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的成语精选[15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没少看到过成语吧,成语是中华文化的一大特色,也是中华文化的精华,那么,你知道都有哪些成语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龙的成语,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龙的成语1
典源出处南朝宋·刘敬叔《异苑》卷一:“钓矶山者,陶侃尝钓于此山下,水中得一织梭,还,挂壁上,有顷,雷雨,梭变成赤龙,从空而去。其山石上,犹有侃迹存焉。” 《晋书·陶侃传》:“或云侃少时渔于雷泽,网得一织梭,以挂于壁。有顷雷雨,自化为龙而去。”
释义用法传说晋陶侃少时打鱼,网到一枚织梭,回家挂在壁上,雷雨时化为龙而去。后用此典形容神物变化; 也用以咏梭、雷雨等。
用典形式
【龙梭】 唐·张文恭:“凤律惊秋气,龙梭静夜机。”宋·钱惟演:“龙梭随振素,獭髓补凝脂。”
【龙腾梭】 唐·韩愈:“金绳铁索锁纽壮,古鼎跃水龙腾梭。”
【飞梭龙变】 宋·陈与义:“飞梭本是龙变化,挟大威德行神通。”
【织罢化梭】 宋·陆游:“织罢化吾梭,棋终烂汝柯。”
【挂壁梭飞】 宋·范成大:“连鼓一声人失箸,不知挂壁几梭飞。”
【雷雨龙梭】 宋·苏轼:“人不我知斯我贵,不须雷雨起龙梭。”宋·陆游:“星辰占宝剑,雷雨化龙梭。”
【云雷起铁梭】 宋·王令:“陶家壁冷尘埃满,何日云雷起铁梭。”
【龙腾五尺梭】 明·徐渭:“须臾报道渔罩外,电脚龙腾五尺梭。”
龙的成语2
1. 【生龙活虎】活泼壮勇的姿态。
2. 【车水马龙】形容繁华热闹。
3. 【来龙去脉】喻事情的全部过程。
4. 【卧虎藏龙】喻人才多而杰出。
5. 【活龙活现】形容绘画、雕刻或文字的叙述,极为逼真。
6. 【乘龙快婿】形容一个令人满意的好女婿。
7. 【望子成龙】希望自己的'儿子将来能成大器。
8. 【画龙点眼】喻作画在重要处添上一笔使作品更加深动。
9. 【蛟龙得水】喻人材得到赏识重用。
10. 【群龙无首】喻群众失去了领袖。
11. 【叶公好龙】比喻表面上爱好某事物,但并非真正的爱好它;引申为浮华不实。
12. 【龙生九子】古代传说龙生的九条小龙,外貌性情皆有所不同。比喻人各有所好,不全然相同。
13. 【龙吟虎啸】指龙虎的叫啸,形容人吟啸声非常洪壮嘹亮。
14. 【龙争虎斗】形容两强争斗,不相上下。
15. 【龙肝凤髓】比喻珍美之菜肴。
16. 【龙飞凤舞】形容气势奔放雄壮。
17. 【龙马精神】形容精神健旺、充沛。
18. 【龙蛇杂处】喻各种好坏不同的人,混杂居处在一起。
19. 【龙凤呈祥】富贵吉祥的徵兆,多用於结婚证书或喜帖上。
20. 【龙潭虎穴】喻险要的地方。
21. 【龙蟠虎踞】形容形势雄壮险要的地方。
22. 【龙行虎步】指威仪庄重,非普通人,多用以形容帝王。
23. 【龙骧虎步】比喻威武轩昂的气概。
24. 【龙骧虎视】形容规模宏远。
25. 【攀龙附凤】喻巴结、投靠有权贵的人向上钻营。
26. 【龙游浅水遭虾戏,虎落平阳被犬欺】比喻英雄末路,或无用武之地。
龙的成语3
成语解释:
踞:蹲或坐;盘:盘绕。原指石头城(南京城)象猛虎蹲在西面;钟山象蛟龙盘绕在东面。形容地势险要。
成语出处:北周 庾信《庾子山集 卷一 哀江南赋》:“昔之虎踞龙盘,加以黄旗紫气。”
成语繁体:虎踞龍盤
成语简拼:HJLP
成语注音:ㄏㄨˇ ㄐㄨˋ ㄨㄥˊ ㄆˊ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虎踞龙盘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形容地势雄伟险要。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正音:踞,不能读作“jū”。
成语辨形:踞,不能写作“据”;龙,不能写作“尤”。
近义词:龙盘虎踞
成语例子:虎踞龙盘何处是?只有兴亡满目。(宋 辛弃疾《念奴娇 登建康赏心亭呈史留守致道》词)
英语翻译:be located in a strategic place
其他翻译:<法>comme un tigre s'y accroupissant ou un dragon s'y enroulant
成语故事:
三国时期,刘备为了联吴抗曹,派诸葛亮去吴都建业去游说孙权。诸葛亮到了建业,看到秣陵的.山势地形,感慨地说:“紫金山山势险峻,像一条龙环绕建业,石头城很威武,像老虎蹲踞着,这是帝王建都的好地方。”
龙的成语4
成语中的龙
龙精虎猛——比喻精力旺盛,斗志昂扬。陈残云《山谷风烟》第章:“大家一夜没睡好,到如今还是龙精虎猛。”
龙驹凤雏——比喻英俊秀颖的少年。《晋书·陆云传》:云六岁能属文,性清正,有才理。“幼时吴尚书广陵闵鸿见而奇之,曰:‘此儿若非龙驹,当是凤雏。’”
龙举云兴——形容人之风度威仪。《东观汉记·光武皇帝纪》:“帝既有仁圣之明,气势形体,天然之姿,固非人之敌,翕然龙举云兴,三雨而济,人无能名焉。”
龙楼凤阙(城、池、阁)——指帝王宫殿楼阁。宋欧阳修《鹎?词》:“龙楼凤阙郁峥嵘,深宫不闻更漏声。”元马致远《拔不断》曲:“九重天,二十年,龙楼凤阁都曾见。”
龙马精神——比喻老而弥健的精神。唐李郢《上裴晋公》诗:“四朝忧国鬓如丝,龙马精神海鹤姿。”
龙眉豹颈——形容勇士的长相。《北齐书·高昂传》:“昂字敖曹,乾第三节。幼稚时,便有壮气。长而倜傥,胆力过人,龙眉豹颈,姿体雄异。”
龙眉凤目——形容贵人相貌不同寻常。《水浒》第回:“马上那人,生得龙眉凤目,皓齿朱辰,三牙掩口髭须,三十四五年级。”
龙门点额——比喻仕途失意或科场落第。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回》:“《尔雅》曰:‘鳝,鲔也。’出巩穴三月,则上渡龙门,得渡为龙矣,否则点额而还。”《警世通言》:“龙门点额,金榜无名。”
龙鸣狮吼——比喻沉郁雄壮的声音。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王子乔墓在京茂陵,国乱时,有人盗发之,都无所见,惟有一剑,悬在空中,欲取之,剑便作龙狮吼。”
龙拿虎掷(攫,跳)——犹言龙争虎斗。宋喻汝《八阵图》:“笑云此公大肚皮,龙拿虎掷堆胸胄。”
白龙鱼服——白龙化为鱼在渊中游。比喻帝王或大官吏隐藏身分,改装出行。
暴腮龙门——像鱼仰望龙门而不得上一样。科举时代比喻应进士试不第,后也比喻生活遭遇挫折,处境窘迫。
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
藏龙卧虎——指隐藏着未被发现的人才,也指隐藏不露的人才。
车水马龙——车像流水,马像游龙。形容来往车马很多,连续不断的热闹情景。
风从虎,云从龙——比喻事物之间的相互感应。
成龙配套——搭配起来,成为完整的系统。
乘龙佳婿——乘龙,女子乘坐于龙上得道成仙。佳婿:称意的女婿。旧时指才貌双全的女婿。也用作誉称别人的女婿。
打凤捞龙——凤、龙:这里指人才。比喻搜索、物色难得的人才。
得婿如龙——形容得到称心如意的佳婿。
二龙戏珠——两条龙相对,戏玩着一颗宝珠。
风虎云龙——虎啸生风,龙起生云。指同类事物相互感应。旧时也比喻圣主得贤臣,贤臣遇明君。
伏虎降龙——伏:屈服;降:用用威力使屈服。用威力使猛虎和恶龙屈服。形容力量强大,能战胜一切敌人和困难。
伏龙凤雏——伏龙:(卧龙)诸葛孔明。凤雏:庞士元。两人都是汉末三国时期著名的谋略家,军事家。后指隐而未现的有较高学问和能耐的人。
龟龙鳞凤——传统上用来象征高寿、尊贵、吉祥的四种动物。比喻身处高位德盖四海的人。
龟龙片甲——比喻无论巨细都搜罗进来的好东西。
虎斗龙争——形容斗争或竞赛很激烈。
虎踞龙盘——形容地势雄伟险要。
虎卧龙跳——形容字势雄浑超逸。
虎穴龙潭——龙潜居的深水坑,老虎藏身的巢穴。比喻极险恶的地方。
