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遗产的导游词15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导游,就有可能用到导游词,导游词具有极强的实用性,涉及的知识十分广泛。那么什么样的导游词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世界遗产的导游词,欢迎大家分享。
世界遗产的导游词1
各位游客:
大家好!
我是你们的导游胡佳楠,大家可以叫我小胡。欢迎大家到八达岭景区观光旅游。今天有幸陪大家一起参观,我很高兴,希望各位能在八达岭度过一段美好时光。
游客们,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著名的八达岭长城。它的特点很自然地呈现在我们面前――高大坚固,雄伟壮观。它从东边的山海关,一直到西边的嘉峪关,有一万三千多里呢!您向远处看,八达岭长城无限延伸着,一眼望不到头。它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着。我们现在站在城墙顶上,你会发现:城墙顶上十分平整,像十分宽阔的马路,五六匹马可以并行。再到旁边来,你们就会发现许多个2米多高的垛子,整齐地排列着。垛子上有方形的t望口和射口,是用来t望和射击的。游客们,看到不远处那高高的'城台了吗?它们又被称为烽火台。烽火台分为二层,第一层是供士兵休息和吃饭用,第二层是用来察看军情的。只要敌军一来,士兵们就立刻点燃烽火台,并在短暂的时间里通知整个长城。烽火台的作用是那么大呀!
游客们,你们知道长城是怎样建造的吗?让我来告诉你们吧!那时候没有火车,没有汽车,也没有起重机,就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将条石和城砖抬上着陡峭的山岭。可是你们知道吗?我们脚下踩着的条石一块就有两三千斤重呀,相当于三十个人的重量。古代的劳动人民真辛苦啊!
现在让我给你们细细地讲一讲关于人民修筑长城的故事吧!传说古代有一对夫妻,男的叫范喜良,女的叫孟姜女。在他们结婚时,秦始皇把范喜良抓走去修筑长城。孟姜女每天在家里苦苦等待,终于有一天她按耐不住心里的焦急,去寻找丈夫。可她知道自己的丈夫变成一堆白骨后,便哭倒了一大片长城,成了望夫石。这就是《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大家听了,是不是对长城又又有了新的认识呢?
现在长城虽然失去了军事价值,可它依然是我国人民智慧和血汗的结晶。现在,大家可以自由参观,两小时后在这里集合,但需注意以下几点:1、不要边走边看景,注意安全。2、不要乱扔垃圾,破坏公物。3、不要走太远。好了,大家开始自由参观吧
世界遗产的导游词2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的汽车正行驶在八达岭高速公路上,马上就要进入即将参观的八达岭景区。前面山上,八达岭长城就盘踞在此。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古代人民就已经开始修建长城了,那个时候诸侯争霸,为了保护自己的领地不被侵犯,所以在各自的边界上纷纷修筑了长城,叫做互防长城。
八达岭长城是长城中的杰出代表,因为这里四通八达,故成为八达岭。可能大家会问,为什么要讲长城修筑在这里?其实这主要是因为八达岭地区重要的地理位置。它不仅守卫着明皇陵,而且也是京师的`西北大门。
八达岭长城是历史上许多重大事件的见证,例如萧太后巡幸,元太祖入关,慈禧太后西逃等等,八达岭都是毕竟之路。说到这里,还有一个故事要讲给大家:位于关城东门路旁,有一块巨石,传说在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慈禧在西逃的途中经过这里,曾经站在这块石头上回望京城,所以这块石头也就被叫做望京石。但现在这块石头已经不那么突出了
八达岭长城有三台两墙组成,,三台分别是城台,敌台,其中城台构造的非常简单,只是驻守的官兵避风寒的地方。那敌台的构造相对就要复杂一些,分为两层,下层是由田,井,回,等字形组成,上层有垛口和望孔是观察军情和射箭用的,所以这里也具有防御敌人的功能。
下面就到了烽火台,又叫烽燧,狼烟台。是不和长城相连的独立建筑。一旦敌人来犯,就点燃烽火通报军情,古人奖白天点燃的烟叫做烽,晚上的叫做燧。明朝的时候,还对烽火与敌人的关系作了严格的规定:敌人百余个,燃一烟点一炮;五白人,燃两烟点两炮;千人以上,三烟三炮;五千人以上,四烟四炮;万人以上,五烟五炮。就通过这种方式,在边关的军情能够飞速的传递到皇城大内。
在长城墙根的地方每隔不远就有一个小水沟,雨天的时候由吐水嘴向外排水,以免水冲刷城墙。而长城的墙体里面使用石头块铸成的,外边砌上砖,再在上面铺上石板,从而使建筑非常牢固!
