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骄兵必败成语
骄兵必败成语1
【注音】jiāo bīng bì bài
【出处】恃国家之大,矜人民之众,欲见威于敌者,谓之骄兵,兵骄者灭。 《汉书·魏相传》
【释义】骄兵:恃强轻敌的军队。骄傲的`军队必定打败仗。
【用法】作主语、宾语、定语;含劝诫性质
【结构】主谓式
【相近词】一败如水
【反义词】哀兵必胜
【押韵词】俗不可耐、鸿毛泰岱、民安国泰、降妖除怪、楚楚可爱、超然象外、日月踰迈、子不语怪、清闲自在、失惊倒怪......
【年代】古代
【谜语】关公失荆州
【歇后语】关云长失荆州
【成语故事】西汉时期,汉宣帝刘洵派郑吉率军攻打匈奴,并在车师附近屯田与驻军。匈奴举兵反击。汉宣帝召集群臣商议,丞相魏相不主张增兵,仗着国大人多就会成为骄横的军队,军队骄横必定灭亡。汉宣帝决定不再派兵攻打匈奴
【示例】古人云:“骄兵必败。”这就是少剑波致死的原因。 曲波《林海雪原》二八
骄兵必败成语2
【出处】
《汉书·魏相传》。
西汉时期,汉军常在周边地区和匈奴的军队发生战争。在公元前68年汉军攻下了车师,匈奴认为车师土地肥美,不可不夺,于是派骑兵袭击车师。
得知此事,汉宣帝赶忙召集群臣商议对策。丞相魏丞对汉宣帝说:
“近年来,匈奴并没侵犯我们的边境。边境上的老百姓生活困难,怎么是为了一个小小的车师去攻打匈奴呢?况且,我们国内还有很多的事要做,不但有天灾,还有人祸。官吏需要治理,违法犯罪的事也在增多,现在摆在我们眼前的事情不是去攻打匈奴。而是整顿朝政、治理官吏,这才是大事。”
接着,魏丞又指出了攻打匈奴的错误主张:
“如果我们出兵的话,即使打了胜仗,也会后患无穷。仗着国大人多而出兵攻打别人,炫耀武力,这样的'军队就是骄横的军队。而骄横的军队一定会灭亡的。”
汉宣帝采取了他的建议。
释义
骄横的军队必定要失败。
骄兵必败成语3
骄兵:恃强轻敌的军队。恃强轻敌的军队必定失败。
成语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魏相传》:“恃国家之大,矜民人之众,欲见威于敌者,谓之骄兵,兵骄者灭。”
成语繁体:驕兵必敗
成语简拼:JBBB
成语注音:ㄐ一ㄠ ㄅ一ㄥ ㄅ一ˋ ㄅㄞˋ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骄兵必败主谓式;作主语、宾语、定语;含劝诫性质。
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正音:骄,不能读作“jiáo”。
成语辨形:骄,不能写作“娇”。
近义词:一败如水
反义词:哀兵必胜
成语例子:古人云:“骄兵必败。”这就是少剑波致死的原因。(曲波《林海雪原》二八)
英语翻译:the self-conceited troops are destined to fail
日语翻译:おごる兵隊は必負ける
俄语翻译:зазнавшаяся армия оречна на поражение
其他翻译:<德>Hochmut kommt vor dem Fall
成语谜语:关公失荆州
成语故事:
西汉时期,汉宣帝刘洵派郑吉率军攻打匈奴,并在车师附近屯田与驻军。匈奴举兵反击。汉宣帝召集群臣商议,丞相魏相不主张增兵,仗着国大人多就会成为骄横的`军队,军队骄横必定灭亡。汉宣帝决定不再派兵攻打匈奴
骄兵必败成语4
公元前六十八年,汉宣帝刘询派侍郎郑吉等,将一批罪犯送到渠犁一带去屯田,就地积聚粮食,以备攻打西北边境的车师国。
到了秋收时,汉军打下车师,匈奴便派骑兵袭击车师。
汉宣帝召集群臣商议增兵车师,攻打匈奴之事。将军赵充国主张趁匈奴势弱,派兵攻打匈奴右翼,使它不再袭扰西域。丞相魏相不同意派兵出战,他上书进谏说: “近年来,匈奴并没有侵犯我们边境。为了车师而去攻打匈奴,是没有道理的。现在,边境上老百姓的'生活很困难,无衣可穿,无粮可吃,怎能轻易兴兵打仗呢?国内连年遭灾,收成不好;郡县许多官吏不称职,风俗、道德也很成问题,儿子杀父亲,妻子杀丈夫的案件经常发生。我认为处理好国内的事情很重要,应当首先整顿朝政,任用贤能,这才是大事。一定要出兵的话,打了胜仗,也后患无穷。仗着国大人多而对外炫耀武力,就是骄横的军队,军队骄横必定要灭亡。”汉宣帝采纳了魏相的意见,决定不增兵车师以攻打匈奴,只是调动当地一部分军队开到车师附近,等匈奴兵退走后,接郑吉的军队返回渠犁。
【骄兵必败成语】相关文章:
经典成语06-14
经典的成语09-21
成语05-23
成语四字成语07-22
兔死狐悲成语09-18
祝福的成语12-16
吴牛喘月成语01-11
励志的成语01-03
数字的成语12-12
读书的成语11-29