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贫穷的本质》读后感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贫穷的本质》经典读后感
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你想好怎么写读后感了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贫穷的本质》经典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贫穷的本质》经典读后感1
这本书原名是The Nature of Mass Poverty,John Kenneth Galbraith著,倪云松译,东方出版社20xx年出版。内容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美国对印度农业收效甚微的支援计划,书稿则是作者1977年在日内瓦大学的系列讲座的讲稿。
作者在书中反驳了世人对的几种归因,包括自然资源匮乏、计划经济体制、缺乏发展资金和技术、民族倾向、气候等,并认为贫困的真正原因是,贫困的均衡和贫困的.接纳。前者是指投资不足导致无法扩大再生产。后者是指穷人中存在着一种对贫困的“接纳”(类似于认命)。打破均衡和接纳的方式是提供基础教育、工业化。最后作者认为移民能够缓解迁出国的贫困问题。
作者加尔布雷斯担任过诸多公职,自由派,批评贫富悬殊,支持公共支出。他对贫困问题的观察是从宏观、政府干预的角度出发的。
个人看来,作者对贫困的归因和提出的解决措施都没什么亮点。
而另一本《贫穷的本质》则出名得多,原名Poor Economics: A Radical Rethinking of the Way to Fight Global Poverty,作者Abhijit V.Banerjee和Esther Duflo,中信出版社20xx年出版。这本书展现的是穷人对贫困的接纳过程。作者们对穷人的生活和心理状态的观察细致入微,立场一站就能引起了绝大多数人的共鸣,无怪会那么出名。
《贫穷的本质》经典读后感2
“贫穷陷阱”是经济发展理论中的概念,意为在一种循环的状态下,长期陷入贫穷之中而无法自拔。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贫穷成为人群中不可摆脱的阴影?贫穷经济学与穷人经济学是相同的概念吗?我们究竟该如何去了解贫穷背后的经济原理?
《贫穷的本质:我们为什么摆脱不了贫穷》是一部由两位分别来自印度、美国的经济学教授共同完成的经济学著作。本书所关注的焦点是世界上最贫穷的人,在全球穷人最多的50个国家,其平均贫穷线为每人每天16印度卢比(相当于人民币约2元)。从书中我们发现由于处于贫穷状态,所以他们在作选择时会非常谨慎,而一些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所司空见惯的小花费,对于本书中的`贫穷人群而言却是生活中最突出的问题;你是否会想过贫穷的人为什么经常搬迁?书中告诉我们,临时搬迁是他们应对风险的主要形式;而他们一生中的主要收入都用在了婚丧支出;而这些我们所很难理解的选择往往就是由于他们缺少信息来源,以至于长期陷入贫穷陷阱,而无法自拔。
对于每一位关心世界贫穷问题的人来说,这本书可谓是一本必读之作,让我们一起来阅读本书。我已将全书生成4张读书卡片(包含前言、总结)。将书读薄,将知识内化,希望对你有帮助,阅读愉快!
《贫穷的本质》经典读后感3
为什么贫穷?
为什么他们吃不饱饭还要买电视?为什么他们的孩子即使上了学也不爱学习?为什么他们放着免费的健康生活不去享受,却要自己花钱买药?为什么他们能创业却难以守业?为什么大多数人认为小额信贷、穷人银行没什么效用?
15年以来,为了弄清为什么会贫穷,贫穷又会导致哪些特定问题,从而不断让穷人陷入无法逃离“贫穷陷阱”的怪圈,两位作者深入五大洲多个国家的穷人世界,调查贫困人群最集中的18个国家和地区,从穷人的日常生活、教育、健康、创业、援助、政府、NGO等生活的多个方面,探寻贫穷真正的根源。
同时,本书也对关于贫穷的一些流行观点进行了反思,比如援助越多穷人的`依赖性越强,外部援助不起作用等等。他们指出,多年来的扶贫政策大都以失败而告终,原因就在于人们对于贫穷的理解不够深刻,好钢没有用在刀刃上。他们通过大量的实例,提出了一些实用性较强的建议,寻找那些经得起检验的扶贫方案,为政策制定者、慈善家、政治家及所有希望天下脱贫的人提供了重要指导。
《贫穷的本质》经典读后感4
这里讲到了教育与贫穷的本质。
我之前早高三的时候,我们有阵子流行读书无用论。在这里有个数据就可以证明。
“在马达加斯加。640所学校的学生家长们曾回答过这样一个问题,即孩子们上完小学之后应怎样谋生,上完中学之后又应怎样谋生,70%的家长认为,一名中学毕业生会得到一份政府工作,而实际上只有33%的中学生得到了这种工作。”
作为发展中的国家的我,我很有感受。小时候读书我父亲就和我讲读书然后当官,之后你想什么就有什么。中国自古就有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传统。就是现在都还是的,感觉中国就是个很奇怪的国家。
这里的读书已经不是需求了,而是一种传统,只有读书不管你有没有工作但是你还是被大家羡慕的。因此很多人借读书来逃避现实读博读研但是现实工作却与科研工作没有半点关系。已经超越了教育的`原有理念为了读书而读书,然后去换取好工作。而不是自我修养提升。
看完了总体感觉,就像最后总结说的一样,只是抛砖引玉。
贫穷的本质,摆脱不了资金——没钱信息——没有获取信息的渠道能力——不具备工作能力,听说读写专业技能平台——和信息有关,但是有时候有信息确没有渠道实现,比如人人谩骂但是内心羡慕的——内部安排。
【《贫穷的本质》读后感】相关文章:
关于贫穷的说说10-28
《有滋有味的贫穷生活》读后感12-19
读《有滋有味的贫穷生活》有感12-19
朱自清的匆匆读后感 读后感01-06
你为谁工作读后感_读后感大全06-18
小妇人读后感小妇人读后感题目10-30
《劝学》读后感02-18
《寒号鸟》读后感02-15
师德读后感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