世界遗产的导游词3
大家好,我是导游员张裕茹,欢迎来到泰山参观游览。
今日,风和日丽,天气晴朗,让我们共同爬上五岳之首的泰山,去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在我带大家浏览之前,我给大家提几个小要求,期望大家共同遵守:“在游玩的时候,请不要破坏建筑和在古木和石碑上刻名字,必须要跟着旅游团团体参观,还有就是路比较难走,请大家细心摔倒。
好!此刻我们就一同进入大山,去领略一下大山的'神韵。那里草木众多,所以空气异常清新,大家能够尽情的呼吸天然氧吧。
此刻我们正在中天门,不远处有一条小瀑布,大家能够休息一会儿,在瀑布前拍照留念。
世界遗产的导游词4
各位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们:
你们好!欢迎来到“世界遗产”之北京故宫,我是来自遂昌的翁导游,下面我就带大家去细细游赏一番吧。
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宫,又称紫禁城,地点位于北京城中心。开始建造与明永乐四年至十八年,也就是现在说的142019年至1420年,后来经过多个朝代的劳动人民细心修改,变的非常的富丽堂皇,但仍保持着原来的布局和规模,,是世界上保存的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古代木构架宫殿建筑群。最先的设计人是蔡信、阮安等,主持施工的人是蒯详、陆详等,名字里都有详哦!
我们说完了北京故宫的历史和人物建造,现在该说说外观和排列顺序了把!
这座城设四个门,南门正中面是午门、北边是神武门、东为东华门,西为西华门,四门个建有重檐庑殿顶门楼。这座城的四个角都还布有一些结构精巧、外观秀丽的角楼。外面的墙有10米多高呢!还有护城河宽52米,够宽的吧!长3800米,整个建筑群按南北中间的'中轴线为对称布局,层次分明,主次有序。
听完了一以上那些,你应该对北京故宫有些了解了吧!可能你还不知道把,连皇帝的住所都是那么井井有条!
文化殿,武英殿是面阔九间的但檐歇山顶建筑。文化殿是皇帝听大臣讲书的地方,武英殿是皇帝吃饭、居住和召见大臣的地方。后三宫、东西六宫和乾清宫和坤宁宫通直御花园。坤宁宫和乾清宫是内廷的正殿、正寝,是皇帝、太后和皇后的正式居住场所,平均面积宽九间,为重檐庑殿顶。
前三殿是全宫最大的建筑群,占地面积有达8.5万平方米,是宫城的12%,后三供则为前三殿的25%,期于宫殿依次递减,主要突出前三殿、后三宫的主要地位。1961年定位中国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已被联合过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长城导游词各位游客,大家好,很荣幸当今天的导游。今天,我带大家去观赏我国鼎鼎有名的长城。长城是由城关、城墙、敌台、烽火台等构成的,是我国古代各民族统治集团间的军事防御工程体系。长城是在两三千年,由各族人民反复多次修筑而成的,体现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力量和坚强意志,成为我国古代文明中的一项光辉灿烂的瑰宝。长城内外各族人民在无数次斗争和长期交往中,发生过许多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吸引着历代文人墨客为它赋诗作画,在我国文学艺术宝库中,许多优美动人的篇章与画卷。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古代人民就已经开始修建长城了,那个时候诸侯争霸,为了保护自己的领地不被侵犯,所以在各自边界上纷纷修筑了长城,叫做互防长城。如今,长城经过几次修整之后,基本恢复了以往的面貌,在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而且它还是当今世界上最上的防御性城墙!遍布了我国16个地区,全长达到了10.8万里。各位游客,现在,我们这次长城之旅就到止结束了,相信大家对这里都有了更多的了解和切身体会,也不必不舍,有时间还可以再来。
世界遗产的导游词5
尊敬的游客:
大家好!
