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

时间:2021-11-04 10:40:45 读后感 我要投稿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集锦15篇)

  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后感了。到底应如何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集锦15篇)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1

  在骨干教师培训班的学习中,我拜读了日本著名作家黑柳彻子的《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书里讲述了作者上小学时真实经历的故事。文中的“巴学园”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地方,它所反映的教育理念正是现在我们广大的教育者正在努力追求的。无论是别具一格富有创意的学校环境,还是小林校长与众不同的办学理念,以及学校尊重学生的教育行为,都值得我们的教育者进行深入地反思!

  一、倾听孩子,是一种爱。

  当小豆豆被退学后,妈妈领她到一所新学校——巴学园。小豆豆和校长第一次的亲密接触就持续了长达四小时,与其说是交流更不如说校长完全在倾听一个孩子的“唠叨”。但在这么长的时间里,校长先生不但“一次呵欠没打,也没有露出一次不耐烦的样子,而且也像小豆豆那样,把身子向前探出来,专注地听着小豆豆的话”。这个场景给对我触动很大,每一个孩子都最愿意跟我谈天说地,从他们的眼神中我就可以看出这种小小的渴望。有的说我买了一本新书,有的说妈妈给我买了一只蚂蚁,我还看见它怎样打洞……孩子们真诚的话语,有多少我是用心去聆听了呢?我总是边想着自己的心事边听着孩子们的故事,时间长了,还在想怎样可以温柔地打断他们……

  写到这时不禁想起了女儿总对我说的一句话“妈妈您听我说完”,是呀,我们经常教育孩子要善于倾听,我们为什么就不能认真、专注地倾听孩子呢?成人的事情很重要,孩子那些小事也是他们的全部,也很重要,尊重孩子,首先要学会倾听孩子的讲话,巴学园的小林校长为我们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二、最懂孩子,是一种创意。

  在书中无论是校门还是教室,都与众不同,校门远看就是一棵大树,而教室和图书室更绝,是用六辆报废的电车代替的。吃饭也别具一格,首先为了孩子的营养,校长想出了让学生带“山的味道和海的味道”并及时检查,发现有学生未带齐的,就让校长夫人亲自下厨添加,保证了孩子的营养,又让孩子养成了不挑食的习惯。《饭前歌》让学生在歌唱中喜欢上吃饭,并能够记住节奏好好咀嚼,消化。这些都说明孩子们的生活常规培养都是有技巧的,不一定非得用专业而生硬的语言,只要孩子们能接受,乐意做,那怕只是简单的“山的味道、海的味道”孩子们也愿意配合。那么生活常规的培养就不再是件难事,我们老师能否时刻做个有心人了?

  有创意的活动还很多,比如冒险呀、在礼堂里露营呀,运动会的设置呀等等。教学安排也体现出了自主性。无论是学习内容的选择、学习时间的安排,学习进度的把握,学生都有很大的自主权,加上位置的不固定,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和别人合作学习。这点正和我接触的蒙氏教育不谋而合,在蒙氏教育理念中,孩子们是在一个温馨的环境里自由选择工作的,学习的进度则是由孩子自身的能力决定的,在工作中孩子有很多与同伴合作和像他人学习的机会,在蒙氏教育中教师只是个观察者、引导者。

  在管理上体现了人性化和创意。如小林校长尊重小豆豆天马行空的想法,当小豆豆把粪坑里的东西全捞出来堆成一座小山,校长先生只说“弄完之后要放回去喔!”在幼儿园里孩子们的想象力是相当丰富的,在班里难免会做出一些让人难以接受的事,而作为老师的我们能否放下权威、放下说教,静下心来仔细观察,细心判断后,像小林校长那样做出直说一句提醒的话的举动了?

  在《韵律操》一篇中,小林校长发现孩子们不能接受时,他这样说到:“哎!这样教。孩子们是不会的。”于是他从孩子的角度出发,把《韵律操》的节拍进行了创编,让孩子们听着音乐的节拍做各种夸张的动作,二拍、三拍、四拍的动作都不一样,当孩子们都学会后小林校长还让孩子们学会挑战难度,听快节拍做慢动作等等。这样看似难教的韵律操就在轻松地学习氛围中被孩子们学会了。

  我常想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幼儿老师也难免遇到难教的课,如果我们不按照所写的教学计划去生搬硬套都像小林校长那样站在孩子的角度想想,怎样教才能让孩子们更容易接受些?或者说在备课时就时常站在孩子的角度想问题,还怕打造不出高效课堂吗?小林校长总对幼儿园的老师说:“不要把孩子们束缚在老师计划中,而要让他们到大自然中去。孩子们的梦想比老师的计划,更要大的多。”我觉得这句话直到现在都很适用于每位幼儿教师。

  三、回归自然,是一种健康。

  小林宗作先生的教育理念是:教育是自然的教育。自然的教育,就要让教育回到自然中。孩子的成长,教育的发展,都是在大自然中形成的,如果把孩子封闭起来,孩子就不可能健康地成长、自然地成长。在小林校长的观念中:每天的散步是教育,在礼堂里吃“山的味道”和“海的味道”也是教育;让孩子在晚上看“新来的电车”是教育,露营、走夜路试胆量也是教育;运动会是教育,茶话会是教育,学种庄稼也是教育;野炊是教育,到医院慰问受伤的军人是教育,参加同学的葬礼也是教育。总之,要让孩子到大自然中去,要让孩子在阳光下、空气中、社会上成长,这是自然的成长、健康的成长。

  我深深的感到小林校长以爱心、耐心为基础,在平凡中创造了教育奇迹。如果我们幼儿教育工作者都立足于平凡,在与幼儿的日常相处中传递我们的爱,用足够的耐心和恒心去面对孩子们,相信我们的幼儿也会如书中的孩子们一样,在快乐中学习成长,成为一个个“优秀的小豆豆”。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2

  《窗边的小豆豆》是一本让我百看不厌的书。封面是肉色的,没有什么特别的画,洒落着很多书中很多故事的题目,最吸引人的是那个封面中间的小窗户中的小姑娘,扎着可爱的小辫子,朝着我天真无邪的微笑。她就是这本书的主人公小豆豆(作者黑柳彻子)。

  小豆豆一定不是老师和家长心目中的好学生。她非常淘气,静静的课堂上,孩子们都在写作业,豆豆突然站起来,跑到窗前和燕子说话;考试时,小豆豆不时地把抽屉来来回回地打开关上,发出很大的声音,影响大家考试;蜡笔图得满桌都是画;提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使老师万分头疼……最后,学校决定让她转学。一开始,我看到这些总是“咯咯”发笑,一个聪明活泼,天真无邪的女孩跃然纸上。最终妈妈领着豆豆到了另一所学校,她没有告诉豆豆她是被退学了的,因为她怕打击她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接着,精彩的巴学园生活才开始……

  “巴学园”是个充满平等尊重的地方。调皮的小豆豆碰到了一个超级棒的小林宗作校长,小林校长对幼儿教育有他独到的见解。他很有耐心连续听六岁的小豆豆说四个小时的话而不打呵欠。小豆豆的钱包掉到厕所里,她把粪坑里的东西全捞出来,堆成一座“小山”,小林校长只说:“弄完之后要放回去喔”。小林校长还教育老师们要尊重孩子。对身体上有缺陷的孩子要给予特别爱护,这种爱护不是溺爱,而是适当地用一些方法帮他跨越一些自己因为身体缺陷而无法完成的任务。在书中有一个得了侏儒症的孩子,校长为了他举办了学校的“小型运动会”。在他根本无法跳过比自己高很多的木马时候在背后暗暗地帮了他一把,使他得到了自信。也赢得了同学们的赞叹。这么一来,培养了残疾孩子最需要的心理补偿———自尊和自信。这对他的一生都有很大的帮助,因为在后来这个男孩过着正常人的生活,他也有完美的婚姻还在一家公司担任了专门融洽同事们人际关系的职位。教育孩子们要如何尊重他人,爱自己,爱他人。比如老师开学生玩笑,问孩子有没有长尾巴,被校长狠狠批评了;当小豆豆的辫子被男生拽得生疼后,校长竟然也对男生进行了严厉地批评教育,引导他学会尊重女生……因此,在这样的教育理念下,巴学园是人人平等,充满温暖,其乐融融。

  “巴学园”是个充满无限快乐自由的地方。这所特殊的学校,令人不可思议。用电车做教室,全校仅50名学生,但教学方法又别出心裁。小林校长说:“不要硬把孩子塞进老师设计的模式中,要让他们在自然的环境中无拘无束地成长。因为孩子的梦想远比老师计划的还要远大。”上课,让学生自选科目,喜欢哪科,就钻研哪科。在玩中学,学中玩,寓教于乐,符合孩子们的天性。捉鬼,让孩子们明白世界上原来没有鬼;散步,让学生到野外去,无形中增长了知识;比赛,锻炼学生胆大细心;活动,培养学生互助互爱。每个人都可以再巴学园里无拘无束地生活,可以光着身体地游泳;每个人都有一棵树,可以邀请朋友来爬树;每逢假日,学校就会组织露营野餐等有趣的活动……令我羡慕不已。小豆豆在这里成长起来,我也被吸引进去。那精彩的故事,使我如痴如醉。