画龙点睛——原形容梁代画家张僧繇作画的神妙。后多比喻写文章或讲话时,在关键处用几句话点明实质,使内容生动有力。
活龙活现——形容神情逼真,使人感到好象亲眼看到一般。
骥子龙文——骥子:千里马;龙文:骏马名,旧时多指神童。原为佳子弟的代称。后多比喻英才。
降龙伏虎——原是佛教故事,指用法力制服龙虎。后比喻有极大的.能力,能够战胜很强的对手或克服很大的困难。
蛟龙得水——传说蛟龙得水后就能兴云作雨飞腾升天。比喻有才能的人获得施展的机会。也比喻摆脱困境。
矫若惊龙——矫:矫健。常用于形容书法笔势刚健,或舞姿婀娜。
来龙去脉——本指山脉的走势和去向。现比喻一件事的前因后果。
老态龙钟——形容年老体衰,行动不灵便。
鲤鱼跳龙门——古代传说黄河鲤鱼跳过龙门,就会变化成龙。比喻中举、升官等飞黄腾达之事。也比喻逆流前进,奋发向上。
麟凤龟龙——此四种神灵动物,象征吉兆。比喻稀有珍贵的东西。也比喻品格高尚、受人敬仰的人。
龙飞凤舞——原形容山势的蜿蜒雄壮,后也形容书法笔势有力,灵活舒展。
龙凤呈祥——指吉庆之事。
龙肝豹胎——比喻极难得的珍贵食品。
龙肝凤脑——比喻极难得的珍贵食品。
龙肝凤髓——比喻极难得的珍贵食品。
龙驹凤雏——比喻英俊秀颖的少年。常作恭维语。
龙马精神——龙马:古代传说中形状象龙的骏马。比喻人精神旺盛。
龙鸣狮吼——比喻沉郁雄壮的声音。
龙盘虎踞——盘:曲折环绕;踞:蹲、坐。好像盘绕的龙,蹲伏的虎。特指南京。亦形容地势雄伟险要。
龙蟠凤逸——如龙盘曲,如凤深藏。比喻有才能而没有人赏识。
龙蟠虎踞——像龙盘着,象虎蹲着。形容地势雄伟险要。特指南京。
龙蛇飞动——仿佛龙飞腾,蛇游动。形容书法气势奔放,笔力劲健。
龙蛇混杂——比喻好人和坏人混在一起。
龙生九子——比喻同胞兄弟品质、爱好各不相同。
龙潭虎窟——窟:洞穴。潭:深水池。龙居住的深水潭,虎栖身的巢穴。比喻极其凶险的地方。
龙潭虎穴——龙潜居的深水坑,老虎藏身的巢穴。比喻极险恶的地方。
龙腾虎跃——像龙在飞腾,虎在跳跃。形容跑跳时动作矫健有力。也比喻奋起行动,有所作为。
龙跳虎卧——比喻文笔、书法纵逸雄劲。
龙骧虎步——像龙马昂首,如老虎迈步。形容气慨威武雄壮。
龙骧虎视——像龙马高昂着头,象老虎注视着猎物。形容人的气慨威武。也比喻雄才大略。
龙行虎步——原形容帝王的仪态不同一般。后也形容将军的英武姿态。
龙血玄黄——比喻战争激烈,血流成河。
龙吟虎啸——像龙在鸣,虎在啸。比喻相关的事物互相感应。也形容人发迹。
龙跃凤鸣——像龙在腾跃,凤凰在高鸣。比喻才华出众。
龙章凤姿——章:文采。蛟龙的文采,凤凰的姿容。比喻风采出众。
龙争虎斗——形容斗争或竞赛很激烈。
攀龙附凤——指巴结投靠有权势的人以获取富贵。
盘龙之癖——指爱好的恶习。
炮凤烹龙——烹:煮;炮:烧。形容菜肴极为丰盛、珍奇。
跑龙套——原指戏曲中拿着旗子做兵卒的角色,后比喻在人手下做无关紧要的事。
配套成龙——搭配起来,成为完整的系统。
烹龙炮凤——烹:煮;炮:烧。形容菜肴极为丰盛、珍奇。
前怕龙,后怕虎——比喻胆小怕事,顾虑太多。
强龙不压地头蛇——比喻有能耐的人也难对付盘踞当地的恶势力。
乔龙画虎——形容假心假意地献殷勤。
群龙无首——一群龙没有领头的。比喻没有领头的,无法统一行动。
人中之龙——比喻人中豪杰。
蛇化为龙,不变其文——比喻无论形式上怎样变化,实质还是一样。
神龙见首不见尾——原是谈诗的神韵,后比喻人的行踪诡秘,刚一露面又不见了。也比喻言辞闪烁,使人捉摸不透。
生龙活虎——形容活泼矫健,富有生气。
尸居龙见——居:静居;见:出现。静如尸而动如龙。
痛饮黄龙——黄龙:即黄龙府,辖地在今吉林一带,为金人的腹了。原指攻克敌京,置酒高会以祝捷。后泛指为打垮敌人而开怀暢饮。
屠龙之技——屠:宰杀。宰杀蛟龙的技能。比喻技术虽高,但无实用。
土龙刍狗——泥土捏的龙,稻草扎的狗。比喻名不副实。
望子成龙——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在学业和事业上有成就。
卧虎藏龙——指隐藏着未被发现的人才,也指隐藏不露的人才。
匣里龙吟——宝剑在匣中发出龙吟般的声响。原指剑的神通,后比喻有大材的人希望见用。
药店飞龙——飞龙:指中药龙骨。药店里的龙骨。比喻人瘦骨嶙峋。
叶公好龙——叶公:春秋时楚国贵族,名子高,封于叶(古邑名,今河南叶县)。比喻口头上说爱好某事物,实际上并不真爱好。
一龙一蛇——比喻人的处藏或出或处,或显或隐,随着情况的不同而变更。
一龙一猪——一是龙,一是猪。比喻同时的两个人,高下判别极大。
一世龙门——一世:一代;龙门:后汉时李膺有重名,后起的文人有登门拜访的,称之登龙门。称文人所崇仰的人物。
游云惊龙——形容书法精妙。
鱼龙混杂——比喻坏人和好人混在一起。
鱼龙曼衍——原指各种杂戏同时演出。后形容事物杂乱。也比喻变化很多(含贬义)。
元龙高卧——元龙:三国时陈登,字元龙。原指陈登自卧大床,让客人睡下床。后比喻对客人怠慢无礼。
元龙豪气——元龙:三国时陈登,字元龙,曾慢待许氾;豪:豪放。形容性格豪放。
云龙风虎——虎啸生风,龙起生云。指同类的事物相感应。
云龙井蛙——云端的龙,井底的蛙。比喻地位的高下相差极大。
云起龙骧——骧:腾起。如云涌升,如龙腾起。旧时比喻英雄豪杰乘时而起。
直捣黄龙——黄龙:即黄龙府,辖地在今吉林一带,为金人的腹了。一直打到黄龙府。指捣毁敌人的巢穴。
龙的成语5
关于龙的成语
卧虎藏龙、龙生九子、叶公好龙、龙马精神、龙争虎斗、
龙凤呈祥、飞龙在天、龙飞凤舞、亢龙有悔、龙虎风云、
画龙点睛、龙潭虎穴、车水马龙、望子成龙、鱼跃龙门、
笔走龙蛇、龙腾虎跃、鱼龙混杂、降龙伏虎、乘龙快婿、
直捣黄龙、虎踞龙盘、老态龙钟、酒虎诗龙、群龙无首、
白龙鱼服、二龙戏珠、鱼龙曼延、鱼龙变化、虎据龙蟠、
来龙去脉、生龙活虎、屠龙之技、虎踞龙蟠、虎略龙韬、
龙骧虎跱、真龙天子、马如游龙、攀龙附凤、人中之龙、
龙骧虎步、潜龙伏虎、龙吟虎啸、神龙马壮、龙行虎步、
龙腾虎掷、鹤骨龙筋、流水游龙、老迈龙钟、龙断可登、
虎超龙骧、骑龙弄凤、批逆龙鳞、龙盘凤翥、乘龙配凤、
一龙一蛇、蛟龙得水、鱼升龙门、龙翔凤舞、凤翥龙骧、
龙游曲沼、贯斗双龙、龙蛇飞动、火龙黼黻、龙章秀骨、
禅世雕龙、龙腾凤集、土龙刍狗、放龙入海、龙蟠凤逸、
云起龙襄、跨凤乘龙、踞虎盘龙、药店飞龙、鳌愤龙愁、
龙神马壮、一龙一猪、风虎云龙、飞龙乘云、龙蛇混杂、
龙兴凤举、鱼龙漫衍、日角龙庭、凤子龙孙、云龙井蛙、
龙骧麟振、砲凤烹龙、骇龙走蛇、龙鸣狮吼、凤翥龙蟠、
鱼龙曼羡、烹龙炮凤、龙驰虎骤、尸居龙见、虎变龙蒸、
龙翔凤翥、雀马鱼龙、龙血玄黄、骥子龙文、云起龙骧、
龙驭上宾、龙章凤姿、伏龙凤雏、龙肝凤髓、龙生九种、
龙头蛇尾、麟凤龟龙、鼎成龙升、马足龙沙、龙眉凤目、
龙章凤函、龙姿凤采、龙举云属、神龙见首、凤楼龙阙、
龙战鱼骇、龙楼凤阁、龙蟠虬结、龙翰凤雏、龙眉豹颈、
龙荒朔漠、龙荒蛮甸、龙腾豹变、龟龙片甲、龙颜凤姿、
打虎牢龙、龙楼凤池、攀龙附骥、龙骧蠖屈、龙跳虎卧、
盘龙之癖、龙去鼎湖、青龙金匮、笔底龙蛇、龙飞凤翥、
云蒸龙变、龙翔虎跃、乔龙画虎、龙章凤彩、鱼龙曼衍、
活龙鲜健、祖龙之虐、龙言凤语、绣虎雕龙、描龙绣凤、
龙楼凤城、龙肝豹胎、龙潜凤采、凤骨龙姿、凤狂龙躁、
矫若惊龙、元龙高卧、龙驹凤雏、活龙活现、龙精虎猛、
舞凤飞龙、龙屈蛇伸、龙蹲虎踞、乘龙佳婿、龙骧虎啸、
打凤捞龙、凤舞龙蟠、事火咒龙、龙鬼蛇神、龟龙鳞凤、
龙门点额、凤表龙姿、鱼质龙文、龙骧豹变、龙盘凤逸、
匣里龙吟、龙章麟角、龙多乃旱、人中龙虎、龙翔凤跃、
痛饮黄龙、日角龙颜、龙阳泣鱼、龙跃鸿矫、一世龙门、
矫若游龙、岁在龙蛇、蛟龙戏水、龙翰凤翼、盘龙卧虎、
龙跃凤鸣、龙举云兴、成龙配套、元龙豪气、鱼龙百变、
龙御上宾、雕龙画凤、龙骧虎视、龙蛇飞舞、土龙沐猴、
龙腾虎啸、龙德在田、龙战玄黄、游云惊龙、画龙点晴、
龙韬豹略、龙飞凤翔、龙兴云属、鼎成龙去、龙威燕颔。
关于龙的古诗
1、龙行踏绛气,天半语相闻。混沌疑初判,洪荒若始分。--阎朝隐《奉和登骊山应制》
