己的青春甚至是生命,但从不被铭记。历史,从来都不是个人奋斗,而是通过一群人的共同努力,再加上一点运气。不是所有的主角都是贯穿全剧的英雄,不是所有的努力都会有成功的结果,也不是所有失败的任务就彻底没戏了,更不是说拯救地球只是靠着个别英雄的一腔热血和激情就可以办得到。危险来临,我们是否会有勇气去拼一把?希望我们在面临险境,绝望,低谷的时候,都能像影片最后说的:不论人类历史(我们的人生)导向何处,我们决定,选择希望!

流浪地球观后感14

  今天我和妈妈看了一个叫《流量地球》的电影,太阳快要爆炸了,人类用了一万个推行器把地球推到适合人类生存的地方,地球因为远离太阳气温达到零下八十多度,人类建造地下城工人们居住。当地球经过木星的时候,因为木星引力太大,把地球往木星方向吸引使地球脱离轨道。人们知道木星是由氢气组成的,木星又吸收了地球的氧气,只要有一点火苗,木星就会爆炸,最后通过大家的努力,地球安全了,人类成功了。这个电影告诉我要爱护地球,还要好好学习用知识的力量改变世界。

  如果地球迎来了毁灭,人还能坚持最初的那份真善美吗?

  一次毫无计划的出逃,两个年少无知的孩子,三代人无法诉说的苦楚。却扣人心弦,处处打动人心。

  联合国为了保证人类文明的延续,竟计划先淹死地球一半的人;运输小队竟把火石看得比自己的性命更重要;亲密无间的队友在危险来临的那一刹那,竟不管队友的死活,一桩桩,一件件,都引人深思,难道人们不是平等的吗?难道有时候,生命真的不再那么宝贵?每每思索到这里,我心头一凉,陷入无限的痛苦之中。

  混蛋!老东西!一声声的谩骂,无不体现着孩子对父母爱的不理解,但所谓的混蛋却为了他牺牲了自己,所谓的老东西听说他有难,不顾自己的安危,上来救他。每每想到这里,又心头一暖,让我有勇气去坚信,人间的真善美还是存在的!

  在《流浪地球》电影出来前,其实我根本不知道这是什么,我也不是科幻迷,但当我了解了其中的故事后,却有了强烈观看它的欲望。

  在《流浪地球》上映时,我可以说是见证了大型的双标现场,网上很多人不知道怎么回事,把《流浪地球》的不合理科技细节一个个的喷,然而对于那些外国科幻片的.不合理细节却视而不见,有人问起,也含糊过去,还有很多人,一看见吴京就给电影打低分,说什么又是中国人的自吹自擂,我估计这些都是外国的间谍吧,中国也不需要这种垃圾。

  其实《流浪地球》可以说是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第一部科幻片,它的思想内核都是紧紧贴合中国人的价值观念。这是我去电影院看过的最贵的一场电影,因为我买的是最贵的票,表达一下自己的支持,在看的时候,心里总是会有一些感动,像是那段新年音乐,人们对于家的牵挂,亲情的羁绊,这是一种不同于外国科幻所传达的无形理念。

  看了《流浪地球》,我很满意,当然,也希望中国科幻电影能有更好的成绩。

流浪地球观后感15

  昨天第二次看了《流浪地球》。在影片中总感觉有一种力量震撼了我,是特技效果还是故事剧情节?都不是。今天想起来,是影片中体现出来的英雄主义力量,这种力量蕴含于中国文化中。

  《流浪地球》是一种灾难类型片,英雄拯救人类的主题。这类片子好莱坞拍了很多。从场面到故事情节都很完善。在这种题材上同他们竞争,国产电影没有任何胜算。这部电影的成功之处是挖掘出中国文化中的集体主义精神,创造了一个集体英雄的故事。最后拯救地球的是一个集体,他们的精神感动了更多的人。尤其是最后众人推“撞针”的场面,真是让人人血沸腾。至此这部电影真正利用了中国文化中的集体主义精神。这是电影的`精神核心。

  好莱坞电影的英雄只有一个人,这是西方文化强调个人的表现。东方的文化强调集体,如何在电影中体现这种文化?这部电影开辟了这种思路,从此中国也可以拍出英雄主义的影片,西方人也要从中国的电影中慢慢接受东方的价值观。

  影片中这一群人完成英雄壮举的动力同样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体现“家”的概念和坚韧的精神上。这是推动人物思想前进的动力。片中的人物除了宇航员刘培强之外,都是小人物。面对危机他们也有退缩和绝望,但是最后在彼此的精神的鼓舞下,一起完成拯救地球的使命。他们的心中都有一个“家”的概念,最初是“小家”,是对于亲人的思念。最后演变成要拯救人类的激情。影片对人物心理这种转变处理的非常好。几次“拯救计划”的失败,影片中的人物也绝望过,但是最终明知希望渺茫但是仍然要奋力一搏。这种精神正是中国文化中坚韧的精神的体现,正像“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的故事一样,明知没有希望,一次次失败,却依然坚持着。影片的震撼力正是从这里迸发出来。

  这部电影的意义在于,把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的精神作为电影的主题思想,并且以此为核心展开电影的内容。使得人们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力量。使得电影有了感染力。当前的世界国家之间的竞争除了经济、军事、政治上的竞争以外。文化这种软实力的竞争也日益激烈。在电影这个领域,我们的市场也长期被美国的电影占据。现在我们终于可以开始逐步夺回这个市场。并且向国外输出我们的电影同时要宣传我们的文化了。这是中国崛起的体现。

【流浪地球观后感】相关文章:

流浪地球观后感08-28

《流浪地球》观后感11-13

流浪地球观后感10-29

《流浪地球》观后感10-17

《流浪地球》电影观后感12-22

《流浪地球》观后感(15篇)10-11

流浪地球观后感15篇12-11

《流浪地球》观后感15篇12-24

《流浪地球》观后感(精选15篇)10-22

流浪地球观后感(15篇)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