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只为了不辜负自己》读后感

时间:2024-02-18 10:30:58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努力,只为了不辜负自己》读后感

  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你有什么总结呢?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后感了。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努力,只为了不辜负自己》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努力,只为了不辜负自己》读后感

  读张亚凌老师的《努力,只为了不辜负自己》,深深浅浅的幸福萦绕心间。一页页地翻看,一页页地读,我走进了她的文字里,走进了她的文字描绘的画卷里,有关的故事在我的记忆里一点点铺展开来。

  小时候用报纸订在一起当本子,用电池棒当粉笔,也用树枝划拉着在地上写字,在张老师笔下,这些有关童年的记忆都开成了花,生长在了心灵的最深处。走过了那段最艰苦的日子,才深深地懂得幸福。那时候我们在村小上学,三间瓦房便是我们的教室,窗子是用土垒起来的,地面更是坑坑洼洼,下课时伴随着孩子们的欢声笑语,院子里也常常尘土飞扬。我们也会拿着各自准备好的电池棒,三三两两互报生字,围观的同学越多,我们就越写的起劲,那就是那个年代的本子和笔呀!每每经过那三间瓦房,学校的墙早已坍塌,只剩了那三间瓦房,我会告诉女儿那就是妈妈小时候的学校,女儿的表情复杂,她会不时地向里面张望,我的嘴角却微微上扬,那是多么快乐的一段时光呀!

  从张老师的文字里,我一次次还原着她的样子,还有她母亲的样子。读着有关她母亲的文字,我的心一次次震颤,天下所有的母亲又何尝不是一样的?物质匮乏的年代,母亲总是把好吃的留给我们,变着法地用碎布给我们做新书包,她的勤劳让我们的日子过得香甜。多少个夙兴夜寐,最担心我身体的是母亲;每次女儿生病住院第一时间来到我身边的是母亲;只要回家那个在厨房忙忙碌碌人是母亲。张老师眼中的母亲是唠叨的、是固执的、是想当然的,甚至是窝囊的,多少年后,她终于明白了原来所有的唠叨和想当然背后都是母亲沉甸甸的爱呀!当了母亲,才发现,我们也日渐成为母亲那样的人。

  《愿你一直向阳成长》一章都是张老师和儿子笃行有关的书信,有母亲对儿子的谆谆教诲,也有他们相处时的快乐和烦恼;有母亲对儿子的鼓励和心疼,却能读出那发自内心的只要你快乐 。张老师勉励儿子要学会和自己交朋友,她身体力行,忙碌于文字间却特别有心劲儿,她只想告诉儿子只有自己才是自己永远不离不弃的朋友。偶尔会和儿子发生一些小摩擦,但文字总会让他们的心灵靠近,思想的碰撞摩擦出思维的火花。很庆幸自己一直坚持给女儿写信,不只为了见证成长,愿那些文字,能深深浅浅地让她幸福。一直在学着做女儿,也一直学着做母亲。读张老师的文字,感同身受。教育孩子最好的方式,就是做一个好母亲,做她最好的样子,在她心里埋下朴实善良的种子,撒播友善和仁爱,敬畏生命并心存感激,走过的路,必会花香满径。

  磕磕绊绊,一路成长,张老师活成了她喜欢的样子。她有一颗善于洞察万物的心,所遇皆美好。她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看到一对老人艰难生存时无法施与的纠结,只为了告诉孩子大人也需要成长。成长,先接受自己,再改变自己。她寻找合适的契机让孩子们懂得感恩。懂得感恩的人,应该先向父母感恩;心里有爱的人,应该先从父母爱起。我还看到了她包容万物的心,一棵树,一朵花,在她的生命里,也开出了不一样的芬芳。我更愿意相信,正是因为她有一颗善良的心,一颗会羞愧的心,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她才能一篇篇写下去。当善良的愿望溢满她的心间的时候,她的世界也明亮起来了。

  文字,是这般美好,让人在孤独寂寞中排遣心灵,游历于文字间,回忆往事温暖自己,展望未来鼓励自己,读张亚凌老师的文字,深深浅浅的幸福。她的文字让我记得:努力,只为了不辜负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