2、窗灯林霭里,闻磬水声中。更与龙华会,炉烟满夕风。--陆海《题龙门寺》
3、掩涕辞丹凤,衔悲向白龙。单于浪惊喜,无复旧时容。--东方虬《相和歌辞·王昭君三首》
4、水月通禅寂,鱼龙听梵声。--韩翃《送僧归日本》shijuba
5、庭雪到腰埋不死,如今化作雨苍龙。——苏轼《塔前古桧》
6、石激悬流雪满湾,五龙潜处野云闲。暂收雷电九峰下,且饮溪潭一水间。浪引浮槎依北岸,波分晓日浸东山。回瞻四面如看画,须信游人不欲还。--应物《龙潭》
7、掩泪辞丹凤,衔悲向白龙。单于浪惊喜,无复旧时容。--东方虬《昭君怨三首》
8、锦车天外去,毳幕云中开。魏阙苍龙远,萧关赤雁哀。--令狐楚《相和歌辞·王昭君》
9、潺潺出乱峰,演漾绿萝风。浅濑寒难涉,危槎路不通。朝云起潭侧,飞雨◇江中。更欲寻源去,山深不可穷。--欧阳修《龙溪》
10、器琢仙珪美有馀,席珍国宝比难如。衔花乳燕看调瑟,衣锦佳人侍读书。荀氏门风龙变化,谢家庭树玉扶疏。即期寰海隆平日,归佐吾皇侍玉除。--贯休《少监三首》
11、蛟龙潜匿隐苍波,且与虾蟆作混和。等待一朝头角就,撼摇霹雳震山河。--完颜亮《咏龙诗》
12、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李煜《望江南》
13、面如玉盘身八尺,燕语清狞战袍窄。古岳龙腥一匣霜,江上相逢双眼碧。冉冉春光方婉娩,黯然别我归稽巘。他年必帅邯郸儿,与我杀轻班定远。--贯休《送越将归会稽》
14、天昏地黑蛟龙移,雷惊电激雄雌随。清泉百丈化为土,鱼鳖枯死吁可悲。--韩愈《龙移》
15、石激悬流雪满湾,五龙潜处野云闲。暂收雷电九峰下,且饮溪潭一水间。浪引浮槎依北岸,波分晓日浸东山。回瞻四面如看画,须信游人不欲还。--韦庄《龙潭》
16、斯须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苏轼《塔前古桧》
17、乐氏骑龙上碧天,东吴遗宅尚依然。悟来大道无多事,真后丹元不值钱。老树夜风虫咬叶,古垣春雨藓生砖。松倾鹤死桑田变,华表归乡未有年。--若虚《乐仙观》
18、衔烛耀幽都,含章拟凤雏。西秦饮渭水,东洛荐河图。带火移星陆,升云出鼎湖。希逢圣人步,庭阙正晨趋。--李峤《龙》
19、兰眼抬露斜,莺唇映花老。金龙倾漏尽,玉井敲冰早。--陆龟蒙《相和歌辞·子夜四时歌四首·夏歌》
20、边地莺花少,年来未觉新。美人天上落,龙塞始应春。--孙逖《同洛阳李少府观永乐公主入蕃》
21、斯须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杜甫《丹青引赠曹霸将军》
22、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辛弃疾《青玉案》
23、黑潭水深黑如墨,传有神龙人不识。——白居易《黑潭龙》
24、敛辔遵龙汉,衔凄渡玉关。今日流沙外,垂涕念生还。--来济《出玉关》
25、有美为鳞族,潜蟠得所从。标奇初韫宝,表智即称龙。大壑长千里,深泉固九重。奋髯云乍起,矫首浪还冲。--唐·无名氏《骊龙》
26、成都六月天大风,发屋动地声势雄。黑云崔嵬行风中,凛如鬼神塞虚空,霹雳迸火射地红。上帝有命起伏龙,龙尾不卷曳天东。壮哉雨点车轴同,山摧江溢路不通,连根拔出千尺松。未言为人作年丰,伟观一洗芥蒂胸。--陆游《龙挂》
27、益友相随益自强,趋庭问礼日昭彰。袍新宫锦千人目,马骏桃花一巷香。偏爱曾颜终必及,或如韩白亦无妨。八龙三虎森如也,万古千秋瑞圣唐。--贯休《少监三首》
28、当年双桧是双童,相对无言老更荒。庭雪到腰埋不死,如今化作雨苍龙。--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29、松森森,江浑浑,江边古祠空闭门。精灵应醉社日酒,白龟咬断菖蒲根。花残泠红宿雨滴,土龙甲湿鬼眼赤。天符早晚下空碧,昨夜前村行霹雳。--贯休《江边祠》
龙的'成语6
1、藏龙卧虎:指隐藏着未被发现的人才,也指隐藏不露的人才。
2、衮衣绣裳:古代天子祭祀时所穿的绣有龙的礼服,形容衣着华丽奢华。
3、龙潭虎穴:龙潜居的深水坑,老虎藏身的巢穴。比喻的是极险恶的地方。
4、骥子龙文:骥子:千里马;龙文:骏马名,旧时多指神童。原为佳子弟的代称。后多比喻的是英才。
5、龟龙片甲:比喻的是无论巨细都搜罗进来的好东西。
6、成龙配套:搭配起来,成为完整的系统。
7、马龙车水:马象游龙,车象流水。形容车马往来不绝
8、龟龙鳞凤:传统上用来象征高寿、尊贵、吉祥的四种动物。比喻的是身处高位德盖四海的人。
9、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
10、百龙之智:龙:公孙龙,战国时人,著有《公孙龙子》。一百个公孙龙的智慧。形容非常聪明。
11、探渊索珠:到深渊下去取得骊龙的宝珠。比喻的是探求事物的真义。
12、龙盘虎踞:盘:曲折环绕;踞:蹲、坐。好像盘绕的龙,蹲伏的虎。特指南京。亦形容地势雄伟险要。
13、虎踞龙盘:形容地势雄伟险要。
14、龙行虎步:形容帝王的仪态,比喻的是威仪庄重,气度不凡
15、盘龙卧虎:盘:盘旋,弯曲。盘曲的龙,卧居的虎。比喻的是隐藏的人才。
16、屠龙之技:屠:宰杀。宰杀蛟龙的技能。比喻的.是技术虽高,但无实用。
17、龙鸣狮吼:比喻的是沉郁雄壮的声音。
18、暴腮龙门:象鱼仰望龙门而不得上一样。科举时代比喻的是应进士试不第,后也比喻的是生活遭遇挫折,处境窘迫。
19、虎穴龙潭:龙潜居的深水坑,老虎藏身的巢穴。比喻的是极险恶的地方。
20、龙腾虎跃:腾:飞腾;跃:跳跃。像龙在飞腾,像虎在跳跃。形容非常活跃的姿态
21、伏虎降龙:伏:屈服;降:用用威力使屈服。用威力使猛虎和恶龙屈服。形容力量强大,能战胜一切敌人和困难。
22、白龙鱼服:白龙化为鱼在渊中游。比喻的是帝王或大官吏隐藏身分,改装出行。
23、二龙戏珠:两条龙相对,戏玩着一颗宝珠。
24、枉学屠龙:枉:徒然,白白地;屠:杀。白白学习了杀龙的技术。比喻的是徒然学习毫无实用价值的技术。
25、伏龙凤雏:伏龙:(卧龙)诸葛孔明。凤雏:庞士元。两人都是汉末三国时期著名的谋略家,军事家。后指隐而未现的有较高学问和能耐的人。
26、鱼质龙文:鱼的实质,龙的外表。谓虚有其表。
27、乘龙佳婿:乘龙:女子乘坐于龙上得道成仙。佳婿:称意的女婿。旧时指才貌双全的女婿。也用作誉称别人的女婿。
28、凤毛龙甲:凤的羽毛,龙的鳞甲。比喻的是珍贵之物。
29、马如游龙:形容人马熙熙攘攘的景象。
30、得婿如龙:形容得到称心如意的佳婿。
31、凤臆龙鬐:凤凰的胸脯,龙的颈毛。比喻的是骏马的雄奇健美。
32、龙马精神:龙马:古代传说中形状象龙的骏马。比喻的是人精神旺盛。
33、降龙伏虎:原是佛教故事,指用法力制服龙虎。后比喻的是有极大的能力,能够战胜很强的对手或克服很大的困难。
34、麟凤龟龙:此四种神灵动物,象征吉兆。比喻的是稀有珍贵的东西。也比喻的是品格高尚、受人敬仰的人。
35、龙章凤姿:章:文采。蛟龙的文采,凤凰的姿容。比喻的是风采出众。
36、车水马龙:车象流水,马象游龙。形容来往车马很多,连续不断的热闹情景。
37、来龙去脉:本指山脉的走势和去向。现比喻的是一件事的前因后果。
38、龙肝凤髓:比喻的是极难得的珍贵食品。
39、一龙一蛇:忽而像龙的出现,忽而像蛇的蜇伏变化多端。比喻的是人的处藏或出或处,或显或隐,随着情况的不同而变更。
40、龙跃凤鸣:象龙在腾跃,凤凰在高鸣。比喻的是才华出众。
41、龙骧虎视:象龙马高昂着头,象老虎注视着猎物。形容人的气慨威武。也比喻的是雄才大略。
42、矫若惊龙:矫:矫健。常用于形容书法笔势刚健,或舞姿婀娜。
43、东鳞西爪:原指画龙时龙体被云遮住,只是东边画一片龙鳞,西边露一只龙爪,不见龙的全身。比喻的是零星片段的事物。
44、乘龙快婿:乘龙:女子乘坐于龙上得道成仙。快婿:称意的女婿。旧时指才貌双全的女婿。也用作誉称别人的女婿。
45、龙头蛇尾:比喻的是开头盛大,结尾衰减。
46、画龙点睛:原形容梁代画家张僧繇作画的神妙。后多比喻的是写文章或讲话时,在关键处用几句话点明实质,使内容生动有力。