  可惜,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了,“巴学园”被炸毁了。但是,我心中的巴学园,心中的小林校长依然存在。正是小林校长别具一格的教育方式,尊重孩子的天性,使巴学园的孩子们都成为了有用之才。小林校长那种尊重、爱护学生,民主、平等、人性化的教育思想,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在今天仍然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在现实生活中,很多老师和家长都在学习小林校长的教育理念,追求巴学园式的教育模式。最近,我在报纸上读到了一篇新闻,发现这样的现象还不少。美国有200万人在家中上学,中国也有20xx多人逃离学校自主学习。全国“在家上学联盟”北京开国际研讨会,有1.8万人踊跃参与讨论。广东最多,浙江排第二。两年前,记者就曾采访过杭州一位叫沈璐玮的10岁女孩。她只当了一年半的小学生,就一直宅在家里学习,自学了英语、西班牙语、法语、芭蕾舞四级,钢琴八级,小学在看初三的化学书。选择自己教育孩子的家长需要很深的教育背景,谙熟心理学教育学,还要有足够的教育智慧。大部分孩子都是处于小学阶段,如何要应对中考高考,是个非常苦恼的问题。关于人际交往的学习,还是一个缺憾。

  我想,要让理想中的巴学园成为现实,必须要进行彻底的教育改革。才能还给我们一个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童年,给老师们无拘无束充满创意的教学环境。我们期待着那一天。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3

  生日的时候,同学送了一本《窗边的小豆豆》作为生日礼物,说是一本好书。《窗边的小豆豆》是日本著名作家、电视节目主持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黑柳彻子的一部代表作,作品没有华丽的词语,作者用朴实的文风讲述了自己上小学时的一段真实的故事,描述了一所让人无限向往的学校——巴学园,一位让人无限崇拜的老师——小林宗作校长,还有一个曾让普通学校的老师无比头疼的孩子——小豆豆。

  《窗边的小豆豆》真实地记录了作者小时候的一段读书经历。作者黑柳彻子是继奥黛丽。赫本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第7任亲善大使。而她获此殊荣的原因,也是因为联合国的官员读了英文版的《窗边的小豆豆》后,认为“这个人这么了解孩子的心理,再也没有比她更合适的人选了”,因而任命她为亚洲历史上的第一位亲善大使。从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她从小便是个极具“特色”的孩子——不能让普通的老师接受的特色,她实在是太顽皮了。因此,她在一年级时便被学校劝退。小豆豆是“特别的”,但她也是幸运的,因为她有一个好母亲,把她送到了“巴学园”,使她遇到了小林先生。就是这样一个校长,一生致力于教育方法的研究,他说:“无论哪个孩子,在他出世的时候,都具有优良的品质。在他成长的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影响,有来自周围的环境的,也有来自成年人的影响,这些优良的品质可能会受到损害。所以我们要早早的发现这些‘优良的品质’,把孩子们培养成富有个性的人。” 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书中记录的事例很多,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这几件事:

  小豆豆在上厕所的时候不小心把她的漂亮的钱包掉进去了,于是,她找到一个长把舀子,费力地打捞她的钱包,地上已经堆满了秽物,钱包连个影子都看不见,校长先生路过这里,问明情况之后,对小豆豆说:“弄完之后,把那些东西都放回去。”我想:如果我们看见这番情景,一定会阻止小孩子的,怕他们弄脏了衣服,污染了环境,或者会帮孩子找。但是小林先生只是说“弄完以后,要把这些全都放回去”。小豆豆有优点也有很多的缺点,但校长先生每次见到她,都对她说:“你真是一个好孩子!”是他的宽容、博爱让小豆豆在巴学园里一点点成长,成了一个被大家接受的孩子。

  巴学园还有许多这样特别的孩子,小林校长细心地呵护每一个孩子,给予每个孩子足够的信心。泰明是一个患有小儿麻痹症的孩子,但是小林校长从来没有让孩子们感到他的缺陷而嘲笑他,也没有让泰明感到过难堪;高桥是个侏儒,当他站在比自己还要高的跳马面前而不知所措时,小林校长鼓励他说:“没关系,你能跳过去的,绝对能跳过去的!”,以此来增加他的信心,在学校召开的运动会上,这个永远长不大的孩子,却总是第一名,使他成为了每一年运动会中的明星,原来校长先生就是为了高桥这样的孩子而设立各种各样比赛项目的,这些都大大的鼓舞了高桥战胜自己的信心。后来他以优异的成绩从明治大学的电气工学系毕业,并且有一个明朗而富有魅力的性格。

  有人说: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表扬之中,他就学会了感激。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接受之中,他就学会了爱。黑柳彻子就生活在这样一个被表扬、被接受的幸福的环境中。在她的孩童时代,她非常幸福地遇到了小林宗作老师,这位“头发稀疏,门牙已经脱落,脸色很好,身材虽不太高,肩膀和胳膊却很结实,整整齐齐地穿着一身已经陈旧的黑色西装”的老头是巴学园的校长,在今天看来,他也是个极其伟大的教育家,他在小豆豆到“巴学园”的第一天,就听小豆豆不停地讲一些她的故事,一听就是四个小时,还不停地鼓励她说“还有呢?”倾听孩子,这是种简单而又伟大的爱,但有多少老师能做到像他那样连续听孩子四个小时,又一直保持着浓厚的兴趣,甚至没打一个哈欠呢?

  小林宗作老师对学生的爱是真诚的,那种爱不是无原则的溺爱,也不是望子成龙般急切的爱,是发自内心的,时时处处为孩子们着想的爱。这种爱体现在了他让每个孩子在午饭时带上“山的味道”和“海的味道”这种奇特的表达方式上;这种爱流露在了他打破吃饭不能说话的传统,让孩子们饭前讲故事,以保证孩子们怀着愉悦的心情来用餐;这种爱更体现在了他望着熊熊的战火燃烧着他的校园时,他却对着他的儿子说:“下次,我们要办个怎样的学校?”小林宗作的这份爱,比大火还要热烈。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个极富爱心的老师,才能培养出如此富有爱心的学生,让这把爱的火种传递下去,用爱的春雨去浇灌爱的种子,用爱的火花去照亮爱的心灵。

  每次读这本书,总会有一番新的思考,产生一些新的体会。也许我不能成为小林校长那样一位出色的教育家,但我想,读了此书后,对于身边的“小豆豆”我一定会更加用心好好地给予引导。我不期待孩子们个个优秀,但求他们健康发展。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4

  拿到《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并没有感到新奇,因为早在几年前家中就买到过这本书,只是没有来得及看就送给了别人,起初买这本书是只是觉得这本书的名字很可爱---窗边的小豆豆,也听说过这本书好像是写一个淘气的学生的故事,因此在翻开书时并没有从头阅读,而是很随意的翻看了几个小故事,没想到看之后便迫不及待的从头开始读了起来。

  第一个看到的故事名字《小辫子》,讲述了小豆豆向往很久才得以实现的愿望编一个三股的麻花辫上学后却早到了同学大荣君的戏弄(拉着小辫子拽来拽去当吊环玩),小豆子大哭着去找校长告状,校长像平时一样弯下腰问:"怎么啦?"然后让小豆豆坐下,当看到小豆豆先检查自己的小辫子是不是完好如初之后才告状,第一句话是:"不要哭呀,你的辫子漂亮极了。"只一句话,小豆豆的眼泪就一下停下来,高兴的说:"如果大荣君再这么哎呦地拉它,我也不会哭了。"然后便和大家一起去玩了。正当她已忘记了这件事情的时候,大荣君跑过来道歉了:"校长先生教训过我了,他说一定要尊重女孩,爱护女孩。"这是大荣君在校期间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被校长教训的经历。从这个故事中我看到了一位慈祥、细心、公正的校长,他对孩子们身上发生的问题能用其温和而有效的教育方式方法来解决。除此之外还有很多事情都证明了这一点,如《放回原处》《真是一个好孩子》《健康树皮》等。这些小事却真正体现了小林校长的教育方针:无论哪个孩子,但他出世的时候都具有优良品质,在他成长的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影响,有来自周围环境的影响,也有来自成年人的影响,这些优良的品质可能会受到损害。所以我们要早早的发现这些优良的品质,并让它们发扬广大,把孩子们培养成富有个性的人。这些和我们平时所倡导的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并无限放大无疑是一致的,关键是我们要有像校长一样足够的耐心(他初次与小豆豆见面时竟然听小豆豆滔滔不绝的说了4个小时)去观察、去倾听、去理解孩子们的行为,并时不时的给孩子正面的评价:你真是一个好孩子呀!如果小豆豆没有进入巴学园,没有见到小林先生,恐怕无论她做什么,都会被贴上坏孩子的标签,被自卑心理所包围,不知道该怎样做才好了。

  通读全文后终于知道了《窗边的小豆豆》名字的真正由来,小豆豆出生之前所有的人都以为会是男孩子,因此父母起名为彻,但是出生后却是女孩子,父母非常喜欢起好的名字,于是就在后面加了一个子,小豆豆的本名叫彻子,因日语发音同淘淘,所以从小人们叫她小淘淘,但她总以为别人叫她小豆豆,到后来所有人都叫她小豆豆了,而窗边更是有寓意的。因为她转学前的一年级只要上课总是站在窗边,有时是自己非要去,有时罚站,更可笑的是她站在窗边不是安安静静的听讲,而是不断的向窗外的过往行人打招呼,有时还要求过路的艺人为她表演节目,严重的影响了课堂秩序,这也是她被老师强烈要求转学的只要原因之一。再加上作者开始写作时正流行"窗边族"这个说法。这个词给人一种被排除在外围,而非处于主体地位的感觉。当时我总是站在窗边等着宣传艺人路过。而在第一所学校中,实际上,作者隐隐约约的总有一种排斥感。所以选择了这样的书名。