欢迎来到布达拉宫。我是导游张志凡,大家可以叫我‘张导’。很高兴认识大家,但要注意以下几点;不要乱扔垃圾;在墙上乱涂乱画;踩踏花草等,祝大家玩得开心。
布达拉宫座落在西藏首府拉萨市区西北的玛布日(红山)上,是一座规范宽大的宫堡式建筑群。到这里,大家可以自己云游玩。
我推荐一个地方。松茸平展的白玛草墙领,金碧辉煌的.金顶,具有强烈装饰效果的巨大鎏金宝瓶,幢和经幡,交相映辉,红、白、黄三种色彩的鲜明对比,分部合筑、层层套接的建筑形体,都体现了藏族古代建筑迷人的特色。
谢谢大家!要走了,我还是有点舍不得大家,祝大家开心!
世界遗产的导游词6
尊敬的游客们:
你们好!我叫许诚,是你们导游,大家可以叫我许导,也可以叫我小许。我们即将游览的是颐和园。
颐和园是清代皇家园林,是我国重点文物单位,已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颐和园位于北京的西北郊,其前身清漪园始建于1750年,1764年建成,1860年被英法联军焚毁。1886年,慈禧太后挪有海军经费和其他款项重建,并与1888年改为颐和园。1900年,颐和园又遭八国联军严重破坏,1902年再次修复。好了,咱们现在开始游览吧。
我们首先要来到最有名的长廊。大家看,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多美呀!这条长廊有700多米,分为273间,每件横槛上都有画。你们相信吗?上千幅的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
现在我们在万寿山脚下,抬头仰望,那座八角宝塔形的建筑,就是佛香阁。下面一排排金碧辉煌的宫殿,就是排云殿。上万寿山吧!
现在我们已经登上了万寿山,是欣赏颐和园全景的最佳位置。正前面就是昆明湖,有人常说它像一面镜子,像一块碧玉。不知你们是否有同感。下面就去昆明湖吧。
看,昆明湖多大,但堤岸更长。看见那/个小岛了吗/?我们走过长长的石桥就可以到到上玩。请大家仔细数数这座桥的桥洞,一共有十七个桥洞所以叫十七孔桥。桥柱上的石狮子姿态不一,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
另外,还有月波楼,石舫等。我说也说不仅,请你们自己慢慢游赏吧!