47、蛟龙得水:传说蛟龙得水后就能兴云作雨飞腾升天。比喻的是有才能的人获得施展的机会。也比喻的是摆脱困境。
48、风虎云龙:虎啸生风,龙起生云。指同类事物相互感应。旧时也比喻的是圣主得贤臣,贤臣遇明君。
49、打凤捞龙:凤、龙:这里指人才。比喻的是搜索、物色难得的人才。
50、托凤攀龙: 〖解释〗犹言攀龙附凤。比喻的是依附帝王、权贵。
龙的成语7
1、凤箫龙管:指笙箫一类管乐的吹奏声。
2、马水车龙:犹言车水马龙。
3、龙骧虎啸:喻气概威武。
4、大水淹了龙王庙:龙王庙:管水之神的庙宇。比喻本是自我人,因不相识而互相之间发生了争端。
5、讬凤攀龙:犹言攀龙附凤。比喻依附帝王权贵。
6、龙楼凤池:指禁省,皇宫。
7、龙心凤肝:喻指极珍贵稀有的名菜。
8、龙德在田:《易·干》:“‘见龙在田’,德施普也。”后因以“龙德在田”谓恩德广被。
9、龙举云属:同“龙兴云属”。
10、龙蟠虎踞:象龙盘着,象虎蹲着。形容地势雄伟险要。特指南京。
11、虎变龙蒸:〖解释〗指乘时变化而飞黄腾达。
12、砲凤烹龙:〖解释〗①形容豪奢珍奇的肴馔。②指一种肴馔名。
13、龙战鱼骇:喻战争激烈。
14、曼衍鱼龙:曼衍:亦作“漫衍”“曼延”,巨兽名,古代仿照它排演百戏节目。鱼龙:古代百戏节目。古代演出的杂戏名。比喻事物的离奇变幻。亦作“鱼龙曼衍”。
15、龙战虎争:同“龙争虎斗”。
16、摆龙门阵:茅盾《如是我见我闻》:“上茶馆,‘摆龙门阵’,是那里的风尚。”
17、凤翥龙蟠:像凤凰飞舞,蛟龙盘曲。比喻体势的飞扬劲建,回旋多姿。
18、龙章凤函:喻文采炳焕。
19、虎步龙行:原形容帝王的仪态不一样一般。后也形容将军的英武姿态。
20、龙多乃旱:喻人多互相依靠,反而办不成事。
21、活龙鲜健:形容健壮有活力。
22、流水游龙:语本《后汉书·皇后纪上·明德马皇后》:“前过濯龙门上,见外家问起居者,车如流水,马如游龙,仓头衣绿褠,领袖正白,顾视御者,不及远矣。”后因以“流水游龙”比喻川流不息的车马。
23、祖龙之虐:指秦始皇焚书坑儒。祖龙,指秦始皇。
24、凤翥龙翔:龙飞凤舞,形容风采姿态的高超。翥:鸟飞。
25、龙腾虎踯:同“龙腾虎蹴”。
26、龙姿凤采:形容姿态风采非凡。
27、龙骧虎跱:雄踞貌。
28、龙潜凤采:喻英俊之士才能未展现。
29、龙腾虎踞:势力强盛,雄据一方。
30、龙翰凤翼:喻杰出的人才。
31、龙驰虎骤:谓群雄逐鹿。
32、凤子龙孙:帝王或贵族的后代。
33、鱼升龙门:同“鱼化龙”。
34、元龙豪气:元龙:三国时陈登,字元龙,曾慢待许氾;豪:豪放。形容性格豪放。
35、批逆龙鳞:同“批逆鳞”。
36、马足龙沙:指驰骋边疆,扬威域外。龙沙,塞北沙漠地方。
37、龙血凤髓:比喻高贵的血统。
38、鱼龙百变:像鱼龙那样变化多端。
39、龙蛇飞舞:见“龙蛇飞动”。
40、云龙井蛙:云端的龙,井底的蛙。比喻地位的高下相差极大。
41、游云惊龙:形容书法精妙。
42、龙荒朔漠:北方塞外荒漠之地。亦指在这些地方的少数民族国家。
43、烹龙砲凤:〖解释〗①比喻烹调珍奇肴馔。亦形容菜肴豪奢珍贵。②比喻高超的艺术技艺。亦作“烹龙庖凤”。亦作“烹龙煮凤”。
44、龙楼凤城:犹言龙楼凤池。
45、骇龙走蛇:龙蛇被掠走。形容声势浩大。
46、神龙见首:清赵执信《谈龙录》:“昉思嫉时俗之无章也,曰:‘诗如龙然,首尾爪角鳞鬣,一不具,非龙也。’司寇哂之曰:‘诗如神龙,见其首不见其尾,或云中露一爪一鳞而已,安得全体?’”后以“神龙见首”指诗文跌宕多姿。
47、龙飞虎跳:喻笔势遒劲奔放。
48、舞凤飞龙:犹龙飞凤舞。气势奔放雄壮的样貌。
49、龙蛰蠖屈:喻隐居不仕。语本《易·系辞下》:“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
50、龙伸蠖屈:形容笔势飞动,书法高超。
51、鼎湖龙去:同“鼎成龙去”。
52、龙翔虎跃:喻奋发有为。
53、虎据龙蟠:〖解释〗形容地势雄伟险要。同“虎踞龙盘”。
54、龙翰凤雏:喻杰出的人才。
55、云起龙骧:骧:腾起。如云涌升,如龙腾起。旧时比喻英雄豪杰乘时而起。
56、龙腾豹变:喻议论风发,能言善辩。
57、青龙金匮:指六辰。谓良辰吉日。旧时星命家以为,青龙明堂金匮天德司命等六辰为吉神,六辰值日,诸事皆宜,为黄道吉日。
58、虎掷龙拿:掷:挣扎跳跃。指龙虎互相争斗。比喻激烈的搏斗。
59、笔底龙蛇:〖解释〗犹言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
60、屠龙之伎:比喻虽有很高造诣却不切实用的技能。
61、龙跃虎踞:喻超逸雄奇。
62、百龙之智:龙:公孙龙,战国时人,著有《公孙龙子》。一百个公孙龙的智慧。形容十分聪明。
63、龙章麟角:比喻珍希,不凡。
64、龙威燕颔:形容威严雄武的相貌。
65、一龙一猪:比喻两个人高下相差极大。
66、龙生九种:见“龙生九子”。
67、龙兴凤举:喻王者兴起。
68、如龙似虎:形容勇猛有活力。
69、日角龙颜:旧时相术家谓额头隆起为龙颜。“日角龙颜”为帝王的贵相。
70、掷杖成龙:传说东汉费长房见一老翁挂着一把壶卖药,然后就跳进壶里去。第二天,费去拜访他,和他一齐入壶,但见房屋华丽,酒菜也很好。费于是向老翁学道,之后骑着老翁所给的竹杖回家,投杖于葛陂,变成一条龙。事见《后汉书·方术传下·费长房》。后以“掷杖成龙”为典,借指还乡。
71、土龙沐猴:比喻徒有虚名,而无其实。
72、蛟龙戏水:比喻刀枪棍棒等武器使得简便自如,灵活多变。形容武艺精湛纯熟。
73、火龙黼黻:《左传·桓公二年》:“火龙黼黻,昭其文也。”原指火形和龙形的文彩,后用以比喻作文只知雕章琢句,犹如补缀百家之衣。
74、龙翔凤舞:犹言龙飞凤舞。
75、龙行虎变:《易·干》:“飞龙在天……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又《革》:“大人虎变。”孔颖达疏:“损益前王,创制立法,有文章之美,焕然可观,有似虎变,其文彪炳。”后遂以“龙行虎变”喻帝王革故鼎新,创制建业。
76、龙兴云属:《易·干》:“云从龙,风从虎。”后遂以“龙兴云属”喻王者兴起则必遇贤臣良将。
77、鱼跃龙门:同“鱼化龙”。
78、鱼龙曼羡:喻世事变幻。
79、龙楼凤阁:①帝王的宫殿楼阁。②喻指封建统治者的巢穴。
80、鱼质龙文:鱼的实质,龙的外表。谓虚有其表。
81、真龙活现:形容逼真。
82、凤毛龙甲:凤的羽毛,龙的鳞甲。比喻珍贵之物。
83、龙驭上宾:亦作“龙御上宾”。《史记·封禅书》:“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涘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龙乃上去。”后因用“龙驭上宾”为皇帝之死的讳饰语。意为乘龙升天,为天帝之宾。
84、龙飞凤翥:形容笔势雄奇飞动。
85、龙盘凤逸:喻怀才不遇。
86、凤臆龙鬐:凤凰的胸脯,龙的颈毛。比喻骏马的雄奇健美。
87、画龙不成反为狗:〖解释〗比喻模仿不到家,反而不伦不类。同“画虎不成反类狗”。
88、龙骧豹变:喻书法气势壮盛而善于变化。
89、龙江虎浪:形容惯于兴风作浪。
90、龙蟠虎伏:雄踞貌。
91、绣虎雕龙:比喻文章的辞藻华丽。
92、雀马鱼龙:泛指珍禽异兽。语本《汉书·西域传赞》:“自是之后,明珠文甲通犀翠羽之珍盈于后宫,蒲梢龙文鱼目汗血之马充于黄门,钜象师子猛犬大雀之群食于外囿。殊方异物,四面而至。”
93、龙跃鸿矫:喻高举远逝。
94、白龙微服:比喻贵人微服出行,恐有估计不到的灾祸。
95、龙荒蛮甸:指边远蛮荒之地。亦指边远之地的少数民族国家。
96、龙屈蛇伸:喻君子受屈而小人得志。
97、龙首豕足:犹言牛头不对马嘴。谓对书义的解释与原旨相去甚远,风马牛不相及。
98、龙胡之痛:《汉书·郊祀志上》:“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涘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龙七十馀人,龙乃上去……百姓卬望黄帝既上天,乃抱其弓与龙涘号。”后因以“龙胡之痛”指丧亲之痛。