  巴学园的教育给我最深印象的是满足孩子的愿望和好奇心,尊重孩子的选择和决定。放开手,平等地和孩子对话和交流,孩子处理问题的实际能力、创造力、思考问题的方式也在这一次次的理解和尊重中成熟。培养孩子的情商,不是一次次的说教,不是一条条的守则,而是每一次的实践和潜移默化。怎样将学园变乐园?为此,我们必须寓教于乐。教师作为乐园的开拓者,用我们的爱心、智慧、毅力来支撑。在现实工作中将每一堂课变得活泼和生动需要教育的宗旨:所有的教育都是为孩子服务,要让孩子在快乐、自由中享受教育,没有什么事比孩子的事更大;教育应该来源于生活,并生长于生活中。将每一堂课变得活泼和生动更需要我们的智慧,我们也需要毅力和决心将每一个活动落到实处,巴学园是一个乐园,巴学园的故事不是一篇童话,一段传说,读完《窗边的小豆豆》,我们需要的是思考、行动和实践,做个"有情"、"有心"、"有志"的人,哺育我们美丽的砂子塘,我们可爱的小豆豆们!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5

  懂孩子才是最好的教育||书评

  想象一下,如果有一本书是中国史上销量最好的书,你猜想书里会是什么内容。《窗边的小豆豆》据说是日本史上销量最大的书,它讲的是一个孩子的故事。

  这本书是日本作家黑柳彻子记录自己小时候在巴学园的一段真实时光。因为年幼好动顽皮,在小学一年级被视为“问题儿童”而退学,后来转入巴学园这所小学,在这里,她不再是“问题儿童”。她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性、爱好、性格学习,交朋友,玩耍。这为她以后杰出的一生奠定了人格、尊严的基础。故事很简单,你想,一个小孩子上小学的故事能有多么的复杂,我们也不会从故事里就可以看出,以后小豆豆会成为一位杰出的女性,也许她很平凡,但只要幸福就行。提下为小豆豆创造了理想的学习环境至关重要的几个人。

  校长,小林宗作,我大开眼界,这个世界上原来有如此热爱教育,热爱孩子的教育家,他的爱转化为尊重和理解,他甚至比孩子更懂孩子!现在我的眼前浮现一幅画:一位穿着一套朴素,整洁,走了型的黑色西装,面带微笑,毫不思会漏风的牙齿,身体稍微前倾,专注的听一位小学一年级的学生讲话,整整四个小时。我能想象,即使认为最爱自己孩子的母亲也很难做到这一点。小豆豆不小心把心爱的钱包掉进了厕所,为了找回来,自己找来工具,打开化粪池的盖子,自己掏起粪便来。天那,要是大人看到了这样的情况,孩子早就挨骂挨批了,脏死了,臭死了,掉进去了怎么办,然后恶狠狠的阻止孩子。小豆豆心里怕的就是这样,可是,她的校长看到了这一幕只是说了句:“记得把掏出来的掏回去!”小豆豆最后虽然没有找回自己心爱的钱包,但因为这句话,她那天非常心满意足。如果是我看到自己的孩子这样掏粪,我肯定会用大人的权威制止孩子做自己想做的事。校长还专门为孩子设计韵律操,为小儿侏儒症的孩子设计运动会,看到一生付出心血的巴学园组后毁在战争中,他说:下一次,建一个什么样的呢?我第一次感受到战争的无情,我想他的心是痛的,然后他却看向了未来!他对教育的热爱体现在一言一行中,提现在流动的热血里,小豆豆就是遇见了这样的校长,才告别“问题儿童”,找回自己。如果小豆豆转入另外一所学校,不懂她,那么她依然会被定义为“问题儿童”,如果小豆豆的童年一直背着“问题儿童”的标签,她会感觉快乐,幸福吗?

  小豆豆的妈妈,让我佩服的女性。如果自己的孩子学校辞退,已经不再是说一个小孩表现不好,而是说这个孩子品行有了严重问题。母亲会觉得非常的羞辱,羞辱会化为愤怒,接着指责孩子,甚至打骂孩子。可是这位母亲是那么了解自己的孩子,她知道自己孩子身上的这些是问题,但不是错误,是孩子天性的表现。为了孩子的自尊心,她把小豆豆被学习辞退这件事情满了20年,她没有让小豆豆知道自己重新选择新学校时的不安,就是想让小豆豆知道,她不是问题孩子。她是那么信任自己的孩子,小豆豆要零花钱买书,她从来都不多问,就给。小豆豆要零花钱其他东西,她只是问了下买了什么,小豆豆和自己的狗狗玩,耳朵被狗狗咬掉了,小豆豆害怕狗狗会被送走,要求母亲答应她不要把狗送人,母亲深知孩子内心的需求,答应了她。我不经想,在那个年代的日本(故事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女性的地位是很低的,她接受的是怎样的教育,才能让她如此通情达理,甚至高瞻远瞩。因为战争,家里的物资贫乏,身为小提琴家的丈夫如果为军队演奏军歌,就会获得物质回报,但他不愿意。妻子没有多说什么,她说食物总会有的,能说出这句话是多么的不容易。我认为这位母亲的伟大还体现在这里。她从来不勉强自己的丈夫做他不愿意做的事情,而她也用同样的态度养育自己的孩子!

  作者后来成为了亚洲唯一一位“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离不开小时候校长的爱护和引导,校长不视她为“被辞退的问题孩子”,而用自己的爱心爱护她引导他,他说:“你是一位好孩子,你们大家都是一样的,无论做什么事,大家都是一样的。”

  更因为一个懂她的母亲在背后信任她,支持她,尊重她。优秀人格的培养是离不开别人的引导和鼓励,嘲讽、指责 、打骂只会造就一个自卑、任性、懦弱的人。

  故事很平淡,但是不平凡。

  小豆豆的母亲一直用她的精神指引我,让我学习成为一名更懂孩子的母亲。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6

  《窗边的小豆豆》是日本著名作家、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黑柳彻子的一部代表作,作品讲述了作者上小学时的一段真实的故事,描述了一所让人无限向往的理想乐园,一位让人无限崇拜的理想校长,一个宽厚仁慈的妈妈,当然,还有一个既淘气又可爱的小豆豆,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1500字。

  《窗边的小豆豆》,一个关于生命和生活的寓言。巴学园不仅仅是一个学校,它是个充满爱心和幻想的地方。小豆豆在这里学会了爱,生活和成长,学会了在生命的别离中得到感悟。最重要的是,她在这里珍藏了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最重要的东西。这本书记叙的是作者黑柳彻子上小学时候的一段真实的故事,具体的记录了小豆豆周围的大人们的教育方法,表达了她对孩子心灵的理解。除此之外,对小豆豆这个天真烂漫的小女孩的行为、想法的描写生动逼真,读来觉得非常有意思。作者通过这本书想要告诉大家的,是给了小豆豆还有她周围的伙伴们勇气和自信的友江学园校长小林的教育方法。这本书会让人们思考,周围的环境对孩子们来说有多么重要,会给他们的一生带来多么大的影响。

  在一般人的眼中,小豆豆算是一个问题学生: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总是乐此不疲地开关桌子,站在窗边跟路上的宣传艺人打招呼……这样的孩子是最让我们的校长和教师头疼的学生。但是从书中描述的故事中,我们同时也可以感受到一个小姑娘的聪明、可爱、热情。所以,小林校长每次见到小豆豆时总会说:“你真是一个好孩子!”一句简简单单的话语,让小豆豆开始对自己充满了信心。我觉得小林校长特别了解孩子的心理,善于帮助孩子去掉自卑心,读后感《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1500字》。

  可是在书中,我更寻求到了一名老师在看此问题时反思到的关于教育的一些契机和方法。善于教育孩子的教师、校长,会善于运用欣赏的眼睛发现孩子的每一个值得肯定的地方,用激励的语言让孩子感受到被承认的愉悦。我常常在想,像小豆豆这样的孩子,如果不进巴学园、不碰见小林校长的话,多半会被当成是坏孩子,也就不可能有后来的顺利成长和才华的展示。这也让我再一次理解了欣赏和激励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意义。

  《窗边的小豆豆》里描述的巴学园,其上课的方式与众不同,没有固定的课程表,每一节课都是按孩子们的喜好来决定上什么内容。在小林校长看来,这种看来“乱糟糟”的上课方法很管用:随着学生们年级的升高、知识的增多、能力的增强,教师和校长就能逐渐掌握每个学生的兴趣所在和独特的思考与学习方式,这样教师就能实施更有效的教学方式。小林校长还说:“不要硬把孩子塞进老师设计的模式中,要让他们在自然的环境中无拘无束地成长。因为孩子的梦想远比老师计划的还要远大。”

  反思我们的教育,成人总习惯于替孩子安排、打点一切,恨不得把自己的思维都套用到孩子脖子上,可是他们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的人生经验对孩子是不是真的有用,即使有用,那又有多大的用?孩子们是否应该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是否应该走一条属于自己的路?虽然巴学园是几十年前出现在日本的学校,但是小林校长那种尊重、爱护学生,民主、平等、人性化的教育思想,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在今天仍然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首先,教书的目的是为了育人,要从学生的角度教育学生。教书是为了教人,不是为了教书而教人。在我们传统的教育中,老师说的东西孩子必须要听。但是老师指出的问题,有时候孩子并不能理解,他会觉得委屈,会觉得不能理解。而我们所要做的除了告诉他错了之外,还应该告诉他做在什么地方,应该怎么做。更甚可以告诉他,其实这件事本身没有做,只是做这件事是有前提的,放在这个时间这个地点做是对的,可能换个时间换个地点或者换个对象又是错的,不能一并打死。试看《窗边的小豆豆》中的《粉笔》:巴学园的小学生,从来不会在别人家的围墙上或者马路上乱写乱画,因为他们在学校里已经尽情地涂过写过了。上音乐课时,孩子们可以选择各种自己喜欢的姿势坐在礼堂的地板上先听节奏画音符,在多余的时间可以随意画飞机什么的,不过在地板上画上了音符之后,再要把它们清理掉可就不容易了,先要用黑板擦把粉笔擦掉,然后大家再齐心协力用拖把或者抹布把地板擦干净。把整个礼堂的地板全部弄干净,可真是一个浩大的工程,因为这个缘故,巴学园的学生都知道了如果乱涂乱写或者写一些恶作剧的东西,要把它们收拾干净,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所以除了礼堂的地板,孩子们不在任何地方乱写乱画。请注意一点,如果我们的孩子乱写乱画,一定会挨骂的,就算他们改正了,那也是因为他们挨骂了,并不是出于他们自己内心。我们平时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只是一味的压抑,概念里只有对与不对,纯粹是为了教书而教书。而《粉笔》中小林宗作却是以引导为主,辅以学习五线谱,寓苦燥的学习于快乐之中,无形中教育了孩子怎么做是对,为什么是对的,如何做会更好更棒,一举三得从孩子的角度去教育了孩子,以教人为先,并在其中传授知识,多好的育人之法啊!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7

  《窗边的小豆豆》是日本著名作家、电视节目主持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黑柳彻子的一部代表作,作品没有华丽的词语,作者用朴实的文风讲述了自己上小学时的一段真实的故事,描述了一所让人无限向往的学校——巴学园,一位让人无限崇拜的老师——小林校长,还有一个曾让普通学校的老师无比头疼的孩子——小豆豆。

  再次和孩子一起阅读了这本书,有了更深刻的感受!