世界遗产的导游词7
大家好,今天将由我带领大家参观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的祭天建筑群→天坛。
天坛位于北京正阳门东南侧,始建于明朝永乐初年,至今已有近600年的历史。天坛是明清两朝皇帝祭天和祈谷的场所,是中国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形制最完备的的古代祭坛建筑群。天坛平面布局呈“回”字形,北圆南方,象征天圆地方。天坛分为内,外坛两部分,每年孟春祈谷大典在祈谷坛举行,冬至祭天在圜丘坛举行。明清共有22位皇帝在这里举行过祭祀大典。
天坛不但以精美的古代祭坛建筑群闻名于世,也是北京城内最大的园林景观。占地面积有273公顷,植被覆盖率达89%。100年以上的古树名木就达3600余株之多。在1998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明朝天坛主要分为两个时期,一个是天地合祀时期,一个是天地分开祭祀的时期。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在营建北京宫城的同时,建天地坛。初建时为天地合祀,称天地坛。主体建筑有大祀殿。有9位明朝皇帝在天地坛举行过合祀天地大典。嘉靖年间,将天地合祭改为天地分祭。在原有的大祀殿的南面建圜丘,专门祭天。又在北京城的北郊建了方泽坛,祭地;东郊建朝日坛,祭日;西郊建夕月坛,祭月。嘉靖十七年时,把原来的大祀殿改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三层圆形攒尖顶,更名为大享殿。三层圆顶又分别铺盖成了绿色、黄色、蓝色,三色琉璃瓦,在这里举行大享礼。
清代乾隆皇帝对天坛的礼制、建筑进行完善和相应的改变。主要有六项:
第一,改建斋宫。第二,改天坛的内外坛墙为“夯土砖包墙”。第三,扩建圜丘。第四,把祈谷坛大享殿改称祈年殿,三色琉璃瓦统一成今天我们看到的蓝色。第五,在天坛西侧增设圜丘坛门,两坛两门,规制更加严谨。第六,改建皇穹宇。将重檐改称单檐。我们今天看到的天坛祈年殿是光绪年间重建的。
1918年新年元旦天坛对外开放。抗日战争时期,日军曾在天坛驻扎;解放前期,天坛曾经是国民党军队的弹药库。园内杂草丛生,昔日皇帝祭天的神坛已经面目全非。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对天坛进行了大规模的清理,部分建筑进行了修缮。使得天坛焕然一新。形成了以“一、三、五、七、九”为特点的建筑布局。
一,一条明显的中轴线。
三,三道坛墙。内坛墙;外坛墙;圜丘、祈谷之间的隔墙。
五,五组建筑。圜丘坛建筑群;祈谷坛建筑群;斋宫建筑群;神乐署和牺牲所建筑群。
七,七星石。
九,九座坛门。外坛墙两座,一座通往圜丘坛,一座通往祈谷坛。圜丘坛周围四座,泰元门;昭亨门;广利门;成贞门。祈谷坛东、西、北三座。东天门,西天门,北天门。
现在我们的位置是在成贞门。抬头向北望去,可以看到一条长长的'路,它连接着皇穹宇与祈谷坛建筑群。这条路,叫海墁大道,又叫丹陛桥。全长108丈,中间是神道,东侧是御道,西侧是王道。之所以称为桥,说法有两个:第一种说法是因为它南低北高,有步步高升的意思,与天相连,所以叫桥。第二种说法是因为这条路的下面靠北建有走牲口用的通道。这个通道还有个别称,叫鬼门关。因为这些牲畜是祭天的贡品,一旦经过这个通道,就再也无法生还,所以得名。在丹陛桥的北侧偏东,有一个平台,这里叫具服台。是皇帝举行祈谷大典时,临时在这里休息,换衣服的地方。祈谷坛就位于丹陛桥的最北面了。
进入祈年门,我们就看到了,著名的祈年殿。上殿下坛。殿高九丈九尺九寸九分。殿顶为圆形三重檐攒尖顶,顶部有鎏金宝顶。天青色琉璃瓦,象征“天”,殿内有蟠龙藻井。