99、龙断可登:谓可经营得利。龙,通“垄”。
100、强龙不压地头蛇:比喻实力强大者也难对付当地的势力。
101、龙骧蠖屈:喻随时屈伸上下。
102、龙翔凤跃:见“龙翔凤舞”。
103、炮龙烹凤:见“炮凤烹龙”。
104、恶龙不斗地头蛇:地头蛇:比喻称霸一方的人。比喻外来者尽管很厉害,也斗可是本地的恶势力
105、龙蹲虎踞:犹言龙盘虎踞。
106、人中龙虎:〖解释〗比喻人中豪杰。
107、打虎牢龙:犹言打凤牢龙。
108、岁在龙虵:见“岁在龙蛇”。
109、贯斗双龙:据《晋书·张华传》载:“晋张华善望气,见斗牛间常有紫气,固命雷焕为丰城令访之。焕到县,掘狱屋基,得龙泉太阿两宝剑,华与焕各佩其一。后华死,失剑所在。焕死,焕子持剑行经延平津,剑忽跃出堕水,使人没水取之,但见两龙各长数丈,蟠萦有文章,光彩照水,波浪惊沸,
110、岁在龙蛇:《后汉书·郑玄传》:“五年春,梦孔子告之曰:‘起,起,今年岁在辰,来年岁在巳。’既寤,以谶合之,知当命终,有顷寝疾。”李贤注:“北齐刘昼《高才不遇传》论玄曰‘辰为龙,巳为蛇,岁至龙蛇。贤人嗟,玄以谶合之’,盖谓此也。”岁,岁星;龙,指辰;蛇,指巳。后谓命
111、虎踞龙蟠:〖解释〗形容地势雄伟险要。同“虎踞龙盘”。
112、鼎成龙去:《史记·封禅书》:“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曈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龙乃上去。”后以“鼎成龙去”指帝王去世。
113、龙蟠凤翥:谓贤者遁世归隐。
114、砲龙烹凤:〖解释〗形容豪奢珍奇的肴馔。也指一种肴馔名。同“砲凤烹龙”。
115、龙拏虎掷:犹言龙争虎斗。
116、龙威虎震:形容气势奔放雄壮。常形容书法笔势的遒劲有力,灵活舒展。
117、虎超龙骧:〖解释〗比喻群雄奋起,互相角逐。
118、打凤牢龙:亦作“打凤捞龙”。①喻安排圈套使强有力的对手中计。②喻设法寻找适宜的`人选。
119、烹龙庖凤:见“烹龙炮凤”。
120、攀龙讬凤:犹言攀龙附凤。
121、龙雏凤种:指帝王后裔。
122、矫若游龙:〖解释〗常用于形容书法笔势刚健,或舞姿婀娜。同“矫若惊龙”。
123、龙御上宾:见“龙驭上宾”。
124、龙精虎猛:喻精力旺盛,斗志昂扬。
125、龙举云兴:同“龙兴云属”。
126、鱼龙变化:谓鱼变化为龙。比喻世事或人的根本性变化。
127、凤附龙攀:汉扬雄《法言·渊骞》:“攀龙鳞,附凤翼。”后以“凤附龙攀”谓依附帝王权贵建功立业。
128、龙翔凤翥:①喻瀑布飞泻奔腾。②喻神采飞扬。
129、凤舞龙蟠:凤凰飞舞,蛟龙盘曲。形容相配得当。
130、鹤骨龙筋:瘦挺虬曲貌。
131、凤翥龙骧:形容奋发有为。
132、龙盘凤舞:喻山川雄踞蜿蜒,有王者气象。
133、龙睁虎眼:形容蛮横霸道。
134、龙头锯角:喻大胆冒险。
135、龙阳泣鱼:《战国策·魏策四》:“魏王与龙阳君共船而钓,龙阳君得十馀鱼而涕下。王曰:‘有所不安乎?如是,何不相告也?’对曰:‘臣无敢不安也。’王曰:‘然则何为出涕?’曰:‘臣为王之所得鱼也。’王曰:‘何谓也?’对曰:‘臣之始得鱼也,臣甚喜,后得又益大,今臣直欲弃臣前
136、龙游曲沼:传说龙耀五彩,所以以游龙为喻。沼:池子。
137、龙腾凤集:喻王业兴盛,英雄会合。
138、鱼龙漫衍:见“鱼龙曼延”。
139、龙去鼎湖:典出《史记·封禅书》:“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涘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龙乃上去。馀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龙涘,龙涘拔,堕,堕黄帝之弓。百姓仰望黄帝既上天,乃抱其弓与胡涘号,故后世因名其处曰鼎湖,其弓曰乌号。”后因以
140、酒龙诗虎:见“酒虎诗龙”。
141、龙幡虎纛:将帅之旗。
142、画龙刻鹄:〖解释〗比喻好高鹜远,终无成就。同“画虎刻鹄”。
143、凤骨龙姿:形容超凡的体格和仪态。
144、潜龙伏虎:潜藏的蛟龙,潜伏的猛虎。比喻人才尚未被擢用。
145、直捣黄龙:黄龙:即黄龙府,辖地在今吉林一带,为金人的腹了。一向打到黄龙府。指捣毁敌人的巢穴。
146、虎窟龙潭:窟:洞穴;潭:深水池。龙居住的深水潭,虎栖身的巢穴。比喻极其凶险的地方。
147、龙虎风云:①《易·干》:“云从龙,风从虎。”后以“龙虎风云”喻英雄豪杰际遇得时。②指君臣遇合。
148、龟龙麟凤:传统上用来象征高寿尊贵吉祥的四种动物。比喻身处高位德盖四海的人。
149、龙蟠虎绕:犹言龙盘虎踞。形容地势雄伟险要。
150、龙蟠虬结:犹言旋绕纠结。
151、云起龙襄:比喻英雄豪杰乘时而起。
152、神龙马壮:喻身体健壮气宇轩昂。
153、画龙点晴:比喻写文章或讲话时,在关键处用几句话点明实质,使资料生动有力
154、附凤攀龙:指巴结投靠有权势的人以获取富贵。
155、凤楼龙阙:形容华美的宫阙楼台。
156、龙章凤彩:不凡的仪表风采。
157、龙盘虎拏:虬曲苍劲貌。
158、龙化虎变:《易·革》:“大人虎变,其文炳也。”《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孔子)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能够为罔,游者能够为纶,飞者能够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后因以“龙化虎变”比喻变化莫测。
159、骑龙弄凤:①比喻成仙。②比喻腾达。
160、飞龙在天:比喻帝王在位。语本《易·干》:“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孔颖达疏:“谓有圣德之人得居王位。”
161、龙眉凤目:形容贵人相貌不一样寻常。
162、龙门点额: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四》:“《尔雅》曰:‘鳣,笥幸病’出巩穴三月,则上渡龙门,得渡为龙矣,否则点额而还。”故以“龙门点额”喻仕路失意或科场落第。
163、日角龙庭:旧时相术家谓天庭隆起为龙庭。“日角龙庭”为帝王的贵相。
164、描龙绣凤:指精美的手工刺绣。泛指古代女红。亦作“描鸾刺凤”“描龙刺凤”。
165、凤髓龙肝:比喻珍奇美味。
166、扳龙附凤:谓依附龙凤而升空。
167、鼎成龙升:见“鼎成龙去”。
168、元龙高卧:元龙:三国时陈登,字元龙。原指陈登自卧大床,让客人睡下床。后比喻对客人怠慢无礼。
169、龙拏虎跳:犹言龙争虎斗。
170、龙争虎战:同“龙争虎斗”。
171、虎略龙韬:略:指传说中黄石公所撰的《三略》。韬:指《六韬》。《三略》《六韬》是古代兵书。泛指兵书兵法,也指兵家权谋。
172、龙战玄黄:见“龙血玄黄”。
173、龙眉豹颈:形容勇士的长相。
174、龙颜凤姿:指帝王之相。
175、龙跳虎伏:犹言龙腾虎卧。喻笔势。
176、龙鬼蛇神:喻奇诡怪僻。
177、龙神马壮:谓像骏马一样的有精神。
178、龙腾虎蹴:喻勇猛冲击,势不可当。
179、龙楼凤阙:帝王宫阙。
180、大水冲了龙王庙:比喻本是自我人,因不相识而相互发生了冲突争端。
181、凤狂龙躁:形容心境烦躁,精神失常。
182、龙骧麟振:龙骧,昂举腾跃貌。麟振,语出《诗·周南·麟之趾》:“鳞之趾,振振公子,于嗟麟兮。”毛传:“麟,信而应礼,以足至者也。振振,信厚也。”因以“龙骧麟振”喻将军恩威兼备。
183、龙章秀骨:喻文章秀逸遒劲。
184、真龙天子:旧时认为皇帝是天上的真龙下凡,因以为皇帝的代称。
185、龙断之登:谓谋利求财。龙,通“垄”。
186、鳌愤龙愁:如鼍愤怒,如龙忧愁。比喻乐曲的情调悲愤。
187、前怕龙,后怕虎:比喻胆小怕事,顾虑太多。