  这本书不知给它定义为教育书籍还是回忆录,无论归属何处,个人觉得都有道理。作为一个超级顽皮的孩子——小豆豆,被学校开除学籍,后转学在巴学园小林校长的爱护和引导下,健康成长,不仅改掉以前的坏习惯,而且成为一个大家喜欢的好孩子,在那里,作者度过美好的时光,并为以后的人生打下基础。

  说来惭愧,作为妈妈又为老师的我,时至今日也未能真正应用此书中的理念去实践,但是,它总归是我向往的教育理想境界——一种回归自然的,极致人本主义教育。

  在巴学园,孩子们可以先学完自己喜欢的学科,在每天下学前完成其它内容就行,没有特定的课程安排;在巴学园,孩子们都是自己主动学习,遇到困难再找老师解答,没有教师的提前授课;在巴学园,孩子们如果做了不失儿童天性的“错事”,也会被校长理解和尊重,没有被看成“特殊”分子.....比起学习书本知识,巴学园更注重锻造孩子们的健全人格,他们把因材施教和培养能力真正落到实处。试想这些孩子长大之后,必将成为有个性的人、完整的人、幸福的人。

  小豆豆是“特别的”,但她也是幸运的,因为她有一个好母亲,把她送到了“巴学园”,使她遇到了小林先生。就是这样一个校长,一生致力于教育方法的研究,他说:“无论哪个孩子,在他出世的时候,都具有优良的品质。在他成长的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影响,有来自周围的环境的,也有来自成年人的影响,这些优良的品质可能会受到损害。所以我们要早早的发现这些‘优良的品质’,把孩子们培养成富有个性的人。”

  书中记录的事例很多,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小豆豆在上厕所的时候不小心把她的漂亮的钱包掉进去了,于是,她找到一个长把舀子,费力地打捞她的钱包,地上已经堆满了秽物,钱包连个影子都看不见,校长先生路过这里,问明情况之后,对小豆豆说:“弄完之后,把那些东西都放回去。”我想:如果我们看见这番情景,一定会阻止小孩子的,怕他们弄脏了衣服,怕他们出现危险或者会帮孩子找。但是小林先生只是说“弄完以后,要把这些全都放回去”。

  这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也深有同感。

  多多是一个非常爱干净的小男孩,在美术活动使用颜料时,他都很排斥,担心颜料涂手上;在如厕、洗手时,如果地面有水,他都会踮起脚尖绕着走过去。从此以后,只要用到颜料,我都会单独告诉他:”即使颜料蹭到手上也没有关系,尽用水多冲洗几次就干净了“。

  小豆豆到“巴学园”的第一天,小林校长就听小豆豆不停地讲一些她的故事,一听就是四个小时,还不停地鼓励她说“还有呢?”倾听孩子,这是种简单而又伟大的爱,但有多少老师能做到像他那样连续听孩子四个小时,又一直保持着浓厚的兴趣,甚至没打一个哈欠呢?

  大家都是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快乐的。在这个学校里,吃饭也很不一样,小林校长会说“山的味道和海的味道带来了吗?”其实,这“山的味道和海的味道”就是生活在水里的食物和生活在陆地上的食物。这样一个小小的称呼,就使同学们胃口大开。连小豆豆的妈妈也很佩服小林校长的才智。

  在巴学园里,小林先生为有缺陷的孩子设立各种各样比赛项目的,这些都大大的鼓舞了他们战胜自己的信心。

  《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不得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存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

  《指南》也强调了要让幼儿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什么才是儿童成长的“真”乐园?我认为,首先要关注幼儿,一切以幼儿的真正需要为出发点,关注日常生活的点滴以及游戏活动,关注课程实施的主体性,在新的儿童观、教育观和课程观的理念下,重新界定幼儿园教育的价值体系。

  “我们的教育到底离孩子有多远?”这是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深思的问题。这本《窗边的小豆豆》为我们提出了一些思路:

  1.做细致而感人的教育,让每一个孩子都受到爱的熏陶。

  2.帮助身体、性格及成绩特殊的孩子建立自信,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体会成功的喜悦。

  3.充分尊重孩子,哪怕是他们为自己的犯错找借口。但要教导他们懂得承担责任。

  4.多一些肯定评价,重视心理暗示的作用,对孩子进行正能量导向。

  对于这些问题,书中都有很好的实例, 相信书中那些理念正是我们寻找的方向。如果你是教育工作者,如果你很重视孩子的教育,那么就读读这本《窗边的小豆豆》吧,愿我们用爱心去呵护我们的“幼苗”,相信他们一定会在蔚蓝的天空下茁壮成长。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8

  第一次接触《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是因为工作室主持人陈君玲老师的推荐,可当我捧起这本书读了以后,却让我爱不释手。这本书讲诉了作者上小学时一段真实的故事,作者因淘气被原学校退学后,来到巴学园。在小林校长的爱护和引导下,一般人眼里“怪怪”的小豆豆逐渐变成了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并奠定了她一生的基础。《窗边的小豆豆》不仅带我走进了豆豆的世界,也回到了自己的童年。小豆豆是“特别的”,但她也是幸运的,因为在她的生命中,除了有一位理解自己的母亲之外,还遇到了小林先生如此出色的教育家。

  一、母爱,守护孩子的心灵

  每个母亲都会爱自己的孩子,但每个母亲爱孩子的方式却是不一样的。小豆豆有一个理解孩子的妈妈,我觉得小豆豆的妈妈是一位了不起的母亲。小豆豆在第一个小学被劝退,直到二十岁之后才知道自己的这段经历。作者在后记中写道:“如果,当我还是一年级的小学生时,妈妈就对我说‘怎么搞的?你竟然弄到要退学!我们只好再找一个学校了,如果再退一次学,就没有学校要你了!’那样,当我第一天走进巴学园时,会是多么沮丧而惴惴不安啊!那生着根的校门、电车教室,在我眼中肯定不会那样有趣了。”此外,书中还多次提到母亲在平时生活中渗透对小豆豆的爱。例如,当小豆豆被劝退时,母亲会感到不安;为小豆豆精心准备“有山的味道和海的味道”的午餐;给小豆豆编喜欢的麻花辫;当小豆豆在玩耍时弄破衣服或是掉入厕所掏口及灰泥堆的时候,她会理解孩子爱玩及好奇的天性,装作相信自己女儿所说的话,轻描淡写地回应……小豆豆真是幸运的,能有这么一位智慧的妈妈。在小孩的成长过程中,家庭的教育其实是很重要的,它渗透到人的骨子里,影响着人的一生。父母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对孩子将来成为一个怎么样的人有着重要的影响。正是小豆豆妈妈的母爱,守护了小豆豆心灵的健康成长。

  二、师爱,守护孩子的心灵

  在小豆豆的生命里,还有一位对她影响重大的人,那就是巴学园的校长---小林宗作先生。小豆豆遇到小林校长是幸运的。小林校长经常说“无论哪个孩子,当他出世的时候,都具有优良的品质。在他成长的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影响,有来自周围环境的影响,也有来自成年人的影响,这些优良的品质可能会受到损害。所以,我们要早早地发现这些‘优良的品质’,并让它们发扬光大,把孩子们培养成富有个性的人。”书中所提到的小林校长的人格魅力与独特的教育理念,让我心悦诚服。

  (一)尊重孩子,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当小豆豆第一次到巴学园见到小林校长的时候,小林校长并没有把小豆豆当成一个不懂事的孩子,而是把他当成自己的朋友,当成一个有思想的成年人来对待。虽然小豆豆只是一个一年级的学生,但小林校长却认真地听了小豆豆讲了四个小时的话,而且,这么长的时间里,校长先生一次也没有打哈欠,一次也没有露出不耐烦的样子。无论是之前,还是这以后,再也没有一个大人这么认真地听小豆豆讲话了。可见,小林先生是多么地尊重孩子!真诚的倾听,源于对孩子的尊重,孩子会感受到人格上的平等,