祈年殿是用28根巨柱环绕支撑。形成内、中、外三圈。内圈4根龙井柱,柱间以东南西北的顺序,象征春夏秋冬。中圈12根金柱,隔出的12个柱间代表一年12个月,加上12根柱位,是24,代表一年的24个节气。外圈12根檐柱,隔出的12个柱间,代表一天12个时辰。祁年殿内中间北部,放有一个方形高石台,上面摆放的是皇天上帝牌位。东西两侧的方形石,摆放的是清代列祖列宗的神牌。
出了祈年殿,在祈谷坛的北侧,还建有一座五开间的大殿,叫皇乾殿。永乐年间建成,在天地坛时期它被称作叫“天库”,是专门存放祭祀天地神牌的地方。明嘉靖年间,天地分开祭祀后,皇乾殿专门放大享殿所需要用到的神牌。清朝乾隆年间将原来黄色琉璃瓦的顶,改成了现在我们看到的天蓝色琉璃瓦。
祈谷坛南侧东西两边还有两个配殿,面阔九间。里面原来放的是日月星辰、风雨云雷、五岳五镇、四海四渎、山川太岁等的神牌。明嘉靖改制后这些牌位都移到了先农坛。现在是供游人参观的展室。
祈谷坛东门外有一条通脊连檐的长廊,共72间,又叫七十二连房。长廊把祈年殿和神厨、神库连接在一起,是古代举行祭祀典礼时运送祭祀物品的通道。现如今已经成为人们休息、娱乐的场所了。
长廊的东南侧,有八块大青石,石头是人工雕刻成“山形”,叫七星石。这里是八块石头,为什么叫七星石呢?那是因为最初在明朝嘉靖年间,有道士称,大享殿东北方空旷,不利于皇权稳定和皇帝万寿,于是皇帝把7块石头放在这里是象征北斗七星。到了清朝,清朝皇帝认为,这七块石头代表东岳泰山得七座山峰。康熙皇帝派人考察泰山七峰的发脉,最后认定泰山发脉于东北长白山,乾隆皇帝在东北方向再加一块小石头,象征长白山。寓意满汉一家,江山一统。
今天,苍穹下屹立的祈年殿,依然矗立在郁郁葱葱的松柏林间,还是那样的高贵、神圣,祈年殿的“祈”为祈祷,“年”为谷子成熟的意思、意为祈祷有个好年景,能五谷丰收。
天坛的概况和祈年殿就给大家讲到这里,借祈年殿吉祥的名字,我衷心祈祷大家今年在各个方面都能有所收获。谢谢!那天坛的祈谷坛建筑群就给您介绍到这里。
世界遗产的导游词8
女士们!先生们!你们好!我叫陈灵铭,你们可以叫我陈导,也可以叫我小陈。我们今天要去的是庐山。
到了庐山,我们来到了第一个景点——老别墅的故事。从山上往山下看,这些别墅若隐若现。有的只露出五彩的房顶,有的.一半露在外面,一半藏在树丛中。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赛珍珠的别墅。赛珍珠是一个作家,《大地》这本书就是赛珍珠写的。别墅里有书房、卧室等一些房间。赛珍珠6岁的时候就在书房写信。她还经常在别墅外面的花园里看书。庐山上还有许多别墅,比如朱德别墅、邓小平别墅等。
俗话说:“不到三叠泉,不算庐山客。”三叠泉就是这次游览的第最后一个景点,当然也就是这次旅行的压轴好戏啦!三叠泉顾名思义,瀑布被陡峭的山岩分成了三叠。第一叠瀑布细细的,像几条银鱼从瀑布上跳下;第二叠瀑布比第一叠泉水粗了一点,犹如一条白龙;第三叠瀑布就像一匹白布,被刀般的岩石劈成两半,落进水里,溅起一朵朵水花。站在三叠泉脚下,泉水随风飘来,像下雨一样,十分的凉爽。
看着瀑布,我想起了李白写的诗: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最后,有孩子的带好孩子,不能随地大小便,垃圾不可以乱扔。
世界遗产的导游词9
各位游客:大家 好,我 叫童龙杰,大家可以叫我童导,很荣幸当你们的导游,今天,我带大家去观赏我国鼎鼎有名的长城,这长城在世界可是独一无二的,你们期待吗?我们游玩时请保护这里面的城墙 ,不要用笔在上面写“某某人到此一游”也不要乱丢垃圾,乱吐痰哟。
长城,是我国古代一项极为雄伟的防御建筑工程。它东、西、南、北纵横交错,绵延起伏。建于我国辽阔的土地上。其中横贯我国北方的长城规模更为宏大,东西相距长达一万余里。因此,我们要保护这里的各种东西,不要损坏它。
“因地形,用险制塞”是修筑长城的一条重要经验,至于修筑城墙,则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干和心血。