188、云蒸龙变:云气兴起,神龙飞动。比喻英雄豪杰遇时奋起。
189、飞龙乘云:指龙乘着云彩上天。比喻英雄乘时机而得势。
190、龙腾虎掷:同“龙腾虎蹴”。
191、云龙风虎:虎啸生风,龙起生云。指同类的事物相感应。
192、乘龙配凤:比喻得佳偶,结良缘。
193、鱼龙曼延:亦作“鱼龙漫衍”。亦作“鱼龙曼衍”。①古代百戏杂耍名。由艺人执持制作的珍异动物模型表演,有幻化的情节。鱼龙即所谓猞猁之兽,曼延亦兽名。②喻虚假多变,玩弄权术。
194、鱼龙曼衍:原指各种杂戏同时演出。后形容事物杂乱。也比喻变化很多(含贬义)。
195、龙飞凤翔:①谓帝王的兴起。②比喻仕途得意,飞黄腾达。
196、龙拏虎攫:犹言龙争虎斗。喻笔势遒劲奔放。
197、龙骧凤矫:龙腾凤飞。喻指行动迅猛。
198、攀龙附骥:〖解释〗攀:攀附;骥:好马。比喻攀附圣贤,归附俊杰。
199、龙言凤语:喻简便悠扬的音乐之声。
200、凤舞龙飞:形容书法笔势有力,灵活舒展。
201、龙腾虎啸:声势壮盛貌。
202、禅世雕龙:指文章世代相传。
203、烹龙煮凤:见“烹龙炮凤”。
204、龙攀凤附:犹言攀龙附凤。
205、高,封于叶(古邑名,今河南叶县)。比喻口头上说爱好某事物,实际上并不真爱好。
206、托凤攀龙:〖解释〗犹言攀龙附凤。比喻依附帝王权贵。
207、龙盘凤翥:①喻山势雄壮蜿蜒。指王者的气象。②喻书法笔势飞动貌。
208、龙跧虎卧:犹言龙蟠虎踞。喻山势逶迤起伏。
209、神龙失埶:喻失去权位。埶,同“势”。
210、黄龙痛饮:宋金交战,岳飞曾说要直捣黄龙府,与人痛饮。后遂以“黄龙痛饮”指彻底击败敌人,欢庆胜利。
211、尸居龙见:居:静居;见:出现。静如尸而动如龙。
212、事火咒龙:比喻荒诞不经之事。事火,指祀火为神;咒龙,指咒龙请雨。
213、鱼龙混杂:比喻坏人和好人混在一齐。
214、酒虎诗龙:比喻嗜酒善饮才高能诗的人。
215、龙生九子:古代传说,龙生有九子,九子不成龙,各有所好。比喻同胞兄弟品质爱好各不相同。
216、龙雕凤咀:喻辞藻之美。
龙的成语8
1、生龙活虎
2、车水马龙
3、来龙去脉
4、卧虎藏龙
5、活龙活现
6、乘龙快婿
7、望子成龙
8、画龙点眼
9、蛟龙得水
10、群龙无首
11、叶公好龙
12、龙生九子
13、龙吟虎啸
14、龙争虎斗
15、龙肝凤髓
16、龙飞凤舞
17、龙马精神
18、龙蛇杂处
19、龙凤呈祥
20、龙潭虎穴
21、龙蟠虎踞
22、龙行虎步
23、龙骧虎步
24、龙骧虎视
25、攀龙附凤
26、龙游浅水
龙的成语9
1、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成语)
2、孙行者闹东海 武行者上景阳 (成语)
3、巴结皇上靠皇后 (成语)
4、大风起兮云飞扬(成语)
5、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成语)
提示:往下拉可看到灯谜答案~
答案:
1、飞龙在天
2、降龙伏虎
3、攀龙附凤
4、虎跃龙腾
5、龙韬虎略
灯谜(riddles written on lanterns)又名文虎,猜灯谜,亦称打虎、弹壁灯、商灯、射、解、拆等,但人们都习惯用“灯谜”一称。灯谜是中国汉族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汉族传统文化的`一门综合性艺术。
龙的成语10
一世龙门 一龙一猪 一龙一蛇 乔龙画虎 乘龙佳壻
乘龙佳婿 乘龙快婿 乘龙配凤 事火咒龙 二龙戏珠
云蒸龙变 云起龙襄 云起龙骧 云龙井蛙 云龙风虎
亢龙有悔 人中之龙 人中龙虎 伏虎降龙 伏龙凤雏
元龙豪气 元龙高卧 凤子龙孙 凤楼龙阙 凤毛龙甲
凤狂龙躁 凤箫龙管 凤翥龙翔 凤翥龙蟠 凤翥龙骧
凤臆龙鬐 凤舞龙蟠 凤舞龙飞 凤表龙姿 凤附龙攀
凤骨龙姿 凤髓龙肝 匣里龙吟 卧虎藏龙 叶公好龙
土龙刍狗 土龙沐猴 如龙似虎 尸居龙见 屠龙之伎
屠龙之技 岁在龙虵 岁在龙蛇 得婿如龙 成龙配套
扳龙附凤 批逆龙鳞 掷杖成龙 描龙绣凤 攀龙托凤
攀龙讬凤 攀龙附凤 攀龙附骥 放龙入海 日角龙庭
日角龙颜 暴腮龙门 曼衍鱼龙 望子成龙 来龙去脉
活龙活现 活龙鲜健 流水游龙 游云惊龙 潜龙伏虎
火龙黼黻 炮凤烹龙 炮龙烹凤 烹龙庖凤 烹龙炮凤
龙的成语11
1.画龙点睛
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张僧繇》:“金陵安乐寺四白龙不点眼睛,每云:‘点睛即飞去。’人以为妄诞,固请点之。须臾,雷电破壁,两龙乘云腾去上天,二龙未点眼者见在。”
张僧繇是梁朝著名的画师。有一次,皇帝命令他在金陵安乐寺的墙壁上画龙。不一会儿,两条栩栩如生的龙就出现在墙壁上了。这时皇帝发现这两条龙都没有眼睛,就问张僧繇这是为什么,张僧繇回答说:“画上眼睛的话,它们就会飞走的。”大家不信,皇帝一定要他画上眼睛,张僧繇只好给其中的一条龙点上了眼睛。霎时间,电闪雷鸣,那条龙真的飞走了。
成语“画龙点睛”比喻说话或做事关键部位处理得好,使整体效果更加传神。 原形容梁代画家张僧繇作画的神妙,后多比喻写文章或讲话时,在关键处用几句话点明实质,使内容生动有力。
2.叶公好龙
从前有个叫叶公的人非常喜欢龙。在他的家里,墙上画着龙,柱子上雕着龙,穿的 盖的上面都绣着龙。天上的.真龙听说叶公喜欢龙,就来到叶公家拜访他,长长的尾 巴伸在堂上,把头探进窗户里张望。叶公看到天上的真龙后,吓得魂飞胆破,脸色 都变色了,急忙躲起来。原来,叶公喜欢的不是真龙,而是那些画的、绣的、刻的 假龙。
这个故事,用很生动的比喻,辛辣地讽刺了叶公式的人物,深刻地揭露了他们只唱高调、不务实际的坏思想、坏作风。通过这个故事,我们要丢弃理论脱离实际的坏思想、坏作风,树立实事求是的好思想、好作风。
3.车水马龙
东汉名将马援的小女儿马氏,由于父母早亡,年纪很小时就操办家中的事情,把家务料理得井然有序,亲朋们都称赞她是个能干的人。 十三岁那年,马氏被选进宫内。她先是侍候汉光武帝的皇后,很 受宠爱。光武帝去世后,太子刘庄即位,就是汉明帝,马氏被封为贵 人。由于她一直没有生育,便收养了贾氏的一个儿子,取名为刘旭。 公元60年,由于皇太后对她非常宠爱,她被立为明帝的皇后。
马氏当了皇后,生活还是非常俭朴。她常穿粗布衣服,裙子也不 镶边。一些嫔妃朝见她时,还以为她穿了特别好的料子制成的衣服。 走到近前,才知道是极普通的衣料,从此对她更尊敬了。
马皇后知书识理,时常认真地阅读《春秋》、《楚辞》等著作。有一 次,明帝故意把大臣的奏章给她看,并问她应如何处理,她看后当场 提出中肯的意见。但她并不因此而干预朝政,此后再也不主动去谈 论朝廷的事。
明帝死后,刘旭即位,这就是汉章帝。马皇后被尊为皇太后。不久,章帝根据一些大臣的建议,打算对皇太后的弟兄封爵。马太后遵照已去世的光武帝有关后把家族不得封侯的规定,明确地反对这样 做,因此这件事没有办。
第二年夏天,发生了大旱灾。一些大臣又一上奏说,今年所以大 旱,是因为去年不封外戚的缘故。他们再次要求分封马氏舅父。马太后还是不同意,并且为此专门发了诏书,诏书上说:“凡是提出要对外戚封爵的人,都是想献媚于我,都是要从中取得好处。天大旱跟封爵有什么关系?要记住前朝的教训,宠贵外戚会招来倾覆的大祸。先帝不让外戚担任重要的职务,防备的就是这个。今后,怎能再让马氏走者路呢?” 诏书接着说:“马家的舅父,个个都很富贵。我身为太后,还是食不求甘,穿着简朴。左右宫妃也尽量俭朴。我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下边做个样子,让外亲见了好反省自己。可是,他们不反躬自责,反而笑话我太俭省。前几天我路过娘家住地濯龙园的门前,见从外面到舅舅家拜候、请安的,车子像流水那样不停地驶去,马匹往来不绝,好像一条游龙,招摇得很。他们家的佣人,穿得整整齐齐,衣服绿色,领和袖雪 白;看看我们的车上,比他们差远了。我当时竭力控制自己,没有责备他们。他们只知道自己享乐,根本不为国家忧愁,我怎么能同意给他们加官进爵呢?”