  (二)细心地呵护孩子的心灵,帮助孩子建立自信。

  巴学园里除了小豆豆之外,还有许多特别的孩子。但无论哪一个孩子,小林校长都会细心地去呵护,给予每个孩子足够的信心。泰明是一个患有小儿麻痹症的孩子,但是小林校长从来没有让孩子们感到他的缺陷而嘲笑他,也没有让泰明感到过难堪;高桥是个侏儒,当他站在比自己还要高的跳马面前而不知所措时,小林校长鼓励他说:“没关系,你能跳过去的,绝对能跳过去的!”,以此来增加他的信心,在学校召开的运动会上,这个永远长不大的孩子,却总是第一名,使他成为了每一年运动会中的明星,原来校长先生就是为了高桥这样的孩子而设立各种各样比赛项目的,这些都大大的鼓舞了高桥战胜自己的信心。后来他以优异的成绩从明治大学的电气工学系毕业,并且有一个明朗而富有魅力的性格。

  (三)善待“可爱的缺点”。

  小豆豆在上厕所的时候不小心把她的漂亮的钱包掉进去了,于是,她找到一个长把舀子,费力地打捞她的钱包,地上已经堆满了秽物,钱包连个影子都看不见,校长先生路过这里,问明情况之后,对小豆豆说:“弄完之后,把那些东西都放回去。”我想:如果我们看见这番情景,一定会阻止小孩子的,怕他们弄脏了衣服,污染了环境,或者会帮孩子找。但是小林先生只是说“弄完以后,要把这些全都放回去”。当校长看到孩子犯错时,并没有马上训斥,而是问明情况,巧妙地让孩子为自己所做的事情负责任。小豆豆有优点也有很多的缺点,但校长先生每次见到她,都对她说:“你真是一个好孩子!”是他的宽容、博爱让小豆豆在巴学园里一点点成长,成了一个被大家接受的孩子。

  母爱与师爱守护着小豆豆健康、快乐地成长。为人师、为人母,《窗边的小豆豆》带给我很多的感悟。从这本书中,我收获的东西还有很多很多,同时也还有很多东西是我还未从此书中品位出来的,也许再次品读时,又会有一番新的理解吧。也许我不能成为小林校长那样一位出色的教育家,但我想,读了此书后,对于身边的“小豆豆”我一定会更加用心好好地给予引导,让孩子们像小豆豆一样健康快乐地成长,做孩子心灵的守护者,让他们的童年更加多姿多彩!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9

  赞科夫说过:"当教师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主要的品质就是热爱学生。"只有给予孩子们爱,让孩子们感受到爱,体会到被爱之乐,他们才会学着去爱别人。在《窗边的小豆豆》一书中,可以看见许多教学方法,例如因材施教、注重个性发展、自主学习等,而最重要的也是最令我感动的是小林先生对孩子的爱。使我领悟到教师的爱决不是一种策略,更不是宽容与顺从;而是一颗对孩子热情相待的心,是要善于把关怀、宽容和鼓励作为与孩子沟通的法宝,引导孩子们发现自己,改变自己,快乐地去实现他们自己的梦想,从而促进每个孩子富有个性的发展。

  一要教育好孩子,爱是根本。

  《窗边的小豆豆》告诉我,只有心中充满了对孩子的爱,教育的理想之花才能够绽放得绚丽而持久。小林校长在小豆豆到巴学园的第一天听小豆豆说了4个钟头的话 ,在这么长时间里,校长先生一次也没有打哈欠,一次也没有露出不耐烦的样子,他也像小豆豆那样把身体向前探出来,专注地听着。想象一下这个画面吧!那是怎样的温馨、和谐、充满了尊重的爱!

  麻痹症的患者高桥同学在体育比赛中,因为小林校长的精心考虑,让他拿第一名,帮助生理残疾的孩子树立信心。他正是以这样一种特殊的关爱方式,减轻高桥君肉体上的自卑心理,而且,他也一直对高桥君说:"你绝对能做到。"那又体现了一种宽容、鼓励、充满关怀的爱!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表扬之中,他就学会了感激。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接受之中,他就学会了爱。爱,小林校长将她具体化、生活化了。小林先生的爱为孩子们带走忧伤和烦恼,给孩子们带来蔚蓝的天空,灿烂的阳光,让他们的心灵插上快乐的翅膀,飞出了巴学园,飞向遥远的地方,飞到成功的彼岸。

  二、爱,就要用心去捕捉每一个孩子的"闪光点".

  好的孩子人人爱,爱不好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书中小豆豆的淘气就让我惊讶不已,她看到奇怪的事情,有趣的事情的时候,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经常做出让老师们大吃一惊的事来。例如值日的时候把电车教室的地板盖子掀起来,把垃圾扔进去;或者在晨会的时候把自己的辫子分成两半,夹在胳肢窝下面表演给大家看……诸如此类,让老师和小豆豆自己大吃苦头的事情,几乎每天都会发生。但是,在发生这种事情的时候,校长先生总是会耐心地听小豆豆的解释。尽管小豆豆总是做出那么多和别人不一样的事情来,小林先生也总是告诉她"你真是一个好孩子".这时候,小豆豆就高兴地笑:"是啊,我是一个好孩子。"于是,小豆豆打心底里认为自己就是一个好孩子。

  在读过这本书后,我感悟到无论哪一个孩子,当他出生时,都具有优良的品质,虽然有的孩子淘气,有的孩子多动,但是他们的内心都是美好善良的,只是有时候老师们看不到。如果我们告诉他"你真是一个好孩子",在这样的鼓励面前,孩子们也会渐渐相信自己真的如老师所说的那样好,就会变成一个真正的好孩子。

  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每个孩子都有无限潜能。孩子们的聪明都各有优势,展示着自己的风格;孩子们的擅长也各不相同,显现着自己的天赋。众所周知,德国大诗人海涅曾是学校里的后进生,教师常骂他对诗"一窍不通";达尔文读中学时,也因成绩不良而被教师、家长视为"智力低下的人".由此可见,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成为人才,孩子们更是如此,教师的任务就是帮助他们挖掘潜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用爱心去捕捉每一个"闪光点".

  多么希望身边的每一位老师也都会对自己的孩子说:"你真是一个好孩子。"那么,相信每一个孩子都会成为幸福的好孩子。

  《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真是让我受益匪浅,获益很多,每次品读时,又总会有一番新的理解。在书中,我体会到了要善于运用欣赏的眼睛发现孩子的每一个值得肯定的地方,用激励的语言让孩子感受到被承认的愉悦。也让我再一次理解了欣赏和激励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意义。今后我要做的还有很多,现在和未来,我要每天反思自己的教育:蹲下来和孩子交流了吗?表扬、鼓励我的孩子们了吗?更要努力让孩子们拥有一个充满个性的幸福的童年。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10

  “窗边”学生是老师最为头疼的一个群体。他们调皮捣蛋,缺乏起码的自我控制能力。小豆豆,就是一个典型的“问题”小孩。她调皮,回家的时候不走大道,专门去钻别人家的篱笆;她撒谎,妈妈问她裙子怎么坏的,她说是因为小朋友朝她身上丢刀子;她贪玩,理想只是当个检票员,就因为喜欢检票箱里积满了的车票;她不守规矩,上课的时候,她不停的开关课桌盖,或者是自顾自地跟窗外树上的燕子搭话。这个让老师头疼的小女孩子,仅仅是在小学一年级,就被学校勒令退学了。

  其实“窗边”学生更需要关爱,在他们的成长之路上父母、老师对他们起着重要的作用。父母是孩子的第一教育人,他们的言传身教,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孩子一生的性格走向。“问题”小孩小豆豆后来之所以有大成就,这跟她的父母密不可分,尤其是小豆豆的母亲,她给予了小豆豆最大的宽容和理解。对孩子的教育,特别是“窗边”小孩的教育,父母应该更加平和和包容,让孩子可信赖。同时,面对孩子不好习惯的时候,怎么说、怎么做,什么时候说、什么方式做,这也需要考验父母的教育智慧。

  老师是学校教育职能的主要实施者,教师本身的能力、素质、威信和师爱,对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小林校长就是为人师者的典范,他拥有着先进的教育理念和高尚的人格操守。他平等温和地看待每一个学生,不管高矮胖瘦,是否有生理缺陷,小林校长只想让孩子们知道:“什么样的身体都是美的”。小林校长给孩子种下了一颗对他人关爱、不歧视的美丽种子,那种心灵之花的绽放将伴随孩子一生。以小林校长为首的“巴学园”所有教师们,用他们的理念和热情,积极地融入孩子的世界,把电车作教室,把课堂设在大自然,让孩子想学什么就学什么,最大可能的释放孩子的天性,让孩子真切地感受到关爱。在这个时候,“窗边”的孩子不再被冷落,“问题”学生也不再是“问题”。相反,师生和谐相处、有效互动成了校园主旋律。

  对于即将成为老师的我们,应该如何关爱和引导教育“窗边”学生我做了以下几点思考:首先,我们应该学会宽容,更应懂得欣赏。法国大雕塑家罗丹曾说:“这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每一个孩子都是一块璞玉,哪怕是再顽劣的孩子,都具有各自的美好。要知道,世上没有不可教的孩子,只有不教的老师和家长。“问题学生”都比较敏感,老师和家长要对他们多一度的热爱和宽容。同时也应该学着小豆豆的父母、小林校长,常把“你真是个好孩子呀!”挂在嘴边,给那些“窗边”学生更多的鼓励,让他们变得更有信心,更积极地去面对生活中的一切。

  其次,我们应该懂得尊重,学会善于引导。有教育家提出,教育者们要从“一桶水”变成“自来水”。夏丏尊先生说得好,“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情爱,是教育的精髓所在,也是建立在对孩子切实的尊重上的。老师和家长,在拥有充足“水”的同时,还要懂得引导,使之不满不溢,最终百川汇海。对于“窗边”学生来说,他们更需要关注和信任。就像小林校长在面对小豆豆这个曾经让老师无比崩溃的小孩的时候,他可以微笑着倾听她讲话,一直听四个小时,连一个呵欠也没打。当孩子把你当做自己人的时候,所有的教育就水到渠成。所以,老师和家长要学会“蹲下来看孩子”,尤其是面对“问题”学生时,要更好的做到角色互换,站在孩子的立场去思考他们那异于平常小孩行为的原因,真正做到将心比心。