长城按地理位置分有八达岭长城,慕田欲长城、司马台长城、金山岭长城……我们今天游览的八达岭长城,位于北京延庆。八达岭长城是长城中保持最完整的一段长城。
从北京出发,走了几十公里就来到长城脚下,这一段长城修筑在八达岭上,高大坚固,是用巨大的'条石和城砖建筑的。城墙顶上铺着方砖,十分平整,像很宽的马路,五六匹马可以并行。城墙沿有成排垛子,垛子上方有方形的望口和射口,供人望口和射击用的。长城上的烽火台在战争年代有着很大的作用。如果来犯的敌人有100人,一个烟一个炮,500个敌人;两个烟,两个炮;1000个敌人以上,三个烟,三个炮;5000人以上,四个炮,万人以上,五个烟,五个炮。
游客们,你们知道吗?长城还有一段传说。相传孟姜女和丈夫成亲的当晚,朝廷把她丈夫抓去修长城,孟姜女在家苦苦地等着他回来,始终没有等到自己的丈夫。于是,她带上行李,去寻找她的丈夫。来到长城,他询问一位农夫,有没有看到他丈夫,农夫说他看到过,可是搬石头死了。一听到这里,孟姜女哭了三天三夜,哭倒了长城,把她的丈夫哭了出来。这就是著名的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
游客们,现在我们已经下了长城,结束今天的长城之旅。感谢大家的支持,我们下次再见。
世界遗产的导游词10
大家好!我是你们今天的导游——小蔚。今天,我们来到了远近闻名的八达岭长城游玩。
八达岭长城是我国古代伟大的防御工程————万里长城的一部分,建于明代弘治八千年(公元1505年),明嘉靖、万厉年间曾加以修葺。该段长城地势险峻、居高临下,是明代重要的军事关隘和首都北京的`重要屏障。
从北京出发,不到100公里就来到了八达岭长城的脚下。它高大坚固,是用巨大的条石和厚重的城砖筑成的。城墙顶上铺着方砖,十分平整,像很宽的马路,五六匹马可以并行。城墙有两米多高的成排的垛子,垛子上有方形的暸望口和射口,供暸望和射击用。城墙顶上,每隔三百多米就有一座方形的城台,是屯兵的堡垒。城台有高有低,高的叫做楼,是守望和军士住宿的地方;低的叫墙台,高度与城墙差不多,但突出墙外,四周有垛口,是巡逻放哨的地方。在至高点上,还设有烟墩(即烽火台),是古代传递信息的设施。
从1995年10月1日起,每个周末八达岭长城从南至北四烽火台的1200米距离内,650盏彩色泛光灯同时亮起迷人的灯光。每日晚上18点30分至21点30分,对游客们开放。欢迎大家晚上来观看啊。
世界遗产的导游词11
中国各位朋友:
现在,我们来到了海神庙。有道是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自古以来,秦皇岛、山海关非常发达。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明朝开国元勋徐达奉命主持修建长城。为了海关石河口修建了码头。船夫渔民出海作业,总是冒着很大的危险,在科学技术不发付给神灵。为了乞求神灵的保护,乞求海上风平浪静,平安无事,就在老龙头的西侧祖庙、龙王庙等四座庙宇。1900年八国联军从老龙头登陆,四座庙宇被毁掉了。现在的,它综合了原有四座庙宇的特点,重新构思设计,延伸入海124米,是旅游观光临。
这里是牌楼,南北两面各有两个大字:安澜、伏波,--让大海安静,海不扬波,往前走就是山门。海神庙和一般佛教庙宇的山门不同,它里面供奉的不是四大天王,海中的神将。“天佑”的意思就是老天保佑,“天应”就是指叫地地灵,叫天天应。传物,浑身的力气没处使,就专门兴风作浪,玩恶作剧。后来他们被天后娘娘--就是妈祖的得力助手。
现在我们来到了海神庙正殿前面的庭院。左右两侧有两个吉祥物。右边的叫做“乘黄神话故事集《山海经》说:白民之国有乘黄。长的样子像狐狸,背上有角。要是骑到唐朝大文学家韩愈写过这样的诗句:飞黄腾踏去,不能顾蟾蜍。后来,人们就用飞黄上升得非常快。看来,乘黄的功能有两条,长寿和升官。可是,我们眼前的这个乘黄到两千岁,那可就太麻烦了;二是您真要骑了上去,可就要准备罚款了。