4.掷杖成龙
传说东汉费长房见一老翁挂着一把壶卖药,然后就跳进壶里去。第二天,费去拜访他,和他一起入壶,但见房屋华丽,酒菜也很好。费于是向老翁学道,后来骑着老翁所给的竹杖回家,投杖于葛陂,变成一条龙。
5.祖龙之虐
解释 :原是佛教故事,指用法力制服龙虎。后比喻有极大的能力,能够战胜很强的对手或克服很大的困难。
出处 南朝梁·慧皎《梁高僧传》卷十:“能以秘咒咒下神龙。”唐·道宣《续高僧传·习禅一·僧稠》:“闻两虎交斗,咆响振岩,乃以锡杖中解,各散而去。” 南朝梁·慧皎《梁高僧传》卷十:“能以秘咒咒下神龙。”唐·道宣《续高僧传·习禅一·僧稠》:“闻两虎交斗,咆响振岩,乃以锡杖中解,各散而去。”
6.鲤鱼跳龙门
解释 :古代传说黄河鲤鱼跳过龙门,就会变化成龙。比喻中举、升官等飞黄腾达之事。也比喻逆流前进,奋发向上。
出处 《埤雅·释鱼》:“俗说鱼跃龙门,过而为龙,唯鲤或然。” 《埤雅·释鱼》:“俗说鱼跃龙门,过而为龙,唯鲤或然。”
7.云龙高卧
解释 元龙:三国时陈登,字元龙。原指陈登自卧大床,让客人睡下床。后比喻对客人怠慢无礼。
出处 《三国志·魏书·陈登传》:“元龙无客主之意,久不相与语,自上大床卧,使客卧下床。” 《三国志·魏书·陈登传》:“元龙无客主之意,久不相与语,自上大床卧,使客卧下床。”
8.真龙天子
出处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二十八章:“她想,既然人们都说明朝的气数完了,真龙天子已经出世,说不定这真龙天子就是李闯王。”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二十八章:“她想,既然人们都说明朝的气数完了,真龙天子已经出世,说不定这真龙天子就是李闯王。”
龙的成语12
1) 雕龙画凤:刻绘龙凤
2) 放龙入海:比喻放走敌人,留下后患
3) 凤表龙姿:形容英俊的仪表
4) 虎斗龙争:比喻群雄互相争斗
5) 活龙活现:形容神情生动逼真,好像就在眼前一样
6) 踞虎盘龙:形容地势雄伟壮丽
7) 亢龙有悔:指居高位而不知谦退,则盛极而衰,不免有败亡之悔
8) 跨凤乘龙:比喻结成夫妻或成仙
9) 老迈龙钟:形容年老体衰,行动不便
10) 龙韬豹略:指兵法
11) 龙腾虎跃:腾:飞腾;跃:跳跃。像龙在飞腾,像虎在跳跃。形容非常活跃的姿态
12) 龙头蛇尾:比喻开头盛大,结尾衰减
13) 龙行虎步:形容帝王的仪态,比喻威仪庄重,气度不凡
14) 马龙车水:马象游龙,车象流水。形容车马往来不绝
15) 马如游龙:形容人马熙熙攘攘的景象
16) 盘龙卧虎:盘:盘旋,弯曲。盘曲的龙,卧居的虎。比喻隐藏的人才
17) 白龙鱼服:白龙化为鱼在渊中游。比喻帝王或大官吏隐藏身分,改装出行。
18) 暴腮龙门:象鱼仰望龙门而不得上一样。科举时代比喻应进士试不第,后也比喻生活遭遇挫折,处境窘迫。
19) 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
20) 藏龙卧虎:指隐藏着未被发现的人才,也指隐藏不露的人才。
21) 车水马龙:车象流水,马象游龙。形容来往车马很多,连续不断的热闹情景。
22) 成龙配套:搭配起来,成为完整的系统。
23) 乘龙佳婿:乘龙:女子乘坐于龙上得道成仙。佳婿:称意的女婿。旧时指才貌双全的女婿。也用作誉称别人的女婿。
24) 乘龙快婿:乘龙:女子乘坐于龙上得道成仙。快婿:称意的女婿。旧时指才貌双全的女婿。也用作誉称别人的女婿。
25) 打凤捞龙:凤、龙:这里指人才。比喻搜索、物色难得的人才。
26) 得婿如龙:形容得到称心如意的佳婿。
27) 二龙戏珠:两条龙相对,戏玩着一颗宝珠。
28) 风从虎,云从龙:比喻事物之间的相互感应。
29) 风虎云龙:虎啸生风,龙起生云。指同类事物相互感应。旧时也比喻圣主得贤臣,贤臣遇明君。
30) 伏虎降龙:伏:屈服;降:用用威力使屈服。用威力使猛虎和恶龙屈服。形容力量强大,能战胜一切敌人和困难。
31) 伏龙凤雏:伏龙:(卧龙)诸葛孔明。凤雏:庞士元。两人都是汉末三国时期著名的谋略家,军事家。后指隐而未现的有较高学问和能耐的人。
32) 龟龙片甲:比喻无论巨细都搜罗进来的好东西。
33) 龟龙鳞凤:传统上用来象征高寿、尊贵、吉祥的四种动物。比喻身处高位德盖四海的人。
34) 虎卧龙跳:形容字势雄浑超逸。
35) 虎穴龙潭:龙潜居的深水坑,老虎藏身的巢穴。比喻极险恶的地方。
36) 虎踞龙盘:形容地势雄伟险要。
37) 画龙点睛:原形容梁代画家张僧繇作画的神妙。后多比喻写文章或讲话时,在关键处用几句话点明实质,使内容生动有力。
38) 降龙伏虎:原是佛教故事,指用法力制服龙虎。后比喻有极大的能力,能够战胜很强的对手或克服很大的困难。
39) 矫若惊龙:矫:矫健。常用于形容书法笔势刚健,或舞姿婀娜。
40) 骥子龙文:骥子:千里马;龙文:骏马名,旧时多指神童。原为佳子弟的代称。后多比喻英才。
41) 蛟龙得水:传说蛟龙得水后就能兴云作雨飞腾升天。比喻有才能的人获得施展的机会。也比喻摆脱困境。
42) 龙骧虎视:象龙马高昂着头,象老虎注视着猎物。形容人的气慨威武。也比喻雄才大略。
43) 龙跃凤鸣:象龙在腾跃,凤凰在高鸣。比喻才华出众。
44) 龙肝凤髓:比喻极难得的珍贵食品。
45) 龙鸣狮吼:比喻沉郁雄壮的声音。
46) 龙潭虎穴:龙潜居的深水坑,老虎藏身的巢穴。比喻极险恶的地方。
47) 来龙去脉:本指山脉的走势和去向。现比喻一件事的.前因后果。
48) 鲤鱼跳龙门:古代传说黄河鲤鱼跳过龙门,就会变化成龙。比喻中举、升官等飞黄腾达之事。也比喻逆流前进,奋发向上。
49) 麟凤龟龙:此四种神灵动物,象征吉兆。比喻稀有珍贵的东西。也比喻品格高尚、受人敬仰的人。
50) 龙盘虎踞:盘:曲折环绕;踞:蹲、坐。好像盘绕的龙,蹲伏的虎。特指南京。亦形容地势雄伟险要。
51) 龙马精神:龙马:古代传说中形状象龙的骏马。比喻人精神旺盛。
52) 龙血玄黄:比喻战争激烈,血流成河。
53) 龙蛇混杂:比喻好人和坏人混在一起。
54) 龙骧虎步:象龙马昂首,如老虎迈步。形容气慨威武雄壮。
55) 龙肝豹胎:比喻极难得的珍贵食品。
56) 老态龙钟:形容年老体衰,行动不灵便。
57) 龙蛇飞动:仿佛龙飞腾,蛇游动。形容书法气势奔放,笔力劲健。
58) 龙争虎斗:形容斗争或竞赛很激烈。
59) 龙驹凤雏:比喻英俊秀颖的少年。常作恭维语。
60) 龙潭虎窟:窟:洞穴。潭:深水池。龙居住的深水潭,虎栖身的巢穴。比喻极其凶险的地方。
61) 龙章凤姿:章:文采。蛟龙的文采,凤凰的姿容。比喻风采出众。
62) 龙吟虎啸:象龙在鸣,虎在啸。比喻相关的事物互相感应。也形容人发迹。
63) 龙凤呈祥:指吉庆之事。
64) 龙跳虎卧:比喻文笔、书法纵逸雄劲。
龙的成语13
屠龙之技 :高深而又不实用的本领。