  最后,我们应该学会创新,更富有智慧。应该说,充满爱的教育,都是饱含着智慧的。教育应该是多方位多角度的,不能把它变成单一的说教。小林校长为了让孩子吃得营养、均衡,他没有讲连篇的道理,只是要求,每天的饭盒里都要有“海的味道”和“山的味道”。这是一个新鲜的说法,很有创造性。一方面避免了孩子的挑食,另一方面增长了孩子对蔬菜的认识,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孩子的好奇心,调动了孩子的积极性,使简简单单的吃饭都变成了一种乐趣。

  在《窗边的小豆豆》里,这里面所蕴含的关爱、理解、包容、信任和智慧,是孩子成长中不可缺少的“心灵鸡汤”。它让所有的教育者相信,只要是饱含爱的教育,就没有不可教的学生。也许,我们不能像小林老师那样彻底地挖掘学生的天赋,但我们可以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去呵护每个学生的天性,信任他们,尊重他们,包括他们独一无二的叛逆和淘气,尽可能让他们的童年变得多姿多彩一点,尽可能地给每一个学生多一分正能量!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11

  今年我读了日本著名作家黑柳彻子的代表作《窗边的小豆豆》,这是一篇描述发生在上世纪40年代左右的教育故事一本书,它不是一部杜撰的小说,而是作者的亲身经历,记录了她上小学时的一段生活。当我读这篇作品的时候,我被书中的主人公小豆豆天真,善良,纯洁,自然的行为和语言所打动,没有华丽的词藻,没有跌宕的情节,没有刻意的遮掩,没有有色的褒贬,作者平实朴素的文风,小豆豆随心所欲的流露,巴学园里亲切,随和的教学方式使我感触颇深。

  说心里话,我是羡慕小豆豆,调皮的她因淘气被原学校退学后,来到巴学园碰到了一个超级棒的'小林宗作校长,小林校长以他独特的方式创办了一所非常特殊的学校——巴学园,整个学校是由几辆电车改装成的,孩子们的教室就是电车车箱。一个班级就十来个学生,孩子们不必按照规定的座位坐,凭自己的心情每天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座位。更有趣的是老师上课的方式也不一样,从第一节课开始,老师就把当天要上的所有的课的问题点满满地写在了黑板上,孩子们只要从自己喜欢的那门功课开始学,遇到不懂的问题就到老师那请教。这样的学习是充分自由和自主的,这样的学习更有利于老师充分地了解学生,进而因材施教,所以这样的学习也称得上是真正的学习。

  小林校长对幼儿教育有他独到的见解。他能够很有耐心地连续听六岁的小豆豆说四个小时的话而不打呵欠;最最棒的是,他尊重小豆豆天马行空的想法,当小豆豆把自己最珍贵的钱包掉到学校的厕所里了。小豆豆为了找钱包把粪坑里的东西全捞出来堆成一座小山,校长先生看见后说:“干完了要把它们都送回原处哟!”。如果我们看见这番情景,一定会阻止小孩子的,怕他们弄脏了衣服,污染了环境,或者会帮孩子找。但是小林先生只是说“弄完以后,要把这些全都放回去”。 小林校长经常对小豆豆说的一句话:“你真是一个好孩子!”这句话对小豆豆来说是多么地珍贵,一直鼓励着她,支持着她,试想如果没有遇到这样的好老师,那么今天的这个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恐怕就会在“坏孩子”的阴影下,被自卑心理所包围,而不知所从。小林宗作先生的教育方针就是他自己说的“无论哪个孩子,在他出世的时候,都具有优良的品质。在他成长的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影响,有来自周围环境的,也有来自成年人的影响,这些优良的品质可能会受到损害。所以我们要早早的发现这些优良的品质,并让他们得以发扬光大,把孩子们培养成富有个性的人。”他经常带着孩子们到大自然中去学习各种知识,掌握自然的节奏和韵律,希望孩子们尽可能的保持自然的性格。

  在小林先生的眼里,孩子们就是自然的产物,所以对于那些身体有残疾的孩子,(泰明是一个患有小儿麻痹症的孩子,高桥是个侏儒)他总是想尽办法来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保护他们小小的自尊心不受到伤害。由此我联想到了我校“随班就读”的学生,对于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特殊群体,我体会到教育者必须正确认识他们,研究他们,“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尊重孩子我们要把他们当作一个完整的人来看,尊重他们的人格,尊重他们受教育的权利,每一个人都需要人格的尊重和精神的关怀,而他们则更渴望心灵关怀和精神鼓励。关爱孩子

  “爱是开启孩子心灵之门的钥匙”,老师对学生的爱,可使学生的自尊的情感得到满足,他们会把这种情感迁移到学习上,从而消除心理“伤疤”,增强自信心。我需要做到:“少点歧视多点偏爱;少点结论多点分析;少点责备多点鼓励;少点失望多点坚持”。欣赏孩子爱因斯坦曾说过:“如果把学生的热情激发起来,那学校所规定的功课,会被当作一种礼物来接受。”实践证明对随班就读生的教育,“温柔胜于强力,成功的背后是激励”,多给学生一些激励性的评价,可以唤起随班就读生的上进心,是一种事倍功半的好办法。教师要最大限度地鼓励和激励他们多说说:

  “你是不是觉得……”

  “我听见你说……”

  “我看看你是不是这么说的……”

  “在你看来……”

  “因为……,你觉得(感到)……”

  因此,对“随班就读生”应不吝惜微笑,不吝惜爱心的倾注,不吝惜热情的鼓励,从而激发他们学好功课的兴趣,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热情和信心。盈盈之春水,是开启搁浅之舟的外因。

  另外,我还羡慕小豆豆有一个宽厚仁慈的妈妈,豆豆面临退学,她母亲像所有母亲一样替女儿担心,但没有告诉豆豆这次退学的事情,怕在豆豆的心里留下自卑的情绪,而是说我们去一个新学校看看吧?听说那里很不错呢!豆豆在新学校里建立的自信心也要归功于母亲。当豆豆第一次吃饭,拿出“海的味道,山的味道”时,可以说是轰动了全校,因为她的饭盒里五颜六色,看上去像花圃一样漂亮。母亲还是豆豆的好朋友,答应买小鸡,豆豆让狗咬伤耳朵时恳请母亲的事,母亲都说到做到,没有事后惩罚小狗;“跳沙滩,入粪坑”这些在一般家长眼里无法容忍的事,而她母亲却毫无责备,只是提醒她注意安全。

  学校组织的一次次“探险”性活动,捉鬼,看海,野炊活动她母亲都是举手赞成,对小林校长的工作一直是用赞赏的眼光去看待。

  可见教育博大精深,对于有问题学生的教育,学校肩负着重任,而家长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只有家庭学校教育配合和谐,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师只有在教育的蓝天下,不断学习,不断探索,才能搏击长空,才能无愧于每一个孩子。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12

  《窗边的小豆豆》成为日本有史以来销量最大的一本书,是必然的。这绝对不是作者黑柳彻子的文笔怎样优美动人,而是书中描述的那个“巴学园”完美的现代教育倾倒了无数人,同样倾倒了我们。

  书中的主人公小豆豆,就是本书的作者黑柳彻子,从小就是一颗令学校老师头疼的“怪味豆”,阳光一样灿烂的天性与传统学校教育格格不入。书中是这样描述的:

  “……我站在窗子旁边,是为了等宣传艺人们……当宣传艺人们表演完毕后,别的孩子都回到了座位上,可我还是照样站在窗边。老师问我:‘为什么还站在那里?’我回答说:‘也许这些艺人们还会回来呢,也许还会有别的艺人过来。’仍旧朝外面张望着。……我发现学校的书桌盖子和垃圾箱的盖子一样,不禁十分高兴,上课的时候把桌子开了又关,关了又开,足足折腾了上百遍……”

  这就是小豆豆在传统学校开始上学仅仅几天之内发生的事情,试想有哪个老师能忍受上课时有这样的学生在班级中存在呢?于是,小豆豆被校方勒令退学了。这也怪不得学校,照现在看来,小豆豆是一个典型的LD的孩子(Learning Disabilities的简称),在当代的中国称之为“学习障碍”或者“小儿多动症”。学校是不愿收留这些麻烦的怪孩子的。

  如果不是幸运之神眷顾小豆豆,成年后的她,必定游离于主流社会之外,更谈不上成为日本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女性之一,并成为联合国亲善大使了。

  事实上,这颗在普通人眼中的“怪味豆”是幸运的,原因之一是她拥有一个伟大的宽容的母亲。面对女儿被校方勒令退学如此大伤脸面的情,依然疼爱着她的女儿,丝毫没有责怪小豆豆,撒了一个美丽的谎言后,默默地四处寻找适合自己女儿的学校。工夫不负有心人,母亲成功了,她找到了现代教育的理想国度——巴学园。

  巴学园是一所可以令全世界所有的学校都汗颜的学校,无论用“奇迹”还是“童话”来赞誉它都不过分。就拿小林校长来说吧,他是巴学园的灵魂。作为一校之长,在与小豆豆第一次见面的时候,竟然认真地听一个6岁的孩子絮絮叨叨地讲了4个小时,直到讲得这颗有着强烈说话欲的“怪味豆”再也讲不出新的东西再也不想讲为止。这个惊人的举动,竟神奇地治愈了小豆豆上课喜欢站到窗边的毛病,从此以后“竟然能端端正正地坐在最前排的座位上了”。这位小林校长拥有如此神奇的魔力的原因,就是他年轻的时候就有志于教育,为求教育真谛曾多次自费到西欧教育界去求学,学成归国就按照自己的理想自费创建了这所童话般的“巴学园”。