左边的.这一个叫做“龙马”。我国古代传说龙马是河水之精,说它是龙头,马身,还有声音很好听,说它是“鸣声九音”--有些人很谦虚,用“五音不全”来说自己唱歌声九音”,简直就是一个交响乐团!还有的古书上说这龙马就是乘黄。在海神庙的前面取其“河水之精”的含义。
现在请大家走进海神庙的大殿。正中端坐的就是海神。两边站的是他的助手。渤海湾之神叫做禺京。他的“分工”有两条:让大海风平浪静,让陆地风调雨顺。为了让大看大海,哪儿的海浪过高,就射箭击碎它,这时,两位巡海夜叉就是它的助手;为了位得力的干将,我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两位是千里眼和顺风耳。千里眼的眼睛瞪得大长的,专门负责收集各地旱涝信息。这两位是雷公和电母。雷公头似猕猴,嘴似鸡形拿椎,右手使槌,脚踏五面大鼓,他敲起鼓来,就是天上响起了隆隆雷声。电母手拿起来,天空里就会出现一道道闪电。左边的这二位是风婆和雨师。风婆只要把她背的布重重一抖是大风,抡上一圈,就成台风了。雨师用柳条在他的宝葫芦里沾上一下,往然,他用的力度和时间就决定了这场雨的大小和持续时间的长短。
古代的神明,都是凡人自己创造的。神明的功能,大都表达了人们的理想和愿望。今天,千里眼和顺风耳的功能已经由气象卫星和计算机承担起来了,--尽管还不那么准确,不那么全面 ,而雷公、电母、风婆、雨师的功能,我们最终能取代多少、能不能取代,甚至于有没有必要去取代,现在还都是一连串的未解之谜。
世界遗产的导游词12
游客们,大家好!我是阳光族游社的导游,我姓刚,大家可以叫我刚导,这次大家的游览地点是北京颐和园,颐和园是我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已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游览时请大家保持颐和园的清洁。
我们首先来到最有名的长廊。看呀,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大家猜它有多长?告诉你们吧,它有七百多米长,分273间,每一间上都有画,你相信吗?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
游客们,接着我们来到了万寿山了。这可是颐和园观景最好的'地方,葱郁的树丛,掩映着黄绿的琉璃瓦和朱红的宫墙。正前面,昆明湖非常地安静,有人说像是一面镜子,有人说像是一块碧玉,你是不是有同感呢?
最后我们来到昆明湖,昆明湖围着长长的堤岸,湖的两旁有许多石桥,湖中心有个小岛,岛上一片葱绿,走过长长的石桥,就可以来到小岛上玩。这石桥有十七个桥洞,叫十七孔桥,桥栏杆上有几百根石柱,不敢相信吧。
颐和园到处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完,希望你有机会去细细游赏。
世界遗产的导游词13
大家好,我叫张一鸣,我很高兴今天成为你们的导游。我们现在要去的地方是北京的`颐和园。我很荣幸陪你去北京颐和园。如果你有困难,尽管问,我会尽力的。
我们第一次来到著名的颐和园长廊。看,绿漆柱子和红漆栏杆,多美啊!这条走廊长700多米,共有273个房间。每件作品的窗台上都有彩色的画。嗯,沿着长廊走了一圈,我们来到了万寿山脚下。大家抬头一看,只见半山腰上矗立着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楼,黄色琉璃瓦闪闪发光,那就是佛香阁。
大家向前看。这是碧波荡漾的昆明湖。这个湖像镜子一样安静。当一艘游轮经过时,你可以听到人们在上面唱歌和笑。真的很漂亮!
怎么听我介绍,你也很感动?那就亲自去颐和园!