白龙鱼服 :指高官显要微服私访。
舟龙之癖 :比喻嗜赌如命。
龙头蛇尾 :比喻做事有始无终。
龙蛇起陆 :比喻脱颖而出。
鱼质龙文 :比喻虚有其表的人。
龙蟠凤逸 :形容才貌非凡的人。
龙肝凤髓 :喻极难得到的珍贵食品。
龙驹凤雏 :指聪明有为的少年。
龙蟠凤逸 :喻怀才不遇。
龙盘虎踞 :形容地势雄壮险要。常特指南京。
龙蛇飞动 :形容书法笔势很生动。
龙腾虎跃 :形容威武雄壮,生气勃勃。
龙骧虎步 :形容气慨威武雄壮。
龙嚷虎视 :形容气慨威武。也喻雄才壮志。
龙行虎步 :形仪态不凡。
龙吟虎啸 :形容人歌声嘹亮。
龙生九子 :喻同胞弟兄志趣味各异。
龙钟老态 :形容身衰体弱,行动不便之状。
龙飞凤舞 :形容气势奔放雄壮。
龙蛇混杂 :比喻好人和坏人或能人和庸人混合在一起。
龙潭虎空 :龙居处的深潭,虎栖息的洞穴。比喻非常险恶的地方。
龙吟虎啸 :像龙虎那样长吟长啸。形容声音高亢响亮。
龙争虎斗 :形容斗争或竞争非常激烈。
群龙无首 :比喻没有人领导。《周易·乾》:“见群龙无首。”
生龙活虎 :比喻活泼矫健,生气勃勃。
望子成龙 :希望子孙能成为出人头地的人物。
笔走龙蛇 :比喻草书的笔势矫健生动。李白:“时时只见龙蛇走,左盘右蹙如惊电。”
龙马精神 :龙马:骏马。像龙马一样的'精神。比喻人的精神壮健。多用来称赞老年人体魄强健,精力旺盛。
龙眉凤目 :龙:传说中能兴云作雨的神异动物。凤:传说中的神鸟。形容人的仪表英俊,气度不凡。
龙跃凤鸣 :神龙腾跃,凤凰长鸣。比喻才华出众。例:《世说新语·赏誉》:“君兄弟龙跃云津,颜彦凤鸣朝阳,谓东南之宝已尽,不意复见褚生。”
乘龙快婿 :据〈〈列仙传〉〉记载 ,春秋时期有个高士叫肃史,喜好吹箫自娱乐陶冶性情,秦穆公把自己的女儿弄玉嫁给他,后来两人修仙得道,弄玉乘凤,萧史乘龙,一同升天成仙,时人赞美穆公有眼力,反女儿嫁给一个乘龙婿。当时楚国有个太尉叫醒叔元,他的两个女儿分别嫁给了楚境名士黄宪法和李膺,大家也夸他得了两个乘龙快婿,意思是说女婿如龙,不同凡俗,所以杜甫有诗说"门栏多喜气,女婿近乘龙。" 来龙去脉 比喻事情的原委。 鱼龙曼衍 指变戏法、魔术。
龙的成语14
白龙微服、恶龙不斗地头蛇、托凤攀龙、人中龙虎攀龙附骥、烹龙炮凤、炮龙烹凤、炮凤烹龙
矫若游龙、画龙刻鹄、画龙不成反为狗、虎踞龙蟠虎据龙蟠、虎超龙骧、虎变龙蒸、笔底龙蛇
大水淹了龙王庙、祖龙之虐、掷杖成龙、真龙天子
真龙活现、云蒸龙变、云起龙襄、鱼质龙文统领兵将皆海
鱼跃龙门、鱼升龙门、鱼龙漫衍、鱼龙曼延
鱼龙曼羡、鱼龙变化、鱼龙百变、一龙一猪
绣虎雕龙、舞凤飞龙、屠龙之伎、土龙沐猴
岁在龙蛇、岁在龙虵、尸居龙见、事火咒龙
神龙失埶、神龙马壮、神龙见首、如龙似虎
日角龙颜、日角龙庭、雀马鱼龙、青龙金匮
强龙不压地头蛇、前怕龙,后怕虎、潜龙伏虎、骑龙弄凤、批逆龙鳞、烹龙煮凤、烹龙庖凤、炮龙烹凤
攀龙讬凤、描龙绣凤、曼衍鱼龙、马足龙沙
马水车龙、龙姿凤采、龙争虎战、龙睁虎眼
龙蛰蠖屈、龙章秀骨、龙章麟角、龙章凤函
龙章凤彩、龙战鱼骇、龙战玄黄、龙战虎争
龙跃虎踞、龙跃鸿矫、龙御上宾、龙驭上宾
龙游曲沼、龙阳泣鱼、龙颜凤姿、龙言凤语
龙血凤髓、龙兴云属、龙行虎变、龙兴凤举
龙心凤肝、龙骧麟振、龙骧蠖屈、龙翔虎跃
龙骧虎啸、龙骧虎跱、龙翔凤翥、龙翔凤跃
龙翔凤舞、龙骧凤矫、龙骧豹变、龙威燕颔
龙威虎震、龙头锯角、龙跳虎伏、龙腾虎掷
龙腾虎踯、龙腾虎啸、龙腾虎踞、龙腾虎蹴
龙腾凤集、龙腾豹变、龙首豕足、龙生九子
龙生九种、龙神马壮、龙伸蠖屈、龙蛇飞舞
龙跧虎卧、龙屈蛇伸、龙去鼎湖、龙潜凤采
龙蟠虬结、龙盘虎拏、龙蟠虎绕、龙蟠虎踞
龙蟠虎伏、龙蟠凤翥、龙盘凤翥、龙盘凤逸
龙盘凤舞、龙攀凤附、龙拏虎掷、龙拏虎跳
龙拏虎攫、龙门点额、龙眉凤目、龙眉豹颈
龙楼凤池、龙楼凤阙、龙楼凤阁、龙楼凤城
龙举云兴、龙举云属、龙精虎猛、龙江虎浪
龙荒朔漠、龙荒蛮甸、龙化虎变、龙胡之痛
龙虎风云、龙翰凤翼、龙翰凤雏、龙鬼蛇神
龙飞虎跳、龙飞凤翥、龙飞凤翔、龙幡虎纛
龙多乃旱、龙蹲虎踞、龙断之登、龙断可登
龙雕凤咀、龙德在田、龙雏凤种、龙驰虎骤
流水游龙、酒龙诗虎、酒虎诗龙、蛟龙戏水
活龙鲜健、火龙黼黻、黄龙痛饮、画龙点晴
虎掷龙拿、虎略龙韬、虎窟龙潭、虎步龙行
鹤骨龙筋、骇龙走蛇、龟
龙麟凤、贯斗双龙
讬凤攀龙、附凤攀龙、凤子龙孙、凤翥龙骧
凤翥龙翔、凤翥龙蟠、凤臆龙鬐、凤箫龙管
凤舞龙蟠、凤舞龙飞、凤髓龙肝、凤毛龙甲
凤楼龙阙、凤狂龙躁、凤骨龙姿、凤附龙攀
飞龙在天、飞龙乘云、鼎湖龙去、鼎成龙升
鼎成龙去、大水冲了龙王庙、打虎牢龙、打凤牢龙
乘龙配凤、禅世雕龙、扳龙附凤、鳌愤龙愁
直捣黄龙、游云惊龙、云起龙骧、鱼龙混杂
元龙高卧、元龙豪气、云龙井蛙、云龙风虎
鱼龙曼衍、叶公好龙、一世龙门、药店飞龙
一龙一蛇、匣里龙吟、卧虎藏龙、痛饮黄龙
望子成龙、屠龙之技、土龙刍狗、生龙活虎
神龙见首不见尾、蛇化为龙,不变其文、人中之龙、群龙无首、乔龙画虎、烹龙炮凤、跑龙套、盘龙之癖
炮凤烹龙、攀龙附凤、配套成龙、龙肝凤脑
龙蟠凤逸、龙飞凤舞、龙跳虎卧、龙凤呈祥
龙吟虎啸、龙章凤姿、龙潭虎窟、龙驹凤雏
龙争虎斗、龙蛇飞动、老态龙钟、龙肝豹胎
龙骧虎步、龙蛇混杂、龙血玄黄、龙马精神
龙盘虎踞、麟凤龟龙、鲤鱼跳龙门、来龙去脉
龙潭虎穴、龙鸣狮吼、龙肝凤髓、龙跃凤鸣
龙骧虎视、蛟龙得水、骥子龙文、矫若惊龙
降龙伏虎、画龙点睛、虎踞龙盘、虎穴龙潭
虎卧龙跳、龟龙鳞凤、龟龙片甲、伏龙凤雏
龙的成语15
北魏有个人叫杨大眼,从小就显示出超乎常人的勇力和敏捷,跳跑如飞。但早年没有人扶助他,日子过得很清寒,太和年间他才做了一个小官。
不久,朝廷将南下讨伐,急需将才。尚书李冲受命挑选带兵出征的各级将领。杨大眼知道后,就主动去向李冲请求应征。李冲认为他职位低而不同意。杨大眼说:“尚书不知道我的本事,现在请让我表演一下技艺。”说完,他从身上抽出一条三丈多长的绳子,把它系在自己的'头发上,然后飞也似的向前跑去,速度快得惊人。只见那条长绳子,在他脑后,形成箭一般的直线,奔跑的马也追赶不上。参观的人都惊叹不止。李冲说:“近千年来民间还从未发现有这样的人才。”当即任命他为南征的主将。
杨大眼受封后,非常得意地对他往日的同僚说:“现在的我,正像人们说的蛟龙得了水,可以兴云作雾,放手大干一场,以后再也不会与你们为伍了。”杨大眼率军南下征讨了许多地方,经历了很多次战斗,每一次都显出他的确是具有勇冠全军的杰出才能。
【龙的成语】相关文章:
与龙的成语05-21
龙的成语06-08
龙字成语07-23
带龙的成语08-02
【热】龙的成语10-19
与龙有关的成语07-22
含有龙字的成语05-15
关于带龙的成语02-19
[优]龙字成语07-23
龙的成语故事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