  书中介绍到了许多小豆豆的同学,我们会惊奇的发现,在巴学园这所仅有四五十个学生的小学中,竟有许多的怪孩子,甚至包括“几个患有小儿麻痹症或者其它残疾”的孩子。几十年过后,这些孩子除了几个患病英年早逝之外,其他都在自己喜爱的工作岗位上快乐的生活着。

  教育这些怪孩子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呢?就是这位令人尊敬的校长,他从来不说“大家要帮助他们”之类,令怪孩子们丧气的话,而只是说:“要在一起啊,大家做事要在一起啊。”自始自终,在小林校长心目中,这些孩子都是和普通孩子一样看待,给予他们尊重,同样保护了他们幼小的自尊心。不论是在游泳池游泳的时候,还是在食堂吃饭的时候。最令人钦佩的是,他为了给一个残疾的孩子信心,竟为他开了一个全校性的运动会。几乎所有的比赛项目都是为他量身定做的,所以,几乎每一项比赛,他都是冠军。可想而知,这次难忘的经历会给这个身体残疾的孩子多大的鼓舞,对他一生产生多大的影响啊。

  这些怪孩子就在小林校长精心的照料下自尊自信的成长着。

  今天,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我们的身边还是存在着这些为数众多的所谓的怪孩子。他们中有多少就像小豆豆一样,天生的数学白痴啊(黑柳彻子到了成年,还是不能对付10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一个人在某一个功能方面缺憾,并不是他的错误。然而如今的教育,却容不得他们的存在。学校的全面培优,使得这些孩子不断的边缘化。一门功课的考不及格必定使其丧失发展其它特长的空间。无止境地补差,残忍地折磨着这些边缘学生的身心。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风不切实际的心态挤压着这些学生的成长。

  于是,韩寒之流的愤然退学,用手中的笔无情地嘲讽着现代学校教育,更多的孩子放弃了理想,甚至放弃了自己的生命。

  在一座比一座华丽的校舍中,是否还为这些先天本以不幸的孩子保存有一个小小的成长空间?相信所有读完《窗边的小豆豆》的人,都会有此一问的。

  一门功课学不好,他们还能成才吗?

  谁来回答?

  学校?家庭?社会?

  在上个世纪就有了答案的完美教育,这个世纪又在哪里延续呢?

  “请不要叫他们怪孩子!”估计现在还只是个梦想。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13

  从识字开始,书便是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小伙伴的连环画,舅舅的《三海经》,我都爱不释手,囫囵吞枣地读。特别是读师范时时时泡在图书馆里,涉猎的内容更广、更杂。养成了读书的习惯的同时,沉淀在脑海中的东西也逐渐融会贯通,在工作和生活中不无裨益。

  学生午睡时,发现班级图书角有一本同学推荐的黑柳彻子的《窗边的小豆豆》,信手取来翻阅,却渐渐的欲罢不能了。

  《窗边的小豆豆》,勾起了我许多早已模糊远去的童年遐想——那个时候喜欢不厌其烦地用泥沙、野草玩做饭的游戏;夏天,即使外面太阳再大再热也喜欢和弟弟去溪沟里抓螃蟹、用铁锹挖蚯蚓用来钓鱼;初夏时节,漫山遍野摘红艳艳的野果子,长大后才知道它的学名为覆盆子;有时,也会让红的发黑的桑葚染黑了裤袋,受到妈妈的责骂却还在回味那酸酸甜甜的味道……。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曾经是那个天真可爱、爱幻想的小豆豆,只是成长赋予我们将其遗忘和蜕变,成年人的眼、成年人的心总是悄悄遮蔽了童年的那些最为纯真的东西。而如今,身为人师,拾起蜕变前的记忆时,发现了解淡忘了的孩子们丰富的内心世界是势在必行。而这本《窗边的小豆豆》好像为我开启了一面窗,一面走进孩子世界的心灵之窗。

  虽然,我已回不去童年,不能真正再次体味童年,但是否可以让自己的心里再住进去一个小孩,试图让自己保持一颗童心呢?没错。我想,作为一名老师,尤其是小学老师,除了有耐心、信心、责任心、爱心之外,很重要的一点还是应该要有一颗能跟孩子们达到心与心交流的“童心”。书中的校长“小林宗作先生”就是这样一位非常富有“童心”的出色教育家。他乐于了解孩子的喜好、可以用孩子说话的思维方式跟学生交流、用孩子们喜欢的学习方式进行个性化教学;他还会用心听取学生的建议并且尽可能地为孩子们达成他们的小小心愿——在巴学园里,似乎小林宗作并不是人人敬畏的校长,而是孩子们的知心朋友。

  教师和学生之间没有代沟和隔阂的教育是最和谐的教育,视学生为平等的人,才真正的“人-人的对话”式教育。巴学园式的教育就是我们应该学习的对象,不管对学生来说还是教师都是学习和成长的乐园。这不正应了我们的校训么?乐于听孩子说话不是任何人能做得到的,而小林宗作校长却可以悉心地倾听一个七八岁的孩子说整整四个小时的一般成年人听起来无厘头的“废话”。对退学全然不知却朦胧地感觉到被冷眼相看的小豆豆第一次走进巴学园,第一次和新学校的校长小林宗相处时她觉得“非常安心,非常温暖,心情好极了……生平第一次遇到了自己真正喜欢的人!”甚至想“能永远和这个人在一起就好了。”孩子虽然天真但也是敏感的,他一眼就能辨别出谁对他好,谁对他不好。而小豆豆遇到的这位校长就好像是自己非常值得信赖和值得感激的知己。更难得是小林先生,“在那时也和小豆豆一样,怀着相同的感觉。”对于孩子们要求,小林先生也并不是一味地说“不行”,而是尽量地满足他们的需求。

  教育应该改善传统的教学模式,从孩子的视角出发寻求一条更加科学的教育之路。如果孩子们并没有感觉到上学是一件枯燥、乏味的事情,并非常享受在学校的每一分一秒,那我们的教育就是成功的,而现实中总是有一部分孩子们会对学习反感,是值得我们教育者去深刻反思的。小学的课堂在孩子们看来应该是丰富多彩的,有趣地,好奇的,就像是在巴学园里,初来咋到的小豆豆觉得学校的一切都非常的“特别”,跟以前的学校决然不同:从教室的设置、教室的座位到上课的方式;再从有意思地吃午饭到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每一项,小豆豆都觉得特别“有趣”。从此,每天早上睁开眼,小豆豆都会有一种迫不及待去上学的感觉,小豆豆变了,曾经因为干扰他人学习被退学的小豆豆变成了校长、同学和父母眼里的“好孩子”。由此看来,找到合适的教育方式就可以改造无数个像小豆豆一样被退过学的“好孩子”。

  在巴学园里的孩子之所以都喜欢那里,舍不得离开那里,还因为,那里是一片酝酿“情谊”的土壤。五十多个孩子都是在小林先生和教育者们用心呵护的对象,没有例外,没有歧视。无论是对于患小儿麻痹症的泰明还是得侏儒症的高桥君,体味到的都是公平甚至更多的照顾。为了让这样身体上有障碍的孩子能够去掉自卑心理,以及“我比别的孩子劣等”的想法,校长先生尽了他能做到的种种努力。运动会上特意设计了适合高桥君的项目,让他可以取得好成绩;游泳的时候不穿泳衣一起到池子里游泳等。但其实,孩子们在善意、快乐和温情熏陶下的巴学园根本就没有诱发孩子们歧视、攀比等不良想法的导火索。

  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真正地从每一个学生的角度和地位出发因材施教,培养和发展他们独立的个性,像小林先生那样用心倾听孩子的内心、用心去做、努力去做,教育者就一定会有无穷无尽的快乐收获。有时候,孩子们的要求并不多,或许只是一个小小的鼓励和一个关注的眼神,但小小的内心有着丰富多彩的世界,善于用心发现的教育者才会游乐于这个美丽、纯真、善良的世界。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14

  大人都忘了,他们也曾经是小孩,他们的口袋里,曾经藏有各种怪兽,他们的脑袋里,曾经浮现奇幻彩虹。“每一个小孩都是一本生动有趣的故事书。”大人说。“每一个大人都是一本呆板无聊的教科书。”小孩说。大人永远搞不懂小孩的内心世界,那个世界到底是一只美丽飞舞的蝴蝶,还是一头乖戾难驯的野兽。小孩才懒得去弄清楚内心世界,内心世界只交给内心世界。内心世界的留白在小豆豆的身上得以显现,追随小豆豆的脚步,了解我们那不曾知道的窗边。

  《窗边的小豆豆》一直是我最喜欢的一本书,不仅仅在于书是作者对于自身童年的描述,更在于她的独有的风趣。该书讲述了小豆豆(作者)因淘气被原学校退学后,来到巴学园。在小林校长的爱护和引导下,一般人眼里“怪怪”的小豆豆逐渐变成了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巴学园里亲切、随和的教学方式使这里的孩子们度过了人生最美好的时光。故事的许多片段都会在我的脑海中呈现画面,看着小豆豆做出的一件一件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不经有时会笑出生来,那独属于童年的天真与童趣。