世界遗产的导游词14
大家好!我是颐和园旅游公司的导游,大家叫我小包就可以了,今天就由我来带领大家一起游览这个清代的皇家园林——颐和园。希望我的讲解能让大家满意,让我们度过一个美好的一天。
趁在下车之前,让我给大家介绍一下颐和园的历史吧,它位于北京西郊一带由四座大型皇家园林组成,乾隆皇帝为孝敬其母亲圣皇后用448万两百银在这里改建为清漪园。咸丰十年(1860年)清漪园被英法联车焚毁。光绪十四年(1888年)重建,改称颐和园,作消夏游乐地。颐和园的简介就是这些,接下来让我们走进颐和园吧!
请大家跟着我走,我们现在所在的位置是长廊,它有700多米长,分成273间,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副画没有哪副是相同的.,微风从左边的昆明湖上吹来,你感受到了吗?
游客们,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到了长廊的尽头,耸立在面前的是万寿山,半山腰上那披着闪闪发光的金色琉璃瓦建筑就是佛香阁,下面一排排金碧辉煌的宫殿,就是排云殿,各位不妨亲自去登山,不仅可以观看到美丽的景色,还可以锻炼身体哦!
我们游玩了万寿山,现在让我们来到昆明湖,昆明源碧波荡漾,上面有十七孔挢,有上百根石柱,上面雕刻着活灵活现的小狮子,大家只要走过石桥,就可以到湖中心的小岛上玩。
接下来的时间请大家尽情地欣赏颐和园的美景吧,但要注意卫生和安全,记住6:00时要在大门口集合,我们不见不散哦!
世界遗产的导游词15
大家好,我是光明旅行社的004号导游,我姓卢,大家可以叫我卢导,也可以叫我小卢。接下来,我将带领大家一起度过猿人遗址的旅程。周口店猿人遗址是《世界遗产名录》中的一处遗产,英文名Peking Man Site at Zhoukoudian。
周口店遗址属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市西南房山区周口店镇龙骨山北部,是世界上材料最丰富,最系统、最有价值的旧石器时代早期的人类遗址。1921年至1927年,考古学家先后三次在“猿人”洞穴遗址外发现三枚人类牙齿化石。1929年,又发现了猿人头盖骨化石,以及人工制作的工具和用火遗迹,大家一会儿不妨看一下。1930年在周口店遗址还发现距今约2万年的山顶洞人化石和文化遗物。所谓的山顶洞人就是在龙骨山顶部于1930年发掘出的生活于2万年前后的古人类化石。但随之而来的连年战乱,遗失了自1927年以来发现的全部猿人和山顶洞人的化石标本,迄今下落不明,这事件成为20世界考古史上的`世界之谜。新中国成立后,恢复了对周口店遗址的发掘研究,获取了大量宝贵的资料,迄今为止,考古学家们已经发掘出代表40多个尸体的头盖骨、下颌骨、牙齿等化石好丰富的石器、骨器、角器与用火遗迹。
好了,各位旅客朋友,接下来我们要让大家猜猜猿人的男性和女性各有多高。啊?你猜对了,男性约156cm,女性约144cm。虽然他们和我们人类差不多高,可是你们知道他们最多能活几年吗?给点提示,他们寿命很短,寿命在10-15年。对了,大都在14年。据统计,68.2%死于14岁前,超过50岁的人不足4.5%。他们属石器时代,加工石器的方法为锤击法,偶见钻石法。猿人还是最早使用火的古人类,并能捕猎大型动物……
好了,大伙休息一下,等会儿还有好地方要去游玩呢。啥?你说还有哪些地方?嘻嘻,暂时保密!
【世界遗产的导游词】相关文章:
世界遗产的导游词02-22
我国世界遗产的导游词02-14
世界遗产长城的导游词02-13
世界遗产泰山的导游词03-18
世界遗产导游词范文12-28
关于世界遗产导游词11-03
世界遗产长城导游词04-17
中国的世界遗产导游词范文11-14
世界遗产导游词(15篇)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