  “记得小豆豆第一次见校长,小豆豆滔滔不绝地讲了四个小时。校长一会儿笑,一会儿点头,一会儿又说:“还有呢?”因此小豆豆更高兴了,便一个劲地讲了下去。小豆豆不由得感到自己有生以来第一次碰上了真正可亲的人。长这么大还从来没有人用这么长的时间来听自己讲话。而且在这么长时间里连一个呵欠也没打,丝毫也没有厌倦的表示。就像同小豆豆谈天一样探着身子非常认真的听她把话讲完。”这不由的让我想起,作为幼儿教师的我,学会了自己说,用说传递知识给幼儿,而忘了听幼儿说。作为新教师的我不曾有过长时间聆听幼儿的故事,我也曾想,如果遇上,我是否也能像小林校长那样,做一个享受的聆听者,然而答案却是不确定的,也许会,也许不会。我往往想要用自身知识去传递给幼儿想要的,而慢慢忽视了去听他们需要或者想要表达的是什么。正如我们的创意美术,每个幼儿创作出来的作品都是不一样的,而对于老师的解读老说,也许会不自然的就联想到,我们想要让幼儿表达的事物,而在幼儿的眼中,却有不一样的设计。记得我带领着幼儿创作跳舞的水珠,三原色的拼撞,有的说我画的是一只大龙虾,有的说我画的是小女孩在跳舞,他们都有一个独属于他们创作的故事,在聆听他们的故事中,你会发现,他们创造出来的作品,正如他们的描述一样,很像。然而仅凭着我们的眼睛却是很难理解,试着去聆听幼儿,听听他们想要叙述和表达的事,给幼儿一定的想象留白空间,专属于他们的内心世界。

  回想“小豆豆在上厕所的时候不小心把她的漂亮的钱包掉进去了,于是,她找到一个长把舀子,费力地打捞她的钱包,地上已经堆满了秽物,钱包连个影子都看不见,校长先生路过这里,问明情况之后,对小豆豆说:“弄完之后,把那些东西都放回去。”以前的我,可能一瞬间萌生的念头,也许会让小宝贝放弃打捞,因为知道这样不会找到钱包,也因为我们知道这结果,而劝解着幼儿在没有尝试过程就放弃了。殊不知在我们劝其放弃的同时也就劝其放弃了去尝试,去探索的机会。正如我的小时候,爸爸妈妈老是害怕我受伤,常常会选择把我待在他们的身边,虽然没有危险,然而我也失去了与同伴游戏的机会。然而在与幼儿相处的这段时间内,也让我感受到幼儿特有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记得晨间锻炼时,我们的玩具是废旧的轮胎,我们有一对宝贝创新了玩法,不仅仅停留在滚轮胎,跳轮胎,而创造出了轮胎呼啦圈,一个朋友高举轮胎,从另一个小朋友的轮胎穿过,刚看到这个场景,我的内心是担忧的,小班的孩子力气小,轮胎对于他们来说较重,并且还需要举过头顶,我试图想要去劝解幼儿换一种玩法,而看着他们玩的很开心的笑脸中,我又止住了脚步,在持续观察的游戏中,也让我理解,幼儿有自我保护的能力,当他们知道是危险的时候,他们会感到害怕,而不是依旧想要去做完他。试着给幼儿尝试新事物的机会,他们会给你不一样的惊喜,而作为教师所要做的,就是为幼儿减少或者消除隐形的安全隐患,然后在危险的情况在适宜介入,做幼儿的合作者,支持者,引导者。

  “你真是个好孩子”也许这是小豆豆第一次被表扬的话语,在别人眼中是魔鬼的小豆豆,但在小林校长的眼中,却是一位独一无二的天使。有着自己的独特之处。身为教师的我们,更需要一双会发现美的眼睛。发现幼儿的闪光点,也许你不轻易的一句话,在他们心中却有着不一样的作用。幼儿没有好坏之分,他们只是有的表现的乖巧懂事,有的为调皮可爱。然而,他们都有自己的闪光点,老师需要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并且让闪光点放大,让幼儿有着独特的存在感。

  真实童年,细微描述。一件件有趣的事浮现眼前。正如幼儿给我们带来的快乐一样,我们正努力创造一座属于幼儿的巴学园。做自己想做的事,感受独属于童年的纯美与真实。用心感受爱,用微笑感染爱,用感动暖心爱。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15

  《窗边的小豆豆》是日本著名的女作家黑柳彻子的著作,她是继奥黛丽赫本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第7任亲善大使,这本讲述作者童年生活的自传性小书。

  小豆豆是作者儿童时代的昵称,这本书主要讲述了作者上小学时的一段真实的故事。而“窗边的”这三个字充分体现了作者在第一所学校上学时,被老师和同学排除在外的感觉。因为小豆豆老是像一粒粒的豆子那么顽皮地蹦来蹦去,十分淘气,而且好奇心也特别的强烈,对每样事物都充满了兴趣。上一年级的豆豆因老师受不了她“不寻常的逻辑”而被退学了。

  后来妈妈带她来到了一所特殊的学校——巴学园。在小林校长的细心爱护和教导下,让在一般人眼里“怪怪”的小豆豆逐渐变成了一个人人接受并越来越喜欢的好孩子,并奠定了她心灵爱和自尊的基础体系,成就了她辉煌的人生。

  书中的小豆豆非常招人喜欢,她顽皮但又天真可爱、活泼开朗,她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心。书中有很多以小豆豆的孩子视角写的好玩故事,比如她不顾一切地向一张报纸跳去时,没想到却掉进了厕所的掏口里;还比如当她上厕所头往下看的时候,不幸她那五颜六色的钱包和白色蕾丝帽“啪”地一声掉进了厕所里……这些趣事都让人情不自禁地捧腹大笑。小豆豆也很大胆和自信,她诚心诚意地帮助有残疾的泰明爬上“自己”的树并和校长勇敢地交流自己的想法。

  小豆豆有一个宽厚仁慈的妈妈,小豆豆被退学后,妈妈轻描淡写地对小豆豆说:“我们去一个新学校看看吧?听说那里很不错呢!”而且一直瞒着小豆豆,直到她20岁的时候,才告诉她当时是被退学了。用作者的话说,如果当她还是一年级的小学生时,妈妈就对她说:“怎么搞的?你竟然弄到要退学!我们只好再找一个学校了,如果再退一次学,就没有学校再要你了!”,那样的话十分沮丧而又惴惴不安的孩子可能就会失去上学的兴趣了。

  小豆豆是幸运的,拥有这样的妈妈的同时遇到了那位慈祥、温柔、善解人意、为他人着想的小林宗作先生。

  第一次来到巴学园时,小豆豆就觉得校长很让人放心。校长先生说:“把想说的话,全部说给老师听!”小豆豆很开心地打开了话匣子,一口气讲了4个小时!

  “这个时候,小豆豆感到,生平第一次遇到了真正喜欢自己的人!因为,从小豆豆出生以后直到现在,还从来没有一个人这么长时间地听她说话呢。而且,这么长的时间里,校长先生一次也没有打哈欠,一次也没有露出不耐烦的样子。他也像小豆豆那样,把身体探出来,专注地听着……”第一天,小豆豆在先生的艺术的亲切的倾听中,感觉非常安心,非常温暖,觉得学校非常有趣。

  小林校长说:“无论哪个孩子,当他出世的时候,都具有优良的品质,在他成长的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影响,有来自周围环境的影响,也有来自成年人的影响,这些优良的品质可能会受到损害。所以,我们要早早地发现这些‘优良的品质’,并让它们发扬光大,把孩子们培养成富有个性的人。”

  小林校长并不像其它校长一样只追求孩子的成绩如何好,他热爱每一个孩子,总是对孩子们说:“你真是一个好孩子呀!”而且还带给孩子们充分成长的自由,小林校长是一个伟大的校长。

  这位以自己理想办学的小林宗作先生,是日本杰出的教育家,也是成立日本韵律学协会,将韵律学普及到日本的人。他早年执教,后来自己创立巴幼儿园和巴学园(小学)。学校的怪怪的名字——“巴”,是指两个一黑一白的巴形图案组成的类似太极的徽记,是希望孩子们能够在身体和心灵两方面得到和谐的发展。

  他创办的巴学园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学校,学习环境,学习理念都和其他的学校不一样。

  巴学园的教室是一个个废弃不用的电车车厢。

  巴学园的午餐是‘海的味道’和‘山的味道’。

  巴学园的教育方法是自己从喜欢的课程开始学起。

  巴学园的运动会是能够自己策划稀奇古怪的项目让每个孩子都能发挥特长。

  巴学园的活动是上午如果把课程都学完了,下午大家就集体出去散步。在大自然的环抱中一边学习一边放松,小朋友的许多疑问老师都一一解答,在潜移默化中孩子们便学会了地理、物理,生物等知识。

  巴学园的校园生活是夜晚在大礼堂里支起帐篷“露营”,听校长讲旅行故事……

  巴学园里的一切新鲜动人的场景是多么令人羡慕啊!

  这就是素质教育吧!然而,这又不单单是素质教育,这是一种爱的教育,用无条件的爱和信任教出的学生就会独立自信、优秀出色。

  这本自传性的书——《窗边的小豆豆》,在扉页上写着:谨将本书献给已逝的小林宗作老师。由此可见先生对她人生的影响。

  《窗边的小豆豆》充满了如流水般和谐自然的韵律。“不仅带给全世界几千万读者无数的笑声和感动,而且为现代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成为20世纪全球最有影响的作品之一”。

  每个老师与家长都应该来读读这本书,来探索孩的内心世界,找到一种适合孩子成长的教育方式,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才是教育孩子的出发点。

  衷心希望这本书能带给我们启迪,让我们也能从爱出发,为孩子们打造出一个丰富多彩,充满爱和快乐的童年。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集锦15篇)】相关文章:

1.窗边小豆豆读后感

2.《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

3.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

4.《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

5.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集锦15篇)

6.【精】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

7.小学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

8.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300字

9.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1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